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引擎,既是互聯網流量的第一大入口,也是每一網民都離不開的工具。
作為谷歌公司核心產品的谷歌搜索,如今已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搜索引擎之一。
然而,長期擁有着良好口碑、以強大著稱的谷歌搜索,在近日卻也面臨着來自瑞典購物比價公司 PriceRunner 的起訴。
據報道,PriceRunner 指控谷歌通過操縱搜索結果以支持自家的比價服務,違反反壟斷法,要求其賠償21億歐元(約151億人民幣)。
公開資料顯示,PriceRunner 於1999年成立,主要為用戶提供來自25個不同國家及地區的370萬種產品及促銷信息。
PriceRunner稱,谷歌在搜索結果上優先展示其自己的購物比價產品「谷歌購物」(Google Shopping)。
而 Google Shopping 顯示的報價比其他同類網站中普遍高出12-14%。甚至在部分地區、某些產品的價格高出了16-37%。
再加上谷歌搜索引擎在歐洲的市場占有率極高,因此,PriceRunner 認為,谷歌讓互聯網流量和利潤從 PriceRunner 和其他比價購物服務上轉移到谷歌自營服務。
其表示,谷歌操縱搜索結果的的這種行為嚴重影響到了歐洲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同時還讓消費者在過去的14年至今一直遭受巨大損失。
據 Grant Thornton 估計,歐洲消費者每年要為此多付數十億美元。
PriceRunner 稱,此次訴訟的主要目的就是讓谷歌賠償其在英國自2008年以來以及在瑞典和丹麥自2013年以來損失的利潤。
對於截至2020年穀歌的侵權行為(包括 2021年的利息),PriceRunner 預計,總損失約為21億歐元(約24億美元)。
針對 PriceRunner 的指控,谷歌發言人在法庭上辯護時強調,谷歌在2017年已對購物廣告作出修正,且有顯著的成效,只是由於消費者沒有選擇使用其購物廣告服務,因而無法發現明顯的改變。
實際上,長期以來,不止一家公司認為谷歌利用其在搜索引擎市場的優勢推廣自身服務,是對競爭對手利益的損壞。
此前,德國一家購物比價公司與多家同類公司聯合在2010年2月向歐盟委員會發起針對谷歌的控訴後,其他各國同類公司也陸續向歐盟發起對谷歌的控訴。
2017年,歐盟對谷歌做出裁決,然而谷歌對此結果並不認同,且仍然選擇繼續操縱搜索結果以支持自家的比價服務。
2019年,來自歐盟21個國家的41家提供購物比價服務的公司再次聯合致信歐盟反壟斷部門,敦促歐盟對谷歌採取行動。
據歐盟委員會的調查結果顯示,谷歌自2008年以來就一直利用其在搜索引擎市場的主導地位,向用戶展示搜索結果頁面時,將自身購物比價服務置於首頁面的優先位置。
谷歌這種降低競爭對手的購物比價服務關注度的行為,不僅增加了其購物比價服務的用戶流量,同時還減少了競爭對手的用戶訪問量,從而損害了市場上的競爭秩序。
去年11月,歐盟判定谷歌在使用其搜索引擎推廣其購物比較服務並降低其競爭對手的服務方面違反了反壟斷法。
谷歌及其母公司 Alphabet 對該決定提出上訴,但歐盟第二高級法院駁回了上訴,維持了24億歐元的罰款。
目前,商業搜索引擎的主要商業模式依然是廣告,近年來,關於谷歌搜索結果「一塌糊塗」的爭議也依然居高不下。
不過,無論如何,短時間內谷歌搜索還是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這一現狀在發生改變前,谷歌的盈利模式顯然是很難發生變化的了。
溫馨提示
關注【擴展迷Extfans】
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