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根據《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及配套指引,本資料僅面向華創證券客戶中的金融機構專業投資者,請勿對本資料進行任何形式的轉發。若您不是華創證券客戶中的金融機構專業投資者,請勿訂閱、接收或使用本資料中的信息。本資料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敬請諒解。感謝您的理解與配合。

文/華創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

執業證號:S0360518090001

聯繫人:張瑜(微信 deany-zhang)陸銀波(15210860866)殷雯卿(yinwenqing15)高拓(13705969808) 付春生(18482259975)

主要觀點


本周周報討論疫情對經濟的影響

(一)疫情現狀:基本波及全國,中央給予特別關注

過去十四天,有本土新增確診病例的省份達到26個,其中16個省份新增本土確診病例數超過50例。作為對比,此前,2020年3月-2022年2月,最多6個省份同時有較嚴重的疫情(過去十四天,累計本土新增確診超過50例)。

3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勢。會議指出,近期全國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現點多、面廣、頻發的特點。要壓實屬地、部門、單位、個人四方責任,……,從嚴從實開展防控工作,加強對疫情重點地區的防控指導,快速控制局部聚集性疫情。

(二)往年案例:疫情影響多少經濟?

2020年4月以來,全國散發疫情不斷。我們可以選擇往年案例,觀察疫情對一個城市GDP的衝擊。大體可以分為三等。一是疫情較為嚴重,單季新增確診超過500人,疫情防控舉措基本處於封城狀態,比如此前的揚州、石家莊、西安。對該城市GDP增速的衝擊可能在5%左右。二是疫情較為嚴重,但防控舉措沒有到封城級別,單季新增確診低於500人,超過100人,例如之前的北京、南京、紹興。對該城市GDP增速的衝擊可能在3%左右。三是疫情較為輕微,單季新增確診低於100人,例如之前的大連、寧波、杭州,對該城市GDP增速的衝擊可能在0.5%左右。

(三)1季度估算:疫情影響多少經濟?

基於城市級別的數據,我們估算疫情對1季度GDP的增速影響。

基於近期疫情數據,1季度大概有30個城市疫情相對較為嚴重。合計占全國GDP體量25.9%。基於1季度新增確診人數,將這30個城市分為三個級別,不同的級別經濟受影響幅度不一(按章節1.2的對應關係)。我們評估,合計對全國1季度GDP增速的衝擊在0.8%左右。

每周經濟觀察:

需求側,疫情對需求帶來衝擊。螺紋表觀消費反季節性回落。3月12日-18日,螺紋表觀消費僅308萬噸,同比為-19.3%。3月地產銷售旺季不旺。3月以來,三十大中城市地產銷售面積同比降幅擴大至50.6%。外貿方面,3月上旬港口吞吐量增速放緩。沿海主要樞紐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減少0.2%,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同比減少5.3%。

通脹方面:高油價帶來的需求抑制效應開始顯現,巴西部分機構和貨車司機決定陸續暫停運行;意大利各運輸公司聯合決定貨運卡車將從14日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暫停服務。

專項債:新增專項債單周發行計劃再破千億,為年內第四次;已知新增專項債發行已占提前下達限額83%。截至3月20日,從23個省市已披露的Q1地方債發行計劃看,1~3月新增專項債分別計劃發行3919億(實際發行4844億)、3186億(實際發行3931億)、2609億(截至3月25日已知發行3374億)。

金融方面,3月16日,金融委會議表明「貨幣政策要主動應對,新增貸款要保持適度增長」。此後各部委紛紛響應,人民銀行表明「堅決落實金融委的工作要求」;銀保監會表明「加大融資供給,新增貸款要保持適度增長」。

風險提示:

