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要點
—●●●●—
股指表現:其中恒生科技(跌3.6%)、恒生國企指數(跌2.0%)和恒生指數(跌2.0%)領跌,另外,恒生大型股跌1.8%、恒生綜指跌1.5%、恒生小型股跌0.9%、恒生中型股跌0.1%。行業上,恒生必需性消費業(漲2.1%)、恒生電訊業(漲0.6%)和恒生地產建築業(漲0.3%)領漲;恒生醫療保健業(跌4.4%)、恒生原材料業(跌4.1%)和恒生非必需性消費業(跌2.8%)領跌。
市場和行業估值:市場估值:截至8月19日,恆指預測PE(彭博一致預期)為10.1倍,恒生國指預測PE為8.6倍,分別位於2005年以來的7%和43%分位數水平。截至8月19日,從PE(TTM)的角度,行業估值分位數特徵如下:恒生公用事業(大於99%)、恒生資訊科技業(73.6%)、恒生地產建築業(12.4%)、恒生原材料業(6.6%)、恒生電訊業(5.3%)、恒生綜合業(5.1%)、恒生能源業(低於1%)、恒生工業(低於1%)、恒生金融業(低於1%) 。(註:行業括號內百分比數值為2014年以來行業最新市盈率所在分位數)。
資金流動:本周港股通資金淨流出21.16億元人民幣,自開通以來累計買入成交淨額達20638.64億元人民幣。南向資金主要流入公用事業、地產建築業、醫療保健業,流出資訊科技業、能源業、電訊業。截至8月18日,AH溢價指數為145.73,高於上周收盤的144.30,位於2014年以來的97%分位數水平。本周港股通成交占主板成交金額的比重為11.5%,高於上周的10.2%。
投資者情緒:截至8月19日,恒生波指為23.2,與上周持平,處於2012年以來的78%分位數水平;主板周平均賣空成交比為17.8%,高於上周的16.6%。
截至8月19日,阿里巴巴-SW賣空比率為18.0%,偏離幅度達-10.5%;騰訊控股賣空比率為20.7%,偏離幅度達101.1%;美團-W賣空比率為18.6%,偏離幅度達11.6%;嗶哩嗶哩-SW賣空比率為46.8%,偏離幅度達47.9%;百度集團-SW賣空比率為30.1%,偏離幅度達-9.2%;網易-S賣空比率為32.2%,偏離幅度達73.9%;快手-W賣空比率為20.6%,偏離幅度達0.3%。(註:賣空比率指的是賣空量占成交量比率,偏離幅度=(當日數值-近30個交易日均值)/近30個交易日均值。)
中資美元債:截至8月19日,相較於上周收盤: 就Markit iBoxx中資美元債回報指數而言,非金融企業下降0.25%,整體上漲0.34%,金融企業上漲0.99%,房地產企業上漲7.00%。
股指表現:本周道瓊斯工業指數下跌0.2%,標普500指數下跌1.2%,羅素大盤指數下跌1.5%,納斯達克指數下跌2.6%,羅素小盤指數下跌2.9%,中概股指數下跌6.2%。行業上,核心消費品(漲1.9%)、公用事業(漲1.2%)和能源(漲1%)領漲,電信服務(跌3.3%)、原材料(跌2.4%)和房地產(跌1.9%)領跌。估值水平和盈利預測:截至8月19日,標普500指數預測市盈率為18.6倍,低於上周收盤的18.9倍,高於1990年以來的3/4分位數。
流動性:截至8月19日,相比上周五,美國十年期國債名義收益率升14bp至2.98%;美國TIPS隱含的5年通脹預期升5bp至2.72%,10年通脹預期升8bp至2.55%。截至8月19日,2022年12月聯邦基金目標利率預期中值為3.52%;2023年2月聯邦基金目標利率預期中值為3.62%;2年期美債收益率為3.25%。
投資者情緒:截至8月19日,VIX指數為20.6,高於上周收盤的19.5,處於1990年以來的64%分位數水平。
