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明月別枝驚蟹】作者.辛有疾
明月別枝驚蟹,清風半夜和諧。偉大時代寫實盤,偶遇蟹腳一鉗。 七八行字違規,兩三句話敏感。書房裡面扯鹹淡,五月文章忽不見
昨晚收到系統通知,說書房文章《老唐實盤周記20210522》因內容違規被刪除。
因為涉及交易記錄,自覺挺重要的。於是嘗試將可能違規的文字刪除後,重發一次
以下保留文字,均為2021年5月22日原文,一字未改。周三上午,11.78買入2%陝西煤業,資金來自1.47賣出等額恒生ETF。這個買入位置,只要做過3月12日《陝西煤業的思考過程》一文末尾作業的朋友,應該都是提前知道的:用年報數據替換文中的估計數據,得出十年年均淨利潤及十年年均扣非淨利潤,然後套文內公式一通乘除即可。我借花獻佛,把@趙小閒 的表送給其他沒動手的懶蛋兒。目前我的計劃是:陝煤倉位上限15%,計劃在11.8~8.7之間完成投入。一年內賣點上調為23元。若看了小閒的表,還是不知道這些價格怎麼來的,那就實在是懶過頭了。有疑也就別問啦,老唐一樣懶,可以遞飯碗但不能幫着嚼。關於倉位,之前我的安排是10.15~10.8區域買入2%倉位,然後每下跌10%翻倍增持,直至8.1~8.7之間打滿15%上限。目前已經完成11.78和10.8各2%倉位,且年報數據後對陝煤的估值和賣點均有輕微上調,故後續倉位微調為10、9.2、8.7分別安排3%,3%,5%倉位。當然,前提是市場給機會,且屆時自己還有錢的情況下。5月19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保持經濟平穩運行。會議指出,今年以來,受主要是國際傳導等多重因素影響,部分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要高度重視價格攀升帶來的不利影響,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突出重點綜合施策,保障大宗商品供給,遏制其價格不合理上漲,努力防止向居民消費價格傳導。……着力調結構,抑制高耗能項目。發揮我國煤炭資源豐富優勢,督促企業在確保安全前提下增產增供,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障。周四早晨,陝西煤業大跌,最低跌至11.20元,相比周三早晨老唐的買價足足下跌了5%。市場應該是將會議精神理解為打壓煤價了。因為老唐剛剛買入,然後就出現了股價大幅低於老唐買價的機會,有不少朋友趁機「抄了老唐的底」。對於抄作業這種事,老唐秉持不鼓勵、不反對、不負責的三不主義。在2019年8月的《抄作業的三種疾病和四種境界》一文里,老唐曾將「抄手」分為「優良中劣」四種境界。說句可能被批評為狂妄的話:對於很大一部分朋友來說,利用老唐的思考和研究結論,做「優、良、中」三種境界的抄手,可能是比自己亂來更靠譜的路——當然,專業向市場輸送資金的「劣」級抄手除外。但是,可是,但可是,抄作業的朋友,請一定要記得「市場先生無法預測」的口訣,要明白老唐完全可能是錯的,要掌握老唐持有某某股票的倉位和後續安排,並確認自己也有同等承受能力。——千萬不要忘了老唐10.38開始介入的分眾,最慘時曾跌到過3.85。那並不遙遠,就發生在最近三年的時間段里
目前持倉騰訊29%,洋河25%,古井B5%,分眾5%,茅台4%,海康2%,陝西煤業4%,恒生ETF 26%。另有福壽園1萬股觀察倉不計。下表除股價和百分比之外,其他科目單位為人民幣億元。註:①採用席勒市盈率估值的企業,不估算三年後估值;③持股比例=持股市值/賬戶總值。在無交易狀態下,該比例也可能因每隻個股股價波動幅度不同,而發生小幅變化;④倉位加總偶爾可能為99%或101%,原因是持股比例為四捨五入數據,例如10%代表實際倉位在9.50%~10.49%之間。自2014年公開實盤至今,年度收益率分別為62%,13%,23%,62%,-18%,52%,66%,7%(均不含新股中簽收益)。若2014年元旦淨值為100,則當前淨值為808。以7.4年折算,年化收益率約32.6%。1.茅台業績說明會。
