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容易分心這個問題非常普遍,也非常影響效率。我研究分心有段時間了,總結了一些自己分心的原因和克服的方法,分享給你們,希望對你們也有所幫助。



1.遇到困難



在工作遇到困難時,我最容易分心,比如在我寫作的時候遇到一個觀點想不透,不知道怎樣去表達。我會下意識的拿起手機,默默告訴自己,我只是用來查資料的,

但是不一會兒就刷起了微博,感覺很放鬆,

但只要一想到我還有工作沒完成,我就難受,焦慮,越焦慮越放不下手機。

就在剛剛,我改這篇文章的時候就因為卡住了改不下去,突然覺得口渴去倒了杯水、然後經過鏡子,發現臉有點干去敷了個面膜,浪費了15分鐘。

我們的大腦天生有逃避機制,它喜歡逃避困難,並且,它的想象力也很豐富,在遇到挫折的時候,它會放大這件事的困難程度,覺得根本不可能完成,這讓我們更加焦慮。

我的解決方法就是:不要想太多,降低對預期結果的要求,直接開干

比如說當我寫不出東西的時候,我會告訴自己,不要追求完美,先把腦海里已經有的想法寫下來,寫完後再改。

事實證明,每當我真的寫下來以後,發現也沒想象中那麼差,大多數時候這個坎也就這樣過去了。

還有些坎過不去的,我會使用任務拆解法,比如,寫不出來某個觀點,我就會反問自己出了什麼問題?是否有些例子還不合適?有些論點還沒有求證?

然後我會給自己劃分任務:

寫草稿

找論點

試圖舉例

修改

當我把一個大困難拆解成幾個小任務後,一次只專注於一個小任務,大腦就覺得沒那麼難了,就會願意去做了。



2.腦子裡裝了太多的事情



你有沒有這種感覺,在做一件事的時候,沒有把心思完全放在這件事情上,總是想着接下來要做什麼。

每當我有這種心態時我就很難專注。

這是因為,信息並不能像保存在硬盤裡的文件一樣保存在大腦中,信息會占用我們的注意力資源,拖累我們處理其他事情的速度。

這時候你就需要建立你的外腦系統,

把你想要做的事情記下來

把你的煩惱都記下來

把你的靈感記下來

讓大腦做它最擅長的事:思考。把記憶的任務留給外腦。

關於怎樣建立外腦系統,可以看看我之前的視頻:Notion系列、Obsidian系列Obsidian|開啟知識管理新篇章




3.多任務處理使我們分心



一心多用使我們疲憊不堪,雖然在現代的生活節奏下,很多人都提倡多任務處理(為了節約時間),包括我也不例外。但我們很可能誤解了多任務處理的核心,

許多人認為多任務就是大腦同時做很多件事,比如

一邊和別人聊天一邊看短視頻

一邊刷微博一邊看書

一邊寫方案一邊回復同事信息

但你有沒有這種感覺,當我們在網上衝浪的時候,雖然看了很多東西,但壓根兒記不住看了什麼,也沒有娛樂的放鬆感,也沒有學到東西。

不記得自己刷過什麼視頻

不記得自己看過什麼微博

也不記得自己看過什麼書

這整塊時間好像都是缺失的,空白的一塊。

這就是多任務處理帶來的影響,

準確的說,這其實不叫做「多任務」,因為我們的大腦並不具備處理多任務的能力。

在《卡片筆記寫作法》中,有個多任務的觀點很有意思:

它指出了一心多用為什麼令我們疲憊不堪?

原因是:我們總以為自己是在同時處理多任務,但事實上,我們只是在多件事情中快速地轉移注意力,而每一次轉移注意力都會削弱我們的專注力,並會延長我們再次集中注意力的時間。

從我們的身體構造來說,我們每個人只擁有一個大腦和一個身體,我們並不擁有多個大腦。

我們並不能像電腦一樣可以同時運行多個程序,所以當你的大腦同時做多件事的時候,你會感到數據到處亂竄,

經常在做一件事的時候不自覺地想到另一件事

腦海里竄出與眼前做的事情不相干的畫面

或者根本記不住剛才想要幹嘛

這不僅會影響專注力,還會影響記憶力。

更適合我們人類的多任務其實是:同時調用身體和大腦。比如在跑步的時候,我們的大腦是放空狀態的,這時候我會聽一些英文電台來培養語感。

在拖地的時候我會聽一聽有聲書,順便吸收點知識。

但我現在絕不會同時做兩件需要用腦的事,這有本質的區別。

現在我的處理方式是,在我時間不夠充裕的情況下,確實會偶爾使用「多任務處理」同時調用身體和大腦提升時間的復用率,但千萬不要一起做同時需要調用大腦的事情。

並且,即使真正的「多任務處理」(同時調用大腦和身體),對我們也是有一定影響的,因為我們不可能做到完全不動腦,即使是在我們做體力活的情況下,我們仍然需要一些注意力來控制眼前的事,

所以這個方法還是儘量少用,除非時間緊迫,否則在做一件事的時候就專注於當下,才能最好的保護我們的專注力。



4.被人打斷



寫稿的時候被人打斷,錄視頻的時候被電話打斷,在做專注類工作時,各種突如其來的打斷,都可能直接讓我宕機,找不回當時的感覺,很難重新開始。

我的處理方式是,在開始工作之前跟身邊的人打好招呼,給自己一個不被打擾的時間段,或者乾脆戴上耳機。

如果有需要溝通的部分,我會留在另一個時間點一起處理。

我在家工作,我受到的干擾比以前在公司還要大一些。我媽就經常會進來叫叫我,

要不要吃點水果?

起來喝點水?

起來走動走動?

所以現在我在做專注類工作的時候,都會提前跟家人打好招呼,要麼就關山門。



5.感到無聊



人容易對熟悉的事物感到無聊,這跟我們體內的多巴胺有關,當多巴胺分泌不足時,人會變得遲鈍,消沉。

多巴胺是由大腦分泌的神經遞質,參予對軀體的運動,精神活動的調節。

多巴胺的分泌會使人感覺良好,

我長期在家工作以後就發現我的生活非常枯燥,也很少與人交流,我為了打敗無聊做了很多事,買東西,研究新的軟件,找新的遊戲...後來看到一本心理學《心理動機》才知道,人是需要新鮮感的,

人類的愉悅感原來與多巴胺有關。

但多巴胺這個東西很傲嬌,它消失的很快,所以達成目標所帶來的快樂不會持續太久,成就感總是飛逝而去。人們從中很難體會到太多的滿足感,這就是我們需要不斷地折騰(尋求挑戰)來滿足自己的原因。

解決方法是儘量不讓自己陷入一個枯燥的循環當中,在多巴胺流失之前先給它補上,比如,我非常喜歡學習,但我也有不想看書的時候,所以我不會強迫自己連續看5個小時的書。

我會給自己留出時間看視頻、打遊戲、或者刷微博,我每周也會出去外面走走,看看大自然,我沒有強迫自己過上絕對禁慾的生活,這樣我的多巴胺也就比較平衡。

簡單來說就是允許自己娛樂,允許自己放鬆,玩的時候盡興的玩,工作的時候認真工作,人的行動力就不會失衡。

關於專注力的知識,也可以看看這篇分享一些提升專注力的小技巧

- END -

謝謝閱讀❤️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也許這些你也感興趣:

用Obsidian打造自己的寫作系統

深度復盤|怎樣用數據分析的思維來進行復盤?

一點時間管理的心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