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關注▲粥左羅▲和百萬互聯網精英,一起向上生長

這是粥左羅的第2221期分享

作者l鐵木君 編輯 l慕白

來源 l 鐵木君(ID:tetemu)

分享 l 粥左羅(ID:fangdushe520)

前兩天寫稿到凌晨1點,睡前打開微信,看到這樣一條朋友圈:「今日份學習打卡成功!」並附上一張書桌擺拍。

說實話,我看過很多學習打卡行為,其實都只是3分鐘熱度。

當然我並不是覺得他會失敗,也不是不看好這種學習方式。

只是當前,有很多人總是容易被網上的一些言論、經驗所誤導。

以為花幾個小時看書學習,晚上熬到幾點,就是走上坡路的表現。

實際上,這都只是一種自我安慰式的努力。

一個人想要取得什麼成就,並不是一時興起的一次熬夜或一個早起,這些作用不大。

真正想要走上坡路,是靠潛在的意識、好習慣的加持以及自我約束的能力等等所決定。

所以今天的文章是想告訴大家:

表面機械地努力只能支撐你走幾步,而明確有目標的上進,才能決定你走多快,以及爬多高。

而越是走在上坡路的人,越是有以下這3種跡象。


01
不輕信主流,敢過「減法人生」

如果你經常在網上衝浪,應該能發現如今網絡中,不僅流行各種的熱梗名詞,許多「主流文化」也很受大眾喜歡。

例如:喪文化、躺平、佛系生活、儀式感等等......

起初我看到這些主流文化,還覺得十分新奇,不過也只是抱觀望態度。

但卻發現,在生活中有不少人,熱衷於這些新奇的生活方式。認為和自己當下的狀態十分貼切,說出了心聲,於是容易緊隨其後。

現在內卷太嚴重了,還奮鬥什麼,唯有躺平才能解決問題;

生活不要時時刻刻都打雞血,年輕人也可以有喪的權利。

我身邊有一個朋友就是如此。

在私企2年多,好不容易在今年做到了技術崗位,待遇不錯前景大好,可偏偏這時候他卻聽信了所謂主流的話。

認為工作壓力大,應該適當放放鬆,反正技術在身不怕沒活干,隨後裸辭過上了躺平的生活。

而瀟灑了一段時間後,等他放鬆完想回到原來的崗位,卻發現已有更優秀的人替代。

而如今儲蓄花光,沒有後路,想出來找工作,投了好多家都沒有回信,最終在家待業大半年。

他跟我哭訴說,早知道不躺了,現在不僅工作沒了,生活反而更加焦慮。

當下很多主流文化表面看起來,是在給人生減負,實則卻是給我們的放縱尋找藉口。

倘若沒有辨別能力,沒有根據自己的情況具體分析,就盲目跟隨。

想躺平就躺平,生活應該佛系一點,年輕人多喪一會沒關係。

那麼很容易被主流裹挾,被別人掌控思想,迷失掉自身的節奏和方向,使得壓力和負擔越發沉重。

那麼如何才能過上「減負人生」,走上人生的上坡路呢?

我的建議是:可以適當躺平,但並不是完全躺平。

正確的躺平應該是減掉不必要的攀比欲望,而不是丟掉最珍貴的活力幹勁,去選擇一眼望到頭的人生。

其次是敢於給生活做減法,對當下的潮流主流要始終保持理智的態度,不盲從不跟風。

就像叔本華說的一句話:

怎樣才算做自己?不要讓自己的大腦變成,別人思想的跑馬場。

懂得明辨是非,按照自己的節奏穩步前進,多做真正有價值的事情,才能一步一個腳印,走出屬於我們的人生。

02

不自尋煩惱,懂得彈性生活

我在文章中分享日常生活時,總會在後台看到這樣的留言:

為什麼我總感覺每天過得很痛苦,有數不清的煩惱;

怎麼樣才能像你一樣,把生活和工作做好同時有所收穫?

雖然在大家看來,我有對象有事業收入可觀,生活也還不錯。

實際上,我不是一畢業就十分順利,在這幾年的奮鬥過程中,我也曾痛苦煩惱過。

在剛畢業實習那會,我曾入職過一家新媒體公司,負責編輯的職位。

原以為自己大學的寫作經驗能在這大展身手,沒想到才幹不到一個月,我就陷入了深深的焦慮和內耗中。

寫得稿子經常被打回,還被當成錯誤的範本在會上公開批評;

時常因為寫不出稿子而焦躁不安,更害怕完不成目標而被責罵

......

那段時間的我每天都睡不好覺,下了班還在想着工作的事情,生活和工作完全一團糟,看不到方向,也沒有動力繼續。

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遇到了之前帶我入行的大佬,我向他抱怨工作上的問題,他卻回了這樣一句話:

寫不出來是因為看得太少,先做好眼前能做的事,做觸手可及的小事,再慢慢做以前做不到的事。

雖然是簡單的一句話,卻也點醒了我。

我不再過度關注自己文章的數量,而是認真去思考,寫不出文章時,眼前還能做什麼事?

