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地道長沙味道的「茶顏悅色」,可以算是近年來網紅奶茶界的翹楚,不但聲勢浩大,還成功做到了出圈,憑實力碾壓其他品牌。
但就是這樣的網紅奶茶店,卻執迷於紮根長沙。對此,很多代購小哥發現了商機,並成功幹上了往返長沙的工作。不為別的,只是為了幫顧客買一杯奶茶,而這份代購業務的斂財能力也相當不錯,動輒幾百上千的價格,確實令人心動。
面對這樣的行業現狀,不禁令人發問:既然茶顏悅色這麼火,為什麼不離開長沙,在全國範圍內開設新店?

作為奶茶品牌,「茶顏悅色」無疑是成功的,它不僅讓品牌極具價值,甚至一躍成為了長沙的代名詞。
單單是小紅書上,對於這款奶茶的筆記就高達140000萬篇。很難想象,讓消費者自費打卡並自發宣傳的奶茶,到底有怎樣的魔力,或者說口味有多新奇。
甚至,翻看很多網友的筆記,都不約而同的提到了一句話,那就是「來長沙旅遊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喝茶顏悅色」。
簡單點來講,「茶顏悅色」已經成為像橘子洲頭一樣頗具長沙代表色彩的旅遊景點,每個動身前往長沙的旅客,都會不自覺的想要打卡。
很多喜歡說走就走的年輕人,甚至就是為了這一口的奶香,周末不惜萬里直奔長沙。基於這種情況下,「茶顏悅色」不願走出長沙的目的就很明顯了,因為它很懂得飢餓營銷,也清楚品牌的定位。
2013年,長沙奶茶品牌隸屬空窗期,既沒有一線大品牌的空降,也沒有二三線品牌平分天下的盛況。基於長沙本身的飲食結構,奶茶品牌的空缺,促使了「茶顏悅色」的誕生。
在融合了長沙當地特色後成長的「茶顏悅色」,直接將目光瞄準在國風奶茶的定位之上並順利占據市場,成為長沙的代名詞。隨着近年來奶茶品牌的崛起,「茶顏悅色」的市場非但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反而越來越火。
在同質化市場如此飽和的當下,「茶顏悅色」仍然熱衷直營店。截止到2020年底,「茶顏悅色」已經在長沙開設了270家店鋪,且均為直營店。
從2013年到2020年,基於七年品牌底蘊的支持下,「茶顏悅色」的創始人呂良才下定決心讓品牌走出長沙,而在此之前,他曾道出自己的擔憂:「外面的世界很危險!」
2018-2020年中國典型新式茶飲品牌門店在快速擴張,茶顏悅色的門店增速卻依舊有上漲趨勢,且保持在49%左右。對於一個門店主要集中在長沙地區的奶茶品牌來說,它確實做到了行業唯一。
顯然,在品牌融資之前,呂良並不認為讓品牌走出去會有更好的發展,在他看來,呆在合適的地方才更利於發展,也更安全。

