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基金報 泰勒

過去5個交易日,疫情、國際、資本市場大事不斷,上證指數最低已逼近3000點大關,市場進入恐慌的時候,國務院金融委以及一行兩會及時發聲,穩定了市場情緒,上證指數反彈了230點。不僅A股強勁反彈,港股、中概股都出現強勁反彈,而且力度更大。

這個周末,有哪些大事發生?券商分析師又有哪些最新研判?

周末十大事件

1、中美元首視頻通話釋放三大關鍵信息

據新華社,國家主席習近平18日晚應約同美國總統拜登視頻通話。兩國元首就中美關係和烏克蘭局勢等共同關心的問題坦誠深入交換了意見。這是繼去年11月16日「雲會晤」後,中美兩國元首又一次視頻交流。這次舉世矚目的通話,釋放三大關鍵信息:(一)美方同中方對話溝通的需求上升。(二)管控好分歧仍是中美相處的關鍵。(三)中國一直在為和平盡力。

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接受CGTN記者採訪時表示,習近平主席已清晰且全面地闡明了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中國會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獨立自主做出我們的判斷。中國不接受任何外來的脅迫和壓力,也反對任何對中國的無端指責或猜忌。王毅同時強調,中國為解決烏克蘭危機貢獻了方案。

2、央行等四部委及浙江省政府:加快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通過併購重組等方式引領帶動一批現代產業集聚發展

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浙江省人民政府周五盤後聯合發布關於金融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意見,健全資本市場服務高質量發展機制。加快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通過併購重組等方式引領帶動一批現代產業集聚發展。

支持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北京證券交易所、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等與浙江共建企業培育和專項服務機制,引導企業精準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創新區域性股權市場與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合作機制,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基礎層和創新層掛牌、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加快推進區域性股權市場創新試點,探索市場化參與擬上市企業輔導規範,支持區域性股權市場推廣縣域企業服務基地模式。鼓勵證券公司參與區域性股權市場,發起設立專項投資基金服務掛牌企業投融資,最高出資比例可達50%。按規定設立中外合資證券公司,探索開展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服務,穩步發展公開募集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支持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推進國際油氣交易中心建設,深化與上海期貨交易所期現合作,共建保稅商品數據中心,推動雙方倉單業務合作,完善長三角油氣交易市場體系。

業內專家表示,意見明確了金融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工作要求和重點領域,將為浙江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提供有力支持,也將為金融支持共同富裕、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積累經驗和打造樣板。

3、財政部、稅務總局:進一步實施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本公告所稱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且同時符合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等三個條件的企業。

4、工信部: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要共同引導鋰鹽價格理性回歸 加大力度保障市場供應

為做好鋰資源產品保供穩價工作,促進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產業健康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裝備工業一司會同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市場監管總局價格監督檢查和反不正當競爭局於3月16日、3月17日組織召開鋰行業運行座談會、動力電池上游材料漲價問題座談會,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等行業組織,以及鋰資源開發、鋰鹽生產、正極材料、動力電池等產業鏈上下游重點企業有關負責人參會。會議聽取了重點企業生產、擴產和銷售情況,分析了當前資源開發和擴大生產供給方面面臨的瓶頸問題,針對近期出現的鋰資源及鋰鹽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問題,圍繞鋰鹽產品市場價格形成機制、生產消費情況、動力電池產業受影響情況、保供穩價政策措施等進行了充分交流。會議要求,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要加強供需對接,協力形成長期、穩定的戰略協作關係,共同引導鋰鹽價格理性回歸,加大力度保障市場供應,更好支撐我國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發展。

5、國家衛健委: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周五盤後舉行關於從嚴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國家疾控局局長王賀勝介紹,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疾控局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針對近期全國局部地區發生的多起本土聚集性疫情,會同相關部門加強對疫情重點地區的防控指導,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要求,從嚴從實開展防控工作,堅決採取更加有效、更有針對性的措施。

