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 呦呦鹿鳴

瑞麗太難了。這些天,西南邊境城市瑞麗牽動人心。
這是重要的珠寶交易集散中心、最大的對緬貿易陸路口岸。
一個聲音來自曾任瑞麗副市長的戴榮里,他在10月28日發文說:「疫情,無情地劫掠着這個城市,一遍又一遍,榨乾了城市的最後一絲生機,吞噬着無數人剛剛燃起的希望。讓很多人在希望中等待,又在等待中感受着無盡的折磨和煎熬。無情的病毒,一次次襲來,五次封城,已經讓這個城市自然與人文、歷史和現實、邊疆和內地、中國和緬甸,發生了無數的錯位。一次封城,就有一次嚴重的情感和物質的失去,一次抗疫經歷,就有一次怨氣層層的疊加……儘管政府部門做了千方百計的努力,但對於一個城市而言,極度的折磨,即使是內陸城市也勉為其難。……這個小城無法再承受其重……這個小城,正承受着千載難遇的大劫難。」

戴榮里呼籲說:「請救救這個英雄的城市吧!請關注這個美麗的邊陲小城!!請給這個城市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吧!!!」

在10月28日上午各大媒體報道中,大都將這篇發表在個人公眾號上的文章冠名以《瑞麗副市長發文求助》廣泛轉載傳播。不過,實際上,戴榮里本是中鐵建工集團黨委工作部副部長,2018年作為中組部、團中央第18批赴滇博士團成員掛職瑞麗市政府副市長。這個掛職時間應該是一年,目前已離開瑞麗。
因此,正確說法應是「原任副市長」。掛職離任的他,對瑞麗抱有深厚的感情,如今也是情到激處,暢所欲言,一瀉千里。但已經回到北京的他不代表瑞麗官方的說法。
就在戴榮里發文的同一天,瑞麗市委宣傳部負責人在接受《中國慈善家》採訪時否認瑞麗長期「封城」的說法:「不是完全封閉的狀態,只是嚴管期,老百姓的物資、生活保障都沒有問題。但由於一直有新增病例,疫情持續時間太長了,大家的日常生活肯定會受到影響,難免會有一些情緒。」瑞麗市一位政府官員向《中國慈善家》表示,「網上流傳的『瑞麗已成空城』『常住人口從50萬降到10萬』的說法有些誇張,20萬人還是有的。」
10月28日,瑞麗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楊曉梅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瑞麗是一個邊貿城市,商業的確受到衝擊,但是現在當地疫情防控正在有序展開,生活安定。」
這些訪問,和前面戴榮里的文章都在同一天出現在我們面前,那麼:既然「生活安定」「物資、生活保障都沒有問題」,又為什麼說已經「榨乾了城市的最後一絲生機」,又為什麼要「救救這個英雄的城市」呢?
真的很嚴重嗎?瑞麗到底有多難?是不是真的需要求援?
我做了一些了解,與熟悉瑞麗現狀的朋友溝通後,才明白,其實是他們各自敘事視角有所不同。
防疫一線工作人員非常辛苦,疫情防控有成效,但瑞麗人的困難同樣是真切且客觀的:處處關門,經濟停擺,老百姓長期沒有了收入,各種矛盾漸漸累積到了一個臨界點。
去年9月以來,瑞麗接連爆發五次疫情,每每出現一批新增感染者,主城區就實行封閉嚴管,居民居家隔離時間越來越長。即便解封,大量商店因為禁止聚集依然關停。去年,武漢封城是76天,但瑞麗的遭遇比武漢更反覆,更漫長。
比如,4月1日,瑞麗發布《關於暫時關停珠寶交易市場及翡翠互聯網直播經營活動的通告》,叫停一切線上線下的經營活動。僅僅這一個文件,就直接影響了數萬人的生計。(2018年,瑞麗就有超過20個珠寶翡翠專業市場,珠寶經營戶接近1萬戶,直接旅遊從業人員也接近1萬。)

10月26日,一名網友「瑞麗學生」發帖說,8月3日再次封城直到今天,現在的政策是每天只有兩個離瑞名額,自己和家人有家不能回,這一年沒有任何的收入,心理處於崩潰邊緣。以下兩則,分別來自「掌上瑞麗」和「五千里江山」公眾號上的留言區:

