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半佛仙人的第833篇原創
1
1992年2月的法國阿爾貝維爾,這座位於阿爾卑斯山腹地的旅遊城市比平時還要熱鬧許多。
但年輕的中國速滑選手葉喬波此時無暇旁顧周圍的景色,因為組委會的調度問題,她參加的500米速滑比賽被延後了一個小時,葉喬波不得不抓緊時間重新做賽前準備。
就在比賽的前一天,她的冰刀還意外斷裂了。
沒有備用冰刀,她不得不從當地一家汽車修理店裡借來電烙鐵和焊錫,親手把冰刀焊回滑冰鞋。
在等待發令槍響的時間裡,葉喬波忽然有些緊張。
這場比賽不但對她意義重大,更背負着後方無數人的期待。
從1980年開始,中國在速滑項目上一直期待一枚獎牌。
具備頂級實力的葉喬波,被視為讓期望變成現實的希望。
比賽開始,一切都很順利,直到她滑過外圈跑道,準備變道進入內彎道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同組對手伊蓮娃和她在換道區相遇,對方沒有按規定讓出賽道,而是擋在了她面前。
葉喬波憑技術最大限度地化解了對手的干擾,但依然受到了影響,僅以0.18秒的微弱差距屈居第二。
2
彼時,我們的全民體育還遠沒有如今普及,人們關注賽事的途徑也不像現在這般豐富。
但不能因此說,那時的少便輸給了現在的多。
葉喬波是開路者,後人自當沿着她辟出的這條路繼續滑行,前進不息。
2002年2月,在美國鹽湖城,黑龍江人楊揚接過了葉喬波的衣缽。
她在短道速滑女子500米決賽中一騎絕塵,拿到了第一名。
2014年在俄羅斯索契,26歲的哈爾濱人張虹又拿下了速滑項目女子1000米決賽第一名。
一代又一代中國冰雪運動員,薪火相傳。
就像電影《英雄本色》里那句經典的台詞:
就在中國的體育事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之時,其他領域同樣在奮起直追。
從經濟到民生,從科技到製造業,湧現出了許多自強不息,為行業起到帶頭作用的角色。
其中,乳業的突破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其曲折的發展歷程,與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軌跡有着異曲同工之處。
乳業,以及其中細分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品類,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身體健康與人口素質,都有着重要的意義。
中國雖然是一個農耕大國,但牛種歷史上長期以耕牛為主,並沒有畜牧奶牛的傳統。
新中國初期,人口有5億,但當時奶牛隻有12萬頭,乳品廠只有4家,具有奶粉加工能力的企業更是極為罕有。
正是在這種一窮二白的大環境下,中國的乳業從業者們幾乎是從無到有地締造了整個行業。
但低谷和沉淪也隨之而來,2008年的那次行業危機,讓中國乳業經歷了一段漫長的至暗時刻。由於國產品牌失去了消費者的信心,市場一度為外資企業所占領。
或許就如同中國的體育事業一般,無論處境變得多麼艱難,總會有那麼一群人在關鍵時刻站出來,於黑暗中扛起旗幟,造出一個黎明。
最近幾年,國內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市場局勢卻在悄然逆轉。按銷售額統計,目前國產品牌奶粉的市場比重已經超過了外資奶粉品牌。
這個反轉的到來,國產奶粉品牌飛鶴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在嚴酷的行業逆境中,飛鶴憑藉着守住中國寶寶奶瓶的初心,以及追求極致品質的信念,不但堅持了下來,還默默積攢着產品底力,一點點重塑了消費者的信任。
苦心人,天不負。
在飛鶴的帶動下,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市場主動權又逐漸回到了中國品牌自己手中。
3
飛鶴為什麼能帶領行業逆風翻盤,其原因之一,或許可以追溯到這個企業對於科研的極致追求,和對母乳研究數十年的專注。
1986年3月,為了追趕世界頂級的高新技術,在王大珩、王淦昌、楊嘉墀和陳芳允四位科學家的倡議下,中國啟動了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簡稱863計劃。
2009年,這項綿延多年的科技計劃新增了一項重要任務——建立中國母乳數據庫。
如果僅從字面上看,或許很難理解這項任務的意義。
為什麼要建立中國人自己的母乳數據庫?
因為母乳,以及代替母乳的嬰幼兒配方奶粉,是一種剛性的需求。
剛性,就代表着沒有容錯率。
成年人的糧食選擇是有容錯率的,沒有米可以吃麵,沒有面可以吃豆製品。
不同的主食輔食只是口味喜好和習慣問題,但不影響健康。
但嬰幼兒的口糧是沒有容錯空間的,除了選擇窄,更是不能有任何問題。
第一選擇當然是母乳,但在因為種種原因母乳不足的情況下,嬰幼兒配方奶粉就要承擔起母乳的責任,成為孩子的口糧。
所謂嬰幼兒配方奶粉,指的是經過特殊調製後,將牛奶中的蛋白質種類及其他營養元素含量及配比調節到接近母乳的奶粉。
然而,按照什麼樣的母乳標準去還原,才能得到更適合中國人的母乳?
