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後台回復品牌免費送你《135本品牌營銷必讀書》

作者 | 林川 來源| 品牌頭版


還記得今年4月萬人空巷的「壯觀」場面嗎?號稱打造「餐飲界迪士尼」的超級文和友,從長沙複製到了深圳,開業當天吸引了超過5萬人排隊取號。

時隔半年,這家超級文和友居然換上了「老街蚝市場」招牌。不但外部裝修看起來多了幾分科技感,就連入駐商家、餐飲品類都換了。

如此興師動眾的「改頭換面」,難免引起各種猜測。走出長沙的文和友,超級網紅IP複製之路似乎並不順利。

「更名」打造地域特色IP
9月初,深圳文和友換上了新招牌——「老街蚝市場」。與此同時,半年前大家拿着手機拼命刷號排隊的公眾訂閱號「深圳文和友」,也正式更名為「老街蚝市場」。

對很多熟悉深圳文和友的消費者來說,這次的改變就像是「換了個人」。不但招牌換,內部的裝修、進駐的品牌、售賣的產品都換了。


怎麼說呢,如果之前看到的深圳文和友,是洋溢着復古懷舊情調的品牌綜合體,那麼現在的「老街蚝市場」,則已經幾乎是一個以生蚝為主題的「水產市場」。

除了更換外立面的招牌外,場內也改造成了「賽博朋克風」:巨型生蚝懸在半空,隨處可見蚝殼公司廣告、生蚝霓虹燈等諸多與生蚝相關的體驗和裝置。


當然,之前的流量王牌 「茶顏悅色」雖然店走了,但產品還在,消費者可以通過手機下單。接下來,喜茶、王檸、墨茉點心局、果呀呀等品牌也將進駐。

據官方的說法,「改名事件」並非突然,而是蓄謀已久的變化。

看得出,文和友想要通過復刻90年代熱鬧的東門老街菜市場,在精心「構築」的人間煙火中,打造「老街蚝市場」這一更貼近深圳城市記憶的地域特色IP。

「走出去」接連遇挫

繼長沙文和友排隊16000桌爆火後,一直謀劃着「走出去」的文和友,相繼在廣州和深圳布局。

曾經,文和友的目標是5年內,以長沙海信店模式為基本雛形,在北京、上海、香港、洛杉磯等國內外一線城市開出10家千平大店。

文和友最初的成功,是因為抓住了長沙人的口味。這種「抓住」,是文和友創始人文賓摸爬滾打十幾年得出的經驗。


可以說,文和友與長沙是緊密相連的。基於對長沙本地文化的深刻理解與原生情感,讓它的品牌輸出具備了差異性和地域性。

或許,一套本地化的內容,很難照搬到其他城市。文賓自己也說過:「一個外地人去到北京吃長沙臭豆腐,這個場景肯定是有問題的。」

廣州超級文和友,似乎就是一個教訓。經歷了開業初期的瘋狂排隊之後,短短几個月就歸於平淡,不少商戶相繼退出。


過於復刻長沙文和友,或許是廣州文和友不景氣的原因。不僅少有能勾起廣州人情懷的設計,在美食品類的選擇上,「廣州特色」也做得不夠。

確實,成功的商業模式可以遷移,但想要復刻消費者的飲食習慣、生活方式和記憶情感等根植的地域文化,是有難度的。

「玩轉」營銷僅成網紅
今年4月,深圳文和友開業。當天超過5萬人排隊取號,在現今餐飲界可謂鮮見。如此盛況,不僅得益於文和友IP本身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它「玩轉」了營銷之道。

年輕消費者聚集的微信、微博、抖音,是文和友最主要的營銷陣地。而「打卡拍照發圈」這種簡單易行、覆蓋面廣的傳播方式,恰恰是年輕消費者十分熱衷的。

在深圳文和友,除了就餐路線外,還有一個遊覽路線。重疊的垂直招牌,營造出電影視覺的不夜城效果;各種逼真還原的年代場景,都可以成為拍攝背景。再加上回潮的復古風和「憶往昔」的滿滿情調感,完全戳中了年輕消費者「任意角落都能拍大片」的分享打卡「痛點」。


根據媒體數據,2020年,長沙超級文和友在「兩微一抖自媒體」的曝光量,累計超過了60億次。

高頻次的曝光,讓文和友每到一處都會吸引眾多關注。但是,消費者拍照獵奇之後,重複消費的產生,更依賴於品牌的核心競爭力。

對想要依託 「本土文化」吸引消費者的文和友來說,輸出的內容不夠本土,更多呈現的是「網紅」標籤,顯然是難以獲得持久關注的。


如果品牌的核心競爭力不夠,當開業流量紅利消退,消費者的新鮮感過去,客源流失也是必然。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爆火半年之後,文和友就徹底的「改頭換面「。

「餐飲界迪士尼」路漫漫

文和友的願景是「成為中國美食界的迪士尼」。或許,對於文和友來說,迪士尼並不是一個好標的。

迪士尼樂園的各個景點與迪士尼品牌之間,是有機統一的整合。同時,迪士尼、環球影城等文娛類項目,是依靠動畫片、動畫故事等一系列IP的文化傳播、打造、沉澱,才發展成為「現象級」。

反觀文和友的商戶,更像是個「租客」。獨立營業的入場商家,就如同在文和友開了家分店。如果商家營收未達預期,分手也是必然。這樣的「合則聚不合則散」,很難凝聚成真正的品牌文化。


長沙文和友的爆火,導致文和友無論是產品、空間還是文化等層面均與長沙捆綁緊密。這種文化烙印,會對消費者建立後續文和友與本地城市的關聯產生影響。

可以這樣說,地域文化符號成就了它,也局限了它。

傳播上存在認知阻礙,難以與其它地域的消費者產生強聯繫,要複製文和友IP,就要挖掘本地文化與文和友IP的強關聯。但是,這又有可能讓文和友IP失去了本身的調性。

如今的文和友,影響力還稱不上全國文化IP現象級。當它走出長沙,如果沒有實質輸出形成與當地消費者的深度聯結,就很可能只是一個網紅打卡地,難以獲取穩定持續的流量。

那麼,擺在文和友面前的路,只能是根據各個城市的特點進行本地化。


深圳文和友「老街蚝市場」的誕生,說明文和友已經意識到IP複製之路的制約所在,並試圖用「生蚝」這個超級品類,做一個地域IP美食集市。或許,它想再次走長沙文和友小龍蝦的成長路徑。

但亦如它在公眾號中所說,想要快速理解深圳這個地域是很難的,它像一個巨大謎團,一切都是未知的。

「網紅」文和友想要變成「餐飲界迪士尼」,全新地域特色IP的打造究竟能否成功,也只有等待時間來驗證。


全文完,更多有趣內容碼上看

/熱文推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