對於大多數遊客來說,抵達長沙的第一晚,一定會打卡「超級文和友」。點開小紅書,關於長沙超級文和友的推薦文章就高達110000篇,這個上午11:00開始營業至次日凌晨3:00的超大「小吃一條街」,占地20000平方米,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人前去打卡、拍照、就餐。
對此,文和友的創始人文賓則表示,要將品牌做成「中國美食界的迪士尼」。這樣一所超級大的餐飲體系,在長沙嘗到甜頭後,也曾躍躍欲試走出長沙。
當市場被過度關注,自然就有了資本的融入。2020年2月,加華資本一擲千金,花費億元投資文和友。
次年,越來越多的投資方,將目光看向文和友,紅杉資本中國、IDG資本、華平投資、碧桂園創投、GIC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易凱資本等公司紛紛加入其中。
截止到2021年8月,文和友剛剛結束了B輪融資,儘管並沒有對外公布融資金額,但根據相關數據可以做一個大致的推算,B輪融資過後,文和友的市場估值或許能達到100億元。
可就是這樣的文和友,卻在走出長沙後遇到了難題,「水土不服」也成了它的代名詞。
先後在廣州、深圳開店的文和友,非但沒有達到像長沙一樣空前的熱鬧景象,反而遭遇了滑鐵盧。2020年,高舉旗幟進入廣州的文和友,經歷了僅僅一年,就已經不在需要排隊。
並且,很多抱着試一試心態前去廣州打卡文和友的顧客,並沒有被它的經營模式所吸引,反而吐槽產品的口味難吃。這也讓廣州文和友的口碑一落千丈,且顧客回購率大幅度降低。
在廣州文和友經營業績日漸下滑期間,2021年,文和友再度把目光放置深圳。文和友貼近深圳文化理念,以「深圳墟」為概念,改造了占地20000平方米,共計四層的一整棟樓作為主體。
2021年4月2日,深圳文和友正式開業並順利接客,當日店內排號超過「4萬+」。這本應該是一個好兆頭,卻不想僅僅五個月,深圳文和友就做出了令人咋舌的轉變,將主推產品小龍蝦換成生蚝,並直接更名為「老街蚝市場」。
目前,深圳文和友已經沒了曾經的輝煌,其中的商鋪也多為「半邊紅火半邊涼」。這個被資本看好的超級體系,為什麼在走出長沙之後就變味了呢?
顯而易見的一點就是,小吃、零食、奶茶、百貨,這種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產業,很難被資本擺布。它們的存在更取決於消費者的熱衷程度,所以銷售額也會和地區掛鈎。「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含義,大概也是如此。
當文和友滿懷信心的從長沙到深圳,卻依舊將小龍蝦作為主打,顯然並不能滿足當地人的口味和消費喜好,所以才會促使品牌熱度一降再降。
對於文和友來說,走出長沙之後的一系列問題,仍亟待解決。但它的嘗試也證實了一個現狀:網紅店想要走出長沙,真的很難。

作為網紅餐飲主陣地的長沙,早已成為了資本認可的戰場。
根據企查查提供的數據可以看到,截止到2021年7月,長沙當地7個新消費品牌因太過火爆而受到資本的認可,前後共獲得12次融資。
自2021年起,截止到目前,長沙新消費項目融資總金額為236.51億元,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過去五年來長沙新消費融資總金額的68%,由此可見,網紅餐飲業在長沙的發展空間還很大。
以「檸季」為例,這個成立於2020年12月22日的檸檬茶品牌,在短短的半年時間內,就在長沙開出150家分店,實力不容小覷。其品牌也因實力不凡,於今年7月被字節跳動看中,輕鬆拿下數千萬元融資。
另一邊,於2021年6月成立不過一年的墨茉點心局,竟然接連收穫了四輪融資。清流資本、元璟資本、日初資本、番茄資本、源來資本、今日資本的不斷加碼,也讓這個在2020年8月剛剛開業的點心坊市值翻倍。
如今,這家定位只做新中式的點心店,市值早已過億,成為這一屆之中的黑馬。儘管店鋪數量遠不如茶顏悅色、檸季,但它店面的銷售額一直居高不下。
儘管在長沙,墨茉點心局已經擁有了不錯的成績,但品牌創始人王瑜霄則表示:未來公司的發展重點是在確保產品推陳出新的同時,確保門店拓展。
透過她的表態也能看出,她很想讓墨茉點心局走向更大的舞台,而這一步,最先就是走出長沙。
透過不同品牌的發展歷程,也能夠看到,長沙對於網紅餐飲店的包容性更強,並且當地人對於餐飲業觀點大致相同,所以才能促使一個又一個全新品牌的萌芽以及誕生。
但一旦當品牌走出長沙這個舒適圈,就將面臨着不同口味的消費者,以及與長沙截然不同的市場需求。往往,對於一個網紅餐飲店來說,很難做到在短期內針對不同地域的飲食習慣改變風格。
而這也促使了一批又一批想要走出長沙的網紅餐飲店屢屢失利,在這種情況下,品牌自然更願意堅守領地,以確保自身的安全,和足夠的資金流動。
顯然,網紅餐飲店不是不想走出長沙,而是他們現在的品牌實力,還不能支撐他們與被絕大多數消費者認可的一、二線品牌做正面對抗。
由此可見,長沙當地的網紅餐飲店只有把握機會,並且跟緊時代的腳步和顧客的需求,在不斷的積累中將品牌做大做強,才能更好地向廣闊的市場邁進。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