要做到這一點,就離不開一個完整的中國母乳數據庫。
但這個數據庫的採集過程,必然是極為艱巨的。
一方面,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調查的工程量龐大;
另一方面,中國的母乳研究在此前缺乏基礎,所使用的統計口徑和分析方法都需要從頭建立。
這些東西不可能閉門造車,一定要全社會一起來承擔責任。
尤其是相關的企業,更需要他們參與進來,用數據指導生產。
研究本身只是一個學術行為,只有當研究結果變成了實實在在的產品,並且最終流入市場,給生活造成了改變,對消費者來說才有意義。
問題是,企業是要賺錢的,企業投入是講ROI的。
堅持去做一件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有回報的事情,需要的不僅僅是所謂的【戰略眼光】,更是一種毅然決然的勇氣。
2009年,飛鶴成為了這個項目的參與單位之一。
飛鶴被選中,是厚積薄發的結果——在此之前,飛鶴就在嬰幼兒配方奶粉領域投入過長期研究,使其有足夠的實力和能力承擔重任。而接下來飛鶴要做的,是為全中國的乳業母乳研究奠基。
經過十數年的數據積累,飛鶴建立的中國母乳數據庫目前樣本量已達20000多個,覆蓋了全國27省。持續深入的母乳研究,更是讓飛鶴確立了中國母乳譜系研究和CHMP中國母乳計劃兩大技術路線。
中國母乳譜系研究突破了傳統單課題研究樣本量小、橫斷面數據方面的局限性,為母乳研究帶來了更長的時間軸和更大的樣本量,把中國母乳研究的格局推向了更高的層次。
而CHMP中國母乳計劃則是在前者的研究基礎上,以生物學系統的視角去研究母乳及其代謝過程,以及對嬰幼兒生長發育的影響。
數據積累的過程是枯燥而痛苦的,但結出的果實卻是誘人而甜美的。
飛鶴摘下的「果實」,不但為行業的母乳研究提供了紮實的數據背景,也為市場提供了更還原中國人母乳的嬰幼兒配方奶粉選擇。
4
除去對科研的深耕,飛鶴還用同樣的耕耘精神,從奶源開始整合產業鏈上下游,為行業模式的進步提供了一份範例和榜樣。
早期國內乳業的奶源主要是來自農戶飼養、奶站收購,想做好風險管理非常困難。
道理很簡單,如果你去採購奶源,他的奶源不賣給你,還可以賣給別人。
這個時候,你對奶源的了解程度、控制力都極低。
這不僅是道德問題以及安全問題,更是模式問題。
只有做自有牧場,把奶源和企業牢牢綁定,奶粉企業才能更好地管控奶源安全、提升產品品質。
意識到風險後,一心決定要把奶源牢牢掌握在手裡的飛鶴,在同行們選擇擴張市場的時候,掉頭去建設中國最早的萬頭牧場。
2006年,國內養殖規模超千頭的牧場都寥寥無幾,想要做成萬頭牧場根本沒有先例可供參考。
飛鶴只能自己摸索道路,同時先後從以色列、美國、歐洲等國際上牧業先進的國家和地區引進養殖技術、擠奶設備,並且聘請了全球化的專家團隊,為飛鶴手把手帶本土團隊,探索適用於飛鶴的大型牧場管理模式。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7年,飛鶴的兩個現代化萬頭牧場建成了。
開闢行業先河,率先將飼草、飼料的種植及精飼料的加工納入到整個產業集群中,把優質且穩定可控的奶源牢牢掌握在手中。
此後十餘年間,飛鶴持續推動自控奶源地建設,在北緯47度世界黃金奶源帶上,建成了中國嬰幼兒奶粉行業首個專屬產業集群。
擁有自己的牧場,且實行精細化、信息化管理,才能有信得過的牛奶。這是一個非常直白的邏輯,但是在乳業,它代表的是一種先進的產業模式——紮實做基礎,保證產品安全、提升產品質量。
2008年11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改委、農業部等部門制定的《奶業整頓和振興規劃綱要》,綱要指出,要重塑消費者信心、維護消費者權益,並且:
推進規模化、標準化養殖。
而率先全產業鏈完成目標的,便是飛鶴。
時至今日,國內奶企大多已經上馬自己的大型牧場,這個頭,是飛鶴開的。
5
解決了奶源問題後,飛鶴並沒有就此罷休,而是在管理、生產和工藝上又較起了勁。
在工廠的人員管理上,飛鶴使用的是WCM世界級製造管理模式。這個模式的應用,是飛鶴不斷精進,尋找最適合自身模式的探索結果。
這是一種以結果為導向,以全員參與為基礎,以系統消除損失為方法的管理體系。
它通常被用於生產高端製造業,因為精密儀器的製造不能出任何一點點差錯。
WCM管理體系會讓每一個員工考慮如何優化現有流程,以及提出可能存在的問題。
在這套體系下,你只要能解決現有問題或者提高生產效率,就能獲得獎金和晉升。
而在具體的生產加工環節,飛鶴選擇了擁抱數字化,以技術來提高效率。
2016年,飛鶴開始系統性地推進工廠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改造,接入了EMS系統、LIMS系統和WMS系統,並對ERP系統進行升級。
