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降准、降息都類似「信號彈」,目的是召喚信用的「大部隊」,即希望信用周期(社融)最終能夠擴張。
2、降准、降息只能帶來短期情緒改善,市場中期趨勢關鍵還看信用周期,歷史數據表明信用周期(債務總額同比增速)與A股市場的估值趨勢幾乎擬合。如圖1-2
3、信用周期影響A股估值的內在邏輯:①信用周期決定當期剩餘流動性;②信用周期決定A股盈利預期。如圖3-4
4、除了信用周期外,框架中還需考慮盈利周期,於是,在信用-盈利的二維框架中,我們總結規律可以得到:信用下、盈利下——市場大跌;信用上、盈利下——市場小跌;信用上、盈利上——市場大漲;信用下、盈利上——市場震盪。如圖5-6
5、最後,還需要考慮估值的位置,即關鍵指標——股債收益差(10年國債-滬深300股息率),歷史數據來看,每一次債券和股票性價比的大級別轉換,都發生在+-2X標準差的位置。
02
1、12月初開始,央行1次降准、1次降MLF、2次降LPR,降准降息的「信號彈」反覆出現,但市場並不理會,背後是決定A股趨勢的關鍵因素——信用擴張的「大部隊」一直低於預期。
2、直到2月春節後,公布1月社融數據,第一次超預期,包括寧組合在內的市場情緒才有所起色。但很快又被俄烏衝突帶來的大宗商品暴漲所中斷。
3、我們在12月初降準的時候提出《降準是「信號彈」,關鍵要看「大部隊」來不來》,給出了相對比較謹慎的結論,同時,根據信用-盈利的二維框架,也在年度策略中提出了上半年震盪(信用上、盈利下)、下半年(信用上、盈利上)才有大機會的判斷。
4、但是1月下跌幅度仍然超出我們的預期,主要是美聯儲加息預期在1月份劇烈攀升,導致美股和美債大幅波動,進而影響了A股高位資產。如圖7-8
03
1、2月社融同比增速回落(10.5%->10.2%),除企業債、政府債,其餘分項基本為同比少增,顯示地產需求疲弱。歷史上寬信用過程也是一波三折:2016年、2019年均是1月天量、2月低於預期、3月天量。
2、但是,這一次3月社融天量的信心可能不足,一方面地產信心恢復較慢、另一方面疫情在各主要城市發酵。因此,在2月大幅低於預期後,市場可能對後續社融數據的信心進一步減弱,不見兔子不撒鷹。
3、因此,信用的「大部隊」一波三折後,市場只能預期進一步釋放降准降息的「信號彈」。
4、短期來說,市場在情緒冰點之後,可能演繹「雙降預期」疊加「俄烏緩和預期」,形成圍繞一季報預期(鋰電、鋰電設備、汽車電子、光伏組件和逆變器、軍工、CXO、周期,如圖9)和穩增長發力方向(核電、5G+工業互聯網、特高壓、水利、管廊)的一波三折式超跌反彈。
5、而中期來說,在我們信用-盈利二維框架中,A股看到大級別上漲或者新一輪股市周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即信用擴張+盈利觸底+300股債收益差處於-2X標準差,這三個條件在年中或者下半年有希望達成。如圖10-16
04
吳黎艷 SAC 執業證書編號:S1110520090003
特別提示:公眾微信號「fenxishixubiao」
天風策略團隊成員介紹
徐 彪 天風證券研究所執行所長、全國金融青聯第三屆委員、首席資產配置策略。復旦大學國民經濟專業碩士、吉林大學載運工具運用工程學士,曾在招商銀行負責財富管理條線宏觀與策略研究,擅長自上而下研究市場。歷任光大證券研究所任策略部負責人,華泰證券首席策略兼策略研究部總監,安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現為天風證券研究所管理合伙人兼副所長。新財富、水晶球、金牛獎最佳策略分析師,國務院國資委多個重要課題組成員。新浪和網易專欄作家、FT中文獨立撰稿人、CFA外部講師,中央二台、第一財經、鳳凰衛視電視財經節目嘉賓評論員,《第一財經》、《華夏時報》專訪專家。
劉晨明 策略首席。天風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8年從業經歷,南開大學世界經濟碩士,先後就職於華泰證券研究所、安信證券研究所,主要從事宏觀經濟、政策、股票市場策略研究。2014、2015、2017年新財富最佳分析師第五名、2016年新財富最佳分析師第二名團隊核心成員。2019年《財經》今榜策略第一名、2019年金牛獎全市場30位最具價值分析師第四名、2019年新浪金麒麟策略分析師第五名、2019年新財富策略分析師第五名。2020年金牛獎全市場30位最具價值分析師第三名、2020年Wind金牌分析師策略研究第二名、2020年水晶球獎策略研究第七名、2020年新浪金麒麟策略分析師第七名、2020年新財富策略分析師第七名。2021年水晶球獎策略研究第二名、2021年金牛獎策略研究第五名、2021年新浪金麒麟策略分析師第四名、2021年上證報最佳投資策略分析師第五名、2021年Wind金牌分析師策略研究第二名、2021年新財富策略分析師第二名。
李如娟 中山大學金融碩士,工學學士;先後任職於廣證恒生、中銀國際和天風證券從事行業和策略研究;6年多策略研究經驗;目前主要覆蓋財務分析、行業比較等。
許向真 廈門大學金融學碩士,保險學學士,主要負責國內外政策跟蹤、流動性和專題研究。
趙陽 伯明翰大學貨幣銀行金融學碩士,南開大學金融學與行政管理雙學士,先後任職於首創證券、天風證券從事策略研究,目前主要負責專題研究、行業配置及科創板研究。
附:天風研究所機構銷售通訊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