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隨着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有觀點認為,中國居民的超額儲蓄可能會得到釋放,並帶來消費的復甦。中國能否複製海外的經驗,需要一些分析。

一、有沒有超額儲蓄

第一個問題,居民有沒有超額儲蓄?我們來觀察月度新增居民存款,居民新增儲蓄第一次明顯增加在2018年7月,結束於2019年5月。疫情後的2020年1月到2021年3月居民新增存款繼續上行,2021年3月-2021年10月居民新增存款有所回落。2021年10月至今繼續快速上行。

2022年1-10月,居民新增存款累計12.7萬億,較2021年同期高5.4萬億,較2020年同期高3.7萬億,較2019年同期高4.8萬億。

從歷史經驗看,居民新增儲蓄確實與疫情有一定的相關性,2020年和2022年都出現了居民新增存款的上行,2022年更加明顯。但是超額儲蓄的具體規模難以準確估算,因為疫情前的2018-2019年,也曾有新增存款的快速上行。

二、超額儲蓄的來源

第二個問題,超額儲蓄的來源。儲蓄是一個存量概念,或者來自於收入的增加,或者來自於支出的減少,或者兩者兼而有之。

首先來看可支配收入。我們使用2016-2019年的4年年均增速,作為無疫情情形的理論增速,外推得到無疫情情形的理論收入,並與疫後的實際收入進行對比。

從對比情況上看,疫後實際收入始終低於理論外推收入。其中,缺口比較大的是2020年一季度,以及2021年四季度至今。2020年一季度至今的11個季度,實際收入合計9.5萬元,理論外推收入合計為9.9萬元,合計值減收4231元,占比4.3%。

從可支配收入缺口的來源上看,主要缺口來源是工資性收入,這也是因為工資性收入是可支配收入的最主要部分,占比約一半。

在疫情較嚴重的2020年一季度以及2022年以來,經營性收入的缺口也較大,可能與疫情主要衝擊線下高接觸性服務業,而這些業態中包括大量自負盈虧的中小企業或者個體戶。

另外我們注意到,2022年以來,轉移性收入缺口有所增加,具體原因我們尚不清楚,考慮到養老金或退休金大幅變動的可能性不大,我們猜測可能是非常住成員寄回帶回的收入減少,這與2022年農村外出務工的農民工人數和收入在低位相印證。

總的來說,由於疫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減少的,因此收入端並不是超額儲蓄的來源。

其次我們來看消費支出。消費的外推方法同收入。從對比情況上看,疫後實際消費始終低於理論外推消費。其中,缺口比較大的是2020年上半年,以及2022年至今。2020年一季度至今的11個季度,實際消費合計6.3萬元,理論外推消費合計為6.8萬元,合計值減少消費4985元,占比7.3%。

從消費支出缺口上看,主要缺口來源是居住支出、教育文娛支出和醫療保健支出。居住支出的缺口,可能主要反映了租金的下降以及流動人口的減少。教育文娛支出可能主要反映了消費場景的缺失和邊際消費傾向的下降,醫療保健支出可能也與相關場景受限有關。同時,我們也注意到,食品煙酒消費支出的增加,這可能與消費結構的變化有關。

從總量上看,疫後11個季度合計,人均可支配收入減少了4231元,人均消費支出減少了4985元,消費支出減少的幅度比收入下降的更大,這是超額儲蓄的重要來源。

從結構上看,消費支出下降,部分原因是收入下降帶來的消費能力和未來預期的回落,部分原因是消費邊際彈性的下降,部分原因是消費場景的缺失,部分原因是消費習慣和結構的變化。

最後我們來看其他支出,主要是購房支出。2022年1-10月,商品房銷售額為10.88萬億,較2019年同期少1.56萬億。當然商品房銷售一般需要按揭貸款,因此居民實際減少的購房現金支出要更少。這部分的影響因素,主要取決於房地產市場。

三、我們超額儲蓄的特點

如果與美國相比,我們的超額儲蓄有不同的特點:一是我們的超儲儲蓄的重要來源是消費支出減少的幅度大於收入,而美國超額儲蓄的重要來源是財政支持和轉移支付;二是美國消費場景的制約已經基本上恢復,尤其是商品消費恢復的更快;三是我們的超額儲蓄的另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是房地產;四是美國勞動力市場的強勁以及工資的快速增長,開始對超額儲蓄帶來正向貢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