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公號:地球人研究報告(ID:diqiuren005)

友情提示:本文含大量馬桶圖片,飯前飯後請謹慎閱讀。

「我們必須團結起來,打敗這個不祥的惡魔!」

近日,在國外幾大社交平台上,一口馬桶靠着與眾不同的外型和功能,迅速引來大量網友的口誅筆伐。

仿佛區區一個馬桶便能喚醒他們深埋內心的PTSD。

它是一種被稱為「荷蘭馬桶」的馬桶。

遭到討伐的主角

1

如你所見,這種所謂的「荷蘭馬桶」和普通馬桶最大的不同,是它的排水口被放在了前端,原本的洞口上方則加上了一塊隔板。

於是在使用它時,排出的糞便就無法第一時間落入水中,而是躺在這塊隔板上。


對此,許多曾旅居荷蘭的網友都表示,即使過去這麼久,他們還是無法接受這種馬桶。

它最顯而易見的缺點,就是讓新鮮的便便失去了水的掩護,氣味更加難聞。

還有網友感覺,這樣像是被初生的完整便便盯着,如同把它拉到牆上一樣。

不僅十分難堪,自己排泄物的氣味也可怕到讓他終身難忘。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小機靈鬼則提出,其實可以反向坐馬桶來解決這個問題。

套用《南方公園》里巴特斯曾說過的那套觀點,反向騎坐可以讓水箱成為一個放書放果汁的小桌板,更加方便好用。

他的結論是,這種馬桶坐法是為打工人準備的

澳大利亞網友則補刀說,這個行為在他們那兒有着專門的叫法——「反向袋鼠(Reverse Kangaroo)」:


面對大家來勢洶洶的吐槽,參與討論的荷蘭人明顯分成了兩派。

其中一派大多是年輕人,他們紛紛表示自己也沒怎麼見過這種馬桶,只在一些老房子中看到過。

另一些荷蘭人,則表示自己看了許久圖片愣是沒看出有什麼值得吐槽的地方,因為這就是他們常用的那種。

沒怎麼使用過這種馬桶的荷蘭人,大多也對它持批判態度

在看熱鬧吐槽的人群中,很快就有懂門道的荷蘭人站出來「甩鍋」德國。

一位荷蘭網友指出,這種馬桶並不應該叫做「荷蘭馬桶」,而是 「擱板馬桶(shelf shitter)」。

它由德國人在19世紀末發明,而後才傳到了荷蘭。

之後很多加入討論的德國網友,也證明了德國確實存在這種特殊形制的馬桶。

一位美國網友也證實自己曾在德國法蘭克福機場看到過這種馬桶,當時他還以為這是為了檢查違禁品而安置的特種馬桶:


而隨着越來越多國家的網友參與進來,大家漸漸發現,在波蘭、捷克、保加利亞等很多歐洲國家的老房子裡,都能發現這種馬桶的蹤跡——不少歐洲國家都曾流行過這種馬桶。

之所以現在大家火力全開瞄準「荷蘭馬桶」這個名號,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最初的發帖者剛好是在荷蘭發現這種馬桶。