於是我想到了,剛接觸新媒體時,他教我的寫作方法。

每天花1小時專注輸入多平台優質文章;

分析爆款文章爆點,認真拆解模仿好文章的寫作框架;

不斷復盤自己以往文章,優化寫作流程等等。

就這樣在堅持了一段時間後,我的寫作有了明顯提升,寫作效率也加快許多。

不用再半夜寫稿,下了班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健身打球看書等等。

慢慢地我明白了,想要實現彈性生活擺脫焦慮,最好的辦法是:

先幹起來,即使有不足也不要自甘墮落,當下有挫折也不要自尋煩惱。

一點點去做,會發現多做一步焦慮便會減少一分,做得越多,煩惱便會消失得越快。

其次,是能夠從當下成功和失敗中吸取經驗並及時復盤,耐心地去做那些能做的事情。

只有這樣,才會不被情緒和煩惱左右,從而學會平常心地看待生活,慢慢走向人生的上坡路。

03
不被偏見固化,勇於衝破思維慣性

不知道你們是否能發現,在生活中,許多人總會有這樣的想法:

看到別人創業成功,就篤定他不是靠爹就是靠背景;

看到身邊有月薪過萬的女生,就認定是不體面或者不正當的工作;

看到有人伸手相助,就覺得對方肯定不懷好心,有利所圖。

看待什麼事情,總是會先用主觀意識去判斷,斷定事物的陰暗面就是本質。

可能有的人會說,這些人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沒錯,這是典型的酸葡萄心理,但同時也是思維受限,被自我偏見固化的表現。

他們以為看透了世界,實際上只不過是看到了,自己想看的那一面。

如果你曾有過這樣的想法,或者身邊有過這樣的人,那麼就要警惕並遠離了。

因為長期處在這種思維中,不僅會深陷在自我建造的信息繭房,無法接受外界新事物和新觀點,導致認知越來越狹窄。

此外,還會以思維慣性去思考問題,用過往簡單的經驗去下定論,例如:

想認識大佬,想的不是價值交換,提升自身,而是直接否定,大佬是不屑於我交談的;

想賺錢創業,想的不是創新優化,而是看到有人倒閉,就斷定自己做也是賠錢,算了。

越是被思維和偏見所固化,就越容易錯過很多機遇,以至於人生逐步走向下坡。

而真正走在上坡路的人,是能夠不斷提高認知,不被偏見帶偏,勇於衝破思維慣性。

面對不熟悉的事情,不會一概否決,而是會耐心地多問幾遍;

面對大佬,不會自卑膽怯,而是敢於主動上前,積累社交經驗。

同時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面對他人的指點,也有自己獨立的見解,能夠客觀地看待問題。

因為他們知道,想要爬得越高,就要學會從多個角度看待事物,了解得越多,思維和視野才會有新的突破。

也才能因此突破束縛和圈層,不止步於此,有探索更多不同的賽道和遇見全新自己的可能。

04

寫在最後

前兩天看到一句話說:

「永遠不要沉溺在安逸里得過且過,能給你遮風擋雨的,同樣能讓你不見天日。」

很多人覺得不上進就是走下坡路,舒適就代表着安穩。

但其實不是,很多事情都有正反兩面,雖然舒適區能帶來開心,可安逸久了會讓你停滯不前。

上坡的過程也許很累,但它卻能讓你發現不一樣的自我,看到不一樣的山峰。

更關鍵的是,你可以擁有,隨時停留休息的勇氣和底氣。

當然,我也不是一味地鼓吹大家一定要去上進,爬坡。

生活沒有標準答案,我也知道人各有志。

不管你是想走上坡路,還是待在舒適區,我都希望大家能按照自己的選擇去生活。

也希望大家選擇了想要的方式,可以堅定走下去,不攀比不後悔。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句我很喜歡的話:

每個人的花期不同,不必焦慮有人比你提前擁有。

作者簡介:鐵木君,95後連續創業者,兩家文化傳媒公司創始人,冰河鐵馬團隊投資人,一個血液會沸騰的寫作者。
END

寫作,是最重要的生存技能

是倒逼成長的絕佳方法

是個人能力的放大器

可以重複銷售你的時間

為你增加副業收入

如果你想要靠寫作變現
掌握一門副業賺錢的手藝
歡迎了解「粥左羅·7天寫作特訓營」
目前已超過5000名同學參與學習
7天實戰訓練+1對1點評
幫你建立寫作認知,快速提高寫作能力
限時特價9.9元,掃碼即可搶占名額

看完記得關注@粥左羅
及時收看更多好文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