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冬季第2個節氣,時間在每年公曆11月22或23日,即太陽到達黃經240°時。小雪是反映降水與氣溫的節氣,它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的節氣。小雪節氣的到來,意味着天氣會越來越冷、降水量漸增。




中國古人將小雪分為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由於天空中的陽氣上升,地中的陰氣下降,導致天地不通,陰陽不交,所以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寒的冬天。






俗語云:「小雪醃菜,大雪醃肉。」小雪節氣的習俗包括醃鹹菜、品嘗糍粑、曬魚乾、吃刨湯、釀小雪酒等。
小雪醃菜,主要是北方醃雪裡蕻,漬酸菜。在南方某些地方,在小雪前後還有吃糍粑的習俗。吃「刨湯」是土家族的風俗習慣,是用新鮮豬肉精心烹飪而成的美食。小雪酒是在小雪後,用新糧食釀酒,所謂「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黃河中下游地區流行的小雪節氣的諺語與民謠:河北:「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這是農民朋友對小雪節氣時下雪的讚揚,此時的雪水能抗旱防寒。山東:「小雪收蔥,不收就空。蘿蔔白菜,收藏窖中。小麥冬灌,保墒防凍。植樹造林,採集樹種。改造澇窪,治水治嶺。水利配套,修渠打井。」河南:「立冬小雪,抓緊冬耕。結合復播,增加收成。土地深翻,加厚土層。壓砂換土,凍死害蟲。」
長江中下游地區流行的小雪節氣的諺語與民謠:江蘇:「立冬下麥遲,小雪搞積肥。」上海、浙江:「立冬小雪北風寒,棉糧油料快收完。油菜定植麥續播,貯足飼料莫遲延。」
華南地區流行的小雪節氣的諺語與民謠:福建當地有:「小雪點青稻」的說法,青稻指的是晚稻。廣東則有:「小雪滿田紅」,大雪滿田空」,這裡所謂的紅,不是指紅顏色,而是指農活多,此時開始收穫晚稻,播種小麥。
小雪已到,早晚添加衣被,勿受風寒。
部分資源來自網絡

END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圖書館於你
不僅僅是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