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即將與李子柒對簿公堂的現實,11月1日晚,杭州微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念公司」)終於對相關事情作出回應。
微念公司表示,一年多前,微念公司就提出與李子柒的股權計劃與合作模式方向,並在股東同意下簽署相關股份安排、合作費用的協議方案,曾多次與李子柒就股權等權益事項展開溝通,但未有實質性進展。
不過,在微念公司發布聲明後不久,李子柒助理在微博發聲表示:嘴仗沒意思,要打打官司!
李子柒,視頻截圖
微念:希望雙方解開心結
李子柒助理:嘴仗沒意思
在11月1日晚的聲明中,微念公司表示,已正式收到四川省綿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的訴訟通知,公司將依照法律程序應訴。
針對網傳糾紛,微念稱,從未干涉李佳佳(即「李子柒」)的內容創作,也從未控制過任何@李子柒 的相關平台賬號。一年多前,公司就提出李佳佳女士的股權計劃和合作模式方向,並在股東同意下簽署了協議方案,多次與李佳佳就股權等權益展開溝通,但未有實質性進展,「最終導致如今的局面,微念公司是有責任的」。
微念表示,願意就雙方合作內容、方式等展開溝通,希望雙方能夠繼續攜手前進。
然而,就在微念公司發布上述說明一小時後,簡介為「李子柒助理」的微博賬號「她助理」,就發了一條微博:「真搞不懂是誰一直在帶股權糾紛的輿論節奏?聽誰說的?連合同都沒跟投資人、股東如實披露的公司,誰敢要它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10月29日下午2點左右,《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地前往微念註冊地址所在地,在杭州市錢塘區新加坡科技園內,微念與百草味毗鄰而居,公司大約有4層,是一個獨棟的辦公建築。記者抵達公司門口時,門口停着一輛印刷有「貨拉拉」字樣的貨車,不時有員工從車上搬下有「柒」字Logo的大紙箱。3樓和4樓的辦公區有不少員工正在工作,但有部分辦公區未見員工在工位上。

微念註冊地址所在地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葉曉丹 攝
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進入公司內部,前往資本市場辦公室,向其工作人員詢問近日有關微念的訴訟糾紛以及是否作相關回應時,工作人員則稱,需與公司負責品牌媒介的同事進行對接;其後,微念另一名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採訪需要提前預約,後續會找相關部門反饋採訪需求。當記者問及公司最近是否會有回應時,該員工表示對此並不了解。
如果說此前,微念一直諱莫如深。那麼11月1日,在官微的說明,則是邁出了公開回應的第一步。
沒有持股,
李子柒是「最慘打工人」?
按照微念公司透露,其成立於2013年,2016年成為微博MCN全面合作夥伴,同年與李佳佳展開合作,以MCN公司的形式共同孵化「李子柒」IP和品牌。
2016年,微念公司創始人劉同明與李佳佳進行了深度溝通,最終確立雙方合作模式:李佳佳負責內容創作與發布,微念公司負責運營與探索商業模式。
從微念公司的說明可以看出,該公司主要負責的是「李子柒」這一品牌商業化部分,而李子柒已經在近年發展成增長迅速的美食新消費品牌之一。
根據報道,在李子柒微博粉絲突破1000萬之後,微念公司於2018年8月上線了李子柒天貓旗艦店。李子柒品牌的主要選品為有地域特色但無知名品牌的傳統食品,例如螺螄粉、藕粉、鮮花餅等,很快其銷售額就突破了千萬元並開始高速成長。據《2021最具成長性的中國新消費品牌》統計,2020年李子柒品牌的銷售額達16億元,同比增長300%。
值得一提的是,李子柒品牌產品中最爆的螺螄粉,其生產商是柳州的一家公司,這家公司由微念公司持股70%,李子柒本人並不占有股份。
「李子柒」品牌在商業領域創造了一個巨大的IP蛋糕,但從微念公司的股權結構來看,李佳佳本人在「李子柒」這一IP商業化的過程中,似乎並沒有享受到多少蛋糕紅利。
股東信息顯示,四川子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由杭州微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和李佳佳(李子柒)分別持股51%、49%。
