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點擊上方第二個「劉潤」關注公眾號

回復「1」抽取簽名書



作者 / 劉潤 責編/ 明嬌

今天是大年初六。

從大年初一開始,我會把那篇年度演講4萬字的文章,按照8個模塊,拆成8篇,分享給你。

今天,我們分享的是第六模塊:新流量生態。

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生意:產品生意,和流量生意。產品生意是把東西做出來,流量生意是把東西賣出去。

在線下時代,流量生意相對簡單,就是選好地段,開門迎客。因為每天進來的人流,是相對固定的。但是到了互聯網時代,流量從固體,變為了液體。有時流得慢一些。有時流得快一些。但從不停止。

最近,這個流動有點快。



這家餐館,叫太二酸菜魚。如果你去這家餐館吃飯,最好先學會一項技能:對暗號。

坐下來,點菜。如果服務員對你說:讓我們紅塵作伴。不要緊張。鎮靜。你要視死如歸地回答他:吃得瀟瀟灑灑。然後,再做個動作。這時,服務員會說:自己人。然後送你一份「自己人」專享的小菜。

還有這種事?真有這種事。那我,怎麼成為他們的自己人?

你需要加入一個組織:太二宇宙基地。這個基地,其實,就是太二酸菜魚的粉絲群。他們每個月都會在這個群里,發布本月的暗號。有了這個暗號,粉絲去店裡吃飯時,就能領取一份「專屬」的小菜。

我想,聰明如你,立刻就明白了。太二是希望用這個很有「專屬感」的福利,維護粉絲的黏性,然後不斷吸引他們到店消費。

但是,這招真的有用嗎?

太二酸菜魚統計過,2020年,通過「對暗號」,他們一共送出了15萬份小菜。按照他們的平均客單價88.4元來計算。這個有趣的暗號,給他們帶來了1300多萬元的收入。


太二,並不是唯一這麼做的餐廳。越來越多的機構,開始嘗試建立自己的「基地」。一股暗流開始洶湧流動。我把這股暗流,叫做:流量生態的第二次打通。

要理解什麼是第二次打通,那你就要首先理解,什麼是第一次打通。

第一次打通,就是線下和線上的打通。



中國的商業地產界,有一句老話,叫:一鋪養三代。

意思是說,買商鋪,是個非常好的投資,靠租金養着,就可以祖孫三代不愁吃喝。可是,你換個角度想。這三代不愁吃喝的錢,是誰出的?是租客。但租客的錢又是哪來的?消費者。最終,是消費者,在養着這個商鋪背後的祖孫三代。

把「一鋪養三代」,翻譯成互聯網的語言,就是:流量成本高。

後來,互聯網出現了。大量用戶湧向互聯網,查資料、看新聞、聊天、買東西。再後來,淘寶出現了,賣東西的人來了。但這時,買東西的人多,賣東西的人少。這時,天下當然沒有難做的生意。

把「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翻譯成互聯網的語言,就是:流量成本低。

線下流量成本高,線上流量成本低,這時,流量生態的第一次打通,正式開始。海量的賣家,從線下蜂擁到線上。

薛兆豐老師說:供需關係決定商品價格,商品價格決定資源成本。

當線上的賣家瘋狂增長,而買家卻增長緩慢時,擠破頭的賣家,就必然會不惜成本地搶奪一個資源:平台流量。這必然導致流量成本會越來越貴。最終,逐漸和線下趨於一致。

這時,線下的一鋪,也養不了三代了。線上的天下,也有難做的生意了。流量生態,完成了第一次打通。

那什麼是第二次打通?

流量生態的第二次打通,是公域和私域的打通。


私域,是最近非常火的一個詞。但是,到底什麼是私域?

