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相比於英偉達各代60系列顯卡的火熱,50系列似乎一直處於一個尷尬且無人問津的狀態,除了GTX750系列因為率先引入了Maxwell架構成為一代經典之外從GTX250、450一直到950、1050都是比較少有人選擇的顯卡,大部分用戶的選擇還是加錢購買60或者降級使用核顯。主要還是因為歷代60的性價比實在是太出色,使得50系列卡在一個非常尷尬的位置。

但這代產品的規劃整體已經不能按常理來推斷了,供應鏈緊張和礦潮泛濫已經擊碎了30系預想的所有定位體系,RTX3060出乎意料的拉胯砸招牌,很多人就懷疑這其實是之前規劃的RTX3050Ti,而真正的60定位則是RTX3060Ti,而確實3060Ti的性價比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但甜品卡賣四五千這種事情顯然已經超出了大家的承受範圍,原本一兩千價位的GTX1650/1660系列要麼受產能限制,要麼也是全被拉去挖礦,整個原本兩千左右的甜品價位處於長期真空狀態。

AMD先手一步發布的RX6500XT便是填補這個空缺的產品,雖然由於64bit/4GB的顯存配置這個最大的短板讓它在上市之前罵聲一片,但上市之後的銷量卻意外的不錯,單品銷量甚至能接近其它產品之和,畢竟再怎麼着6500XT也比之前同價位的GTX1650強多了不是,市場需求雖然被壓抑了但不可能消滅,也足夠看出大家對這個價位段的新卡到底等待了多久。

不過英偉達的RTX3050和隔壁的RX6500XT並不是同一定位,而是稍高一些,顯存方面給出了128bit/8GB的規格,核心規模則與筆記本上的RTX3050基本一致,直覺它應該是直接把筆記本上的RTX3050拿了過來然後配上2GB每顆的顯存,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這是筆記本上的RTX3050,基於近似正方形的GA107(GN20-P1)核心。

而這是台式機的RTX3050,基於長方形的GA106核心深度閹割,講真這十分不符合常理,按道理說GA106的良率應該挺高的,深度閹割拿來做新卡明顯不划算,我猜的話有以下幾種可能:

GA107的訂單量並不高,拿給筆記本之後基本沒有剩餘,但是GA106富餘很多芯片

GA107不支持2GB/顆的GDDR6顆粒,配4GB顯存的話雖然可以完全杜絕礦工但是對遊戲玩家來說也不太夠用了

方便AIC廠商pin to pin沿用之前的PCB,這張七彩虹的RTX3050甚至是基於GA104的參考設計PCB,顯存空位不是2顆而是4顆

另外一個有意思的地方就是這張RTX3050用的是鎂光GDDR6,之前2GB一顆的GDDR6都是三星的K4ZAF325BM-HC16,鎂光的2GB GDDR6還真是頭一次見。不過好像之前發布的RTX2060 12GB用的也是它,然而對這張卡咱實在沒什麼興趣,所以也沒搞拆解測試,這次也算是在RTX3050上見到了它。看鎂光官網編號是MT61K512M32KPA-14:C,標定頻率是16Gbps,跟三星的那顆規格相同。

完整的PCB布局在這裡,空蕩蕩的全長PCB加上鏤空三風扇,沒辦法市場就認這個,你不做就沒人買,有什麼辦法。

規格方面如圖,跟筆記本RTX3050Ti一樣的2560CUDA/32Rops/80TMUs,比較有意思的地方是跟隔壁RX6500XT一樣閹割了PCIe鏈路速率,雖然沒有4.0 x4那麼狠但是也割到了x8,AMD那邊割PCIe的理由是6500XT本身設計給核顯U使用,3050這邊割得就有點不明所以了,畢竟筆記本那邊的3050Ti都是完整的PCIe x16啊。

整卡功率上限130W,實際跑起來的功耗125W左右,Boost頻率1950MHz。三風扇散熱器壓100瓦出頭的GPU,溫度的確很低。

既然標題是菜雞互啄,那麼這次我就給它找了幾個旗鼓相當的對手,目前中低端你能買到的新卡就這些。

發布的時候大家都覺得圖一樂但是後來發現這卡其實已經是矬子裡拔將軍了的——藍寶石Radeon RX6600白金版;

深刻詮釋了什麼叫沒有垃圾的產品只有垃圾的價格的——華碩Radeon RX 6500XT Dual;

傳說中的最強無外接供電卡——RTX A2000,實際上這張卡的規模是這一堆菜雞里最大的,3328CUDA+192bit GDDR6顯存,只不過功耗鎖了75W(PCIe供電的上限)所以運行頻率很低,有點類似Max-Q的原理。

但考慮到之前的最強無外接供電卡僅僅是GTX1050Ti,這玩意成為現在的最強無外接供電卡應該毫無懸念,就把它也一起拉來對比下好了(雖然這卡的價格早已脫離了上面諸位菜雞的範疇)