俄烏衝突持續擴大帶動油價上行。疫情進一步擴散影響施工與消費。地產持續下行。美聯儲貨幣政策超預期收緊。疫情影響與過往案例出現較大差別。

報告目錄

報告正文

疫情現狀及對經濟影響幅度測算

(一)疫情現狀:基本波及全國,中央給予特別關注

過去十四天,有本土新增確診病例的省份達到26個,其中16個省份新增本土確診病例數超過50例。作為對比,此前,2020年3月-2022年2月,最多6個省份同時有較嚴重的疫情(過去十四天,累計本土新增確診超過50例)。
新增確診病例較多的省份:吉林省(截止至3月19日,過去十四天,本土累計新增確診,下同,12486例)、山東(1112例)、廣東(685例)、福建(552例)、天津(404例)、陝西(356例)、甘肅(225例)、浙江(193例)、江蘇(180例)、上海(176例)、遼寧(283例)、河北(294例)。
3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勢。會議指出,近期全國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現點多、面廣、頻發的特點。要壓實屬地、部門、單位、個人四方責任,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要求,從嚴從實開展防控工作,加強對疫情重點地區的防控指導,快速控制局部聚集性疫情。

(二)往年案例:疫情影響多少經濟?
2020年4月以來,全國散發疫情不斷。我們可以選擇往年案例,觀察疫情對一個城市GDP的衝擊。
大體可以分為三等。一是疫情較為嚴重,單季新增確診超過500人,疫情防控舉措基本處於封城狀態,比如此前的揚州、石家莊、西安。對該城市GDP增速的衝擊可能在5%左右。二是疫情較為嚴重,但防控舉措沒有到封城級別,單季新增確診低於500人,超過100人,例如之前的北京、南京、紹興。對該城市GDP增速的衝擊可能在3%左右。三是疫情較為輕微,單季新增確診低於100人,例如之前的大連、寧波、杭州,對該城市GDP增速的衝擊可能在0.5%左右。


(三)1季度估算:疫情影響多少經濟?
基於城市級別的數據,我們估算疫情對1季度GDP的增速影響。
基於近期疫情數據,1季度大概有30個城市疫情相對較為嚴重。合計占全國GDP體量25.9%。基於1季度新增確診人數,將這30個城市分為三個級別,不同的級別經濟受影響幅度不一(按章節1.2的對應關係)。我們評估,合計對全國1季度GDP增速的衝擊在0.8%左右。
每周經濟觀察

(一)需求:疫情衝擊需求

地產:受疫情擴散影響,3月地產銷售旺季不旺。3月以來,三十大中城市地產銷售面積同比降幅擴大至50.6%。3月中旬日均銷售面積不及3月上旬。土地:成交低迷。3月前兩周僅成交214萬平米,去年同期為1327萬平米。
汽車:根據乘聯會數據,3月截止至13日,汽車零售累計同比為-4.2%。批發累計同比為-11.1%。
螺紋表觀消費:反季節性回落。往年3月隨着節後復工加快,往往是消費旺季。今年3月受疫情影響,消費偏弱。3月12日-18日,螺紋表觀消費僅308萬噸,同比為-19.3%。

(二)生產:瀝青開工率再度回落
受疫情影響,工程進度有所放緩。根據百年建築網調研數據,「據本周調研的混凝土企業反饋,現階段出貨量未能達到預期,整體出貨量增速放緩的主要有如下原因:其中42%的混凝土企業反饋受疫情防控影響,混凝土企業生產受限,且工程項目進度放緩,因此混凝土出貨量不佳」。
瀝青開工率再度回落。3月10日-16日,開工率降至24.9%。汽車輪胎開工率回落,3月11-17日,半鋼胎開工率回落至69.2%,全鋼胎開工率回落至52.04%。
螺紋產量小幅回升。3月12日-18日,主要鋼廠螺紋鋼產量為301萬噸,前值為297萬噸。3月19日,河北唐山宣布全市全面進入應急狀態。根據Mysteel調研,大部分鋼企維持生產,但是均面臨運輸方面的影響。

(三)貿易:3月上旬港口吞吐量增速放緩
BDI指數本周環比+5.0%;俄烏局勢有所降溫帶來CRB現貨指數與工業原料指數本周環比-0.2%、-0.1%;中國進口乾散貨運價指數本周環比+2.1%;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本周環比-1.9%,其中美東航線與歐洲航線運價指數分別環比+2.1%、-1.9%。
3月上旬港口吞吐量增速放緩。沿海主要樞紐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減少0.2%,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同比減少5.3%;沿海八大樞紐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6.7%,其中外貿同比增長9.4%。大宗商品方面,重點監測港口金屬礦石吞吐量同比減少8.6%,原油吞吐量同比減少17.5%,降幅較前期擴大。

