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期 | 楊思忠

楊思忠現任北京市住宅產業化集團技術總監,兼任北京市裝配式建築專家委員會部品組組長、北京市建設工程物資協會裝配式建築與牆體分會會長。工作30多年來,他結合市政、軌道交通、裝配式建築等重點工程,推動混凝土與水泥製品行業科技創新,取得了突出成績。
重點成果
近年來,楊思忠帶領團隊承擔裝配式建築領域國家「十三五」科技支撐計劃課題3項、北京市重點科技公關課題4項,主持建設北京市第一條裝配式建築構件流水線和國內第一條遊牧式流水線,主編、參編《裝配式混凝土建築技術標準》《預製混凝土外牆掛板工程技術規程》等標準12部,出版著作5部,獲專利11項。在混凝土結構體系、低溫套筒灌漿及質量檢測、裝配式構件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取得多項國際先進水平研究成果。他帶領團隊完成1500餘萬平方米裝配式建築設計諮詢、構件供應和套筒灌漿施工任務,實現京津冀8個生產基地布局,2020年供應量近30萬立方米,穩居全國前列;建立預製構件吊裝與套筒灌漿培訓基地,連續承辦兩屆全國裝配式建築職業技能大賽,體現國企擔當。2015年獲中國建築學會「當代中國傑出工程師」稱號,2017年獲年度唯一「混凝土與水泥製品行業傑出工程師」稱號。2021年獲「預製·十年」預製混凝土構件行業傑出貢獻獎特別獎。
突出貢獻
2014~2017年,主持研發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裝配式構件信息管理系統(PCIS) 」,實現預製構件深化設計、生產、儲存運輸、安裝等關鍵環節流程再造和信息化集成。
2016~2018年,聚焦行業痛點,承擔了北京市「裝配式構件套筒灌漿連接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課題,研發的灌漿飽滿性檢測技術、-5℃~10℃低溫灌漿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2018~2021年,主持完成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裝配整體式縱肋疊合剪力牆結構關鍵技術研究」,實現了同類結構體系迭代升級。《縱肋疊合混凝土剪力牆結構技術規程》(T/CECS 793-2020)已正式實施,在施項目總建築面積超過300萬平方米。
楊思忠寄語
未來,我們將帶領創新團隊圍繞打造國內一流綠色 建築服務商的目標,以建築師負責制裝配式建築工程總 承包項目示範為基礎,推進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實施 「立足北京、面向京津冀、走向全國」的市場開發戰略, 實現住宅產業化集團又好又快的發展目標。
原文見《建築》2022年第3期第41頁











來源:建築雜誌社
責編:行 雲
校對:曉 科
主編:胡杏
往期推薦
重磅關注|「十四五」住房和城鄉建設科技發展規劃明確:發展工業化、產業化技術是推進建築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手段!
往期推薦
政策指南|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行業標準《裝配式住宅設計選型標準》
往期推薦
行業關注|裝配式建築萬億藍海依舊,頭部企業如何破解「增收不增利」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