另一方面,可能也與荷蘭奇怪的「廁所文化」脫不了干係。

2

說是「廁所文化」,但荷蘭人也不會在衛生間裡舉辦什麼盛大的傳統活動。

只不過圍繞着這個不大的空間,他們會有一些與眾不同的小習慣。

其中最奇怪的,當屬「廁所日曆」。

如果你去到荷蘭家庭做客,可能會在許多衛生間的角落裡,不約而同地發現一種奇怪的日曆。

這種日曆上沒有具體年份,也不會標註日期對應的星期。

日期後是一條條看上去需要填寫的下劃線,有的橫線上寫着人名。

這就是荷蘭人的「廁所生日日曆」。

它的作用與查閱日期無關,而是用來記錄廁所主人親朋好友的生日日期,橫線上寫着的正是對應日期的壽星大名。

之所以不標註年份和星期,是因為這份特殊的日曆並沒有更換的必要。

畢竟生日是不會改變的,所以只需要月份和日期就足夠了。

常年在馬桶旁耳濡目染,這份日曆的味道恐怕不能細品

在荷蘭,忘記朋友生日是一件非常不禮貌的事。

於是他們就把這個用來提醒自己好友生日的工具,掛在了每天都要進出的廁所里,造就了這個奇怪傳統。

除了「生日日曆」外,在荷蘭人的廁所里還可能發現另一種「手撕日曆」,就是每過一天撕掉一頁的那種。

與那些只寫着日期的普通手撕日曆不同,荷蘭人喜歡在上面印一些哲理、雞湯或者笑話,因此成為了一種特殊的創意文創產品。

殊不知在遙遠的東方,同款手撕日曆已經成為了婚喪嫁娶無所不包的微型生活指南,只不過它的歸宿並不在廁所

2012年,荷蘭城市雷嫩 (Rhenen)還舉辦過一場聽起來就很奇怪的「扔馬桶大賽」,活動時間在舉國歡慶的荷蘭女王節。

參賽選手需要投擲特製的馬桶,根據投出距離來決定最終成績。

就連荷蘭王儲威廉·亞歷山大也來到了現場參賽,並在最後收穫了冠軍獎勵——一個馬桶狀獎盃。

就是單純比試誰扔的遠

除了這些傳統外,荷蘭人還有着自己的廁所組織DTO(Dutch Toilet Organisation)。

這個聽上去像諧星的組織,實際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正規機構。

而且如果深究它的目的與職能的話,還能順道解開「荷蘭馬桶」誕生的秘密。

3

荷蘭廁所組織DTO成立於2008年,是一個非盈利性質組織。

成立之初,他們旨在提高荷蘭衛生設施的普及並提高公共衛生質量。

此後,還把業務範圍擴展到衛生教育和幫助發展中國家改善衛生質量等領域。

前面提到的扔馬桶大賽,荷蘭王儲的參賽也不是心血來潮。
當時的他還有着另一重身份——聯合國水和環境衛生諮詢委員會(UNSGAB)主席,這場比賽也與一個非洲援助項目有關。

在比賽結束後,主辦方會將這些定製馬桶運往非洲的岡比亞,以幫助當地居民改善他們亟待提高的基礎衛生設施。

王儲獲得的獎盃也是按照這種定製馬桶形狀製作的,並且還具備「沖水」功能

而本文的主角「荷蘭馬桶」之所以會誕生,也同樣是出於環境衛生的需要。

以德國、荷蘭為首的這些國家,都或多或少有着食用生香腸等生食豬肉製品的習慣。

這讓他們在滿足了口腹之慾的同時,也飽受蠕蟲病等寄生蟲疾病的困擾。

百餘年前,即使是在最發達的歐洲,衛生狀況也與現在有着很大差距。

於是為了預防這種疾病的傳播,德國人就發明了這種擱板馬桶,用來觀察糞便狀況以判斷是否感染寄生蟲。

希望這張生香腸(Rohwürste)的圖片,不會讓您聯想到與本篇主題相關的某種東西

隨着現代衛生水平的全面提高,擱板馬桶已經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但也依然在醫療衛生方面發揮着作用。

有網友介紹說,他們家仍會給老人購買這種馬桶。

因為那塊擱板正好能方便糞便樣本的採樣,對於需要定期檢查身體的病患人群來說很實用。

所以在一些廠家的說明書中,這塊板也被標註為「檢查擱板」。

當然,除了這個優點外,擱板馬桶的好處也有不少。

於是它的擁護者們就在幾乎一邊倒的吐槽聲中,想方設法告訴着大家它的好。

最為大家接受的,自然是用擱板馬桶不用擔心便便落水的水花濺到自己屁股上。

這個大家都很煩惱的現象,也有一個專有名詞可以非常貼切地概括:波塞冬之吻。

不過,也有網友抱怨在使用擱板馬桶時,因為卸貨量太大而讓皮膚直接接觸到了便便……

還有網友指出,這種馬桶在設計的時候,也考慮了節水方面的功能。

所以在環保上,擱板馬桶比普通型更有優勢。

最絕的是有一個網友刁鑽地提到,這種馬桶發出的聲響更小,這讓他可以更安靜地上廁所,這樣就能在自己上廁所時有化身「大便忍者(poopninja)」的既視感。

「大便忍者」聽起來總感覺怪怪的,佩服這位老兄

不過不論這些擁躉怎麼辯解,抱着「審判異端」而來的大多數網友,仍然不會支持這種奇怪的馬桶。

但他們恐怕怎麼也想不到,在沒有「廁所文化」的挪威,也有着另一種更奇葩的「火焰馬桶」在等着他們。

這種被稱作「灰姑娘(Cinderella)」馬桶完全不需要水。

他會在使用者方便完後,把收集起來的糞便直接進行焚燒。

最後從馬桶下方收穫一捧灰燼,還能直接當做肥料使用,十分環保。

先不論它的環保效果如何,光是它感人的價格就足以勸退了,官網上基礎款售價高達3800刀

這種新馬桶能否在網上重鑄荷蘭馬桶榮光尚不可知,不過本身就是「歷史文物」的荷蘭馬桶,註定要漸漸過氣。

但能借着被吐槽再次提醒人們注意衛生環境問題,也算是它為未竟事業再次獻上了一份微薄的餘熱,應該能笑着退出歷史舞台了吧。


[1]https://bitterballenbruid.com/category/being-dutch/
[2]https://amsenneff.wordpress.com/2010/09/18/heres-a-culture-lesson-for-you-the-pooh-shelf/
[3]https://nl.wikipedia.org/wiki/Wc-potgooien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地球人研究報告(ID:diqiuren005),外星小姨給你講述地球上的迷惑人類和怪奇科學。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

小妹也有自己的視頻號啦!

每天兩分鐘

和你分享那些打動人心的人和故事

👇👇👇


記得點擊上方視頻頭像
❤️進入主頁關注我的視頻號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