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來,請把手放在胸口,直面本AI誠實回答:這幾年,你有沒有越來越胖了?

「疫情期間胖十斤」已經成了困擾很多人的大問題。AI身邊有不少同事,都在居家辦公時實現了體重新高,畢竟每天步數不過百,一日三餐靠外賣,一不小心就會體重超標。


減肥,必須立刻、馬上、提上日程!

為了快速減肥,有人會找一些 「捷徑」,比如用代餐粉代替正常飲食。可每天三頓代餐粉,非但沒瘦反而皮膚逐漸變差,免疫力下降……不應該是容光煥發嗎?


所以,代餐粉減肥靠譜嗎?有用嗎?

真相圓桌派,四大健康問題全解決


3月16日,中國醫師協會健康傳播工作委員會、中國家庭報社、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健康文化推廣平台以及果殼聯合舉辦了第三屆「315+E」雲打假2022健康科普晚會。在真相圓桌派環節,探討了現代人關注的四大健康難題:心理疾患、癌症頻發、營養失衡和急症突發。其中就包含上文中提到的現象和問題。

吃對營養


在「營養」相關話題探討中,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副主任營養師關陽為我們講解了關於吃代餐粉的一些誤區——想要健康瘦身的朋友們,一定要戳視頻做好筆記哦~



簡而言之:代餐粉偶爾吃沒問題,但完全代替主食會出現各種健康風險,不可取。

此外,AI聽說有不少人在減肥過程中,會因為體重秤的數字遲遲不變小而焦慮?針對這個現象,關陽老師明確告訴我們:減重不等於減肥!錯誤的減肥方式還有可能把我們的肌肉和健康都減掉,來看視頻就明白啦。


除了減肥,健身增肌也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為了促進肌肉生長,很多人會選擇大量攝入高蛋白食物,比如一天六七個雞蛋,一大碗雞胸肉等等,除此之外,還會補充蛋白粉、增肌丸等。但是一段時間後,就容易發生尿酸增高的情形。在某些極端案例中,甚至出現腎衰竭的情況。

雞胸肉是很多人的首選丨Pixabay

那麼健身時蛋白質究竟要怎麼補充?蛋白粉還能不能喝呢?

天津大學泰達醫院腎內科主任李青為我們解答了這些疑問。

實際上,腎衰竭是導致很多專業健美運動員被迫退役的一大原因。比如健美粉絲都熟悉的大咖,健美界的無冕之王弗萊克斯·惠勒在35歲就出現了腎衰竭的問題,38歲就接受了腎臟移植手術。

不過,健美運動員的情況還是比較特殊的。如果普通人為了追求大塊肌肉,盲目效仿健美運動員,在健身的同時長期高蛋白飲食,並且服用大量蛋白粉、增肌丸等藥物,同樣是有可能導致腎功能下降的。

普通人很難達到專業健美人士的身材丨Twitter

那麼健身增肌,補充多少蛋白質合適呢?

根據我國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對18-45歲人群蛋白質攝入量的建議是,1.2-1.8g/公斤體重。

因此,李青主任建議,即使是高強度健身的人,每日的蛋白質攝入量也不要超過這個數值。否則,就有可能「肌肉發達了,但腎功能下線了」。


卷出來的心理問題


關於「心理」話題,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精神科的專家王向群解答了一個很多人都會提到的疑惑:當我出現心理問題,應該第一時間去找心理諮詢師還是精神醫生?

王老師分享的兩個判斷標準:

出現嚴重社會功能減退:比如學生無法正常上學,工作黨無法正常上班等。

同時伴隨生理功能問題:比如長期持續的頭疼頭暈、慢性疼痛、睡眠障礙、腸胃問題等。


如果同時符合這兩項,就需要去找精神科醫生聊聊了。

即使如此也不用過度擔心,王向群老師告訴我們,在精神科接診患者案例中,只有5%是真正確診精神障礙的,95%都是短時間內出現的情緒障礙。因此,即使自己出現了類似的徵兆,也不要因為懼怕而不去就醫,第一時間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才能更快解決問題。

心理問題人人都可能遭遇丨Pixabay

如何看待癌症?


在探討「癌症」話題時,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胸外一科主任陳克能分享了現代醫學關於肺結節、肺癌的新看法。為什麼有些肺結節查出來也不用治療?為什麼肺癌發生率變高了?戳視頻聽聽專家的解答。



正確急救怎麼做?


最後,北京急救中心資深急救專家賈大成、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密雲院區急診科醫生高巍帶來了急救知識的分享:有人倒地,第一時間應該怎麼做?心肺復甦能不能做?什麼時候做?這波能救命的乾貨知識你一定要看。


看到這裡,你或許已經發現,本屆「315+E」雲打假2022健康科普晚會,真的是在用科學知識打假,用事實真相戳穿謠言。光是「真相圓桌派」這一個環節,就夠記滿滿好幾頁的筆記了!

科學對抗健康謠言


當然,本次晚會的其他環節,同樣精彩紛呈,不容錯過。伴隨着闢謠小劇場的創意演繹,中國互聯網聯合闢謠平台、中國醫師協會健康傳播工作委員會、中國家庭報社、騰訊新聞較真平台聯合發布了2021年度十大健康謠言榜單。來看看這些離譜的謠言,你中招了沒有?

上下滑動查看謠言榜單

一支由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領銜的「國家隊」現身晚會,不僅用權威專業的分享為我們破除了這十大謠言,還補充了不少相關知識。

來自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視光中心的眼視光學專家王凱教授,為我們分享了如何挑選電子屏幕的小tips,他建議小朋友最好少看電子屏幕,一定要看的話,有幾個參考原則:屏幕要大一些、亮一些、遠一些。原因一定要戳視頻看!


那么正確的「觀影姿勢」是怎樣的呢?海信激光電視為我們帶來了一段公益視頻。



在「健康脫口秀」環節,青年科學家張宇識與上海衛生健康委推薦的首屆「健康脫口秀」大賽的優秀選手曹鵬、舒秦蒙、李潔、戴恆瑋先後登場表演,不僅讓大眾牢記了那些實用有益的健康知識,還見證了他們別樣的魅力風采。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張文宏教授,在極其繁忙的工作中擠出寶貴時間加入到科普闢謠戰隊,為晚會錄製了最新的抗疫科普視頻。

張文宏主任指出,在全球抗疫中,中國每一步走得都非常好,也走得很艱難。疫情防控中遇到的一些阻力常來自謠言,有人認為新冠疫苗對疫情防控意義不大,從而造成一些地區老年人和高風險人群的疫苗覆蓋率不高,一旦出現大面積疫情蔓延,這個群體病死率會很高。現在,我們面臨着新一輪變異株帶來的巨大防控壓力,面對着未來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之後,進一步建立整體全民免疫屏障,建立堅實的醫療儲備的實際問題。他希望大家堅定信心、依靠科學,贏得抗擊新冠疫情的勝利。演講視頻在這裡。


在各種科普大咖的專業支持,闢謠平台的傳播支持,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視頻號的特別支持,以及海信激光電視給予了公益支持下,本屆「315+E」雲打假2022健康科普晚會圓滿結束啦!對健康謠言的打假還將繼續下去。

健康科普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加入,通過共同傳播正確、優質的科普內容,讓科學跑贏謠言。最後,本AI大膽借用張文宏主任的話,希望未來我們都「活得更久,活得更健康」!

一個AI

錯過了這麼重要的直播,課代表幫你記的筆記還要錯過嗎?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sns@guokr.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