6、深交所:本周對近期漲幅異常的「浙江建投」進行重點監控

深交所周五晚間發布本周市場交易監管動態,共對67起證券異常交易行為採取了自律監管措施,涉及盤中拉抬打壓、虛假申報等異常交易情形;對近期漲幅異常的「浙江建投」進行重點監控;共對9起上市公司重大事項進行核查。

7、華鑫證券再度回應傳聞:未發現公司客戶存在反洗錢被調查情況 公司未收到反洗錢文件

就近日網傳華鑫證券有客戶涉及反洗錢等被調查情況,公司回應稱:社交媒體上的言論為不實消息,公司及分支機構並未收到有關反洗錢調查文件,同時,尚末發現我公司客戶存在因反洗錢而被調查的情況。公司始終嚴格遵守主管部門的監管要求,堅持合規經營。針對近期流傳的不實言論,我公司保留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8、3月LPR報價將公布

3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將公布1年期和5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

太平洋證券認為,1年期MLF操作利率是1年期LPR報價的參考基礎,本月15日央行進行的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與上期持平,本月1年期LPR報價將大概率保持不變;但是5年期LPR有可能下滑,以促進住房銷售。

9、最新疫情:又一地高風險

據陝西銅川市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指揮部消息,自20日18時起,陝西銅川市耀州區咸豐路街道錦園A區調整為高風險地區,耀州區正陽路街道鴻翔逸境小區調整為中風險地區,其他風險區等級不變。

此外,吉林、福建等地也調整了疫情防控政策↓↓↓

吉林省吉林市明起實施全域靜態管理

20日,吉林省吉林市發布最新通告,對吉林市所有小區和社會面進行嚴格管控,詳情:

自3月21日0時至3月25日0時,實施全域靜態管理,封控區人員禁止出戶,管控區人員禁止出單元(參加核酸採樣即出即回)。

△吉林市某住宅小區核酸檢測點,市民接受核酸採樣。

管控區居民每2至3天在線上訂購生活物資一次,由下沉機關幹部、社區工作人員、物業工作人員、志願者配送至單元門口的貨物接收桌,居民自行消毒後錯時錯峰取走。

小區內部便利店、超市禁止開門營業,允許電話、網上購物,由商家配送至單元門口貨物接收桌,消毒後無接觸自行取走。

保民生企業員工、機關企事業單位參加疫情防控人員、疫情防控志願者、公安幹警必須持有「兩證」(有效證件及制式工作證)及核酸陰性證明、掃碼、測溫後方可進出卡口,其他人員一律不允許出入卡口。

下沉民警、派出所片警及輔警要不定時對轄區進行巡邏,加強卡口管理,維護核酸檢測秩序,防止小區人員聚集。

福建省新增本土確診99例廈門暫停密閉空間場所營業

據福建省衛健委消息,20日0時至16時,福建省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99例(泉州90例,莆田5例,廈門2例,漳州2例,其中無症狀轉確診6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56例(泉州51例,福州3例,莆田2例)。

福建廈門發布公告,暫停密閉空間場所營業,全市中小學線下教學暫停一周,詳情:

3月21日至27日,到工作場所上班的均須持有3月13日以來至少一次的核酸檢測陰性報告。

廈門全市KTV、歌舞廳、遊藝廳、茶館、咖啡館、棋牌室、影劇院、網吧、酒吧、迪吧、劇本殺、密室逃脫、檯球廳、室內健身館、室內游泳館、洗浴足浴中心、按摩店、艾灸館等各類室內密閉場所暫停對外開放。

3月21日起,廈門全市在廈高校實行封閉式管理,中小學、中職學校、幼兒園線下教學暫停一周,有條件的高三畢業班實行封閉式管理、組織線下教學。

加強公共區域、設施、快遞存取櫃等消殺,督促居民落實3月13日以來至少進行一次核酸檢測,加強對14天內有本土病例的城市旅居史人員的排查,對非本小區(村)居民要嚴查「三碼」,發現異常及時報告社區。所有外賣、快遞、投遞等一律不得進入小區(村),實行「無接觸」配送,在指定區域中轉存取。無物業小區(村)由所在社區、村委會負責落實。

