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西電東送和普通人有什麼關係?

頭頂8個放電的「皮卡丘」工作是什麼體驗?
外國同行覺得難度大沒有做,
為什麼中國電力人還是堅持?
為了世界首個特高壓直流工程,
團隊竟然運了1噸泥土出國?
繞赤道1周的線路,
如何成為中國的閃亮「名片」?

3月12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南方電網公司專家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李立浧亮相央視《開講啦》,為大家講述國家重要科技攻關項目特高壓直流輸電的來龍去脈!

(內容來自央視)

知識點1
詩意講述:為什麼要西電東送?
我們習以為常的電,
可能曾是江河裡的一滴水,
可能曾是高原上的一陣風,
或者曾是太陽中的一縷光,
它可能來自原子核的裂變,
也可能源於海洋波浪的涌動。
然而,
要讓千家萬戶用上電,而且用好電,
還真不是那麼簡單。

(內容來自央視)

知識點2
頂着8隻「皮卡丘」工作是什麼體驗?
800千伏,其電壓相當於8隻「皮卡丘」
串聯在一起使用絕技「十萬伏特」電擊。
應付這麼高的電壓,
需要什麼樣的裝備?
在這種環境下工作,
有什麼奇特的體驗?
別急,李立浧院士現場連線,
帶我們一起走進西電東送重要線路、世界首個±800千伏特高壓多端柔性直流輸電工程——昆柳龍直流輸電工程!

(內容來自央視)

知識點3
中國電力人為何堅持進入「無人區」?
當初,
±500千伏直流輸電已是世界前列,
但輸送2000公里,其損耗可能超過10%,
要提高經濟性,就需要加大電壓。
而±800千伏直流輸電卻是一片空白,
國外同行沒有涉足,並認為難度太大。
國外沒有的,要不要做?
一句話堅定了中國電力人的決心——
「因為這是我們國家需要的!」

(內容來自央視)

知識點4
1噸中國土,也是「世界首個」的幕後功臣?
為了世界首個特高壓直流工程,
技術人員特意運了1噸泥土出國,
因為不用中國的泥土,
就不能真實反映中國的環境狀況,
就會對設備研發會產生影響。
雖然當時用的是國外實驗室,
但主要的實驗設計、整個實驗方案,
都是中國專家組的手筆!

(內容來自央視)

知識點5
自己的特高壓實驗室有多重要?
成功的經驗,讓大家看到:
試驗條件的建立,是多麼重要。
昆明、武漢建起了
中國人自己的特高壓實驗室,並向業內輻射。
世界上能做特高壓實驗的實驗室本就不多,
而李立浧院士更能自信地說:
「這其中,我們的試驗條件最好!」

(內容來自央視)

知識點6
打破理論和製造「悖論」,靈感竟來自生活?
特高壓從±500千伏提高到了±800千伏。
雖然只有1.6倍,但由於電壓等級太高,
給各類設備製造帶來了更大的難度。
如何讓承受的電壓等級更高,
但又同時降低製造設備的難度?
李立浧院士在冥思苦想中,
抓住了生活中的靈感火花,
解決了「悖論」難題。

(內容來自央視)

知識點7
又一張閃亮的中國「名片」走向世界
據李立浧院士介紹,
當前我國有14回特高壓交流輸電線路,
16回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共計30回線路;
輸電工程線路總長將近40000公里,
相當於繞赤道1周的長度。
同時,我們的技術設備也已經走出國門,
特高壓直流輸電,
已成為中國的又一張閃亮「名片」!

(內容來自央視)


院士寄語


我們不要迷信,要相信自己有自主自立搞創新的能力。
我們的能源電力,一定能夠支持國家的經濟發展社會發展, 為人民生活的美好追求做出自己的貢獻!
——李立浧

————————————

編輯|黃昕

校對|鍾倩靈

審核|林丹丹


點擊下方名片

右上角關注@南網50Hz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