這四大智能系統把工廠所有的生產資料和生產環節都聯動了起來,變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
2018年,飛鶴開始推進全面數字化升級,以智能製造、ERP系統建設、智能辦公為依託,以數據中台和業務中台為統一支撐,支持新零售和智慧供應鏈兩個核心業務目標的實現。
當俯瞰整個工廠時,會發現它有一個龐大的數字化系統,足以為產業鏈上所有流程建模,通過算法梳理原料入庫、存儲、檢測和生產、產成品檢測、存儲、出庫等流程環節,統籌設計出最優的生產方案。
在飛鶴的生產線上,牛奶被採集進真空管道,在10分鐘內被快速降溫,存進貯奶罐,通過全封閉低溫安全運輸車,2小時即可運至工廠加工成粉。
當一切都在算法的計算下井然有序地進行,幾百萬噸鮮奶以最極致的效率在流水線上運轉,每一個零件的起伏都遵循着秩序的規律,這本身就是一種機械之美。
你所見的不只是一罐奶粉的誕生,更是現代化的藝術。
工廠的管理和數字化已經就位,對生產工藝的雕琢也一刻沒有停歇。
舉個例子,飛鶴奶粉並不需要充分攪拌就可以自然溶於水,沖開速度很快。
怎麼做到的?
因為運用了先進技術來改進工藝。
在奶粉的製作過程中,飛鶴使用了馬爾文分析儀用於分析液態奶料,掃描其脂肪顆粒大小。
這東西吧,本來是用於地球科學、環境科學和資源科學的物理性能測試儀器,飛鶴拿它來做奶粉。
再舉個例子,奶粉粘塔是很多奶粉生產過程中的常見問題,飛鶴的工藝創新團隊為了避免奶粉粘塔,竟然想到了可以把材料學中的【差式掃描量熱儀】(DSC)用於奶粉測定。
這個儀器原本是用來研究高分子材料的,但飛鶴用它把不同配方奶粉的粘塔臨界點都測出來,就能在生產過程中精準把控溫度,防止粘塔現象發生。
甭管你是什麼行業的頂尖科技,只要被飛鶴看到了,都得用來做出好奶粉。
從管理模式到生產工藝的不斷精進,飛鶴的目標始終沒有變,那就是產品的品質。
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唯有向前、向前,再向前。
6
做出好奶粉,是飛鶴成功的必要條件,但並非充分條件。
接下來的問題是,你要怎麼向消費者證明自己的品質?
再直白一點,你怎麼把產品賣出去?
更直接一點。
消費者憑什麼相信你?
為了構建消費者信任,飛鶴選擇了一個很接地氣並且很絕的辦法。
2011年,飛鶴全產業鏈產品可追溯系統上線,對消費者提供溯源查詢服務。
有趣的是,消費者對這項服務的熱情極高。2018年至2020年,飛鶴工廠累計接待消費者參觀數達到十萬人次。
疫情期間,飛鶴還開啟了【線上雲溯源】,在工廠、牧場等生產的關鍵環節設置24小時開機的靜態攝像頭,讓消費者可以實時「監工」。
整個2020年,飛鶴「雲溯源」直播的累計觀看量達到了1.8億人次。
敢於不遺餘力地展示真實的自己,這本來就是一種最好的證明。
透明化和溯源都不是什麼新鮮的主意,難點從來不在於「能想到」,而是「敢做到」,並且「能做好」。
不是因為他最有錢,也不是因為他最有能力。
而是因為他最有一種決心——絕對絕對絕對要做到的決心。
7
從歷史的後視鏡回顧,我們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結論:
中國的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一步步發展的過程,和中國體育事業完成蛻變的軌跡竟然驚人的一致。
都是先找到方向,然後不惜代價地前進,最終貫通上下游,取得成功。
萬事萬物,看似毫不相干,在原理上卻總是相通。
知道未來的路在哪裡,你才不會走得盲目。把命運抓在自己手裡,你才有前進的信心。
前者是方向,後者是動力。
從體育到商業,從運動員到企業,都離不開方向與動力。
無論結局如何,這樣的人和企業,絕不會停止前進的腳步。
前進,前進,前進。
-----------------------
公眾號:半佛仙人(ID:banfoSB)
B站:硬核的半佛仙人
微博:半佛仙人正在裝
知乎:半佛仙人
這是一個神奇的男人,你完全猜不出他會寫出什麼,他自己也不知道。
點擊關注下方賬號,你將感受到一個朋克的靈魂,且每篇文章都有驚喜。
-----------------------
感謝你的閱讀,下面是1個抽獎鏈接按鈕,2月23日晚上19點開獎,一共6666元,2022個紅包,感謝大家的支持。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閱讀、在看和轉發,點我參與抽獎!點我參與抽獎!
【我愛這個魔幻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