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為加拿大中文電台(Fairchild Radio),AM 1430 國語熱線周二財經的文字稿。

油價史詩級暴漲,投資者如何應對高通脹?

March Break春假來臨之際,許多朋友摩拳擦掌準備出行,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好時光,不巧的是,由於地緣政治局勢緊張,歐美國家制裁升級,最近國際油價暴漲,凡是去油站加油的朋友,看到直線上漲的汽油價格,就不由得眉頭緊鎖。

最近加拿大的汽油價格,就像加拿大的房價一樣,簡直瘋了,只有創紀錄的新高沒有最高,而且在未來一段時間裡看不到有緩解的跡象。眼看夏天就在前方不遠處,加拿大人的出行和駕車旅遊計劃恐怕要受到一定的影響。

加拿大的汽油價格沖向每公升兩塊加幣,這可真讓人有點暈?即使在2008年國際油價150美元的峰值,加拿大當時的汽油價格不過是每公升1.38加幣!現在WTI國際油價才120美元,加拿大的汽油價格就沖兩元,要是石油價格沖頂150美元,甚至更高的200美元,那麼加拿大的汽油價格,真的會讓許多加拿大消費者錢包燒個洞!

加拿大通脹數雖然只有5%,可是看看周邊,無論油價菜價,condo房價,租金價格都在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老百姓的生活成本日益上升!

特別是最近油價的上漲,更是會將加拿大通脹推向新的高度,試想一下,油價這麼漲,出租司機的價格是否要上漲,打一次Uber的價格是否也要上漲?我們許多生活品都是從配送中心送達各個零售店的,汽油費的上漲,我們的衣食住行樣樣都會漲價!

不言而喻,導致汽油價格暴漲的背後推手是國際油價,但是,一些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每當汽油價格上漲時,加油站都有各種理由,沒看到國際油價漲了,沒看到煉油廠關了,沒看到政府加稅了,沒看到。。,總之,一大堆理由。

可是,當國際油價下跌時,特別是2015年國際油價從100美元跌到只有50美元之際,我們的汽油價格居然比當初還高,這又怎麼解釋呢?這些利潤肯定都被黑心的加油站獨吞了。

其實,真有點冤枉人了。這油價背後的故事要複雜得多。自從2015年國際油價暴跌後,國際大型石油企業的經營策略發生急劇改變,這也包括加拿大石油企業。正如沙特石油部長所說,石器時代不會因為缺少石頭而終結,石油企業也不會因為石油挖光而倒閉。在石油價格被腰斬後,大型石油企業都重新審視經營策略:從關註上游生產能力盈利,變成向中游和下游要利潤!

(本圖是未加碳稅之前,加油站的宣傳圖片,意圖告訴消費者油商不是高油價的罪魁禍首)

一般而言,加拿大的石油企業都是綜合型的integrated oil company,這些企業的業務包含上游,中油和下游三個部分。上游部分包括勘探開採石油,中游部分包括煉油運輸,下游部分包括分銷零售等。

在過去油價高企的好時候,石油公司拼命開採,購買設備,只要開工就能賺錢。因此,對於中游和下游並不十分在意。

經過2015年的持續暴跌後,國際油價一蹶不振,那麼,石油公司繼續用過去那種拼命在上游努力的策略顯然是愚蠢的,試想一下,面朝黃土背朝天揮汗如雨的干半天,挖出的石油越多,賠本就越多,這不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嗎,誰願意做這種生意?

於是毫無懸念的事情發生了,大型石油公司紛紛裁員,封閉礦井,控制產量意圖抬高石油價格!我們接着再說中游,這部分包括煉油廠家。根據統計,加拿大的煉油產能正在逐步下降,煉油廠的數量比巔峰時期少了三分之二,許多廠家被大型油企關閉。

最後,我們來說說下游,零售加油站本身並沒有煉油的業務,只能夠找到大型油商那裡去批發,因此定價權還是集中在帝國石油,SUNCOR 以及哈士奇等公司手上,最終消費者還是逃脫不了經典的古諾特寡頭壟斷格局。

關鍵的一點就在這裡,無論我們是否缺油,加拿大的汽油零售商,在定價時一律參照美國的價格,整個加拿大東部的加油站定價都盯住紐約和布法羅,整個西部的定價體系則以芝加哥和明尼波利斯的油價為準!因此,只要國際油價和美國油價一漲,無論我們是否真的缺油,加拿大國內馬上就跟着漲價!

