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據報道,近期豬價跌跌不休,養殖戶賣一頭豬虧損900元。而另一方面,隨着豬價持續低迷疊加飼料成本高企,選擇「斷臂求生」的生豬養殖企業數量越來越多。今年以來、天邦、正邦、金新農、金鑼等豬企相繼出售部分資產。

行業人士表示,生產過剩的生豬養殖產業面臨新一輪洗牌,企業也在收緊投資、降本增效,從「大而全」回歸到「專而精」。值得注意的是,在豬價低迷情況下,部分企業表示,將通過中長期項目貸款在周期底部擴張生豬產能.....


生豬養殖企業「斷臂求生」豬價反彈預期逐漸升溫


上海證券報

隨着豬價持續低迷疊加飼料成本高企,選擇「斷臂求生」的生豬養殖企業數量越來越多。最新的案例便是「火腿腸龍頭」金鑼集團。

有市場人士認為,在豬肉價格低迷的行情下,生產過剩的生豬養殖產業面臨新一輪洗牌,行業企業也在收緊投資、降本增效,具有整合能力的企業或將在行業新一輪發展中脫穎而出。

再陷虧損,部分豬企斷臂求生

日前,金鑼集團全資子公司金鑼牧業發布一則招標公告稱,計劃對下設的5家公司進行對外出售或出租,上述公司總設計存欄生產母豬10.84萬頭,年可出欄商品豬260萬頭,經營範圍包括畜禽養殖與飼料加工。

如此「打包」出售資產的已不是行業內的第一家。此前的3月1日,正邦科技便披露稱,擬向大北農出售旗下8家飼料企業全部或部分股權,資產交易總額約為20億-25億元。

天邦股份在今年1月公告稱,擬向通威股份出售豬料子公司部分股權並進行長期飼料供應戰略合作,交易總額為1.91億元。金新農此前也披露,擬以6700萬元轉讓子公司深圳市盈華訊方通信技術有限公司100%股權。

生豬養殖企業如此密集的出售資產,被認為是當下的「保命」之舉。

自2021年以來,隨着生豬價格一路走跌,生豬養殖行業進入「寒冬」。儘管短期收儲政策等利好消息對生豬價格有所提振,但行業仍承受較大的經營壓力。

根據農業農村部最新監測顯示,受供應增加和消費季節性減少雙重因素疊加影響,生豬價格持續下行,價格處於2020年以來的低位,養殖企業陷入虧損。從具體數據來看,2月全國生豬平均價格為每公斤14.06元,已經跌破平均養殖成本線,出欄一頭生豬虧損約150元。3月份第2周全國生豬平均價格跌至12.88元/公斤。一年前,此數據仍停留在27元/公斤以上,此後,豬價總體上開啟了持續一年的下跌。

據報道,2月底,湖南株洲的養殖戶吳忠出欄的一批豬收購價是14元/公斤。他表示:「折算下來,賣一頭豬要虧900元。價格也沒好轉的跡象,但飼料價格仍在上漲,壓着不賣也不是個辦法。其實,這樣的虧損持續了近一年,只在過年期間有短暫的好轉。算下來,2021年虧損了約10萬,還不包括家裡的日常開支。」

從已公布的前兩月生豬銷售數據看,各大豬企產能在加速釋放。據統計,15家上市豬企前兩月生豬銷售為1779.47萬頭,超半數同比增長,其中華統股份同比增加482.85%。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陳光華表示,當前生豬生產和供給充足,但需求收縮,階段性過剩較為明顯。同時,豬周期正處於第三次價格下行探底過程中,預計3、4月份豬價可能跌至每公斤12元左右的谷底,養殖虧損程度還會加大。

有市場人士認為,在豬肉價格低迷的行情下,生產過剩的生豬養殖產業面臨新一輪洗牌,具有整合能力的企業將在行業新一輪發展中脫穎而出,行業企業也在收緊投資、降本增效,從「大而全」回歸到「專而精」。

預期漸強,上市豬企再迎調研熱潮

對比階段性走弱的基本面,市場對豬肉股的預期卻在走強。據梳理,3月份以來,溫氏股份、唐人神、牧原股份、大北農、天康生物等多家生豬養殖企業頻繁獲得機構調研。

溫氏股份最新的機構調研信息顯示,有107家機構於3月11日調研了公司,其中不乏高瓴資本、淡水泉、廣發基金、嘉實基金、華夏基金等知名機構。大北農於3月11日披露,中信證券、高瓴資本、淡水泉、嘉實基金等34家機構對公司進行了調研。

溫氏股份在接受調研時表示,從供給端來看,養豬產能去化還將持續,未來行情走勢主要看產能去化的時間長短和深度。從需求端來看,春節過後一般為豬肉消費傳統淡季。同時,疊加新冠肺炎疫情散發,也對居民消費有所抑制。初步預計,2022年上半年豬價維持在較低位置,行業產能去化加快。公司也透露,公司初步規劃2022年底增加能繁母豬數量至140萬頭,以滿足未來發展需要。

「目前飼料行業市場飽和後進入整合期,將出現20%占有率的大公司。」大北農在接受調研時表示,公司2022年飼料產量目標是突破800萬噸,超越1000萬噸。養豬產業方面,公司擁有苗豬場100多家,具備40萬頭基礎母豬存欄能力,每年可提供仔豬1000萬頭。

對於收購正邦科技8家飼料企業之舉,大北農表示,收購後,公司在西南、湖南均建立了絕對優勢,公司未來會融合被收購標的,以提升利潤。

唐人神近日在接受調研時強調,其長期發展目標是年出欄1000萬頭生豬,且近兩年在資金方面做了較充足的準備,比如發行可轉債和定增募集資金約28億元、通過產業基金募資10億元、獲得銀行授信額度100億元等,通過中長期項目貸款在周期底部擴張生豬產能。同時,公司飼料產業現金流較好,能夠為公司帶來較多的淨現金流入。

來源:上海證券報

本期編輯:龍振輝

歡迎掃碼加農財寶典新牧網記者微信進群,和我們交流互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