各類出租房、民宿房東必須承擔主體責任,落實承租人員須持有3月13日以來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發現14天內有本土病例的城市旅居史的,立即報告社區。

北京新增2例本土確診病例和1例核酸檢測陽性者

20日下午,北京市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疫情防控最新情況:

19日16時至20日16時,北京市新增2例確診病例和1例核酸檢測陽性者,均在東城區。

截至目前,北京市本次疫情涉及9名60歲及以上老人和12名12歲及以下兒童。

10、俄烏最新局勢

俄國防部:俄空天軍襲擊烏軍一訓練中心,打死超100名烏士兵和外國僱傭兵

據俄新社和俄塔社20日報道,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伊戈爾·科納申科夫周日告訴記者,俄羅斯空天軍對位於烏克蘭日托米爾州的烏克蘭特種作戰部隊訓練中心實施了導彈打擊,那裡還駐紮着外國僱傭兵。

科納申科夫稱,「(俄空天軍發射)高精度空射導彈襲擊了烏克蘭武裝部隊特種作戰部隊在日托米爾州奧夫魯奇地區的一處訓練中心,那裡也是抵達烏克蘭的外國僱傭兵的基地。」他表示,此次精確打擊共打死100多名烏克蘭特種作戰部隊士兵和外國僱傭兵。

俄方稱再次向烏克蘭發射高超音速導彈

據法新社剛剛消息,俄羅斯方面稱其再次向烏克蘭境內發射高超音速導彈。

報道稱, 俄羅斯國防部20日表示:「搭載高超音速彈道導彈的『匕首』防空導彈系統,摧毀了烏克蘭武裝部隊位於尼古拉耶夫地區康斯坦丁諾夫卡定居點附近的一個大型燃料和潤滑油儲存點。」

根據此前報道,俄羅斯國防部稱,俄羅斯軍隊18日使用「匕首」高超音速導彈摧毀了烏克蘭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州的一個地下大型導彈和航空彈藥庫。這是俄羅斯在本次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中首次使用「匕首」高超音速導彈。

俄烏談判俄方代表團團長:雙方在核心議題上的立場已最大限度地接近

當地時間3月18日,俄烏談判俄方代表團團長梅津斯基表示,烏克蘭的中立地位和烏不加入北約是俄烏談判的核心議題,雙方在此議題上的立場已經最大限度地接近。雙方還開始就烏克蘭不加入北約的情況下獲得安全保障的細節問題進行探討。在烏克蘭「去軍事化」問題上,梅津斯基表示,他本人沒有權限公開任何涉及談判的具體數字或者論點等細節,但可以認為,雙方談判處於「中途半路」的狀態。

外媒:澤連斯基簽令將所有國有電視頻道合併,與「統一信息政策」有關

據環球網,英國《衛報》20日最新消息,烏克蘭總統辦公室當地時間周日(20日)通過路透社發布了一份公開聲明,稱烏總統澤連斯基已簽署法令、宣布將烏克蘭所有國有電視頻道統一合併為一個平台,原因則與烏克蘭當前戒嚴令下「統一信息政策」重要性有關。

《衛報》稱,自上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烏克蘭私有的媒體頻道一直在繼續運作。澤連斯基簽署的這一法令發布在烏總統網站上,但並未具體說明新措施於何時生效。

另一邊,俄羅斯媒體則在近日持續受到美西方國家的制裁政策打壓。谷歌3月1日宣布,旗下視頻分享網站YouTube將禁止今日俄羅斯和衛星通訊社的賬號面向歐洲發布信息。2月28日,旗下擁有社交媒體平台臉書和Instagram的「元宇宙」公司宣布了與YouTube類似措施,推特則宣布將為消息來源為俄羅斯克里姆林宮的帖文打上標籤。此外,微軟宣布不再展示今日俄羅斯和衛星通訊社的產品和廣告,並在其應用商店中下架今日俄羅斯相關應用程序。