跨資產:債券>股票>工業金屬>原油>黃金>農產品(美元計價);股票市場:本周全球重要股市中,土耳其(漲5.4%)、菲律賓(漲2.5%)和俄羅斯(漲2.2%)股市領漲;波蘭(跌3%)、中國香港(跌2%)和意大利(跌1.9%)股市領跌(本幣計價);債券市場:本周,海外主要發達國家/地區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中,意大利升42bp,法國升24bp,德國升19bp,英國升17bp,美國升14bp,歐元區升12bp,日本升1bp(本幣計價);大宗商品:標普高盛工業金屬全收益指數跌1.59%、COMEX黃金跌3.04%,布倫特原油價格跌2.10%,標普高盛農業全收益指數跌3.14%(美元計價)
海外部分國家新冠肺炎周度日均新增確診病例數: 8月14日-8月19日,日平均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日本為20.51萬例,韓國為12.89萬例,美國為10.76萬例,德國為3.90萬例,俄羅斯為3.21萬例,意大利為1.81萬例,法國為1.78萬例,巴西為1.66萬例,印度為1.26萬例,英國為0.68萬例,西班牙為0.34萬例。
中國本土新冠肺炎周度日均新增病例數: 8月14日-8月20日,中國本土日平均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585例,日平均新增無症狀感染者為1990例;上周(8月7日-8月12日)中國本土日平均新增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分別為512例、1045例。
50年美股行業輪動的周期性規律和結構性力量
亂中取勝,做多中國先進制造業——興證海外2022年8月港股策略
Yesterday once more美股重現「2018年四季度」,也許更糟!
乍暖還寒,戰略相持階段有望展開——興證海外2022年5月港股策略
港股業績總結,幾家歡喜幾家愁
等待香港本地股5月下旬之後的布局機會
夏日寒流是長期投資的機遇——中國權益資產及海外市場春季策略(完整版)
夏日寒流是長期投資的機遇——中國權益資產及海外市場春季策略(精簡版)
再論優質央企的戰略性配置價值
「非理性下跌」及找尋「自信的力量」
遊戲規則改變了,推倒能否重來?——美國《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實施規則及最新進展
繼續防守反擊,業績為矛——興證海外2022年3月港股策略
從俄烏大宗商品供應和庫存看俄烏局勢影響
戰爭硝煙下的避險資產和防守反擊策略——俄烏衝突的短期和中期影響點評冷戰初期高通脹及戰爭陰霾下的美股復盤香港本地股如何應對疫情擾動?立足價值
防守反擊——興證海外2022年2月港股策略
美股短期底和中期底預測及美股波動對中國股市影響
美股大波動,港股緣何大漲?
優質央企港股的配置良機
港股曙光再現——興證海外2022年1月港股策略
近期外資如何看待中國市場投資?——外資跟蹤系列之六
尋找自信的力量,港股回購歷史新高
2022年海外流動性環境如何演繹?——寫在12月FOMC會後
外資2022年投資中國會關心什麼?——外資跟蹤系列之五
在失望之幽谷找尋黎明的曙光——興證海外2021年12月港股策略
找尋自信的力量——2022年中國權益市場(A+港股)年度投資策略
行情磨「底部」更磨人心——興證海外2021年11月港股策略及金股組合
MSCI中國A50股指期貨上線,中國資本市場持續深化開放邁出重要一步
防守反擊,投資時鐘從「類滯脹」轉向「衰退」
港股底部區域的反擊——興證海外2021年10月港股策略及金股組合
外資如何看待恆大事件第二輯——外資跟蹤系列之四
外資如何看待恆大事件?——外資跟蹤系列之三
港股業績靚向有哪些?——2021H1港股中報總結
香港MSCIA50指數期貨將吹響新征程的號角
2021年港股如何獲得超額收益——興證海外團隊月度金股組合回顧
「磨底」階段,回歸投資本質
港股進入底部區域,逆境孕育機遇
外資如何看待中國產業政策調整第二輯
短期太擁擠,科創長牛洗洗更健康
外資如何看待中國產業政策調整?
美長端利率大幅下行是MMT的折射
恒生指數2021年預測EPS增速低嗎?
