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8年10月,濟南的一場夜雨中,成年人馬恆祥的世界坍塌了。

他是新手父親,兒子小石頭從呱呱落地,到翻身、抬頭、坐,一路健康成長,長到8月齡的時候,小石頭的雙腿活動卻開始異常,很快發展到坐都困難。跑遍濟南醫院後,孩子的基因檢測確診了:

這種病,患兒肌肉神經逐漸退行,最後大多在兩歲前離世,艱難地喘息,死於呼吸衰竭。

馬恆祥注意到,就在孩子確診那年的5月,國家衛健委、科技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了囊括121個病種的《第一批罕見病目錄》,小石頭的病排在第110號。那時候,絕望中的他還完全沒有料到:這個序號意味着什麼。

那是黑夜中的一道陽光,照進小石頭的命運。

01

一個110序號的沉重與神奇

「請問這是你們確認的最終報價嗎?請確認。」

「是的。」

「好的,成交。」

2021年12月3日早晨,消息傳來,一個特殊的病友群沸騰了。脊髓性肌萎縮症(簡稱SMA)患兒父親馬恆祥坐在工位上,看着手機,眼淚止不住地流:「因為在單位,不能嚎啕大哭。平復心情後感覺渾身輕鬆下來了。」

時間需要醞釀,過了很久,大家才真正明白一個序號的意義。

早在2016年,SMA患兒已經有了救命藥諾西那生鈉,一直沒能進入中國。一般情況下,中國審批一款新藥的時間是130個工作日。

2018年,《第一批罕見病目錄》發布後,藥監局將罕見病用藥的審批時間壓縮到70個工作日以內。

很幸運,目錄中第110號病種,屬於整本目錄中少數有藥可醫的:2019年2月,諾西那生鈉注射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成為中國首個治療SMA的藥物。

巧合的是,這第110號病的藥物,一針價格高達70萬元,即使算上補貼救助,一年費用也剛好要110萬元,且終身用藥。

這是絕大多數中國普通家庭無法承受的。


另一SMA晚期患兒馮文延

每天需承受8000次機器拍打排痰

2021年初,諾西那生鈉主動降價,年花費從110萬降到55萬。馬恆祥一家東拼西湊,靠康復訓練苦苦撐到3周歲的小石頭終於打上了人生的第一針特效藥。

好消息接踵而至。小石頭用上藥的這年年底,諾西那生鈉以3萬左右一針的價格納入國家醫保目錄,被列為醫保乙類用藥,疊加各地的惠民政策,大部分患者每年只要付幾萬元,就能得到救治。

這可能是《第一批罕見病目錄》發布後最好的消息。目錄中110這個序號,以及之後發生的所有奇蹟,講的是同一個主題:

重生。

這個說法,對小石頭這樣未諳世事的孩子毫不誇張。

然而,《第一批罕見病目錄》只有121個病種,分得一個序號的病種也不都像110號那樣幸運。人類大約有7000個罕見病病種,更多目錄之內、之外的人群亟待重生。

02

小半年,170萬

桐桐剛滿月的時候,他年輕的父母就撞上了「至暗時刻」:孩子嘴裡突然長起了白色的鵝口瘡,繼而高燒。跑了無數次醫院,病情卻越來越嚴重,肺部感染、便血、肝脾腫大、多臟器功能衰竭、休克、病危……

3個月後,桐桐終於在北京確診:重症聯合免疫缺陷。

這是《第一批罕見病目錄》中的原發性免疫缺陷病一種亞型,患兒細胞免疫功能幾乎完全缺失,大約10萬新生兒中僅有1人發病,死亡率極高。

和小石頭不同的是,桐桐的病沒有藥,只能靠常規治療勉強維序生存。

但是,這也是少有的可根治的罕見病,目前主要的治療方法是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

孩子的病有得治,卻沒有足夠的錢救孩子的命,這是普天之下為人父母的噩夢。

2021年9月27日,四個月大的桐桐進了移植倉,經歷了移植、感染、併發症、出倉、二次進倉……

不到半年時間裡,桐桐的治療花費超過170萬元,其中醫保報銷20餘萬元。如果孩子一路好轉,一家人還能在絕望和希望之間勉力支撐,但桐桐一直處於病危狀態。醫院告訴夫妻倆,孩子可能需要啟動二次移植,後續至少還要50萬元。

