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廣東是近期海風招投標最多的區域,已經招標海纜的包括粵電青州一、二合計1GW,使用500kV三芯交流海纜,預計2月底截標;還有青州一、二的66kV陣列纜,預計也是2月底前截標。三峽青州5/6/7三個風場一共3GW,其中5和7的2GW使用直流500kV海纜,青州6使用330kV交流海纜,陣列纜估計也是用66kV的。中廣核帆石一、二2GW主纜用330kV的,陣列纜估計也是用66KV的。此外還有中廣核汕尾甲子0.9GW,但是什麼時候招標目前不太清晰。浙江:中廣核象山途茨280MW項目用的都是66kV的,岱山項目去年12月進行了海纜招標,結果還沒出來,浙能台州1項目估計很快海纜招投標。山東:三峽萊州灣1號近期會進行海纜招標,此外山東可能還有其他1GW+的項目會進行海纜招標。江蘇:2.65GW的競配首先要拿到核准證書,目前看22年、23年招標都有可能。福建:形式不太明朗。總體來看,2022年海纜合計招投標超過10GW問題不大。2021年底國補取消後,2021年海纜招投標很少,大約1GW左右的招投標量,這些肯定是在2022年交付的,再加上今年年初招標的一些項目也有一部分在2022年實現交付,再加上去年遞延到今年的項目,2022年海上風電預計海纜交付量不超過5GW,2023年預計提速。如果22年海纜招標10GW,那麼23年的交付量肯定7/8GW以上。之前220+35的市場主要是頭部三家競爭,漢纜、寶勝也有一定的競爭能力。未來還有些風場會用220kV和35kV海纜,競爭可能會加劇。寶勝的發展比較快,具有一定的實力,具有衝擊前面三家市場份額的能力。220kV的產品頭部企業在產能沒有特別飽和的情況下肯定還是會去爭取的,不會說不做了。未來風場容量越來越大,離岸距離越來越遠,海纜電壓等級提高,目前的競爭者只有頭部三家。寶勝、漢纜目前主要精力還是放在220kV電壓等級上,更高等級還是需要一定時間。陽江這邊6GW高電壓等級的項目競爭者估計還是頭部三家。330kV交流頭部三家都有能力做。500kV交流優勢比較突出的是東方電纜,中天科技也不錯,亨通稍微弱一些。500kV直流產品的主要競爭者就是中天和東纜,只有這兩家有直流海纜運行業績,中天做了如東400kV直流海纜,東纜做過160kV和200kV直流海纜,而且兩家的產品都沒有出現任何質量問題。從廣東的發展趨勢看,未來330kV/500kV和直流海纜會成為主流,江蘇省也有這個趨勢,浙江、山東、福建、遼寧因為之前海風開發不多,所以項目離岸距離還不遠,預計主流還是220kV和35kV。綜合來看,預計330kV及以上的占比在1-2年後會達到海風裝機量的60%-70%,由於高電壓等級海纜價值量更高,所以從產值上看330kV及以上占行業海纜產值的比例會更高。330kV電壓等級海纜產品寶勝如果加緊研究和試驗,通過幾年時間趕上來沒有太大問題,漢纜、萬達、太陽、起帆估計需要更長的時間。當然最後還有一種可能性是這些企業不往這個方向發展了,就是在220kV上面競爭。500kV的交直流海纜預計二線企業切入需要更長的時間。東方、中天、亨通三家頭部企業高電壓等級海纜產品的應用都是以此前的實驗性的項目為突破的,這是必由之路,目前看的話二線企業可能很難拿到這樣的機會了。中天確實是國內唯一交付過400kV直流海纜的企業,但500kV直流各家都是同一起跑線,頭部三家企業都還沒有做500kV直流的預鑑定試驗。直流500kV和交流500kV海纜結構差不多,只是絕緣材料有些區別。三峽2GW直流海纜至於怎麼中標要看怎麼招標,如果分成兩個標段招標,那估計大概率是中天和東纜兩家分,如果放在一起招標,那最後肯定就是一家中標。廣東6-7GW項目中亨通的競爭力雖然不強,但是肯定會有份額的,估計是330kV等級的。只要有份額,亨通的產能估計能打滿,因為去年亨通中標了中海油大約13億元的訂單,如果在廣東拿1GW+,其他省份再拿點,這樣產能就滿了,到23年江蘇的需求起來以後它的區位優勢又得到體現了。能生產220kV海纜的企業肯定能生產66kV的海纜,66kV技術上是成熟的,各家企業都能做。現在海纜施工和供貨是一起招標的,但是有些項目不允許聯合體投標,這種項目要求中標方有施工資質,這塊二線企業有欠缺,當然對於允許聯合體投標的項目這個就不是問題。頭部企業發展起來跟早年的區位優勢關係很大,未來山東的海風裝機需求起來後當地的萬達、漢纜的機會比較大,福建漳州未來需求起來後估計太陽電纜也會有優勢。2020-2021年搶裝時期海風價值量維持在20億元/GW左右,現在新的平價項目產值沒有發生太大變化,當然盈利能力會受到一定影響。估計未來單位價值量可能會超過20億/GW,靠近25億/GW。