科創長牛起步階段的顛簸
穿越風險的迷霧,擁抱高性價比的成長——興證海外2021年7月港股策略及金股組合
Taper難改低利率,科創長牛剛起步
擁抱未來的核心資產——中國權益資產(A股+港股)2021年中期投資策略
6月做多不停歇——興證海外2021年6月港股策略及金股組合
匯率雙邊波動是常態,單向思維不可取
黃金坑後行情獻禮百年慶,科創板引領「未來核心資產」長牛
今年二季度是黃金的做多窗口期
五月不窮,逢低做多——興證海外2021年5月港股策略及金股組合
政策支持職業教育,民辦高教成長和確定性兼具
製造業減稅再加碼,尋找阿爾法——財政部製造業減稅降費新舉措點評
深度價值和超預期成長的啞鈴式配置——興證海外2021年4月港股策略及金股組合
美債之謎、抱團博弈及核心資產的價值真諦(縮減版)
初生牛犢遇到虎,倒春寒後換風格——興證海外2021年3月港股策略及金股組合
炒作風歇,震盪不改港股牛市,趁機布局高性價比優質資產——港股上調印花稅點評
趁海外震盪上車港股,戰略成長+周期價值
「震」後加倉港股,風格聚焦盈利
大風起兮,港股穩行才能致遠
錢潮向哪裡「抱團」?不斷追逐性價比更好的核心資產
「舊經濟」價值重估和「新經濟」成長阿爾法——興業證券海外研究2021年度薦股思路
外部事件有驚無險,布局港股明年更好
做多中國,港股牛市——2021年度全球策略報告(簡版)
策略角度看銀行,價值重估剛起步
乘風破浪的中國製造業核心資產
守正出奇,布局港股好時機
美股2000年科網牛市如何走向泡沫破滅
港股已成為中國新經濟的投資沃土——《恆指的未來》系列報告之三
恆指結構優化,攻守更兼備,配置機遇期來臨——《恆指的未來》系列報告之二
從黃金王者歸來,看周期核心資產重估
周期核心資產的價值重估
「核心資產牛市」進入「新」階段風格再平衡,「硬科技」的吸引力提升
香港金融中心的明天會更好
贏在未來——中國權益資產(A股港股)2020年中期投資策略報告
「5.20」收穫反彈,敬畏不確定性——2020.05.21電話會議紀要整理
流動性盛宴一醉解千愁——疫情、聯儲、美股Faangs行情的啟示
外因只是擾動,內因才是關鍵——中美貿易摩擦2018和2019年對中國股市影響對比及策略觀點更新
冬天的太陽之油價都是浮雲——中國權益資產投資策略
全球反彈的補漲高潮臨到中國資產
冬天的太陽之曲折反彈
冬天的太陽並不是復甦的春光
勇敢者的遊戲和大智若愚者的機遇
黃金的配置良機歸來,這是一個長邏輯
海外危機節奏:QE神話破滅後的股災、反彈、衰退熊市——中國權益資產投資策略
乍暖還寒,海外危機露崢嶸
復盤08年,危機中的黃金
短期「倒春寒」,中期「避風港」——中國權益資產投資策略
「倒春寒」之後,仍是科技創新的春天——中國權益資產投資策略
西風冷,東風暖,順風而行
先進制造業的核心資產崛起——核心資產深度系列
全球資產荒與中國核心資產牛市新主角——中國權益資產2020年投資策略
兩朵烏雲和撥雲見日——中國權益資產投資策略報告
核心資產牛市的大趨勢及小波段——中國資本市場(A+H)投資策略報告(4月23日海外春季策略會PPT詳細版)
春天的聲音,春天的升因——中國權益資產投資策略報告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中國權益資產投資策略報告
華山只有一條路,走出險境須激活資本市場——中國權益資產投資策略報告
山不轉,水轉——中國權益資產投資策略報告
中國權益資產投資策略報告
螺螄殼裡做道場——中國權益資產投資策略報告
一溪流水泛輕舟——中國權益資產2019年投資策略
註:文中報告依據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已公開發布研究報告,具體報告內容及相關風險提示等詳見完整版報告。
《美債收益率反彈——港股美股及全球市場數據周報》
對外發布時間:2022年08月21日
報告發布機構: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已獲中國證監會許可的證券投資諮詢業務資格)
本報告分析師:
張憶東
SAC執業證書編號:S0190510110012
SFC HK執業證書編號:BIS749
李彥霖
SAC執業證書編號:S0190510110015
吳迪
SAC執業證書編號:S0190521080004
遲玉怡
SAC執業證書編號:S0190522040001
請注意:李彥霖、吳迪、遲玉怡並非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的註冊持牌人,不可在香港從事受監管活動。自媒體信息披露與重要聲明
使用本研究報告的風險提示及法律聲明
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已具備證券投資諮詢業務資格。
本報告僅供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的客戶使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本報告中的信息、意見等均僅供客戶參考,不構成所述證券買賣的出價或征價邀請或要約,投資者自主作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任何形式的分享證券投資收益或者分擔證券投資損失的書面或口頭承諾均為無效,任何有關本報告的摘要或節選都不代表本報告正式完整的觀點,一切須以本公司向客戶發布的本報告完整版本為準。該等信息、意見並未考慮到獲取本報告人員的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個人推薦。客戶應當對本報告中的信息和意見進行獨立評估,並應同時考量各自的投資目的、財務狀況和特定需求,必要時就法律、商業、財務、稅收等方面諮詢專家的意見。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後果,本公司及/或其關聯人員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本報告所載資料的來源被認為是可靠的,但本公司不保證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也不保證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本公司並不對使用本報告所包含的材料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或與此相關的其他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本報告所載的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反映本公司於發布本報告當日的判斷,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的價格、價值及投資收入可升可跌,過往表現不應作為日後的表現依據;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本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狀態。同時,本公司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
