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仝麟閣的資深讀者:點擊上方「麟閣經略」→右上角菜單欄→設為星標,其他平台讀者請關注公眾號「麟閣經略」
人間悲劇給人們的最大啟示,就是不要讓它再發生
最近過年走訪親友實在太忙了,沒時間寫文章,昨天感冒在家躺了一天,終於有點時間敲篇短文。
大家都看到豐縣那兩個事了,估計也怒了、罵了,我跟你們一樣。想突突了那幫禽獸,還有人建議圖村的,都是氣話可以理解。
我看問題喜歡用「兩段論」,先分析問題的成因,然後說解法。一個悲慘的事件給人們最大的啟示,就是不要讓它再次發生。
在很多婦女被拐賣農村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細節:被拐賣的女性往往得不到他人的幫助,甚至在解救過程中都會遭到村民集體的阻撓。
也是,如果周圍但凡有人伸出援手,婦女也不會被囚禁那麼久。那些成功被救出的案例中,往往都是「有外人路過」,或者「匿名人士舉報」。
這種現象的背後的原因,其實才是人間悲劇得以不斷發生的根本。它就像糞坑吸引蒼蠅一樣,只要不清除糞坑,蒼蠅永遠打不完。
怎麼清除糞坑?重刑威懾人販子?把村民都抓起來實行連坐制度?給這些男的物理閹割?好像都沒有可操作性。
你會發現,我們現代人引以為傲的法律工具,在處理這種案件時,居然如此無力。幾乎在每個案例中,購買和囚禁婦女的村人都能泰然自若地面對鏡頭。
似乎,在他們眼裡,這是一件並不難以啟齒,甚至很正常的事情。女人就應該沒有任何地位,唯一的價值就是幹活、生育和洩慾。
有人說,發生這種事的鄉村,一般都是物質極度匱乏的地區。但貧窮不是罪惡的根源,其實還有個細節,這些鄉村都極少與外界交流,非常封閉。
女大學生曹小青的故事
越是這種地方,它越符合「熟人社會」的特徵,支配這種窮鄉僻壤的,是熟人之間的默認規矩,而不是現代法律和道德。
現代人如果對歷史不熟悉,往往會有種錯覺,覺得法律和道德的基本原則是天經地義的,它們如此合理以至於個體可以充分享受規則帶來的秩序感和高效分工。
然而我們回望一下,現代的法律和道德真正成型,其實也就是幾百年前的事,與中國而言更晚,可能就是改革開放後幾十年的事。
所以中國很多村子裡還有大批「法盲」,並不奇怪。他們從小面朝黃土背朝天,對「規則」的理解不來自於書本和學校,而是周圍人的嘴裡。
這種狀態和北美殖民者剛看到印第安人時如出一轍,有位商人寫下了自己看到的景象:每個小部落都有自己獨特的規矩,有的會獻祭兒童,有的以吃掉敵人的心臟為榮。
中原畢竟經歷過農耕時代,沒那麼殘忍,但邏輯是類似的。封閉的小共同體所產生的規則,往往跟我們的認知格格不入。
我們今天對規則的認知是怎麼來的?說到底,是各種共同體聯合的產物,公司、政府、宗族、宗教.....融合成一個整體,各個共同體在道德上共同認可的重合部分,就構成了我們對規則的認知。
那些無法重合的部分,則構成了我們的「私域」、「權利」和「自由」,而那些不能跟重合部分相妥協的「自由」,就逐漸被社會所淘汰,比如吃人。要幹掉這些陋習,就必須要有「交流」的這個過程。
我聽秦暉老師講過一個電影,說的是80年代的大山里,村民很少和外界交流,治理村子的方式是「習慣」和「長老」,長老從村里長輩選出,掌管村中的法紀、祭祀、道德、生產等幾乎所有事務。
治理該村的長老叫啥我忘了,總之德高望重在村里認可度很高,村民們這樣的生活持續了世世代代,被一個案件所打破。
某天,村裡的一堆婆媳發生了口角,婆婆去找長老處理,說兒媳「不守婦道」。結果長老判該女人遊街,當晚,這女人就上吊自殺了。
當天正好有外人路過,就把這事報給了公安局,一調查就把長老刑拘了,這下村民都不幹了,集體和警員發生了衝突。
你會發現,兩個缺乏交流的共同體很容易出現這樣的事。如果你是判官,你覺得應該遵守現代法律還是山村習俗?
這個兩難問題把我糾結了好久,如果訴諸美國的法制經驗,央地關係應該遵循一部共同的憲法。但問題是,美國憲法的合法性來自於制憲會議,是各個地方代表妥協的結果。
你這大山村里連個鳥都不飛進來,也沒有達成「契約」的過程。如果從「合法性」的角度來解釋,村裡的習俗應該充分尊重。
所以最後在處理「長老」的過程中,沒有按城市中的刑法量刑。同樣,在解救被囚禁少女的案件中,買賣人口和包庇罪犯的村民,在處理上也寬大的令人無語。
看了這樣的結果你生氣嗎?我很生氣,很不甘心,我內心希望這些人全部被判重刑。
封閉之下的兩套道德和規則並行,是問題的根本原因。對症下藥,只有讓封閉的地區充分和文明交流,才不至於成為文明社會的「負資產」。
要使這類悲劇不再重演,除了物質上的扶貧,更應該在教育上多多關注這些落後地區,讓小共同體中落後的道德觀念,在普世的法律精神下,被剔除出我們的社會。

關於作者
仝麟閣,95後前財經記者、投資公司董秘,發表文章累計超過80萬字。百萬級報道數篇、千萬級報道作者,人民大學經濟系在職研究生,研究領域為政治經濟和社會問題,現居廣州潛心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