(四)物價:國際油價繼續回落,高油價帶來的需求抑制效應開始顯現
豬肉價格持續下探。本周豬肉平均批發價續跌1.5%,全國豬糧比價降至4.3,已連續5周處於過度下跌一級預警區間;蔬菜平均批發價基本平穩,下跌0.2%;水果和雞蛋平均批發價分別上漲3.9%、6%。
港口動力煤價和動力煤期貨價格保持平穩。本周環渤海動力煤(Q5500K)綜合平均價格指數收於738元/噸,持平上周;動力煤期貨結算價收於851.8元/噸,上漲0.3%。國家發展改革委部署開展煤炭中長期合同簽訂履約專項核查,據3月18日國家發改委消息「安排近期對各地和中央企業2022年煤炭中長期合同簽訂履約情況開展專項核查…簽約履約情況將計入企業信用記錄並與產能核准核增、運力配置等政策措施掛鈎」。
國際油價繼續回落,高油價帶來的需求抑制效應開始顯現,IEA預計俄羅斯原油供給將大幅削減。價格方面,本周美油和布油期價分別收於104.7和107.93美元/桶,均下跌4.2%。庫存方面,3月11日當周,美油庫存回升434.5萬桶,增加約1.06%;周度庫存變動仍在正常範圍,但絕對庫存水平已處於2015年以來的低位。需求方面,高油價帶來的需求抑制效應開始顯現,巴西部分機構和貨車司機決定陸續暫停運行;意大利各運輸公司聯合決定貨運卡車將從14日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暫停服務。供給方面,IEA本周三最新月報預計俄羅斯可能自4月開始停止300萬桶/日的石油生產,原因是制裁導致買家拒絕購買。
鋁價繼續回落。本周螺紋鋼期價收於4943元/噸,上漲0.9%,鐵礦石期價收於851元/噸,上漲3.5%。銅價平穩、鋁價回調,LME3月期銅價格收於10235美元/噸,上漲0.7%;LME3月期鋁價格收於3399美元/噸,下跌2.9%。

(五)地方債:提前批專項債已發八成,3月發行再超計劃
實際發行更新:新增專項債單周發行計劃再破千億,為年內第四次;已知新增專項債發行已占提前下達限額83%。3月21日當周計劃發行新增地方債1292億,其中一般債85億,專項債1207億;3月累計發行新增地方債(含已公布未發行)4058億,其中一般債684億,專項債3374億。
發行計劃更新:3月新增專項債發行再超計劃。截至3月20日,從23個省市已披露的Q1地方債發行計劃看,1~3月新增專項債分別計劃發行3919億(實際發行4844億)、3186億(實際發行3931億)、2609億(截至3月25日已知發行3374億)。
政策方面,據財政部披露,全國人大已批准2022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限額,財政部正抓緊測算分配分地區限額。下一步,財政部將按程序報批後及時下達各地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並繼續研究加強和完善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的政策措施,指導地方做好債券發行使用工作,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推動債券資金儘快形成實物工作量,更好發揮地方債在帶動擴大有效投資、妥善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六)資金:貨幣政策要主動應對
截至3月18日,DR007收於2.0616%,DR001收於1.9870%,較上周環比分別變化-4.19bps、-4.73bps。本周央行淨投放資金2600億(含國庫現金定存),下周到期資金量為1400億。周三國務院金融委會議表明「貨幣政策要主動應對,新增貸款要保持適量增長」,周四,周五兩天,人民銀行淨投放資金900億,呵護市場的態度明顯。周一觀察LPR的調整情況。
截至3月18日,1年期、5年期、10年期國債收益率分別報2.1106%、2.5382%、2.7927%,較上周環比分別變化+2.43bps、+2.29bps、+0.25bps。周二降息預期落空疊加經濟數據大超預期,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大幅走跌5bp,周三金融委會議表明「貨幣政策要主動應對」之後,各部委表態積極響應,周四周五長端利率小幅回落。
3月16日,金融委會議表明「貨幣政策要主動應對,新增貸款要保持適度增長」。此後各部委紛紛響應,人民銀行表明「堅決落實金融委的工作要求」;銀保監會表明「加大融資供給,新增貸款要保持適度增長」。