瑞麗市政府印發了《應對疫情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的支持政策》,以減輕企業負擔、保障民生。不過,在10月28日《中國慈善家》雜誌的報道中,一位培訓學校校長說,業務困頓,房租不降反升,「通告上說銀行會減免或延緩個體戶償還商業貸款,但銀行那邊沒有任何變化,打電話給政府部門,答覆說政府只是提出這個倡議而已。」「這場疫情讓我從富婆變成了負婆。」

在大多數普通家庭里,流動資金往往有限,很難應對大半年乃至一年沒有收入的境況,何況,這種局面的結束之日看起來遙遙無期。

這就是瑞麗當前的難處。

這一切的起點,基於瑞麗的特殊地理環境。請看圖:
瑞麗三面與緬甸接壤,於是,瑞麗的國境線長達169.8公里。這些國境線不像海岸線那麼清晰,而是有「跨境而居」的特點,「一院兩國」「一井兩國」「一街兩國」「一橋兩國」,甚至「一屋兩國」,當地人往往盪個鞦韆就「出國」了。

這就形成了特殊的防疫環境。

不巧的是,緬甸一方面是疫情局勢不樂觀,一方面是政局不穩定,槍炮陣陣,結果,在防範疫情的同時,瑞麗人還要隨時防範流彈傷人。這樣的地理環境,要想防控住境外輸入,難上加難,各種不利因素都集中到了一起。

10月26日,瑞麗的上級,德宏州州委書記姜山來到瑞麗市抵邊村寨,傳達貫徹省委書記指示,並實地查看疫情處置和邊境管控情況,強調要「讓每一個抵邊村都成為病毒不可進入、不可攻破的鋼鐵堡壘」。10月28日,「掌上瑞麗」發布消息說,傳達省委書記指示,堅決守住「不輸入、不反彈、不外傳」的底線。
這個底線的關鍵,其實就是「不外傳」。
也是在這個意義上,瑞麗人是在為國家守住疫情屏障。
他們必須扛下所有。
10月26日,瑞麗市按照「封閉區、管控區和防範區」三類防控區域進行劃分,非因病、因喪、因公三種特殊情況申請離瑞的,實行7、14、21天的自費隔離政策。
這意味着長期壓力的存在。再看看這169.8公里國境線,犬牙交錯,到處是山林,一下就鑽過來了,即便有鐵絲網,挖個地洞就過來了。尤其目前緬甸局勢不穩,疫情頻發,因此,瑞麗的疫情防控將一直處於被動狀態。


目前,從截至10月28日來自瑞麗政府方面的信息來看,瑞麗仍然處於穩定可控的狀態,並未到了「最後求援」階段。
但我們不能不想:瑞麗口岸怎麼辦呢?瑞麗的50萬人已經減少到10-20萬人,剩下的這些人,都是無法離開的,如果這裡的經濟長期停擺,他們又如何繼續生活下去?經濟不活躍起來,地方財政再怎麼強硬,也有撐不住的一天。

防疫是為了民眾健康,但是長期困頓同樣會直接損害人的健康,有些心理上的影響甚至隱秘而持久。
我注意到,10月27日,瑞麗市召開疫情防控社情民意反映問題專題處置工作會,研究解決近期輿論反應強烈的民生保障問題,會議要求,定期收集梳理群眾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建立民生工作任務清單,限時辦理完成,保證辦理質量,接受社會監督。
這是一個很好的態度,說明各方聲音互動越來越多。
如前所言,長期沒有收入的家庭,生活承壓能力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因此,我想,不管是不是到了對外求援的最後階段,是不是「最後的一絲生機被榨乾」,也應放棄「生活安定」的說法,把對民生之困的重視再提高一個層級,一是增加資源投入,減輕老百姓的生活經濟壓力,二是在防疫背景下設法增加彈性空間,恢復生產和貿易,適度開放市場。
比如,前面我們注意到,有關於關於銀行催貸的抱怨,也有銀行方面沒有執行市政府減免或延緩個體戶償還商業貸款「建議」的抱怨,那麼,這些抱怨是否屬實?在整個城市長期停擺的情況下,國有銀行的社會責任感如何體現?在我看,不僅應當延緩、減免,而且應該在此基礎上,準備一批資金給停擺的經濟單元,讓他們獲得新增貸款,重新運作起來。

瑞麗看起來離我們很遠,50萬人在14億人之中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這座不久前還美麗活躍的小城,不應該也不會成為一個孤島,今天的網絡熱議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雖然知道時間還會持續很久,但我們仍然希望瑞麗的人們早點過這一關,希望「榨乾了城市最後一絲生機」的那一刻永遠不要到來。
20211028呦呦鹿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