十大券商最新研判

1、中信證券:市場回歸常態,把握共振上漲行情

內外部焦慮因素全面明朗,非理性情緒宣洩結束;經濟形勢整體平穩,後續疫情精準管控舉措對經濟影響將逐漸減弱;海外加息落地及俄烏衝突漸趨明朗,負面衝擊有所削弱;A股市場回歸常態,把握價值成長的共振上漲行情。首先,金穩委會議全面回應市場關切,穩定資本市場的決心明確;中美領導人通話後俄烏衝突帶來的非理性恐慌因素消除。其次,前兩月經濟數據顯示經濟仍然有韌性,地產領域政策仍需加力,疫情防控和診療指引不斷優化,未來對經濟的負面影響會逐步減弱。再次,美聯儲加息落地,市場對年內加息或縮表路徑已有較明確預期,俄烏衝突演化日漸明朗,或正趨於達成協議。最後,金穩委會議後流動性壓力明顯緩解,市場整體處於估值偏低區間。整體而言,在內外部焦慮因素的疊加影響下,短暫極端情緒的脈衝式宣洩結束後,A股市場將回歸基本面邏輯驅動的常態,建議繼續堅守穩增長主線並圍繞「兩個低位」均衡布局。


2、國君策略:曙光初現,重歸震盪

▶大勢研判:曙光初現,重回震盪。本周市場觸底反彈,上證指數重回3200點,核心源於本次金穩委專題會議對市場悲觀預期的初步糾正。3月以來內外負面衝擊不斷,海外地緣衝突、大宗價格上漲、通脹持續抬升,國內信用數據不及預期、疫情快速蔓延,市場預期持續走弱,最終悲觀預期與股價下跌逐漸形成負向螺旋。本次會議是市場預期修復的一副藥引,為市場重新樹立了信心。往後看我們認為金穩會催化下市場短期有望從急劇下殺的狀態重回震盪整理,但趨勢性的機會還需要等待。1)分子端:一副完整的藥方仍需等待。金穩會表述中對實質、有效的穩定經濟方案尚較模糊,經濟預期企穩從「思想」到「落地」在路徑與節奏層面仍存在不確定性,一副完整的藥方仍是當前投資者經濟預期較弱的核心關切。2)分母端:仍是市場中期約束。本周四美聯儲加息25BP,短期擔憂靴子落地,但往後看加息與縮表節奏不確定性仍高。周五中美雲會晤釋放正向信號,但海外地緣衝突、中美摩擦仍未見明顯邊際改善。綜合來看,穩增長未見實質、疫情反覆交織、海外流動性高不確定性以及地緣衝突擾動之中,當前投資者在股票定價上所面臨的盈利預期的下行,以及貼現率預期的上升和高波動的狀態還難以看到趨勢性扭轉預期的信號,政策底之後A股重回震盪。
▶穩預期,樹信心,金穩會直面關切。本次會議最為關鍵的表態是,「對資本市場產生重大影響的政策需要事先與金融管理部門協調,必要時金融委可進行問責」,這一表態有效降低了市場之前對各部門政策不確定性的擔憂。從具體內容來看,本次金穩會直面市場關切,對症下藥。一方面圍繞經濟增長穩定了分子端信心,強調 「切實振作一季度經濟」,並傳遞出政策繼續寬鬆的信號,「貨幣政策要主動應對、新增貸款要保持適度增長」,穩定了市場對穩增長的信心。另一方面,對地產信用風險、中概股、平台經濟等分母端負面因素亦帶來積極指引。關於地產,本次會議提出「要及時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範化解風險應對方案」。關於中概股,會議釋放中美雙方合作的積極信號。關於平台經濟,「紅燈、綠燈都要設置好」的表態亦體現政策呵護態度。此外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亦迅速表態。其中財政部「今年內不具備擴大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城市的條件」,進一步穩定地產預期。整體來看,本次會議穩預期,樹信心,是市場預期修復的一副藥引。▶投資機會在低風險特徵的股票。春天最終會到來,但是在需求側政策以及信用寬鬆趨勢明確之前,地緣政治、海外流動性收緊以及實物資產通脹仍然會制約投資者的選擇範圍與風險偏好的改善。金穩會之後,A股市場短期有望延續反彈趨勢,但是,股票的選擇應側重於低風險特徵的股票,盈利確定性、紅利策略、高股息策略與低估值策略是當下投資者獲取收益的優勢策略。從近期的市場結構來看,我們亦可以觀察到低風險特徵結構的優勢。2月份以來,紅利指數與高股息策略指數累計收益分別為3.80%和3.14%,超額收益優勢明顯。▶行業配置:圍繞低風險特徵,尋找低估值與盈利改善的交集。投資上重點應該聚焦於低風險特徵股票,關注低估值與盈利改善的交集,行業選擇的重點在於消費與周期板塊。具體而言,方向有三:1)to G端或公共投資方向:光伏、風電、電力運營、電網、建築等;2)順通脹方向:煤炭、化工資源品;3)困境反轉與盈利確定性:生豬、白酒等。