而且,天貓的企業資質顯示,李子柒旗艦店的企業主體是微念公司,並不是李佳佳持股的子柒文化。
工商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杭州微念共有22個股東,其中持股比例超過5%的股東有8個,持股比例不足5%的有14個。在擁有如此多數量股東的情況下,李子柒在承載了「李子柒」商業化的微念公司,竟然沒有持股,因此有媒體形容李子柒為「最慘打工人」。
據21世紀經濟報道,10月29日,一位曾盡調過微念公司的投資圈人士向記者透露,微念近幾年都處於虧損狀態,業務還在成長早期。他還表示,股份方面的分配比較意外,「杭州微念應該分配給李佳佳一些股份,或許未洽談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初,微念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新增字節跳動關聯公司北京量子躍動科技有限公司為股東,持股1.48%。不過,面對李子柒和簽約公司微念的糾紛,微念的股東字節跳動已於10月16日啟動退出流程。據紅星資本論報道,據一位接近交易的人士稱,字節跳動當初投資微念,主要是因為看好李子柒。如今李子柒和微念陷入分歧,字節跳動決定退出。
網紅和MCN的糾葛
不只是李子柒,如今很多有影響力的博主,都與MCN公司有着深度的聯繫。
MCN公司運營網紅博主的方式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公司自主孵化,投入資源、從無到有打造出網紅,這種賬號和收益都歸公司所有,網紅只是「打工人」;另一種則是MCN找已經積累了一定人氣的博主合作,承諾為其提供包裝、推廣和變現,雙方會對收益達成一定的分成比例。
對網紅博主來說,簽約MCN公司就是把「雙刃劍」。
MCN公司往往積累了大量業內資源,對於運營和製造網絡「爆款」比單打獨鬥的博主更具經驗,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博主更快「出圈」。
但當賬號的影響力擴大後,對原有收入分成比例,或是對廣告植入、營銷方向產生分歧的MCN和網紅博主不在少數,最終雙方很可能會產生和IP相關的商標、網店、社交媒體賬號的歸屬糾紛。據一位曾接洽過MCN公司的博主透露,MCN公司當時給他開出的合同里就有一條「違約後凍結賬號」的條款。
作為頂流網紅的李子柒尚且面臨困局,更不用提其他博主。勢單力薄的個人創作者在與MCN公司的博弈中,往往無法與MCN成熟的運作團隊抗衡,在無法調和的矛盾之下,基本都以放棄賬號作結。
B站UP主「林晨同學」就是其中一位。去年疫情期間,身在武漢的「林晨同學」將封城以後的武漢街景拍成了Vlog發到了B站上,播放量破千萬,賬號迅速積累了十幾萬粉絲。一家MCN公司找到了他,向他遞上了一份合作協議,承諾公司將會給他提供充足的資源支持,並有一定的分成。
但在「林晨同學」簽約之後,MCN公司並未如承諾給予拍攝支持,反而要求他不斷拍攝疫情視頻博取流量,並插入一定量的廣告。「林晨同學」稱,他不願意自己的視頻過分呈現這些主題,隨後就被公司要求賠償300萬元,最終不得已訴諸法律。可由於賬號歸屬權已歸MCN公司所有,賬號陷入停更,「林晨同學」黯然退出B站。
另一位有類似遭遇的B站UP主「翔翔大作戰」則選擇另起爐灶。
「翔翔大作戰」是B站的美食UP主,在積累了一定的粉絲後接到了MCN公司的邀約。簽約後,對方並沒有像承諾的那樣給予充分的資源支持,反而利用合同漏洞以公司名義註冊商標。「翔翔大作戰」提出解約,被公司拒絕,而根據合同規定,其賬號歸公司所有,抖音和微博賬號也被凍結。
「翔翔大作戰」在這個賬號上發布了最後一條視頻和觀眾告別後,在B站開設了「拜託了小翔哥」的新賬號。目前新賬號已經積累了400多萬粉絲,但對他來說,想要回到當初B站、抖音等全網2000萬的粉絲量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在內容創作的風口上,大量MCN公司進入行業賽道。有的MCN公司為簽約的博主包裝出更專業、更受大眾歡迎的產品,達成雙贏;但也有一些公司渾水摸魚,只追逐更多流量和更快變現,和博主兩敗俱傷。
編輯|何小桃 蓋源源 王嘉琦
校對|段煉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每經APP、南方都市報、環球人物等
「每經AI品房」小程序正式上線,
全國297個地級城市100萬個樓盤小區,
樓市資訊與樓盤分析智能獲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