我們說,流量如水。如果用水打比方,公域的流量,就像:自來水。付費用水,價高者得。你租金出得高,這個鋪位就是你的。你競價排名出得錢多,這個關鍵字就是你的。付費就給你用戶。一旦停止付費,水龍頭就關了。

而私域的流量,就像:井水。打井很貴,但用水免費。做一個公眾號,就像打一口井。這其實特別不容易,成本特別高。從2018年開始,我們「劉潤」公眾號每天都要創作至少一篇高品質的內容,一天不敢懈怠。一旦數據顯示沒有給讀者價值,我們就要復盤。兢兢業業,勤勤勉勉。但是一旦有了這口井,我們就終於可以,每天用文章觸達我們的用戶一次。完全免費。

自來水便宜的時候,你會覺得打井幹嘛。但隨着用水的人越來越多,水價越來越貴,一些人開始認真得思考:這些錢,都夠我打口井了。

我們看這張圖。



2010年,一個賣家,在線上的平均獲客成本,大約是37.2元。2011年,水價漲到了54.6元。2012年,83.3元。越來越高。到2019年,486.7元。自來水的價格,10年漲了10多倍。

怎麼辦?

試試打口井,建立自己的私域。這就是:流量生態的第二次打通。

一談到私域,很多人就會立刻想起微信。確實,微信,特別適合做私域。為什麼?因為私域,是從經營商品和人的關係,內容和人的關係,信息和人的關係,轉為經營人和人的關係。私域的基本邏輯,是社交。而在中國,人與人的最基礎社交關係,基本都在微信上。

2021年,我非常有幸,簽約成為了騰訊的商業顧問。也因此認識了很多特別優秀的騰訊同學。而我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和他們一起,梳理出各種私域方法論背後,它真正的底層邏輯。

私域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私域,就是那些你直接擁有的、可重複,低成本甚至免費觸達的用戶。

這句話里有三個要素。

第一個要素是:擁有。首先,這口井,是你的。你用這口井,不用交錢。別人用,你還能收錢。

第二個要素是:重複。可重複的同義詞,是主動。客人吃完飯走了,你說歡迎再次光臨。但他會不會真的再次光臨,你並不真的知道。他不來找你,你就找不到他。很被動。「太二宇宙基地」粉絲群的本質,就是:有必要時,可以主動觸達。因為主動,所以可重複。

第三個要素是:免費。只有取水免費,打井才有意義。每次觸達的成本,越低越好。

你直接擁有的、可重複,低成本甚至免費觸達。這就是私域的底層邏輯。

可是,怎麼才能擁有自己的私域呢?

私有化、復購率、轉介紹。

我們一個一個說。

這個地方,是山東省臨沂市的一個縣城,叫沂南。沂南縣,只有15萬人口。我第一次聽說這個縣城,是從黃碧雲老師那裡。她我說沂南,是因為這裡的一個購物廣場,叫:臨沂君悅購物廣場。

我們都知道,線下實體零售非常不容易。尤其是在疫情期間。有些購物中心甚至撐不下去了,最後關門。而臨沂君悅,卻還活得挺好。

為什麼?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他們的「私域」用戶,有10萬人。

這麼多?這10萬私域用戶,哪裡來的?

其實,都是一些很土的辦法。私有化。

一開始,收銀員邀請顧客進群,就送一個購物袋。然後,團長和團員穿着橙色隊服。帶着二維碼大牌子,到社區門口擺攤。再然後,去人多的地方,找跳廣場舞的阿姨掃描進群。最後甚至搞活動,小米手環,進價99元,只賣9.9元。

都很土。但是,就這樣,君悅很快就建立了幾十上百個微信群。

這就是:私有化。

君悅廣場做了什麼?君悅購物廣場做的事,就是把「公域門店」的用戶,「私有化」到了微信里的「私域社群」。

私有化的目的是什麼?私有化的目的,是用復購率,來攤薄越來越貴的初次獲客成本。

私有化之後,君悅廣場,做了三件事。



第一,用拼團,建立信任。

有一次,君悅發現,豬肉漲價後,顧客對牛肉的接受度變高了。於是,就讓採購去談牛肉的價格。他們想方設法,把四斤牛肉的價格,壓到了99元。單斤不到25。然後,通過拼團的方式,在群里提供給用戶。

