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天傑

個人養老金 加速落地
個人養老金加速落地。
11月4日,人社部、財政部、國稅總局、銀保監會、證監會聯合發布《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
文件對於個人養老金的參加流程、資金賬戶管理、機構與產品管理、信息披露、監督管理等方面做出具體規定。
每人每年,可以繳納養老金額度上限為12000元,可投資儲蓄存款、理財產品、商業養老險、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

(來源:人社部網站)
證監會在同一時間,也出台了配套的文件。
《個人養老金投資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管理暫行規定》,明確了公募基金參與個人養老金的制度安排。
《暫行規定》主要在三方面做出規定:
一、明確基金管理人、基金銷售機構開展個人養老金投資基金業務的總體原則和基本要求
二、明確個人養老金可以投資的基金產品標準要求,並對基金管理人的投資管理和風險管理職責做出規定
三、明確基金銷售機構的展業條件要求,並對基金銷售機構信息提示、賬戶服務、宣傳推介、適當性管理、投資者教育等職責做出規定
根據券商的測算,未來10年個人養老金累計繳納規模,高達2.5萬億。
中國養老保險體系中,有三大支柱。
第一支柱是基本養老保險,屬於公共養老金,由國家、單位、個人共同承擔。截至2022年9月底,參保人數高達10.47億。
第二支柱是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單位與職工一起繳納。截至2022年3月底,參加職工人數7200萬。
第三支柱包括個人儲蓄型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是個人使用金融方式,增加養老保障的重要形式。
當然,對於普通人來說,最關心的是:
按照標準每年繳納1.2萬元上限,退休的時候能拿多少錢?
根據機構的測算,假設個人養老金投資收益率,能和目前的社保基金8%年化收益率持平,普通人每年繳納1.2萬持續20年,最終可獲得57.3萬總收益。
我們一般用替代率,來衡量養老金保障制度的可靠性。
簡單來說,就是退休後養老金和退休前工資的比值。
世界銀行建議,養老金替代率在70—80%比較合適,可基本維持原有生活水平,60%替代率就只能保障基本需求。

(來源:網絡)
世界範圍內的警戒線替代率大約是55%,中國2021年官方數據卻大約是45%,已經大大低於警戒線範圍。
個人養老金加速落地,要解決的正是中國養老金替代率低,這個根本問題。
養老到享老 長路漫漫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1年年末中國總人口為141260萬人,65歲以上老齡人口達到20056萬人,老年人口規模龐大。
2001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超過7%,進入老齡化社會,2021年65歲以上老齡人口比例為14.2%,未來步入深度老齡化社會。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除西藏外,其他30個省份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均超過7%,其中,12個省份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過14%。
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前五省份為:遼寧、重慶、四川、上海和江蘇,其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分別為:17.4%、17.1%、16.9%、16.3%和16.2%。

個人養老金的出台,讓中國居民也有機會,像美國一樣完善養老投資結構。
美國養老金入市,極大地推動了股市繁榮。
美國養老金和共同基金形成了良好的協同效應,其共同基金資產中,有47%來自於DC計劃和IRAs計劃。
很多大學基金或者政府職工養老金,是股市強有力的長線資本,受到各類基金經理的歡迎。
中國養老金目前投資的標的,主要是債券類資產,隨着個人養老金的積累,在股票權益類上的資金占比,會逐漸上升。
另外,年輕人越來越重視養老投資了。
上投摩根基金聯合螞蟻財富智庫,最近發布了《2022當代青年養老規劃調查圖鑑》。
《調查》顯示,90.30%的受訪青年認同養老要越早準備越好,只有16.60%的人已經配置相關資產。
知易行難,在養老準備這件事情上,年輕人危機感很強,執行力不太行。
有43.7%受訪者覺得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慢慢開始了解養老產品。同時,仍有39.7%的受訪青年表示沒有進行過任何行動。
這次的《調查》還觀察到一個現象:
收入越高的群體,越捨得為養老花錢。
83%的受訪問青年認為,每月的勞動所得用於養老儲備的部分,只能控制在月收入的20%以內。
年收入50萬以上的人更捨得在養老這件事上花錢,有一半的人傾向於將月收入的20%以上投資到養老上。
收入越高的人群,越是願意將更多的資金,放到能夠增長的資產上去,工資收入從長期來看會減少,而優質資產是唯一能幫助自己保值升值的東西。
《調查》統計顯示,最受年輕人歡迎的養老產品依次分別是:
商業養老保險、終身壽險等分紅返還產品(65.3%)
儲蓄存款(54.6%)
銀行理財(37.9%)
公募基金(25.8%)
螞蟻財富智庫的調查,從側面印證了,中國個人養老金才剛剛起步,空間很大。
美國從20世紀七八十年代,就開始了對養老制度的探索,尤其是養老金投資。
美國最大的投資機構之一富達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上半年,美國401k賬戶餘額超100萬美元賬戶41.2萬個,創歷史新高。
IRA賬戶中餘額達到100萬美元賬戶34.2萬個,同樣創下新高。

