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是在華安基金的活動上。主持人特別興奮的介紹說:9月之後,經歷了一次大的顛簸,但很快重整旗鼓,又往上了。對基民來說,持有體驗特別好。拿着就很舒服,不燙手。比如銀華的王海峰;易方達的楊嘉文;國投瑞銀的綦縛鵬;
交銀的楊金金;海富通的周雪軍;廣發的唐曉斌;中歐的袁維德。這張表里的基金經理,有的是「又穩又賺」的,淨值曲線比較陡峭往上。比如劉暢暢、楊金金,今年漲了70%多,但回撤只有個位數。
張宇帆的工銀物流產業、林樂峰的南方轉型混合,5天。啊,畫線派這群老師傅。都在哪個技校練的手藝?
本文非推薦基金,僅為闡述一種分析思路,以啟發大家。大家也可以用基金經理的名字,搜他們的類似風格產品。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