這非常實惠。於是,第一次拼團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用服務,而不是消費的心態來做拼團,君悅的拼團,越做越成功。現在,小團大約能有20萬的銷售,大團有近100萬。他們團購的轉換率是22%,這意味着,100個人的群里,有22個會下單。為什麼?因為信任。

第二,用內容,降低成本。

又有一次,一個顧客說想要好吃的草莓。於是,君悅的採購,就去聯繫農場。然後,一邊採摘,一邊拍視頻。視頻拍得很有意思。這就讓提了需求的顧客,有很強的被服務感,和參與感。而其他圍觀的群眾,也會忍不住說,給我也來兩斤。

於是,君悅逐步取消掉了紙制海報促銷。取而代之的,是群里各種有趣的內容。這些內容,不但更有說服力,還節約了90%以上的印刷成本。

第三,用傾聽,改進服務。

還有一次,一個顧客在群里問:你家店裡賣的豆芽,是好的吧?然後,又有一個人問。然後,又有一個人問。這是怎麼回事?上網一查,原來是有些地方,爆出了「毒豆芽」的醜聞。顧客擔心。沒有私域之前,這種反饋,你大概率是聽不到的。

怎麼辦?君悅決定,自已來建加工房,自己來發豆芽。他們還給自己的豆芽起了個名字,叫「悅豆豆」。君悅把「悅豆豆」成長的過程,也拍成了視頻,發到群里。這不但傳播了知識,還增加了信任。

其實,一些大的消費品牌,比如,歐萊雅、奧利奧,我和他們溝通時發現,他們經營私域的目的,主要還不是銷售,而是和君悅一樣,傾聽用戶。然後根據用戶的反饋,改進產品、改進宣傳策略、改進渠道選擇。

回到臨沂君悅購物廣場。

當大量一二線城市的購物中心在抱怨,互聯網正在摧毀他們的時候,君悅廣場從小縣城的15萬人口中,「私有化」了10萬人,然後用「復購率」,不斷攤薄高昂的初次獲客成本,完成了自救。

所以,不要抱怨。一定有辦法。

認識到私域的「復購率」價值的,還有小鵝通。



小鵝通,是我們的戰略合作夥伴。他們的業務,是提供知識服務工具(比如直播和用戶運營、管理),年費1萬元左右。吳曉波老師的《每天聽見吳曉波》,就構建在小鵝通上。

但小鵝通一直有個挑戰,就是新客的獲客成本太高,大約要4000元。年費1萬,獲客成本4千。如果這個客戶用了不到一年就走了,那這4000元,是掙不回來的。

怎麼辦?獲客成本高,那就打通公域私域,提高復購率。用復購的年費,攤薄這4000元的初次成本。

於是,小鵝通開始建群。但他們的群和君悅不同,他們的群不是「1:N」的,而是「N:1」的。就是在一個群里,好多小鵝通的人,但只有一個客戶。

「服務鵝」,是給客戶配的白天的服務專員。晚上呢,換成「值班鵝」。有些新功能需求,「需求鵝」來滿足。如果解決不了,「飛行鵝」現場解決。N個人服務1個人,客戶被像皇帝一樣被伺候着。

我問小鵝通,這成本很高吧?是的。我們每年在每個客戶身上,要多花400元。但花這400元,通過有溫度的服務來提升口碑,留住一個老客戶,比花4000元獲得一個新客戶,便宜太多了。

