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聞①:Steam Deck已支持Xbox雲遊戲,需要使用微軟Edge瀏覽器

Linux掌機Steam Deck此前已經出貨了,從玩家反饋的情況來看,這款產品效果不錯,證明了Valve的事前工作幹得不錯。由於其硬件基礎是常見的x86平台,擁有非常高的可玩性,即便想安裝Windows 10也不成問題。

微軟宣布,目前Steam Deck已支持Xbox Cloud Gaming(Beta),Xbox Game Pass Ultimate用戶可通過Microsoft Edge(Beta)瀏覽器在Steam Deck上使用。Microsoft Edge社區經理MSFTMissy在Reddit上,介紹了其團隊如何與Valve和Xbox Cloud Gaming合作達成這一壯舉,並保證這僅僅是Microsoft Edge遊戲故事的開始。

事實上,微軟Xbox業務負責人Phil Spencer去年夏天就曾拜訪Valve,表示在體驗一周後,認為Steam Deck是一台非常好的設備,無論屏幕尺寸或手柄感覺都很棒,玩家可以體驗到隨時隨地玩遊戲的便利性。Phil Spencer使用Steam Deck玩了《光環》和《帝國時代》,並表示Xbox Cloud Gaming的運行效果很好。當時就有人猜測,鑑於微軟Xbox雲遊戲服務的特性及推廣力度,接下來將會為Steam Deck提供完整的支持。

目前相關的功能仍處於測試階段,如果用戶在使用過程中遇到問題,千萬不要感到驚訝。如果是技術方面不太在行的用戶,可以根據微軟專門的支持文章操作,裡面包含了非常詳細的信息,並提供了屏幕截圖以指導用戶完成相關操作。Valve和微軟仍在為Steam Deck安裝Windows 11努力,讓未來Steam Deck在使用上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原文鏈接:https://www.expreview.com/82676.html


這?Steam Deck秒變XBOX掌機?居然真的能運行XBOX雲遊戲啊。不過想來也正常,V社對Steam Deck的態度很顯然是非常開放的,甚至主動放出Windows驅動讓玩家可以有更多選擇,確實算的上良心。而支持Xbox雲遊戲也是給玩家更多選擇的一個方式,畢竟XBOX雲遊戲是基於XGP庫提供的服務,在Steam Deck本身不弱於主機的手柄操作加持下,完美兼容XGP庫的遊戲絕不是問題,再加上XGP相當實惠的訂閱價格……這Steam確實挺不錯啊。


新聞②:傳聞AMD基於MCM的RX 7000 GPU將比NVIDIA RTX 4000效率更高

分析表明,AMD的下一代RTX 7000系列(已確認基於MCM)的性能可能超過NVIDIA的RTX 4000系列GPU,或者至少在效率上會超過後者。這是MLiD根據其消息來源提供的信息做出的推斷(並得到至少一個獨立消息來源的證實),如果這些消息被認為是足夠可信的,那麼這個推斷也很可能成為事實。

在我們深入探討這個問題之前,先給我們的讀者做個簡單的回顧。在LinkedIn上泄露的一位AMD主要技術人員的描述或多或少證實了即將推出的RX 7000系列是基於RDNA3,並且至少有一個SKU,涉及兩種不同的工藝(台積電5納米和6納米)。當然,如果AMD在其GPU方面採用MCM方法,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由於其基於MCM的Ryzen處理器,AMD已經在CPU市場上扭轉了局勢,看來它也想在GPU方面重複這一技巧。雖然確認的消息到此為止,但Twitter博主Olrak的另一個傳言表明,RDNA3 GPU可能有多達15360個核心--這將比RX 6900的5120個核心有很大的提升。

這是AMD的一個節儉而聰明的陣容,至少在效率方面應該完全超越Lovelace,在這樣做的同時,甚至可能獲得頂級性能。這與RDNA2與Ampere的情況不同,一般來說,AMD在大多數時候都更有效率。這一次,我認為NVIDIA迎來了屬於自己的真正的效率問題。-Moore's Law is Dead

我們在AMD和NVIDIA的下一代GPU產品的消息泄漏周期中相當早地得到了一些細節,但根據我們所掌握的數據--MLiD的說法似乎並不那麼牽強。它的關鍵在於AMD正在研究GPU的MCM方法。如果這部分真的實現了(LinkedIn的描述可能是計劃中的路線圖--正如我們所知,路線圖一直在變化),並且AMD採用了MCM,那麼它應該很容易在電源效率方面拿下NVIDIA,至於它能否在絕對性能方面擊敗它則完全是另一回事。

