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封面圖片:Guy Edwardes/Nature Picture Library
封面故事
外溫動物熱衰竭率隨全球變暖劇增
封面所示為哥斯達黎加的一種雨蛙(Cruziohyla calcarifer)。外溫動物如兩棲類、昆蟲和魚的生物過程直接受溫度影響,這意味着微小的升溫也會導致嚴重的問題。在本期《自然》中,Johannes Overgaard和同事研究了氣候變化對這些生物的潛在影響。團隊發現,在被認為大致可生存的溫度範圍內,溫度每升高1°C,維持生長、內穩態和老化的生物過程速率會上升7%。但在被認為具有潛在危險性的溫度範圍內,溫度每升高1°C,會致死的熱衰竭發生率就會增加超過100%。研究團隊預計,外溫動物這種對極端高溫的敏感性會隨熱浪頻率和強度的增加導致更高的死亡率。
《自然》論文:Extreme escalation of heat failure rates in ectotherms with global warming
長按並識別右方二維碼,閱讀全文→

相關閱讀
《自然》封面故事:DNA「博格」︱2022年10月27日刊
《自然》封面故事:兩棲龜機器人︱2022年10月13日刊
《自然》封面故事:矩陣遊戲︱2022年10月6日刊
點擊「閱讀原文」發現更多最新Nature精彩內容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