除非另行說明,本報告中所引用的關於業績的數據代表過往表現。過往的業績表現亦不應作為日後回報的預示。我們不承諾也不保證,任何所預示的回報會得以實現。分析中所做的回報預測可能是基於相應的假設。任何假設的變化可能會顯著地影響所預測的回報。
本公司的銷售人員、交易人員以及其他專業人士可能會依據不同假設和標準、採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頭或書面發表與本報告意見及建議不一致的市場評論和/或交易觀點。本公司沒有將此意見及建議向報告所有接收者進行更新的義務。本公司的資產管理部門、自營部門以及其他投資業務部門可能獨立做出與本報告中的意見或建議不一致的投資決策。
本報告的版權歸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對本報告保留一切權利。除非另有書面顯示,否則本報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權均屬本公司。未經本公司事先書面授權,本報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製作任何形式的拷貝、複印件或複製品,或再次分發給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權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經授權的轉載,本公司不承擔任何轉載責任。
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可能會持有本報告中提及公司所發行的證券頭寸並進行交易,也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或爭取提供投資銀行業務服務。因此,投資者應當考慮到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及/或其相關人員可能存在影響本報告觀點客觀性的潛在利益衝突。投資者請勿將本報告視為投資或其他決定的唯一信賴依據。
投資評級說明
報告中投資建議所涉及的評級分為股票評級和行業評級(另有說明的除外)。評級標準為報告發布日後的12個月內公司股價(或行業指數)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的漲跌幅,香港市場以恒生指數為基準,美國市場以標普500或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為基準,A股市場以上證綜指或深圳成指為基準。
行業評級:推薦-相對表現優於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中性-相對表現與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持平;迴避-相對表現弱於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
股票評級:買入-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漲幅大於15%;審慎增持-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漲幅在5%~15%之間;中性-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漲幅在-5%~5%之間;減持-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漲幅小於-5%;無評級-由於我們無法獲取必要的資料,或者公司面臨無法預見結果的重大不確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我們無法給出明確的投資評級。
免責聲明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平台所載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專家、嘉賓或其他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講、交流或會議紀要等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機構之觀點),亦不構成任何保證,接收人不應單純依靠本資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應自主做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風險。根據《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本平台內容僅供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使用,若您並非專業投資者,為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請勿訂閱或轉載本平台中的信息,本資料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還請見諒。在任何情況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團隊、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
本平台旨在溝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經驗,不是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報告的發布平台,所發布觀點不代表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觀點。任何完整的研究觀點應以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發布的報告為準。本平台所載內容僅反映作者於發出完整報告當日或發布本平台內容當日的判斷,可隨時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平台所載內容不構成對具體證券在具體價位、具體時點、具體市場表現的判斷或投資建議,不能夠等同於指導具體投資的操作性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