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準一個目標,然後向前努力,是很多人認同的做法,
在應對外部環境變化時,我們在把路走遠的同時,更要把路走寬。
能面對挑戰的人,多少都有點盲目樂觀。他們遇到不順心的事時,會告訴自己一切都會過去的,這沒有什麼大不了,他們相信自己可以改變目前的狀態。
堅定的樂觀、不懷疑自己,這些品質會讓他找到解決問題的力量。
懷揣「蘑菇心態」
大多數人的成長要像蘑菇一樣,在沒有陽光照射的角落裡,暗自成長。
當我們的能力沒有達到工作要求的遊刃有餘時,我們只有蟄伏,多做事、少提要求,用心學。
沈從文說:「有些路看起來很近,走去卻很遠的,缺少耐心永遠走不到頭。」
保持一顆平常心
心理學把平常心定義為:對自己做任何事的成功和失敗的概率有準確的預測。既積極主動,要盡力而為,又順其自然,不苛求事事完美。
夢想高遠,同時保持平常心,成功時不忘乎所以、失敗時不自怨自艾,一步一個腳印地走,才會有不平常的成績。
格局越大,道路越寬
站位,決定一個人的格局,格局影響人的一生。
我們常說,某人的格局,其實說的是他為人處世的眼光、見識、氣度與胸懷。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
一個人的格局裡,藏着他讀過的書、走過的路、見過的人。
吞得下委屈,才餵得大格局。
放大格局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讀書、長見識,在自己糾結、計較的時候多一份自警、自醒。
學會思維轉彎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幾個人乘船出海釣魚,返航的時候意外迷失了航行的方向。這時候大家都陷入混亂中,天上一顆星星都沒有,沒有光亮指引方向,他們不知道該如何行駛船隻。
有的人記起自己帶了燈,於是打開燈照向了四周,可是微弱的燈光根本照不到任何東西。就在這時,船上的一位老者讓大家把燈全都關了。所有人都很疑惑,可是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照老者說的做。
燈滅了,四下里瞬間漆黑一片,但過了一會兒,所有人的眼睛都慢慢適應了這種黑暗,他們驚訝地發現,四周並不是漆黑一片,在很遠的一處,有一片光亮。原來這是海邊城鎮上的燈光,而那裡也正是他們要回去的方向。
《周易·繫辭下》有言:「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這個世上沒有一條道路是可以直達終點的,永遠保持思維靈活,在該換道的時候轉換方向,以不變應萬變,總能絕處逢生。
深度思考能力
我們要持續提高對信息的敏感度,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大部分人,都喜歡做簡單的事情。這些簡單的事情,又會讓我們陷入忙碌。自己又會把這些忙碌,當成是生產力。
深度思考者,一定是看整體和系統,形成自己的閉環。深度思考的能力,也是發現底層邏輯和規律的能力。
讓自己始終保持專注的狀態,別只陷入了局部,從全局和系統的角度去思考。透徹理解現象背後的本質,看懂事物的底層邏輯。
善於合作
讓自己變強大的,不是征服別人,而是善於合作。
人世間的許多事情往往都不是一個人可以完成的,它需要來自各個方面的合作、組合。
有效的合作,就是將一件複雜的事簡單化,細細分解,根據每個人的特長,分配每個人具體任務,去落實完成。最終每個人都能順利完成任務,彼此不累,都有成就感。
來源:人民論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