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所寫,乃是看到了一個畢業了的學生發的一個朋友圈,頓覺諸多朋友,包括我在內,偶會因為厭倦過於繁密的工作而給自己喝點心靈雞湯,卻不曾想到,這些心靈雞湯其實有毒。先將這個學生的「雞湯」呈現如下:
紐約時間比加州時間早三個小時/但加州時間並沒有變慢
有人22歲就畢業了/但等了5年才找到好工作
有人25歲就當上了CEO/卻在50歲去世
也有人遲到50歲才當上CEO/然後活到90歲
有人依然單身/同時也有人已婚
奧巴馬55歲就退休/川普70歲才開始當總統
世上每個人本來就有自己的發展時區/身邊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後面/但其實每個人在自己的時區裡有自己的步程
不用嫉妒或嘲笑他們/他們都在自己的時區里,你也是/生命就是等待正確的行動時機
所以,請輕鬆/你沒有落後
據學生說這是TED演講中很受歡迎的一段話。初讀之,想必確實能夠撫慰許多焦慮的心:確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節奏,不必要去強逼着和別人比較!放輕鬆點吧,我們走着自己的人生!
多好啊!一種尊重自己的、舒緩自持的生命狀態——這不正是許多人夢想中的狀態嗎!可是,當我們再細細讀時,會發現這是經不起推敲的——它其實就是在給試圖躺平的人製造一種所謂的平衡空間,非常可怕!以看似正確的方式宣揚躺平!宣揚一種「屬於自己的成功一定會到來」的虛無!完全無視「到來」背後需要的努力——這個世界,只有一種東西不努力也一定會到來,那就是死亡!
滿篇的「等待」,完全沒有奮鬥的意識,怎麼可以呢!很幸運,我的另一個學生經過我的啟發得出了這樣的總結:不能總是期待光找到你吧,自己走到陽光下。(語出王劭颺同學。)
這才是一種真正可取的生命狀態:要自己主動地走到陽光下!奮鬥應該是人生的主旋律!不要把躺平和休息混為一談!——奮鬥之間隙,我們確實需要休息,是為勞逸結合;但是妄圖像「三和大神」那樣躺平式的休息,等來的只有死亡!
寫到此處,我不禁想起了我經常會跟學生說的一些話,且寫出來供大家指正。
——千萬不要相信「條條大路通羅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樣雞湯。同學們,當你獲得成功時,有人會說「恭喜你哦!你真棒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肯定不會,對不對!因為這些話大多數時候是安慰失敗者的。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地進步,不斷地成功,一輩子都不要聽到別人對我們說這樣的話!
——千萬不要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這樣的雞湯。同學們,總會發光的,何時發光?八十歲?九十歲?我們每個人都是「金子」,那是說我們具備有潛力,有能力;可是只有努力才能將這種潛力和能力變成真正的實力!否則你就一輩子都活在「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這種虛無的自我安慰之中而拒絕奮鬥!
遺憾的是,我正看到諸多家長本着這樣的心態在引導和教育我們的孩子——的確,不斷發展的世界,競爭越來越激烈會讓我們覺得疲憊,甚至煩躁;的確,我們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過上一種平靜的生活,但是,這不是躺平的理由!我也曾和雞娃的母親聊過天,問她為何要把孩子的學習、成長排得那麼滿、那麼前,她是這麼回答我的:
其實兒子是否有天資我並不知道,我只是想趁着他能夠學、願意學、學得進的時候儘量地多學習一點;將來或許有一天,他在成長中會遇到諸多優秀的人,那時候他想學的話不會覺得太過於辛苦;他不想學、或者沒有能力學的話,也不至於落得太后面了,那麼,他的人生總歸不會太過於辛苦了。(語出葉媛媛老師。)
我以為這句話很真實,也很中肯:作為家長,作為老師,我們不應該叫孩子們去等待陽光,而是應該引導他們自己走到陽光之下,學會去沐浴陽光——而且,我們自己是否也首先應該使自己沐浴在陽光之下呢!
我明白髮雞湯文學生的初衷:她是一個優秀的女同學,學習刻苦,發展全面;但是她心裡總是覺得焦慮——或許是家長的期待,或許是對自己的高要求——這也恰恰提醒了我們所有的大人,當我們引導孩子們沐浴在陽光中的時候,一定要記住,他們只是個孩子,我們要關注他們的情緒與心理:
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心理,發現不合適就要做出調整,有緊必須要有松,先緊後松,把太極的剛柔內勁的訣竅用於學習與成長,則能為學習成長注入正能量。(語出韓建紅老師。)
諸位朋友,請讓我們一起教會孩子們主動走進陽光中吧,請讓我們一起陪伴孩子們沐浴在陽光中吧!請讓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奔跑在陽光中吧!惟其如此,我們的孩子們才能真正地在屬於自己的世界裡不斷收穫,不斷成長,不斷享受成功的喜悅!
我希望我的孩子們是從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