具體內容詳見華創證券研究所3月20日發布的報告《【華創宏觀】疫情現狀及對經濟影響幅度測算——每周經濟觀察第11期》。

華創宏觀重點報告合集


【首席大勢研判】

宏觀將進入「高能三月」,六大問題迎來答案

匯率「強而不貴」護航貨幣寬鬆獨立性——基於一些定量的啟發

回顧2021——縣級賬本里的中國故事

穩增長的兩階段理解框架

七個預期差——17句話極簡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外匯準備金率調整表明政策開始糾偏匯率——再論匯率年度級別拐點正在形成
變調了,四穩聯奏——十句話極簡解讀政治局會議與降准
假如我是美聯儲,轉向的「劇本殺」怎麼玩?——美聯儲轉向行為推演
擒賊先擒王——從突出矛盾看全球通脹演變

寬社融需要走幾步?——8月金融數據點評

債在今年,愛在明年——財政基調的理解

財政看明年,貨幣話不多,減碳被糾偏——八句話極簡解讀政治局會議

中美利率會共振反彈嗎?

「大寬鬆」的夢需要醒一醒不是你以為的「松」——7月7日國常會點評外需變化是「表」,結構變化是「里」——從「里子」怎麼看出口?
中美5月「松」的不同,未來也不同
漲價的丈量
關注一個全球資本市場脆弱性指標
政策基調穩定,核心詞在均衡——五句話極簡解讀政治局會議
銅的宏觀信號在哪?——兼論對PPI、股債影響
遠眺比近觀重要
誰是股債雙殺的兇手
經濟能更好嗎?股票還能更貴嗎!
美元、美債、大宗三反彈組合或正在靠近
新興市場的生死劫——再論全球加息周期
2021:歸途——年度宏觀策略展望
周期股從漲到贏,號角正當時——從宏觀利潤分配角度看周期邊界
【「當宏觀可以落地」2021培訓系列】
中國政經體系與大類資產配置的指標體系——2021培訓系列一
舊瓶如何出新酒?200頁PPT詳解中國宏觀經濟特色分析框架——2021培訓系列二
中美通脹分析框架的共性和差別——2021培訓系列三
流動性之思——2021培訓系列四
財政收支ABC——2021培訓系列五
海外研究的框架:全球數據盲海中的那些「燈」——2021培訓系列六

【「十四五」按圖索驥系列】

「卡脖子」商品可能有哪些?——從5000多個貿易品講起
戰略性新興產業七問七答——「十四五」按圖索驥系列二
100個商品占三成——「十四五」按圖索驥系列三
【2021「與通脹共舞」系列】

漲價的擴散之路

通脹「加速上升期」的三條追蹤線索

通脹的太陽即將升起

漲價的擴散之路

【「碳中和」系列】
邁開碳中和的腳步:各省最新政策梳理碳中和對製造業投資影響初探一「碳」究竟——碳中和入門核心詞典
中國的「碳」都在哪裡
【出口研判系列】
出口份額的提升是「永久」的嗎?——出口研判系列一出口韌性:兩股力量在「掰腕子」——出口研判系列二三個問題理解出口和出口交貨值的差異——出口研判系列三
三季報簡評:出口好轉,誰在收益?——出口研判系列四
疫情後出口的兩張「皮」與三階段——出口研判系列五
吃草買要吃「尖」——中國出口再超預期下的思辨&出口研判系列六
全觀189類重點商品份額變化情況——基於2000個貿易品的分析&出口研判系列七誰能打贏「出口份額」的「保衛戰」?——出口研判系列八
外需變化是「表」,結構變化是「里」

【大類資產配置框架系列】

從三因素框架看美債利率--大類資產配置系列一長纓縛蒼龍--中資美元債年度報告和大類資產配置系列二

2019年外資行一致預期是什麼?--大類資產配置框架系列之三

3萬億外資青睞何處--大類資產配置系列之四

2019年油價:「油」問必答?--大類資產配置框架系列之五

「金」非昔比--大類資產配置框架系列之六

【周報小專題系列】

20210627—為什麼中游利潤率不降反升?

