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2022年11月19日8:30-12:30,上海交通大學Nano-Micro Letters《納微快報(英文)》期刊,響應國家提高保護和治理生態環境水平的號召,依託我校期刊平台,聯合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和北京林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成功舉辦了「納米環境科技」線上國際學術會議。本次會議由上海交通大學環境學院周保學教授(Nano-Micro Letters副主編)、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北京林業大學環境學院院長王強教授、上海交通大學環境學院龍明策研究員(Nano-Micro Letters編委)共同召集並主持。Nano-Micro Letters主編、上海交通大學電院微納電子學系張亞非教授致歡迎詞!國內外相關領域的2.6萬多人次通過期刊與科研雲的嗶哩嗶哩、視頻號、百度、有道、微博等平台觀看了直播。大會邀請了七位著名學者分享了納米環境科技研究前沿進展,交流寶貴經驗,探討未來發展。參會人員踴躍參與交流討論,報告專家進行了耐心解答。
本次會議的七位特邀嘉賓為:美國美國工程院院士Rice大學Pedro J.J. Alvarez教授、華東理工大學「匯賢學者」講席教授張金龍、蘇州大學路建美教授、上海交大環境學院特聘教授張禮知、香港理工大學王鵬教授、上海大學「偉長學者」特聘教授張登松、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段曉光博士。
回放鏈接:https://space.bilibili.com/652255382?spm_id_from=333.337.0.0
點擊「閱讀原文」觀看其它報告回放。
Pedro J.J. Alvarez教授作題為「Nanotechnology-Enabled Water Treatment」的報告。介紹了納米技術在提高污染物去除選擇性和效率、降低能耗需求、以及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分散式水處理和回用方面的新應用。包括:用高導電和選擇性的電極進行電吸附,用於去除誘導沉澱或結垢的多價離子;利用納米光子學進行膜蒸餾脫鹽的光熱過程;用納米催化進行消毒和高級氧化;以及電催化法降解難降解新污染物。利用這些技術開發緊湊型的模塊化水處理系統,可用於分散式非常規水源的利用,或者淨化極難處理的廢水,以保護人類生命和支持經濟發展。
張金龍教授作題為「溫室氣體光催化轉化的基礎研究」的報告。介紹了從光催化過程中光的吸收、電荷分離、氣體富集、表面反應四個方面進行協同優化,設計及製備系列光催化劑,利用複合光催化劑中的納米半導體增強其光的吸收、光電分離效率,對半導體構築表面活性中心促進氣體分子活化。研究了系列製備方法及改性手段對於溫室氣體轉化的影響規律,解析材料活性微結構活化氣體分子及光生電荷傳輸進一步增強分子轉化間的協同作用,揭示溫室氣體光催化轉化的機制及轉化歷程。
路建美教授作題為「微納高分子柔性吸附分離材料結構調控及性能研究」的報告。介紹了通過深入研究吸附材料分子層面的基團協同、超分子作用力和三維交聯網絡微結構,揭示了多重作用力耦合提升吸附性能的理論機制,創製了液相高濃度有機污染物高效油水吸附分離回收的新工藝。研發的共聚三維網絡海綿狀吸附材料成功應用於美國墨西哥灣、中國大連等40餘個重特大溢油污染事故處置。研發的聚丙烯等均聚高容量互穿網絡纖維吸附材料成功應用於克拉瑪依油田等有機廢水分離處置工程。而且,為解決低濃度廢氣排放中的關鍵科學問題,提出了將低濃度污染物吸附濃縮在材料限域空間內進行原位催化降解的新思路,建立了吸附濃縮、限域催化和精準傳感三元耦合新機制,研發了氣相低濃度複雜污染物吸附濃縮、原位催化降解的雙功能材料和智能化裝備,300餘套裝備在全國15個省份VOCs治理中應用,海洋工程裝備和船舶塗裝市場占有率分別達90%和80%,為我國減少霧霾和提升空氣質量作出了重要貢獻。
張禮知教授作題為「污染控制和環境修復新材料:含氧酸根修飾零價鐵」的報告。介紹了課題組近年來圍繞着零價鐵活性提升新策略和高活性零價鐵材料規模化製備開展的系統研究,開發出草酸化零價鐵、硼酸化零價鐵和磷酸化零價鐵等系列含氧酸根修飾零價鐵。這些新材料在水污染控制和土壤/地下水修復中表現出優越性能。更為重要的是,已實現含氧酸根修飾零價鐵的規模化製備,這將極大地降低零價鐵的成本,加速零價鐵的污染控制和環境修復工程應用。
王鵬教授作題為「基於納米設計的光熱過程在水和能源可持續發展中的新應用」的報告。報告分三個部分展示了基於納米設計的太陽能光熱驅動的清潔水生產和廢水處理技術的一些新進展,同時介紹其在能源領域的拓展應用。第一部分將首先回顧太陽能光熱界面水蒸發領域的最新進展,並介紹「光電-膜蒸餾-零排放」一體化設計和應用展示;第二部分將介紹太陽能驅動的基於水蒸氣吸附的空氣中的水收集技術;第三部分將聚焦於光熱驅動的高級氧化過程。
張登松教授作題為「非電行業煙氣氮氧化物催化淨化」的報告。介紹了課題組長期對非電行業煙氣脫硝催化劑易中毒失活的關鍵科學難題開展研究,提出以保護位抑制脫硝催化劑中毒失活的新理念,製備了一系列高效抗中毒脫硝納米催化劑。根據Lewis酸鹼理論,引入Lewis酸保護位抑制SO2中毒,Lewis鹼保護位抑制鹼金屬中毒,利用雙保護位結合酸鹼拮抗效應抑制複合中毒,揭示了保護位維持NH3與NOx快速吸附和反應的抑制中毒作用機制,發明了高效抗中毒脫硝催化劑,形成了保護位抑制中毒的NOx催化淨化技術。
段曉光博士作題為「Nanostructured carbon materials for advanced water purification technologies」的報告。介紹了近年來新型納米碳材料在活過硫酸鹽的及催化降解水體有機污染物的應用和進展,並着重介紹了納米碳催化活化過硫酸鹽本徵活性位點探索、表面改性、結構調控,以及催化氧化反應中自由基/非自由基反應機制等,展望了後疫情時代新型綠色催化體系開發及應用的前景。
Nano-Micro Letters《納微快報(英文)》是上海交通大學主辦、在Springer Nature開放獲取(open-access)出版的學術期刊,主要報道納米/微米尺度相關的高水平文章(research article, review,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 highlight, etc),包括微納米材料與結構的合成表徵與性能及其在能源、催化、環境、傳感、電磁波吸收與屏蔽、生物醫學等領域的應用研究。已被SCI、EI、PubMed、SCOPUS等數據庫收錄,2021JCR影響因子為 23.655,學科排名Q1區前5%,中科院期刊分區1區TOP期刊。多次榮獲「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中國高校傑出科技期刊」、「上海市精品科技期刊」等榮譽,2021年榮獲「中國出版政府獎期刊獎提名獎」。歡迎關注和投稿。
E-mail:editor@nmletters.org
Tel:021-34207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