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是我的第19篇原創文章——

從入門到總監,就看「華叔都產品私塾」

上次因為特殊事件無法開播,最後無奈在騰訊會議直播。本周三晚9:00會開第一次視頻號直播,聽過的人都說好,記得來看,掃碼預約

思考這個話題之前,我們首先看下疫情對哪些行業造成了致命影響。

疫情放開後,原則上這些傷害越大的行業,反彈也會越凶,相應的機會也就會越大。

那麼疫情對哪些行業造成了致命影響呢?

一、旅遊業、交通航空運輸從業

2021年,國內旅遊總人次32.46億,比上年同期增加3.67億,增長12.8%(恢復到2019年的54.0%)。

20年的旅遊業總人次,連19年的一半都不到。國內旅遊相關收入幾乎腰斬。

2019年我國出境旅遊人次就達到了1.69億之多,消費超1338億美元,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出境游市場。

到了2020年,直接停擺。跨境游幾乎清0。

毫無疑問,隨着疫情放開,旅遊行業有望迎來大復甦,那麼相關領域包括航空機場、旅遊公司、OTA等都有較大利好預期。

另外口罩之下,催生了一個比較火的細分領域:戶外游。

之前是因為大家不能長途出省游,或者出國游。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周邊進行戶外游,包括露營、爬山、徒步等。呈現出短距離、碎片化的出遊特徵。

隨着這種生活方式的普及和教育,戶外游這種疫情下催生的賽道也將常態化,我個人覺得未來戶外游將是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休閒方式。

戶外(以露營為例)的趨勢相比旅遊,幾乎是逆向高速增長:

而且這個規模依然有不斷擴大的趨勢,整體隨着疫情的放開,短途戶外和長途旅遊將會迎來雙雙增長。

二、娛樂影視業

電影院,KTV等基本上這幾年一直處在關關停停的狀態。

據貓眼專業版的「全國影院營業看板」數據顯示,截至11月29日凌晨,全國營業影院總數僅為4575家,比上一日減少670家。這也是全國營業的影院數量年內首次跌破5000家,營業率不足37%,產出的票房也不到600萬元。

這幾年疫情導致近60%的影院關門。巔峰的時候,一部電影的票房都是幾十億啊,這已經不是腰斬了,簡直就是天地斬。

大家可以看看影院有多慘,疫情發生後,你有去過幾次電影院呢?

不久前,一位影院老闆用刀劃破大銀幕的視頻被廣泛流傳。他說自己今年已經拆了4家影院,並且負氣地表示:「建的時候很爽,現在拆了,更爽!」*

當然很多影院老闆其實都在自救。

比如,有電影院利用自帶的電影幕布作為超級屏幕,音響設備里連上KTV的點播軟件,再加幾個無線話筒。

搖身一變,影院裡的豪華小廳就變成了KTV,可以在裡面唱歌。

如果你唱累了,沒關係,「影院」隔壁廳就是「休息室」,裡面有宴會桌、麻將桌,休閒娛樂兩不誤。

當然這種沒有辦法的自救其實解決不了根本性問題,那就是片源少、客流少。

隨着疫情的放開,我個人覺得影院的經營情況不會馬上得到改觀,因為電影院的商業邏輯依然需要依賴大片的號召效應,比如像馬上要上映的阿凡達,缺乏大片的號召效應,很難召回已經沉沒的用戶。而目前大片的數量相比19年急劇下降。

其次大家還是會顧慮公共場所的安全問題,以及在疫情期間養成的在家看電影的習慣,這種習慣一旦養成,必然會大大降低去影院觀影的欲望和激情。可以說習慣是很恐怖的,一旦養成,很難直接扭轉。

就像當年動不動就幾十億的票房盛世一樣,去電影院看一場大片都成了一種生活態度,而如今,又有多少人還會追尋這種態度呢?

所以影院的復甦會非常緩慢,因為他的問題不只是口罩問題,還有非剛需下的用戶習慣被重構的問題,這又需要經歷一段漫長的被教育過程。

三、餐飲服務業(實體零售業)

新冠肺炎疫情對餐飲業的衝擊不言而喻,多少門店倒閉,停業以及縮減體量。

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餐飲收入39527億元,同比下降16.6%;2021年,餐飲收入46895億元,同比上漲18.64%;2022年1-5月份,餐飲收入16274億元,同比下降8.5%。

疫情這三年,餐飲創業者最大的變化是,沒有以前那麼膽大了。以前習慣重資產投資、開大店,開店的速度也比較快。但這幾年縮減了投資,開店的欲望也沒有那麼高了。

整個行業因為是剛需,相比電影院來說,影響相對算小了。但是閉店率還是非常高。

因為餐飲行業最大的成本其實是房租,其次是人力。大部分餐飲掛都是掛在長時間客流太少,營收無法抵過房租。

而疫情之下,大家吃飯的習慣也有所變化,在家自做、和外賣的比例有所上升,門店就餐的比例有所下降。以前動不動朋友們就會約一波聚餐吃飯,現在明顯少了很多。

這樣,沒有品牌、不占好的地理位置、缺乏競爭力的餐飲門店,客流量就會下滑的厲害。

隨着疫情放開,餐飲業等剛需消費領域,應該能直接帶來較大利好。大家外賣吃了那麼久,一定憋壞了,迫切的想找一些好吃的門店。

相比影院來說,餐飲業的恢復應該會更快些。那麼面向這些實體零售業的互聯網企業,比如像微店、有贊等,也應該會迎來一波反彈。

四、房地產

房地產行業曾經貴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但由於疫情以及國內調控等因素的共同影響,導致近年來我國整個房地產行業出現持續低迷。

2022年第一季度我國平均房價僅為9552元,總體來看下滑了5.8%;而據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我國商品房銷售面積31046萬平米,同比下降13.8%。銷售額29655億元,下降22.7%。

國家最近對地產行業出具了不少利好政策,可以說我覺得政策底已經出現,接下來就是看市場演化,因為地產是一個高度政策導向的行業,所以政策底的出現,意味着市場底部已經逐漸明朗,未來隨着買房政策的持續放鬆,利率的寬鬆,以及經濟的回暖,我個人覺得地產行業會迎來復甦。

所以現階段買房應該是一個收益風險比較高的節點。

當然因為地產是極高客單價的行業,買房的決策成本也會比消費大的多的多。所以相比消費的復甦,地產復甦的速度肯定會慢很多。

總:

以上4個行業,按照復甦速度排個序的話,我覺得是:

餐飲服務業(實體零售業)>旅遊業>娛樂影視業>地產

無論是從事相關行業的工作,還是二級市場的投資,好好抓住報復性反彈的機會,思考行業的邏輯都是很有必要的。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行業,比如醫藥,對着疫情放開,大家都開始瘋狂去藥店買藥囤藥,藥店的邏輯也有修復預期。

比如線下教育、線下培訓,貿易進口行業也會帶來一波復甦。

大家可以按照這個邏輯,結合自身所處的行業,去思考下是否存在市場機會。很多時候抓住一個時代的機會,你可能就能徹底翻身。

-END-

華叔的產品私塾,只寫對你有幫助的內容

後台回復offer,獲取阿里p8簡歷模板和50道答題技巧

回復ppt,獲取我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大會的乾貨內容

也可以加入我新建的產品群,聊聊產品工作

上次直播的反響很熱烈,我發現自己每次直播效果確實還可以,19年那會大大小小線上線下分享過10來次,基本上每次反饋都非常好,如果大家愛聽,可能後面會看情況增加一些直播頻次,講一些對大家成長、職場都有巨大幫助的內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