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化工平頭哥
來源|化工平頭哥
編 輯 |撲克投資家,轉載請註明出處
隨着「雙碳」趨勢的臨近,「雙碳」正在快速影響着中國化工產業結構,在2年前行業公認的具有前景的化工產品及新材料產品等,目前因為行業變遷也出現了過剩的風險。平頭哥之前寫過數篇關於行業是否過剩的文章,如《聚丙烯也要過剩了麼?》、《POE也要過剩了麼?》,感興趣的可以點擊瀏覽。
平頭哥認為,「雙碳」將會重塑中國化工產業格局,一切對「雙碳」具有積極驅動意義的產品或行業,都將帶來快速的發展。「雙碳」大趨勢下,所有的化工行業都值得重新做一遍,其中也包括塑料行業。
可降解塑料被稱為解決白色污染的克星,是「雙碳」催生的新興行業,是解決石油制塑料污染的主要方向。平頭哥在《可降解塑料行業現在還有投資機會嗎?》中有分析過,至2030年內,中國擬在建PBAT、PLA、PBS等產品裝置超過50套,其中PBAT擬在建項目產能達到500萬噸/年,是擬在建項目中投資規模最大的可降解塑料產品。PLA擬在建項目產能超過160萬噸,其中PBAT、PLA、PBS、PHA、PBSA、PBT、PA等項目不完全統計擬在建項目產能超過800萬噸。
可降解塑料行業的高速發展,很大驅動力在於「雙碳」,一方面是能夠順應降低碳排放的總體大趨勢,另一方面,很多申請可降解塑料的企業,是以「題材」、「項目指標及配額」為考慮出發點。
所以,行業內會出現一種質疑的觀點,中國特有的投資模式,是否將可降解塑料行業周期大大縮短,將會再一次「摧毀」這個「朝陽」行業?
所以,平頭哥為了解決行業質疑,對可降解塑料行業做了全方位的調查。
首先,中國可降解塑料行業的興起,是為了解決白色污染,而非降低碳排放。
大家還清晰記着2008年中國發布的「限塑令」,其中主要規定「禁止使用厚度小於0.025mm的塑料購物袋」和「對現有免費塑料袋改為收費塑料袋」。2008年發布限塑令的核心觀點在於限制其塑料袋厚度,並且也僅僅是對塑料袋這個產生「白色污染」的關鍵產品進行了限制。
但是,大家也都十分清楚,限塑令的發布僅僅影響了1-2個月的時間,之後全國大範圍的恢復了之前的現狀。也就是說,限塑令僅僅是給全國部分超市提供了收費塑料的理由,但是並未限制免費塑料和超薄塑料袋的應用。
在2020年國家發布的禁塑令,主要內容是:「部分地區禁止使用不合格的塑料包裝袋(<0.025mm),農用覆蓋物(<0.01mm),醫療廢物,一次性泡沫塑料餐具以及含有塑料微珠的日用品」和「部分地區禁止和限制塑料包裝,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餐具和一次性塑料吸管」。
這個政策的核心關鍵,在於由「限塑令」升級為「禁塑令」,限制等級提升、厚度要求提升、應用範圍提升。在這個政策下,全國大範圍的興起了對吸管、塑料袋的替代。注意,這裡主要的替代物是吸管和塑料袋。
所以,禁塑令發布時,國家尚未公布「雙碳」具體時間表,平頭哥認為,禁塑令的發布與雙碳不存在直接關係,而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白色污染」。並且,禁塑令發布之後,行業內的猜想是往可降解塑料領域轉型,畢竟形成對塑料製品的禁止,必然會引發替代品的興起,可降解塑料就成為了典型的替代品。
其次,可降解塑料行業規模還在高速發展
在2021年5月份寫的文章中,統計得到中國可降解塑料全部品類未來擬在建項目總規模超過800萬噸/年,讓平頭哥驚訝的是,截至2021年11月中旬,中國可降解塑料全部產品對外公示的在2030年之前擬在建項目規模已經超過1100萬噸/年,較今年5月份又增加了300萬噸/年。
並且,目前每周都能看到新的可降解塑料擬在建項目的公式信息,按照目前速度來看,預計至2022年初,至2030年之前中國可降解塑料擬在建項目規模有望達到1300萬噸/年。如此高的增長速度,讓平頭哥驚訝不已。
根據目前統計到的擬在建項目來看,主要產能集中在PBAT和PLA這兩個產品身上,其中PBAT的是行業內最喜歡上馬的可降解塑料產品,產能規模占到了大多數。並且,根據擬在建項目的投產地區來看,主要投產地區分布在新疆、內蒙、山東、浙江、河南、安徽及遼寧,其中新疆地區是中國PBAT投產規模占比最大的省份。
平頭哥假設,如果擬在建的可降解塑料如期投產,按照行業90%開工率計算,未來中國將會新增超過900萬噸的可降解塑料產品。
那麼問題來了,下游是否能完全消化掉?