自從Lisa Su接手以來,AMD更注重在GPU方面為自己開闢一個利基市場,專注於主流領域而不是高端遊戲領域--但這一切都可能因RDNA3而改變。隨着RDNA2架構的一些關鍵限制消失,節點縮小,以及MCM設計理念最終在GPU上得到釋放--這可能是AMD對NVIDIA的第一次正面威脅。

原文鏈接:https://m.cnbeta.com/view/1248897.htm


PPT領先可不能算是領先喲,何況這代連官方PPT都還沒有。不過,最近關於RX7000系列顯卡的消息確實慢慢多了起來,基本可以確定是全新的RDNA3架構,會應用MCM和台積電5nm、6nm工藝,並且應用兩種工藝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採用了類似Ryzen處理器的IO Die這樣的結構,總之基本透露乾淨了。不過,距離實際發售應該還有挺長時間,畢竟傳言中還有整個RX6X50系列沒發布呢,估計RX7000還要等挺久。至於現在說的什麼效率啊性能啊,都得等有了實物之後才算有定數。

新聞③:禁完 x86 禁 Arm 芯片,RISC-V 將成俄羅斯唯一選擇

繼 AMD、英特爾先後停止在俄羅斯的銷售業務之後,Arm 也於本周六在回答外媒 Lightreading 提出的問題時,通過電子郵件的形式確認:

「根據英國、歐盟、美國和其他政府宣布出口限制和經濟制裁,Arm 已暫停向俄羅斯客戶和合作夥伴提供產品和支持。」

這讓原本計劃將 Arm 作為為替代方案的俄羅斯雲服務器公司們猝不及防。

雖然 Arm 不生產處理器,只是將其芯片 IP 核出售給博通、Marvell 和高通等芯片公司,其客戶還包括 AWS 在內的數據中心巨頭,但一旦 Arm 停止在俄羅斯的業務,依賴 Arm 服務器的雲服務商們依然會面臨困境。

俄羅斯搜索引擎公司 Yandex 在本月初的投資者大會上曾表示:「我們相信,我們目前的數據中心容量和其他對運營至關重要的技術將使我們能夠在至少未來 12 到 18 個月內繼續正常運營,」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如果我們的業務或產品中使用的硬件、軟件或其他技術的供應長期暫停,如果我們無法獲得替代來源,未來我們的運營可能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x86 和 Arm 都停止供應,目前只剩下 RISC-V 是俄羅斯唯一的選擇。

RISC-V 始於 2010 年加州伯克利大學,出於對潛在貿易限制的擔憂,RISC-V 基金會總部於 2020 年 3 月從美國遷移到「中立國家」瑞士,以尋求更加開放開源的生態。與 x86 和 Arm 相比,目前的 RISC-V 尚未建立起完整的生態,在 IoT 領域表現較好,但還沒有在高性能領域取得比較突出的成績。

此前一位致力於推廣 RISC-V 的業內人士在和雷峰網的交流中曾表示,RISC-V 和 Arm 打成平手,可能還需要 5 至 10 年。

目前,俄羅斯技術投資公司 Rostoc、服務器製造商 Yadro 和設計公司 Syntacore 等已經致力於 RISC-V 處理器的研發。

原文鏈接:https://www.ithome.com/0/608/635.htm

所以說,什麼科學無國界啊……科學可能無國界,但企業是有國界的,只有自己掌握的才是最踏實的,這也難怪我國對各種「卡脖子」技術不斷集中力量攻克了。事實上,ARM本應是授權模式,授權到期前也不該收回,可見其「不講武德」。所以,這裡也能看出龍芯開發LoongArch指令集的意義所在,萬一哪天真的出現最差的局面,兆芯等X86、ARM架構產品十有八九也會被制裁限制,而LoongArch則可以在不被制裁的同時繼續兼容大多數的原有生態,應該是最萬能的備選方案了。


顯卡價格走勢:


關注抖音號「電腦吧評測室」,未來有抽獎哦。

買電腦到電腦吧評測室淘寶店
店鋪鏈接:
複製這條信息,1(mbfKXIo83Yl)/,到【手機淘寶app】即可查看

好看的文章記得點下在看哦
歡迎加入電腦吧官方一群:798545305
歡迎電腦吧二手硬件交流群:776842190
關注B站@電腦吧評測室

備註:
文章轉載自網絡(鏈接如上)。文章出現的任何圖片,標誌均屬於其合法持有人;本文僅作傳遞信息之用。如有侵權可在本文內留言。
引用文章內容與觀點不代表電腦吧評測室觀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