這樣的群,小鵝通建了38000多個。

今年6月,小鵝通拿到了1.2億美元的D輪融資。

私有化,能帶來「復購率」這個攤薄初次獲客成本的利器。但私有化帶來的不只是復購率。它帶來的,還有「轉介紹」。



我們看這個「價頻模型」。

我如果把商品,用橫軸「高價、低價」,縱軸「高頻、低頻」,切為四個象限的話,右上角這個象限的商品,價格高,購買頻次也高。比如蘋果手機,比如茅台。這個象限有個名字,叫「太爽了」。

左下角這個象限呢?價格低,購買頻次也低。比如針,比如指甲剪刀。幾年買一次,一次幾塊錢。這個象限,也有個名字,叫「太難了」。

今天我們不討論這兩個象限。

我們看左上角。這個象限,低價,但是高頻。

比如生鮮,比如訂閱服務。低價,所以承受不起高昂的初次獲客成本。但是好在,高頻,可以通過復購率來分擔。所以,對這類商品,最重要的策略,是經營「復購率」。君悅廣場,和小鵝通就是這類。

我們把這個象限,叫「復購率」。這是私域的主戰場。

那右下角呢?高價,但是低頻。

比如房產,比如裝修。你裝修了一套房子,客戶非常滿意,但因為低頻,他也不會來找你裝第二次。這時候,高昂的獲客成本怎麼分擔?「轉介紹」,可能是最好的辦法。

我舉個例子。



這個人,叫紀文華,人稱老紀。他的公司,是賣豪車的。

豪車是個「高價低頻」的產品。一輛勞斯萊斯的庫里南,大約400萬,高價。一個客戶再有錢,也不可能每周買一輛,低頻。所以,豪車的初次獲客成本、4S店的裝修、員工的培訓,很難被攤薄。

那怎麼辦呢?讓用戶「忍不住」轉介紹。

一個小姐姐,想買一輛邁凱倫,大概200多萬。她找到了豪車毒。你說,豪車毒,會幫她找個好的價格,然後確保車況沒問題,再把車開到她家門口,算是交付嗎?不會。因為這些同行也能做到。

老紀說過一句話:同行已經做了的服務,就不是服務,而是義務。

交車那天,豪車毒團隊提前到現場。然後,花了2個小時時間,給小姐姐準備了手捧花,音樂,還有這麼個大禮盒。小姐姐當時就震驚了。她拆開禮盒的一瞬間,氣球流出來,音樂響起,一輛白色的邁凱倫,出現在她面前。



你說,如果你是這個小姐姐,你能忍住不發朋友圈嗎?

這是買車時的「一次忍不住」。怎麼能讓買完車的客戶,也「忍不住」呢?

豪車毒有30多人。其中15人的工作,就是給VIP和SVIP車主,提供上門保潔服務。你說,這有什麼稀奇的。



你看看上面這張照片。你們家的保潔阿姨打掃衛生的時候,會用針,一個孔一個孔幫你清理花灑里的水垢嗎?會把剃鬚刀打開,把裡面的鬍鬚清理得像沒用過一樣嗎?會把水晶吊燈上的水晶一個一個拆下來,擦洗得乾乾淨淨,再裝回去嗎?會打開自動馬桶的抽水口,清洗裡面濾網上甚至都看不到的污垢嗎?會拆下玻璃門上的密封條,擦洗完裡面的污垢,再裝回去嗎?

你說,如果你家被打掃成這樣,你能忍住不發朋友圈嗎?

轉介紹,是私域裡威力極大的流量工具。但前提是,你的服務要極致。就這樣,豪車毒2020年,賣出了價值15億的豪車。今年,據說能賣20億。

到這裡,我們稍微停一下。
君悅廣場,小鵝通,和豪車毒,做得都很有意思,但截然不同。

所以經常有人問我,潤總,誰做的最值得學?我只想學最好的。那我只能回答:看情況。

那麼,如果看情況的話,哪些行業適合做私域呢?