年輕的父母來不及多想,把心肝寶貝送進救命的移植倉,後面是千難萬難。

如果沒有這場噩運,他們和中國的很多年輕人一樣,是一對普通的、體面的青年;如今他們也和絕大多數罕見病家庭一樣,掏空了全家錢包:

積蓄花光,夫妻倆經營的攝影工作室轉讓,縣城的婚房出手了,剛買的婚車賤賣了,父母的養老錢、兄弟姐妹的首付都拿出來了……

年輕的桐桐爸爸告別攝影師的職業,成為偌大京城的一名外賣員,每天工作15小時,能賺200元。

同齡的桐桐媽媽在移植倉內貼身陪護,照護必須在無菌環境生存的嬰兒,光是奶瓶的消毒就要比普通孩子嚴格,一天需要20多個奶瓶。把桐桐哄睡後,媽媽會用手機直播賣貨,賺點零錢。

因為沒錢,桐桐短暫出倉過一段時間,第二次進倉之前,桐桐媽媽上街乞討,夫妻倆在網絡四處求助,偶爾接到善款,最後籌到了20多萬元,終於帶來一絲生的希望。

2022年1月,醫院給桐桐爸爸做了骨髓穿刺,配型成功。儘管醫生囑咐穿刺後儘量不要大幅度活動,想到每天的一萬多元醫藥費還沒着落,他又騎着電瓶車出門了。

桐桐爸爸說:「孩子的治療過程就是一次重生,也是我們家庭的重生。」說這話的時候,他的頭髮已經半白,是70歲的樣子。

健識局問他,你的頭髮是什麼時候開始白的?他茫然地想了想,回答:不知道。一開始,他陪着在移植倉照顧孩子,倉內沒有鏡子,等他出倉開始跑外賣的時候,偶然看到鏡中的自己,那時候已然白了。

什麼時候白的,22歲的他和22歲的妻子都說不清楚了。

03

和罕見病一起活下去

和桐桐、小石頭不一樣的是,大多數罕見病還無藥可醫,無法可治,病人必須帶病活下去。

李鑫9歲那年,身體開始異樣,高低肩,肩胛骨異常突出,他來到老家烏魯木齊的醫院,被診斷為杜氏肌營養不良。這是一種嚴重的原發性骨骼肌疾病,患者多數會在20歲左右由於肌無力、呼吸衰竭死亡。

「這孩子可能活不過青春期了,你們要做好心理準備。」醫生告訴李鑫家人,這種病只能等死。

年幼的李鑫偷偷上網,網上的說法都和醫生一樣。他絕望地想:「反正要死了,那就可勁造。」

此後,李鑫脫離了普通兒童的生活軌道,開始結交「狐朋狗友」,借酒消愁,熬夜蹦迪,騎馬飆車,在放縱和消極中等待死亡。

死亡沒有如期而至。如今的他全身肌肉萎縮退化,手臂無法抬起,總是異常疲憊,嘴巴無法做出笑的表情,無法用吸管和吹口哨,但他總體還算正常地活着,甚至在18歲時成為一名輔警,獨立完成了警隊的全部考試和訓練。

2018年,中國《第一批罕見病目錄》出台,和許多人一樣,李鑫開始重新審視罕見病。2019年他到北京求醫,在協和醫院被確診為面肩肱型肌營養不良症——這解釋了李鑫的倖存,雖然也是罕見病,但危險程度大大減弱,新的診斷給了李鑫活下去的信心。