5月19日,茅台召開業績說明會。對我而言,有價值的信息有兩個。高衛東回復有關提價的提問時強調:截至目前,公司沒有上調飛天茅台出廠價的計劃。這不是新信息,只是對年報里暗示過的信息所做的確認。在今年4月1日的文章里,老唐就寫過「2021年主打產品53度普茅,不會上調出廠價。」同一篇文章里,我給出的預測是2022年大概率上調出廠價。目前仍然持這個預判。對預判理由感興趣的朋友,請重讀舊文《貴州茅台2022年再躍進》。在2017年12月28日的茅台經銷商大會上,當時的茅台董事長李保芳說過:到2019年年底,茅台將形成5.6萬噸基酒生產能力。結合茅台核心區的生態環境承載能力考慮,至少十年內不會再擴產了。——①實際建設進度比保芳總預計的晚了一年,到2020年底才形成5.6萬噸基酒產能;——②此處的10年,不確定保芳總指2027年還是2029年。擴產能需要參考市場前景,結合茅台技術人才儲備、土地資源、生產性物資供給、生態承載能力等因素進行綜合考量,公司正結合「十四五」規劃的編制開展相關論證工作。即使產品嚴重供不應求,但茅台依然需要考慮生態承載能力,謹慎對待擴產問題。在我看來,目前制約茅台擴產的主要因素,一是土地,二是有機高粱種植面積。論證、報批、啟動、建設、投產,這個流程走下來,就算土地和高粱供應跟得上,估計茅台基酒產能的實際性增加,也不會早於保芳總說的2027~2029年;實際商品酒供應量的增加,不會早於2031年。聊這個,是因為有部分朋友看到「論證擴產」的信息後,立刻樂觀起來,類似「再造一個茅台」之類的憧憬已經在市場流傳開來。所謂十萬噸之類的計算,幾年前老唐就做過。給大家看一份筆記截圖吧(鬼畫桃符,將就看哈
)說明會上高董的回答,我個人理解只是一種被逼到牆角的太極而已,並不意味着茅台馬上要擴產。投資者應保持冷靜,不要被市場PPT專員慷慨激昂的故事打動。老老實實等擴建項目動工後,再去預測「幾年後投產、再幾年後供應增加」也不會晚。2.洋河業績說明會
問:為什麼20年經銷商保證金大幅從26.68億減至2.79億元?副董事長、總裁鍾雨答:2020年春節距離元旦較近,2019年末收取了經銷商備貨保證金。2021年春節距離元旦較遠,2020年末收取的備貨保證金相對較少。問:公司經銷商去庫存情況如何?與歷史相比,現在經銷商庫存水平是處於什麼位置?董事、執行總裁劉化霜答:目前公司庫存水平處於往年歷史最低,呈良性合理水平。估計市場人士也是看到這四個字以後樂觀起來,推動周五洋河股價大漲的。副董事長、總裁鍾雨答:百年以上窖池數量占總窖池數量的3.4%,產量占2.8%。以前,老唐手頭的老窖池數據是2020條(來自公司宣傳資料)。按照鍾總披露的這個3.4%,那至少有70000×3.4%=2380條以上。邏輯上推測,和2020條的數據差異可能有兩種來源:①1911~1921年間挖的;②以前的2020條數據,不含雙溝旗下的老窖池,本次3.4%是將雙溝老窖納入了統計口徑——推測是後者的可能性大。2021年一季度營收1353億,同比增長25%;歸母淨利478億,同比增長65%;非通用會計準則下歸母淨利331億,同比增長22%。當晚文章下面有朋友問我,騰訊業績超預期嗎?我回覆說「沒」。去掉非現金項目的影響,一季度增值業務增速較低,同比增長僅16%。這是預料之中的數據,主要是去年一季度普遍居家隔離,遊戲收入基數很高造成的;網絡廣告同比增長23%,湊湊合合吧——媒體形態不同,基數不同,不能和分眾一季度同比增長3511%去比;金融科技和企業服務同比增長47%,單看這個數據當然不錯,但主要是這個市場本身增長非常快,而不是小企鵝能幹——實際上,華為雲的市場份額今年已經超過騰訊雲,躋身世界前五。就目前的小企鵝而言,短期業績增速下降不是什麼大問題,首期投資500億推動「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戰略也不是什麼大事兒。內部問題是反壟斷利劍高懸。上月底市場傳的有鼻子有眼的罰款100億,至今也沒見落下來。反壟斷,究竟是敲山震虎、點到為止,還是全面整治、定位逆轉?阿里的182億罰款,是結束的開始,還是開始的結束?……不過,我相信優秀的企業、優秀的大腦自會去尋找解決方案。我相信小馬哥和他的團隊,不會辜負老唐支付給他們的工資
在我看來,目前價格的騰訊,依然在合理估值範圍以內,成長路徑依然清晰可見。如果市場先生恐慌出逃,我不介意繼續笑納饋贈。入選筆記是:如何用四張清單來操作六字真諦——by@化石的平方請這位朋友留下收貨地址——如果選擇老唐的四本書籤名套裝做獎品。或,留下微信號——如果選擇加老唐微信好友做獎品。無論是否入選,輸出本身已經是對自己的巨大幫助,是非常深入的學習過程。我相信所有寫過讀書筆記的朋友,都會有這個感觸。借着這個激勵,將雙手放在鍵盤上,給自己一個成長的機會吧!本周跑步兩次,單次10公里,散步兩次合計14公里。周六同口徑除皮淨重83.3kg(175cm),環比降低0.5kg。本文為老唐個人投資記錄,文中任何操作或看法,均可能充滿老唐個人的偏見和錯誤。堅持獨立思考,萬萬不可依賴老唐的判斷或行為作出買入或賣出決策。切記切記。祝朋友們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