3、中金| A股:市場進入磨底階段

當前時點我們認為積極因素正在逐步累積,包括:1)金融委就經濟形勢和資本市場問題做出回應,談及穩增長、地產、中概股、平台經濟等多個市場關注的話題,一行兩會及相關部委近期也對相應領域有積極表態,未來相關政策有望逐步落實;2)中美兩國元首就中美關係和烏克蘭局勢交換意見,有望部分緩解市場此前對中美關係及國際局勢的擔憂;3)伴隨俄烏局勢略緩,國際油價近期有所回落,已經重新回到3月初水平,滯脹預期邊際減弱;4)美國首次加息落地,美股反彈,美債回落,美元走弱,對A股邊際影響也有望減弱;5)經歷前期調整後,A股估值已經回到歷史相對低位水平,本周上證指數3023點的階段性低點對應估值水平已經接近歷史相對極端的底部時期,近期大股東、高管淨減持規模明顯收窄,公司回購規模和數量提升。

綜合上述因素,我們判斷市場雖然短線仍有反覆風險,但對A股後市表現已經不必過度悲觀,近期市場可能處於磨底期,成交量可能會有所萎縮,類似前期大幅下跌的階段可能已經結束。

當前關注三個方向:

1)政策發力潛在有支持的領域,包括基建、地產穩需求相關產業鏈(建材、建築、家電、家居等)、券商金融等;

2)2021年調整較多、估值不高、中長期前景仍明朗的中下游消費,自下而上擇股,包括家電、輕工家居、汽車及零部件、農林牧漁、醫藥等;

3)製造成長板塊,包括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及科技硬件半導體等,風險已有所釋放,轉機待海外「通脹」風險邊際緩解。

4、興證策略:「政策底」+「市場底」已現,把握修復窗口

隨着國內政策暖意持續釋放,貨幣、信用均有望寬鬆,同時海外滯脹、加息、外資流出、中概股監管等風險均有望緩解,市場底部已經出現,將迎來修復窗口。

操作策略上,一方面,科技成長無論估值或擁擠度壓力均顯著改善,情緒修復窗口底部配置業績確定性方向(光伏、半導體、儲能等);另一方面,「穩增長」方向明確,銀行地產等仍有修復空間。兩會、金融委會議不斷釋放「穩增長」信號,「外亂內穩」的格局確定,國企地產、基建、銀行、券商等板塊兼具安全性與政策驅動。對於科技成長,結合我們在《「新半軍」擇時框架》中提出的十大指標,相關板塊已進入底部區域。當前可以沿着業績確定性強的光伏、風電、半導體等板塊做跌深反彈,同時也可在底部區域,立足中期的景氣趨勢和盈利增速,自下而上尋找「小高新」。

