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為支持早期科研工作者的發展,英國皇家化學會特建立 MyRSC Chemistry Community 社群, 希冀為青年科研群體提供有效的支持與互動體驗。
本期為MyRSC Chemistry Community 第一期圓桌派活動,特邀華東師範大學、ChemComm 副主編田陽教授,上海交通大學、RSC Medicinal Chemistry副主編張健教授,華東理工大學、RSC 期刊 Biomaterials Science 優秀審稿人劉潤輝教授一起作為圓桌嘉賓,共議「論文審稿與發表」。活動主題涉及初審、同行評議、主編終審、及如何成為 RSC 審稿人等諸多話題,期待您的報名和參與!
活動時間:11 月 4 日 10:00 - 11:00(騰訊會議)

本期活動僅對註冊用戶開放,

歡迎通過文末方式註冊參與!


活動議題
本期圓桌派的議題涉及 RSC 評審流程的諸多方面,為廣大作者答疑解惑,希望能幫助科研工作者群體積極應對投稿與評審反饋、加強與期刊編輯和審稿人的有效溝通,從而提升文章中稿率。


本期議題


1

文章初審看什麼?如何決定送審還是不送審?

2

是什麼讓審稿人作出 「拒絕」,「大、小修」或者「接收」的建議和決定?

3

同行評審過程中如何進行有效溝通?如何有效回答審稿人提出的各種問題?

4

編輯如何根據審稿人意見做最後的決定?

5

如何成為 RSC 審稿人?

特邀嘉賓
田陽教授
華東師範大學

ChemComm副主編

田陽,華東師範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院長,華東師範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主要從事活體與細胞內活性氧及與氧化應激相關的化學信號分子生物成像與原位傳感的研究。

2013 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的資助,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紀人才計劃、上海市優秀學術帶頭人、上海市領軍人才。2011 年獲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13 年獲得日本化學會 「The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2015 年獲得中國化學會女分析化學家獎;2018 年獲得上海市自然科學一等獎。
近五年,以通訊聯繫人發表了研究論文 45 篇,包括Acc. Chem. Res.、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Anal. Chem.等。所發表論文被Chem. Rev.,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nal. Chem.等雜誌引用和正面評述,所有論文他引 3246 余次。





張健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

RSCMedicinalChemistry副主編

張健教授,上海交通大學藥物化學與生物信息學中心主任,兼任寧夏醫科大學藥學院院長,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 (FRSC),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委員,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國家萬人計劃、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獲得者。

張健教授主要從事藥物設計、藥物化學和化學生物學研究,特別是精準靶標識別和 First-in-class 原創藥物先導發現等方向做出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以通訊作者在包括 Nat Chem Biol, Acc Chem Res, Chem Rev 等國際學術雜誌上發表 SCI 論文 120 余篇。累積引用 1 萬餘次,H 因子為 54,第一發明人申請國內外專利 16 項(已轉讓 6 項)。現任 RSC Med Chem 副主編,常年擔任 Science 等 100 余種 SCI 期刊審稿人,瑞士 NSF、澳大利亞 FWF、新加坡 IAF-PP 等基金和西班牙 University of Barcelona 等多所學校 Tenure 考核的國際評審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多類人才項目會評專家,先後獲美國化學會 Excellent Research Advisor、中國藥學會生物醫藥創新獎、2017 年中國十大科技新銳人物等榮譽。






劉潤輝教授
華東理工大學

Biomaterials Science 優秀審稿人

劉潤輝,華東理工大學教授,2001和 2004 年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製藥學院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2009 年在美國普渡大學化學系 Alexander Wei 教授指導下獲得博士學位,之後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 Linda Hsieh-Wilson 教授(2009-2010) 和威斯康星大學 Samuel Gellman 教授(2010-2014)課題組從事博士後研究,2014 年底回國任華東理工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究涉及多個領域的交叉學科,主要方向為模擬天然多肽功能的高分子生物材料,包括聚合方法研究、天然多肽功能模擬聚合物研究、抗細菌/抗真菌生物材料和藥物的開發與機理研究。其研究成果已陸續發表在國內外知名學術期刊上。入選國家青年人才、 「東方學者」、上海市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霍尼韋爾學者。擺脫手套箱依賴的超快速 NCA 開環聚合及用於發現對抗耐藥超級細菌多肽聚合物研究成果入選華東理工大學首屆(2018) 「年度十大學術進展」。

註冊方式


歡迎掃碼加入

1.掃碼上方二維碼免費成為 MyRSC Chemistry Community 成員。

2.收到騰訊會議參與鏈接後,進行參會註冊和提問。

溫馨提示


本期活動乾貨滿滿,線上觀眾將僅對MyRSC Chemistry Community成員開放,您掃碼即可成為社群成員,並可享受如下眾多福利:

1

獲取最新科研諮詢、RSC 活動與出版動態,包括 RSC Regional Newsletter 等;

2

享受一對一諮詢服務, 適用於出版、會員、活動等各方面的疑難解答;

3

免費參加 RSC 特色活動並尊享視頻活動回看權益等。






歡迎聯繫我們發布論文報道📧 RSCChina@rsc.or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