但是由於高電壓等級的產品之前沒有實際的出貨,所以目前價格沒有太大的參考性,但是大致判斷價值量肯定是提升的。之前用過的500kV交流海纜用的是單芯的產品,今年招標的是三芯的產品,單位長度價值量肯定比之前的高。以之前單芯產品為例,2018-2019年寧波-舟山示範項目中500kV交流的價格是1000萬元/km左右,參考這個水平預計500kV交流三芯的價格預計會超過1000萬元/km。500kV直流全行業都沒有做過,但是可以參考中天在如東的400kV直流海纜,價格大概是600多萬/km,大致估計500kV直流海纜的價格接近1000萬元/km。上述價格中400kV直流是包含敷設的,其他都是不含敷設的。未來海纜報價估計都包含敷設施工的價格,都是以總包的方式招標的,估計很少會有產品和施工分開招標的。假設都是1GW的風電場,離岸都是50km。如果使用220kV海纜需要4根,總長度是200Km;使用500kV只需要2根,總長度100km。500kV交流三芯海纜假設售價1200萬元/km,220kV交流三芯價格假設400萬元/km,那麼海纜的投資220kV和500kV分別是8億元和12億元,但是長遠看500kV的經濟性可能更好,海纜根數多了對於施工、運維、可靠性等等方面的成本都是更高的。粵電青洲項目的500kV交流海纜相比之前的220kV價值量肯定是提高的,在全球也是第一個應用500kV交流的海風項目,所以能保證較高的利潤率,當然後面如果說比較成熟了可能會有所下降。從目前來看,220kV海纜競爭者會比以前多,海纜價格相對比前兩年比會有一些調整,但是從華潤蒼南、明陽青洲四項目看價格沒有太大變化,但是利潤率會下降。遠期看220和35kV不可能再回到搶裝時期的毛利率水平,估計維持在30%-40%之間。高電壓等級海纜產品毛利率肯定高於220kV產品,有些產品甚至會超過220kV搶裝時期的毛利率水平。搶裝時期海纜中標價格中產品和敷設的價值量比例大致是4:1,現在平價項目估計是5:1或者更高,因為敷設價格有下降。目前整個行業能生產海纜的企業大概6家,如果滿負荷運轉的話產值可以做到200億元以上。但實際上市場上的企業是分等級的,有的企業是肯定做不到滿產的。頭部三家企業這兩年是滿產的,產值分別大概是40億元。東纜在寧波的新產能大約40億,陽江20億,2023年全部投產後有望達到100億;中天汕尾一期設計產能是15億,中天產能近期就可以達到60億;此外亨通在鹽城也有產能投入,具體進展現在不太清楚。此外還有其他企業的新產能在建,例如太陽電纜,起帆電纜,當然投產需要一些時間,但是2-3年後可能會逐漸參與進來。交流海纜的一回是三芯,因為包括三相。目前220kV及以下的海纜都是三芯的,但是500kV之前用的是單芯的,因為當時的生產和存儲技術還達不到,所以用單芯,後面500kV也要用單芯的。直流海纜目前都是單芯的,一根海纜就是正極或者負極,兩根海纜組成一個迴路,現在也有探討說把正負極放在一起,做成雙芯的海纜,但是目前看技術上可能不會那麼快,這幾年估計還是直流單芯的。主纜用幾個迴路主要看風電場容量,250MW及以下風電場用單回220KV就夠了,超過750MW就要用三回220kV的了,1GW就要用四回,那麼這時一般就不用220kV的了,可能用3回330kV的或者2回500kV的。業主招投標時考慮的是項目長期的總體經濟性,不會單獨考慮海纜本身的價格。多回的施工運維也更難,長期並不經濟。大部分項目的主纜和陣列纜都是分開招標的。寶勝最開始和普瑞斯曼合作生產陸纜起家,技術積累比較好;後來寶勝在海纜的設計、生產、製造方面引進了不少人才,所以220kV的海纜發展的比較快。寶勝的產能如果滿負荷運轉的話可以達到50億元,當然要看訂單的情況。從寶勝近期投標的情況看是比較激進的,這與企業現在的狀況有關,訂單量比較少的時候必須採取策略爭取多拿訂單。另外企業的施工資質要儘快完善,目前資質限制了它們的投標。比其他企業優勢很明顯。海纜電壓等級主要不是由設備決定的,而是由生產工藝決定的,330kV和500kV的軟接頭會是個難點。110kV及以上海纜用的是同樣的產線,但是生產不同電壓等級的海纜的生產效率是不一樣的,電壓等級越高,產出速度越慢PS:如若內容對您有所幫助,請記得點讚、在看、轉發,您的鼓勵是對我的肯定,也是我最大的動力源泉!本紀要來自於網絡,若紀要所屬機構認為不便傳播,請添加微信聯繫我刪除紀要!如若造成不便,請多包涵!風險提示:文中涉及的行業和個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任何買賣依據,僅做邏輯參考,請注意風險!!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