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轉載自21財經發表於2022年11月11日

可持續債券規模增長迅速,相關產品創設正在迅速出現。其中,ESG在投資市場接受度不斷提升,指數產品也陸續與之嵌連。

近日,彭博推出綠色、社會、可持續發展債券指數系列,結合符合國際資本市場協會綠色債券、社會債券和可持續發展債券原則和指引的數據字段。可被納入指數的合格證券涵蓋企業債、主權債、超國家和機構債、市政債和結構化產品。

目前,境外ESG指數市場主要包括MSCI ESG指數系列、標普ESG指數系列、道瓊永續指數系列和富時永續指數系列。境內針對A股的ESG指數編制商則主要為深交所、中證、Wind、華證、新華財經等。

不同指數的差異主要體現在樣本空間、選樣方式、指數計算方法等。指數編制過程中所使用的ESG評級、分項得分等數據,大多由發布機構自主評定,其量化模型及最終結果並不對外公布。

「投資者關注焦點正由ESG拓展至氣候轉型與碳排放等更為量化且較易達成全球共識的領域。」彭博亞太區指數業務負責人莊戟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ESG指數不僅促進可持續領域內的投資,還將在防止「漂綠」等監管領域中發揮積極作用。

彭博亞太區指數業務負責人莊戟

前沿指數的邏輯

21世紀經濟報道:當前全球宏觀環境下,指數投資的角色是什麼,投資者偏好發生了哪些趨勢性變化?

莊戟:在目前市場投資擔憂情緒上升的生態中,指數投資因具有透明客觀、依循規則等特點得以疏解投資者的情緒化部分,使投資者更理性地關注長期投資回報,而非市場短期起伏導致的投資盈虧。

同時,面臨監管趨嚴、整體成本收縮等市場環境挑戰,跨資產投資愈發受到重視,指數投資能夠幫助投資者以相對較低的成本獲取相應的市場敞口,便捷資產配置,同時個性化投資組合。

投資人需求也在不斷變化。如在股票領域,投資者在過去兩年間對元宇宙、區塊鏈、數字支付等科創類指數的需求非常強勁。雖此類指數目前表現欠佳,但長期看,它們可能會引領全球經濟顛覆式與結構性變革。

此外,受國際地緣政治風險攀升、供應鏈緊張與高通脹等宏觀因素驅動,投資者對大宗商品和硬資產的重視度與日俱增,偏好通過指數投資此類資產,有效對抗通脹。

能源轉型與綠色投資等領域同樣受到高度關注。彭博推出了一系列包括太陽能、風能、生物燃料等在內的主題類股票指數。

21世紀經濟報道:海外投資者對於中國債券、股市指數投資需求與關注度有無發生新變化?

莊戟:受多重宏觀因素影響,全球債券市場今年遭受重創,大幅下跌,彭博全球債券綜合指數年至今回報約為-21%,是該指數自1990年以來的最差表現。

在艱難的債市投資環境下,中國綜合指數在全球各市場關鍵指數中一枝獨秀。截至今年10月底,以本幣計價的年至今回報率約為4%,為彭博全球綜合指數覆蓋的27個全球主要幣種中唯一錄得正回報的指數。

長期看,中國經濟規模與發展潛力,獨立穩健的貨幣政策,均會促使境外投資者持續增加其人民幣資產的配置。

海外投資者也在加大對中國信用債市場的關注。彭博中國高流動性信用債指數市值自2020年推出以來持續增長,至今成分券未發生違約事件。我們也從多家境內債券做市商獲悉,近幾個月內,越來越多的債券通客戶對LCC成分券進行詢價。此外,摩根資產管理於今年3月上市了全球首隻追蹤包含彭博LCC系列指數的ETF。

未來在中國市場,彭博計劃推出綠色債券指數及各類主題類指數。

如何推進可持續投資

21世紀經濟報道:在指數構思、開發、落地等過程的關鍵因素是什麼,未來將重點開發何類中國資產指數產品?

莊戟:數據是編制指數的基礎,數據的質量、廣度與寬度、顆粒度等均在指數產品編制中發揮關鍵作用。

經驗同樣很重要,指數開發商需要足夠了解市場,掌握穩健的方法論,從而構建一個優質的指數平台。

數據治理是指數開發過程中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彭博遵循「與客戶共同發展指數」理念。在指數開發中,彭博會與投資者深入討論協商。如此前在亞洲推出元宇宙主題類指數中,在不影響整套指數流動性與可交易性之下,該指數納入更多「純粹玩家」(pure player),並賦予其更多的權重,而不單是依照公司市值計算,只納入綜合性的大型互聯網企業。

21世紀經濟報道:ESG指數解決方案具體如何推進可持續投資?

莊戟:ESG逐步由「錦上添花」發展為「必不可少」,對相關業績指數基準的需求由此也與日俱增。ESG指數不僅促進可持續領域內的投資,還將在防止「漂綠」等監管領域中發揮積極作用。

如今,投資者的關注焦點逐漸由傳統意義的ESG拓展至氣候轉型與碳排放等更為量化且較易達成全球共識的領域。為此,彭博在固收與權益領域也推出了巴黎氣候協定指數、氣候指數等,為投資者提供豐富的可選方案。

但從指數提供商角度出發,ESG尚無一套統一的全球標準與定義,我們側重於提供「多種指數選擇」,以契合投資者多樣化的需求。

21世紀經濟報道:國內投資者情緒能否足夠支撐更多ESG指數的發展?

莊戟:回溯過去三年的歷史表現,中國綜合ESG加權指數表現出低於母指數中國綜合指數的波動率與較高的風險調整回報。

機構投資者對ESG投資熱情顯而易見,尤其是在雙碳目標與低碳轉型戰略出台後,綠色金融、可持續投資被廣泛討論且成為市場焦點。

但從實踐角度來看,國內相對於歐洲仍有明顯提升空間,後者的ESG投資的快速發展與監管層面相對完善的法律法規有着非常直接的關係。可以預見,中國相應監管政策的落地與實施,也將進一步推動國內ESG投資的發展。

我們預計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資產管理人將ESG作為投資組合績效的關鍵因子。根據彭博的觀察,投資者希望能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ESG評分如何被制定,考量特定且不同的ESG因子,發掘更多投資價值。

與此同時,投資者也積極了解ESG投資的具體效應:ESG產品熨平投資組合波動性,增強投資組合回報表現,產生更多經濟效益還是社會效益等。

因此,我們將繼續發展多元化的ESG指數,擴充可持續投資指數解決方案,盡我們所能提供投資人需求的透明度和清晰度,滿足不同類型投資者的ESG投資需求。

(作者:胡天姣 編輯:辛繼召)


您可點擊 「閱讀原文」預約彭博產品演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