這個問題,我請教了一下有贊的創始人白鴉。

我認識白鴉很多年。在我的心中,白鴉和他的有贊,一直是私域的引領者和新零售的實踐者,是很值得信任的合作夥伴。有贊不少金句,比如「在有贊,沒有一個叫『公司』的人」。很多人討論問題時,喜歡說:對不起,這是「公司」的規定。公司,總是最後的背鍋俠。沒有一個人叫公司。每件事都必須落實到具體的人。

所以,2019年,我打算基於劉潤公眾號,建立自己的私域商城時,就找到了白鴉。他當時就開始給我講他的私域三角。



你看,白鴉的私域三角:私域產權、單客價值、顧客推薦。是不是和我們剛才說的「私有化、復購率、轉介紹」幾乎完全一樣?

所以我當時就決定,把「潤米商城」搭建在有贊上。我們負責前端服務,有贊負責後端交易。

白鴉說,他們今年還成立了單獨的「有贊新零售」品牌,就是為了幫助更多商家做好新零售轉型。現在,搭建在有贊上的商戶,已經有600多萬家了,2020年,這些商戶通過有贊新零售完成的交易額,達到1037億。

所以,為了準備今天的演講,我特地請有贊的團隊幫忙,爬了一些內部數據,與大家分享。希望這些數據,能幫大家在打井的時候,找到自己的取水點。


首先,說一下私域最熱門的品類。從規模角度看,最大的是三類:女裝(14%),美妝(13%),和日用百貨(9%)。但是從增長角度看,美妝不但大,還在高速增長,同比上漲了102%,日用百貨也漲了不少。84%。看綜合食品和健康兩個品類,規模雖然不大,但異軍突起,分別上漲了118%和110%。你可以根據這個數據,來選擇打井的取水點。

然後,我們回到私有化,復購率,和轉介紹。看數據。

第一,私有化。私有化,必須發生在觸點上。我們看到,在所有和用戶的觸點中,微信聊天依然是最重要的,占14%。公眾號文章11%,公眾號菜單11%,小程序任務欄10%,朋友圈9%。我第一次認識到,公眾號菜單的重要性,居然超過了朋友圈。

第二,復購率。私有化之後,對復購率,真的有幫助嗎?有贊的數據顯示,復購的銷售,在總銷售占比,高達73%。普通客戶平均年貢獻,234元。而一旦成為會員,他的年貢獻可達1245元。所以,會員,會員,會員。這是提高復購率的核心。

第三,轉介紹。轉介紹最典型的三種形態:多人拼團,裂變發券,和砍價。他們分別帶來的GMV,是:11億,20億,和140億。砍價,依然是最重要的轉介紹的工具。

因為經營私域,給零售企業帶來了8%的時間增量,和11%的空間增量。

感謝我們的戰略合作夥伴,有贊。希望這些數據,對你有價值。


黃碧雲老師說,私域是人和人之間的關係。

說得非常好。為什麼?君悅廣場的私有化,小鵝通的復購率,豪車毒的轉介紹,都是藉助人和人的關係,打通了公域私域,把越來越貴的公域流量,百川歸海,沉澱到私域,並因此獲益。


2021年,還有一個戰場,腥風血雨,血流成河,無數人殺紅了眼。本來很多人以為,這個戰場,今年即將封神排位,蓋棺定論。但是,變化之上,突然又發生了很多變化。

2022年,這個戰場,即將開啟一段意外的「加時賽」。

這個戰場就是:跨境電商。



明年(2022年)10月,我們再見。

PS:最後的最後,若你想看直播回放,可以在Bilibili搜索「劉潤商學」查看高清回顧。同時,小師妹也為大家整理好了這次年度演講的一些資料(含PPT圖片、思維導圖),如果有需要,可以在下方加小師妹領取,回復關鍵詞:年度演講


劉潤視頻號



我們上線了劉潤視頻號,每期1分鐘,和你一起學習、探討商業世界。


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 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的人, 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點擊下方卡片關注劉潤,和我們一起

洞察商業本質


▲點擊上方卡片關注劉潤,洞察商業本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