美國人的養老金,一般由三個部分組成:
1.聯邦社保基金:美國聯邦政府發起的強制性養老金計劃,相當於我們的社保基金。
2.401k退休福利計劃:公司員工一起出資,類似於企業年金。
3.個人賬戶IRA:自願參加的儲蓄型養老保險,相當於個人養老金。
一個美國人想要攢到100萬美金退休,也很不容易。
有媒體測算過,假設一個美國人從25歲工作,第一年取平均工資5萬美元計算,每年往IRA個人賬戶存10%工資,大約5000美元左右。
同時假定他選擇的投資組合每年能實現7%的回報,那麼大約40年後他才能攢夠100萬美元。
然而殘酷的現實是,美國2021年人均個人收入稅前只有6.34萬美元。
三個人的家庭收入中位數大約在5.8萬美元到11萬美元之間不等。
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2021年全美住戶月人均開支約1965美元,一年就是23589美元。
以美國一個正常三口之家的收入,減去日常開支和養老金投資,如果處於中位數以下,勉強能夠維持正常體面地生活。
金融市場有這樣一種說法:
財富增值,美國人靠股市、中國人靠房子、歐洲人靠債券。
中國人養老的制度變革和指導思想,在過去30年裡變化劇烈:
1985年:計劃生育好,政府來養老。
1995年:只生一個好,政府幫養老。
2005年:養老不能靠政府。
2012年:推遲退休好,自己來養老。
2013年:開始推廣以房養老。
2022年:個人養老金加速落地。

有專業機構預計,從2019到2024年,中國進入加速老齡化階段。
2021年中國養老產業市場規模達8.8萬億元,同比增長率高達22.3%。2022年中國養老產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3萬億元,同比增長16.7%。
能否在幾十年的人生有效時間裡,儘可能為將來積累財富。
一方面選擇優質的股市、樓市、基金資產,另一方面形成主業之外的副業,或者多學習一些技能,形成自己長期賺錢的能力,才能保證養老生活更加愜意。
老有所養,最終還是得靠自己。
(免責聲明:本文為葉檀財經據公開資料做出的客觀分析,不構成投資建議,請勿以此作為投資依據。)
-- END --
葉檀財經微信矩陣號
聲明:由葉檀財經運營並管理的微信公眾號有且僅有葉檀財經、葉檀股市、葉檀樓市、葉檀股市學院、葉檀財富、葉檀放心保,上述六個賬號,請用戶認準上述微信賬號。但凡與上述微信賬號不一致的公眾號均非葉檀財經註冊,也並非由葉檀財經負責運營管理,葉檀財經對其任何行為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請檀香們小心識別,謝謝!
作者:顧天傑編輯:始末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葉檀財經作品| 盡情分享朋友圈
轉載合作、成為會員、課程諮詢等
請聯繫微信:yezikaib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