可是,反過來,當美國的油價下降時,我們加拿大消費者卻無法享受實惠,因為現在加拿大石油企業的經營策略完全轉變,從拼命干實業的企業,轉變成一個想方設法打劫消費者的幫凶。在寡頭壟斷格局下,石油企業對於美國油價下降則視而不見,繼續以其他理由維持較高的批髮油價。

最可悲的就是,石油企業的壟斷是一種經營的策略,商家重利無可厚非。但是,真正在加拿大消費者傷口上再撒一把鹽的,而且變本加厲的竟然是政府稅收這塊。

原本我們支付的汽油價格中,32%就已經是繳納的政府稅收。但是,在萬稅之國加拿大,政府似乎徵稅成癮。自從2018年一月一日起,加拿大政府徵收一個新稅種碳稅,這項稅款是加拿大總理特魯2017年六月宣布的。政府增加碳稅,按照官方標準解釋,一則有利環保,二則充盈國庫。現在的油價幾乎50%的成本都是政府稅收,國際油價和貪心的石油生產企業各承擔1/4的責任,作為產油大國,老百姓卻承負着高的油價,其背後真正的推手不是國際油價,不是油商,而是政府稅收!

自從增加每噸碳排放徵收之後,加拿大經濟的各行各業,從天然氣、電、公交、食品、家具、汽車、服裝、煙草、服務和住房的價格都有相應的漲幅。在加拿大債務負擔創記錄的今天,碳稅已經給加拿大造成全面的物價上漲,那麼,2020年的疫情造成的產業鏈中斷,再加上房地產的瘋狂上漲,已經使得身背沉重房貸工資微薄的加拿大老百姓如履薄冰,現在國際油價又衝擊新高,真不知道這次油價的暴漲,會不會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一些朋友可能還存在僥倖心理,既然美國提出制裁,造成的國際油價暴漲,那麼完全可以同OPEC產油國協商,讓他們增加產量維護油價的穩定嗎?

其實關於歐佩克的問題,投資者不要想得太簡單,認為他們會大規模減產。最近隨着國際油價暴漲,歐佩克的國家的反應卻是:我們不是有去年七月的減產協議嗎?怎麼能不遵守呢?這背後的潛台詞不言而喻!利益使然,苦苦挨過連續幾年國際油價暴跌造成的巨大損失,現在好不容易油價漲了,他們樂於看到地緣政治因素推高油價!

遵守協議其實只是藉口,關於歐佩克的脾氣秉性,美國投行一哥高盛看得最透徹。在2016年國際油價自高位下跌50%後,針對產油國將會採取的行動,高盛(Goldman Sachs)的預測竟然是增產。許多人都覺得高盛是否混了頭,怎麼能這樣猜測呢?其實高盛沒有亂講話,全球主要產油國OPEC面臨着經濟學上典型意義的「囚徒困境」,從而導致其難以做出減產的決定。

果然,在之後的卡塔爾多哈凍產會議上,產油國上演了一場鬧劇,明里減產背後增長,只有沙特作為老大苦苦撐着減產,可是沒幾天也不玩了,你增我也增誰怕誰,大不了比誰更慘!國際油價隨後繼續暴跌10%!現在反過來,油價漲了,歐佩克國家卻要遵守減產協議了,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了。

世事如此艱辛,太多抱怨也無法改變現實,只有堅決的採取行動。那麼,在目前的情況下,普通投資者怎麼辦呢?如何面對高油價和高通脹呢?

投資美股最近大盤指數劇烈波動,豈不是更加傷神?其實,不同環境做不同的投資決策,當前高油價和加息環境下,不投資不行,亂投資也不行。目前基金公司有專門的抗通脹基金,從大宗商品到能源黃金,抗通脹債券一應俱全這些都不是普通投資者可以自己輕易買到和管理好的,需要專門的基金管理人。

對於希望了解更多這類基金的朋友,歡迎聯繫我們團隊!自疫情以來,理財人生通過線上各類活動,zoom,微信,油管等,為投資者排憂解難,將市場上最快,最新的信息傳遞給大家,為大家的投資保駕護航,給更多的散戶投資者灌輸與莊共舞的理念!

如果您還在感覺彷徨,感覺無助,歡迎來參加理財人生的各類線上講座。在這裡您將得到來自五大銀行的最新市場信息,在這裡您將獲得理財人生的專業服務,在這裡您可以與其他很多有着類似經歷和理想的投資者,一起說財經,談熱點,暢享財富生活!

理財人生油管頻道話題:

美聯儲是否誤判通脹?鮑威爾的解釋震驚所有人!

複製鏈接至瀏覽器:

https://youtu.be/HMw_-vfvmYk

如果您對RRSP,TFSA,加元美元等投資有任何問題,請聯繫:

楊凡,加拿大證券院士,4168896186,微信號:Yangfan-Moneylif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