

長歌懷採薇 ---人民英雄 陳薇

@北京中醫藥大學的杏仁兒:你,在為什麼而堅持?
她說:「除了勝利,別無選擇!」
她是全中國距離病毒最近的人,時年54歲卻與病毒糾纏29年,因為攻無不克,有了「中國抗毒女戰神」的江湖稱號;
2003年,非典肆虐,她一戰成名,短短五十天拿出研究結果,1.4萬醫護人員無一人染上肺炎;
2014年,埃博拉疫情爆發,她成為了那種「別人都因為埃博拉走了,中國人卻因為埃博拉來了」英雄的旗幟,研發了世界上第一支埃博拉新基因疫苗;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她又奮戰在一線,率先研發疫苗,3月16日中國疫苗在全球第一個進入人體試驗,每一步都領先全球。


或許,命運註定要讓她肩負起一個民族和一個時代的使命。
她,就是陳薇,中國工程院院士,2020年因為抗擊新冠肺炎的卓越貢獻,被中共中央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


01/
風華正茂,職定科研


1966年,陳薇出生在浙江蘭溪,是個典型的南方姑娘。
她從小便是別人家的孩子。學生時代的陳薇,性格活潑,舞姿蹁躚,成績優異,而甜美出眾的外貌則是最不起眼的優點。這樣的她怎麼也不會讓人與多年後在一線抗擊病毒的「病毒終結者」聯繫起來。
命運的齒輪旋轉,在物理老師的建議下,她放棄了原本志願的師範專業,豁然開朗後,如願以償考入了浙江大學化學工程系,浙大畢業時,又在老師的推薦下,獲得了保送清華的唯一資格,在清華園繼續攻讀生物化學專業。
讀研期間,她做過兩年校內刊物《清華研究生通訊》的副主編,還在經常在文學刊物上發表一些美文,此外她每到周末就會參加學校舞會,因為清華女生少,她就到校外去拉人,參加自己組織的聯誼會,她也因此成為了大家公認的「清華校花」 。


1991年12月的一天,導師讓陳薇去軍事醫學科學院取一份實驗材料。
當她得知,軍事科學院是在抗美援朝時期秘密建立的研究基地,是周總理在1951年親自簽署成立的,掌握着國家的核武器、化學武器、生物武器的尖端科技時候,她的心裡湧起了巨大的波瀾。無他,只因報效國家是陳薇心底最大的願望!
思來想去,她毅然決定放棄已簽約的深圳公司的優厚待遇,從軍報國。
於是,1991年4月,陳薇如願被特招入伍。
儘管軍科院研究所地處偏僻,工資待遇也比進入大公司的同學跌了將近百倍,但陳薇十分滿足,她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從軍夢。
1995年,陳薇考取了基因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三年後又獲得醫學博士學位,併入選軍事醫學A類人才庫。
當時她還不知道,她這個決定,將在日後給她的國家和人民,帶來多大的福祉。


02/
邂逅摯愛

和投筆從戎一樣,陳薇在個人問題上,又做出了一個不被常人理解的選擇:堅守愛情。

23歲那年,頂着「清華女神」光環的陳薇邂逅了一位溫柔的男士,他們在火車上聊了一路,彼此聊的非常投機。
而這個男士,就是陳薇的丈夫——麻一銘。
得知陳薇和麻一銘戀愛之後,陳薇的父母堅決反對。一方面,麻一銘在青島工作,是個啤酒廠的技術員,並不是父母心中理想的人選。另一方面,麻一銘比陳薇大12歲,在父母眼裡,這個年齡差距已經超出了他們的心理預期。
但是早已認定麻一銘的陳薇,毅然決然地選擇和他在一起。
有道是婚姻如飲水,冷暖自知。


這樁在別人眼裡並不是特別登對的婚姻,卻用另一種方式成就了今天的陳薇。
平日裡,麻一銘從來不讓陳薇做任何家務,他說:「讓她做家務是對她才能的浪費。」20年間,陳薇從來沒有因為家庭瑣事消耗一點點精力,整個家庭重擔全部由麻一銘一肩擔起。
面對外界的探尋,陳薇坦誠地說:「麻一銘已經成了我身體的一部分。」


03/
病毒終結者


理想的工作和幸福的婚姻,終於讓陳薇在病毒研究領域裡一路高歌猛進。
2003年,非典侵襲全國,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陳薇臨危受命,帶領團隊衝上了抗疫第一線,深入廣州一線採集樣本,在最危險的地方與病毒共舞。
經過幾十個日夜的奮鬥,陳薇團隊終於研究出了重組人干擾素ω,有效地抑制SARS病毒的複製,對非典病毒的防護,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後來,使用這種干擾素的1.4萬醫護人員,無一人感染。


成為國內病毒防疫第一人之後,陳薇的名字也逐漸走出國門,被世界所熟知。
2014年,埃博拉病毒在西非大規模爆發。這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病毒,也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出血熱病毒,一旦沾染,死亡率高達50%—90%。
她再次帶領團隊深入非洲疫區,調查疫情,提取樣本,成為了國內抗擊埃博拉病毒的第一位領軍人。
「別的國家,都因為埃博拉走了,只有中國,因為埃博拉來了!」
這是苦難深重的疫區人民,向一個大愛無疆的國度,獻上的最崇高敬意。
2015年,陳薇團隊研發的疫苗,成為全球首個獲批新藥證書的埃博拉疫苗。
就在世衛組織宣布埃博拉停止傳播之際,陳薇也被國際上稱為「埃博拉終結者」。


04/
艱辛的付出只為中國


2021年6月4日,國際媒體向世界發出公告:「全球75%的疫苗流向了10個富裕國家,有的窮國到現在都沒有收到1支疫苗。
對此,美、英兩個疫苗生產大國不僅不顧發展中國家,也不顧及本國在外的僑民,一心只想高價兜售疫苗。
而中國,卻開啟了保護海外華人的「春苗行動」。
為了讓身在阿曼的兩千中國人,能順利注射新冠疫苗,王毅部長親自赴阿曼會談,並贈送了阿曼政府十萬支疫苗。
條件只有一個:讓中國人先打!
這就是一個大國的底氣與擔當,它讓遠在海外的中國人,感到了一份無與倫比的安全與自豪。而這種自豪感,正是來自於中國醫學科技迅猛發展的力量。
2020年初,新冠疫情降臨華夏大地。
2020年3月16日,陳薇團隊研製的重組疫苗,就已經啟動臨床實驗。
4月12日,疫苗迅速進行二期臨床研究。
這個讓世界醫學界瞠目的中國速度,不僅體現了陳薇團隊卓越的專業能力,更代表了中國科學工作者的最高水平。
不久前,陳薇院士再次向媒體宣布,霧化吸入新冠疫苗已經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並緊急投入臨床試驗。
這一成果,意味着我國的新冠疫苗研發技術已經領跑全球。


成功的陳薇受到了萬民敬仰,但她對自己的家庭卻心懷愧疚。
非典期間,因為長期與家人隔離,4歲半的兒子只能隔着屏幕,親吻自己的母親;
因為長期在外奔波,她甚至很少回家看望自己的父母;
因為無暇顧及家庭,她很長時間不能和愛人一起吃頓團圓飯。
然而,她又讓無數家庭避免了災難的侵襲,守護了無數人的父母妻兒。


05/
鏗鏘玫瑰


這就是陳薇,共和國最美麗的鏗鏘玫瑰。
這就是陳薇,靜好歲月里負重前行的人民英雄。
文案 丨 競賽部 劉雨賢
排版 丨 學創部 張景怡
審核 丨 史雨宸老師 宋子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