李鑫成了蔻德罕見病中心的工作人員,找到了生活的意義和價值,「好像一下子找到了歸屬」。

2021年10月,李鑫在上海組織了一場假性軟骨發育不全症的醫患交流會:「雖然我可能等不到自己的罕見病藥物研發出來,但看到這些患有罕見病的小朋友,就覺得我能為他們做點什麼,真好。」

和李鑫一樣,開啟全新生活的還有可心。確診為面肩肱型肌營養不良症時,剛上大一的可心得知這種病會遺傳,她暗暗想,自己是不是不應該談戀愛,不應該結婚,不應該生孩子。

命運給了她暴擊,又給了她驚喜,那個人還是在可心的世界出現了。2021年7月,可心穿着婚紗,悄悄來到男友的消防中隊,兩人在消防隊拍下了最特別的婚紗照,朋友錄下來傳到抖音後,瀏覽量超過了300萬。

畢業後,可心也加入了蔻德罕見病中心。她每天通勤4小時上班,和無數患者組織成員一起,鼓勵着20000萬罕見病人、上億的罕見病家屬,鼓勵着一個個和桐桐一家這樣的家庭:

存活下來,然後生活下去。

到目前,國家《第一批罕見病目錄》中收錄的121種罕見病中,有46種罕見病在中國有藥可醫,其中28種罕見病的58種藥物已被納入醫保。罕見病患者面臨的診斷難、用藥難、保障難等問題的解決,正在多方努力下推進。

能按期用藥的小石頭在一天天長大。1月22日,山東省兩會期間,馬恆祥作為群眾代表旁聽了山東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開幕會,完成了全省SMA家庭託付的重任——送致謝錦旗:

「過去兩年,山東省政協和政協委員們一直在關心關注着我們,幫助我們解決藥物的可及性問題。」

小石頭四歲了。四年裡,馬恆祥一路見證了SMA從不為人知,到如今特效藥進醫保,這面錦旗遠遠無法表達他的感恩。

如今,中國罕見病藥物的快速審批、減稅政策、通過醫保談判的形式來惠及更多群體,是和國家整體方針一致的方向。更多罕見病患者仍在等待,等待醫保之類的各方支持、等待藥物在中國上市、等待藥物問世……

沒有人可以冷眼旁觀。要知道,罕見病擊垮的遠不止患者本人,還有血濃於水的家人。按照中國2000萬罕見病患者基數計算,被命運魔爪扼住的可能超過1億人。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李鑫為化名)

國家首批罕見病目錄影響力評估(2018-2021)


距離國家首批罕見病目錄落地已過3年,中國罕見病領域的臨床診治、藥物進展、政策支持進展如何?

即日起,健識局攜手蔻德罕見病中心,從政策、產業、科研、臨床、社會、患者組織六大方向,發布《國家首批罕見病目錄影響力評估(2018-2021)》。

本文是患者篇的第1篇。

更多精彩,請持續關注專題#罕見病目錄



向上滑動閱覽

1、2022,這一小群人的「救命藥」何去何從?


2、2000萬患者的最後一公里


3、數十家藥企集體呼籲,是什麼讓對手變成了命運共同體?


4、罕見病的制度性突破,時機到了嗎?


5、一樁醜聞背後的產業繁榮


6、一名上海醫生的17年



7、在中國,2000萬群體想求個確診,竟然全靠醫生個人興趣



8、基層!罕見病防治的第一道關


9、真愛永不罕見



10、一個「小群體」市場的投資邏輯


11、臨床研究政策終於落地,2000億市場需要一把火


12、手執利刃,不從天命


13、「靈魂砍價」95%背後,詳解國家醫保局五大砍價邏輯


14、投石問路3年,一份不完美的國家級目錄即將更新


15、藥監局已經綠燈全開,就等藥來


16、絕望之際,她接到了國家醫保局的電話


17、微笑「天使」不會哭


18、一份目錄不足以消融的偏見



每天兩篇深度稿件,解碼醫藥健康

點擊關注↓↓↓


文 | 張鈴

運營 | 廿十三

健識局原創內容,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掃碼加我:進群交流 知情爆料 轉載開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