肯定也有很多人好奇這玩意裡邊是什麼樣的,於是就給大家拆開看看,不得不說這才是低功耗卡該有的樣子啊,全長PCB三風扇什麼的實在太異端了。

最後還有一位老玩家——筆記本上的RTX 3050Ti。

不過由於筆記本端RTX3050Ti搭配的CPU是Cezanne,內存也只有JEDEC標準,測試實際遊戲性能的話估計會出現需要負責的偏差,所以在本次測試里它只跑3DMark系列測試,大家根據3DMark成績大概判斷下遊戲性能就好了。

還有一張RTX2060,上代的甜品卡,也是兩千塊錢的東西,作為基準。

台式機顯卡們的測試平台配置:

CPU:Intel Core i3 12100F(不會真的有人給這種卡配i9吧?)

主板:微星Z690-A Pro(手裡沒有B660,湊合用吧)

內存:DDR4 3200 CL16 16GB×2

散熱器:Intel原廠藍菊花(i3自帶的這個竟然不亮,淦)

其它配件不影響遊戲性能,略。

首先是3DMark系列測試:

還是要強調一遍3DMark的成績看下面的Graphics Score(圖形分),總分沒什麼太大價值。

轉換成相對於RTX2060的百分比的話是這樣的:

RTX3050的性能大概是RTX2060的80%左右,跟歷代的50產品線相對前代60的性能比例其實差不多(GTX1050的性能大概是GTX960的82%),定位方面倒是沒什麼問題。跟RTX A2000相比的話性能比A2000還強一些,畢竟A2000功耗限制嚴重實際頻率只能跑到1.3GHz左右。跟A卡對比的話,3050的性能在RX6500XT和RX6600之間,最大的優勢是8GB顯存容量,但這個顯存容量是雙刃劍,雖然算力不高但容量足夠也意味着可以挖了,所以最終它們之間的選擇,估計還是要看實際能購買到的價格來決定。

最後一個就是4GB顯存的卡跑Port Royal的成績明顯不正常,不過這個定位的卡就別想什麼光追了,參考參考得了。

實際遊戲測試方面均採用1080p分辨率,遊戲內的預設最高一檔畫質,關閉光追、DLSS、FSR——首先這個性能的卡你不管開光追還是開DLSS都是純噁心自己,光追的性能需求先不說,1080p本身已經很糊了,1080p dlss的畫質我個人認為屬於不可接受水平。

當然如果你覺得這能忍,我就想要高幀速率的話,那看看其它up/博主開dlss的評測吧……

永劫無間這個需要說一下,單純看這個成績明顯是有問題的,但確實在測試的時候找不到問題在哪,幀數也確實只有這些,不知道是驅動還是哪裡的bug,所以也是僅展示成績,不計入最後評分。

去掉一個有bug的永劫無間之後,各個顯卡的遊戲相對性能如下(以RTX2060為100%):

實際遊戲性能的表現比跑分來說要略好一些,RTX3050可以達到RTX2060 6GB約90%的水平,可能是安培架構對於參測遊戲的適應性比較好,也可能是i3 12100F在搭配RTX2060以上的GPU時無法發揮GPU的全部性能。

RX6500XT受制於4GB顯存容量,在某些遊戲當中幀數受影響比較嚴重,拉低了遊戲中的相對性能。

比較有意思的是RTX A2000,作為一款Max-Q思路的顯卡,實際遊戲性能相對值嚴重取決於遊戲的功率壓力,功率壓力低的遊戲表現就會好一些,反之就會差一些。但這仍然不影響它成為現在最強的無外接供電顯卡(贏個1050Ti甚至1650什麼的還是太輕鬆了)。更難能可貴的是它的半高+渦輪散熱規格,理論上來說應該可以完美的塞進一些4升體積的極限ITX機箱之內,打造一台真正的背包型迷你遊戲主機,這也是本次參測其它顯卡做不到的事情。

當然如果你沒有這個需求的話,這卡性價比還是實在太低了,建議沒事不要湊這個熱鬧。

相比A2000確定的性價比,這次的主角RTX3050應該最大的懸念就是發售之後的市場售價,官方給的MSRP是1899RMB,對這個價格能不能買到我持嚴重的懷疑態度,如果能買到的話性價比與顯卡市場最低時的RTX2060 6GB相當,也足夠能滿足1080p高畫質3A遊戲大作60fps的需求,相比隔壁RX6500XT僅貴出300元卻可以獲得強15%以上的性能和翻倍的顯存容量,還是挺不錯的。但是隔壁6500XT定1599的MSRP現在想要以這個價格買到不限量現貨尚且有一定難度,那麼性能更強而且能挖礦的RTX3050究竟開售之後的現貨價格是多少我還是持一個保留態度,對這款產品的性價比,還是得等這方面完全塵埃落定之後才能給出一個公允的評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