所以,評估中國可降解塑料行業未來將出現過剩為時尚早。
平頭哥着實不想得到這個結論,因為很多行業,都是因為中國特有的「扎堆式」投資模式,讓行業的周期大大縮短。平頭哥在《中國C4行業洞察(二):芳構化是如何快速崛起後又迅速「墮落」的?》文中有舉過例子,在此不做過多分析。
那麼,為什麼可降解塑料行業未來將會出現過剩呢?要從可降解塑料對石油塑料製品的替代說起。
目前來看,可降解塑料下游的主要應用,集中在以下幾個行業中:農用地膜行業、一次性餐具行業、購物袋和垃圾袋行業。
在農用地膜行業中,主要是替代地膜,目前棚膜產品還無法形成替代。但是目前地膜行業消費增速極其緩慢,年均消費增速僅有1.6%左右,按照1.6%的消費增速,以及根據目前的地膜消費規模,預計至2030年,中國地膜行業對原料的消費規模在130萬噸左右。
這130萬噸的地膜消費規模中,必然會有大量的LLDPE生產的地膜,和可降解塑料生產的地膜。並且,因可降解材料對石油基塑料的替代性不可能好過50%,所以平頭哥認為LLDPE占比可能仍是大頭,預估可降解塑料行業應用於地膜中的消費量約在30-40萬噸/年水平,最大占比可能在60萬噸/年。
再看一下一次性餐具行業,由於一次性餐具行業的消費增速超過15%,所以預估至2030年中國一次性餐具行業對塑料的消費規模有望超過350萬噸/年水平。一次性餐具行業中,石油基生產的材料,如PP、HIPS、BOPS等,其他材料如紙類、可降解塑料等。按照行業發展趨勢,預估未來在一次性餐具中,可降解塑料的占比會出現明顯提升,平頭哥預估未來一次性餐具行業將會消耗可降解塑料在200萬噸/年左右。
在購物袋和垃圾袋行業中,將會是可降解塑料的主要消費市場,按照年度均2%-3%速度評估,預計至2030年中國購物袋和垃圾袋行業中消耗的可降解塑料有望超過550萬噸/年水平,將會是可降解塑料主要的消費市場。
平頭哥通過以上三個行業綜合評估來看,預計至2030年,從消費市場反推對可降解塑料的消費量將會在800萬噸/年水平。也就是說,供應端規模在900萬噸/年,而消費端規模在800萬噸/年,可降解塑料市場將會呈現供應過剩的局面。
當然,這是在理想的供需狀態下進行,這期間,要面臨穩定開工、擬在建項目如期投產、消費市場穩定增長的前提下。平頭哥認為,可降解塑料的消費領域有逐漸擴大趨勢,有望緩解供應過剩的局面。另外,按照目前可降解塑料行業平均開工率40%左右的水平來評估,未來可降解塑料領域開工率將達不到90%的高負荷狀態,從而造成供應量將達不到900萬噸/年水平。
不過,平頭哥需要提醒的是,目前可降解塑料行業仍不斷有新進入者加入,對未來供需失衡的結論判斷,需要繼續加大對市場的關注。
《禮記·中庸》說到: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平頭哥認為,可降解塑料行業是中國未來的發展趨勢,其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要明顯低於石油生產的過程,這也是行業所公認的減碳的重要生產方式。在「雙碳」趨勢下,預估將會有更多的新玩家加入可降解塑料行業中,但是平頭哥提醒的是,新進入玩家需要儘可能做好充足的市場調查,以至於規避「扎推」上馬帶來的巨大過剩風險。

成長沒有捷徑,唯有努力!
在研究這條路上,我們為你添磚加瓦!
《商品研究特訓營精品課10講》掃碼學習!!

👇如果覺得內容不錯,為保證即時看到我們推送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吧請關注撲克投資家並「設為星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