20210620—存款利率定價機制調整:改革意義大於調息意義

20210516—海外當下如何看商品及通脹?

20210509—上游價格屢創新高,下游消費「漲」聲四起

20210505—服務修復再進一程

20210425--土地溢價率緣何飆升?

20210418--金融視角看當下地產銷售的區域特徵

20210411--租賃住房建設可能帶來多少投資增量?

20210314--1.9萬億救濟計劃落地,錢會花在哪?

20210228--油價的全球預期「錨」在哪?

20210127--城市分化、糾偏不夠、出口仍強——春節的三個核心詞

20210125--再融資債變化的十個細節

20210117--國內疫情現狀及對經濟影響評估

20210110--近期內外資產變動的兩個核心

20210103--中日韓美德加入的區域貿易協議比較

【央行雙周志系列】

疫情後美國貸款展期政策的使用與償還特徵——全球央行雙周志第28期

疫情如何影響居民超額儲蓄及疫後消費——全球央行雙周志第27期

IMF與WTO如何預測2021年全球經濟與貿易增長?——全球央行雙周志第26期

實時預測美國通脹的模型——全球央行雙周志第25期

美國金融市場的風險、演化與溢出效應——全球央行雙周志第24期

疫情影響下的全球經濟如何評估?如何演化?——全球央行雙周志第23期

全球低利率時,各國是否應該增加債務?——全球央行雙周志第22期

【海外雙周報系列】

就業市場修復前景初步驗證

海外疫情發展如何?歐美「群體免疫」或就在三季度

5月非農數據的兩個信號

Fed逆回購起量,Taper的信號?

復甦與通脹在路上

美聯儲政策的轉向:當下VS2013-2014年

歐美疫情的相對變化依然主導美元

全球加息周期已啟動

2月非農超預期,年內美聯儲仍有轉向風險

美元反彈能阻擋大宗上漲嗎?

美國PMI為何持續創新高?

法律聲明

華創證券研究所定位為面向專業投資者的研究團隊,本資料僅適用於經認可的專業投資者,僅供在新媒體背景下研究觀點的及時交流。華創證券不因任何訂閱本資料的行為而將訂閱人視為公司的客戶。普通投資者若使用本資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讀服務而對報告中的關鍵假設、評級、目標價等內容產生理解上的歧義,進而造成投資損失。本資料來自華創證券研究所已經發布的研究報告,若對報告的摘編產生歧義,應以報告發布當日的完整內容為準。須注意的是,本資料僅代表報告發布當日的判斷,相關的分析意見及推測可能會根據華創證券研究所後續發布的研究報告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華創證券的其他業務部門或附屬機構可能獨立做出與本資料的意見或建議不一致的投資決策。本資料所指的證券或金融工具的價格、價值及收入可漲可跌,以往的表現不應作為日後表現的顯示及擔保。本資料僅供訂閱人參考之用,不是或不應被視為出售、購買或認購證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約或要約邀請。訂閱人不應單純依靠本資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應自主作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華創證券不對使用本資料涉及的信息所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或與此有關的其他損失承擔任何責任。本資料所載的證券市場研究信息通常基於特定的假設條件,提供中長期的價值判斷,或者依據「相對指數表現」給出投資建議,並不涉及對具體證券或金融工具在具體價位、具體時點、具體市場表現的判斷,因此不能夠等同於帶有針對性的、指導具體投資的操作意見。普通個人投資者如需使用本資料,須尋求專業投資顧問的指導及相關的後續解讀服務。若因不當使用相關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華創證券對此不承擔任何形式的責任。未經華創證券事先書面授權,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發送或者複製本資料的內容。華創證券未曾對任何網絡、平面媒體做出過允許轉載的日常授權。除經華創證券認可的媒體約稿等情況外,其他一切轉載行為均屬違法。如因侵權行為給華創證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華創證券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訂閱人若有任何疑問,或欲獲得完整報告內容,敬請聯繫華創證券的機構銷售部門,或者發送郵件至jiedu@hcyjs.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