投資策略:「小高新」+「大金融」「啞鈴型」配置:一方面,在調整較多的醫藥、計算機、「新半軍」中自下而上尋找符合「小高新」特徵的標的;另一方面,關注受益於「穩增長」預期的金融地產、新老基建等板塊。長期,繼續聚焦科技創新的五大方向。1)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光伏、風電、特高壓等),2)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5G等),3)高端製造(智能數控機床、機器人、先進軌交裝備等),4)生物醫藥(創新藥、CXO、醫療器械和診斷設備等),5)軍工(導彈設備、軍工電子元器件、空間站、航天飛機等)。

風險提示:關注全球資本回流美國超預期,中美博弈超預期等。

5、中信建投策略:當前市場與2018年「政策底」的異同

●政策信號明確,恐慌過去
金融委等幾次會議接連召開,標誌着本輪下跌政策底已經出現,市場信心修復,流動惡化獲得緩解。其他一些市場擔憂的因素也出現明顯改善,如:防疫思路轉變、外部環境改善、貶值憂慮緩解等。我們對市場的觀點中期從謹慎轉為中性,短期持樂觀判斷。
●快速修復後,後續把握結構為主
1、與2018年的「政策底」相比,當前市場位置偏高,下跌時間較短。
2、從微觀流動性上看資金流入並不強勁,配置型外資流出壓力依然值得關注。
3、當前仍有部分中期擔憂未解,如經濟和企業盈利仍在尋底、全球通脹和美聯儲加息、疫情反覆影響復甦等。
●把握短期一季報結構性機會
一季報業績預期較好的細分板塊預計仍將集中在高端製造(新能源、半導體、軍工)和周期(煤炭、有色金屬、航運),消費板塊中,白酒、CXO及體外檢測等賽道表現或更佳。展望後市,更有持續性的景氣線索有哪些?從當前業績情況來看:
1)高端製造需求依舊旺盛,數量端的表現實則強於預期,後續景氣持續性需觀察上游價格回落及產能釋放情況;
2)疫情影響下,消費一季度業績有望磨底;在疫情防控政策放鬆背景下,二季度起復甦仍值得期待;
3)周期一季報盈利超預期,但二季度繼續向上的動能並不強勁,其一是需求支撐不足,經濟整體仍處於下行周期;其二供給端的約束也一定程度上有所放鬆。
4)科技賽道或可能出現超預期的細分領域。除有明確利好的化學製藥板塊,計算機/通信個股占比亦相對居前,或為後續可關注的、適合自下而上挖掘的超預期成長方向。
總的來說,我們對市場中期觀點由謹慎轉為中性,短期偏樂觀,但對反彈後續空間要抱合理預期,以把握結構為主。當前重點關注行業:醫藥、電子、銀行、農林牧漁、軍工、新能源等。

6、海通策略:震盪市的填坑行情

①宏觀經濟和股市漲跌周期對比,今年是類似12年的震盪市,當然高低點的細節不同。

②年初下跌的三大利空因素已在微變,穩增長推進望驅動填坑行情。

③順着穩增長主線,成長進攻,如光伏風電、數據中心雲計算,關注價值領域的金融地產。

7、信達證券:月度反彈,反轉還不確定

3月16日,政策底確立,這是短期非常積極和樂觀的政策信號,按照歷史的經驗,政策底可以支撐市場出現月度的反彈。真正的反轉需要在二次探底後,重新對比盈利和估值的匹配度。從估值來看,以5年歷史平均±2倍標準差為歷史經驗的估值上下限,則用PE計算的全A極限下行風險還有7-8%,上證綜指已經達到了估值下限。用股息率測算的結果略差一些。從盈利來看,二季度還需要重點驗證穩增長的效果、上游漲價對中下游利潤影響的幅度。只有所有這些因素都符合預期,指數才能確定反轉,目前大概率只是月度反彈。戰略上,2022年將會是壓縮版的2018-2019,上半年類似2018,下半年類似2019。

(1)盈利如果沒有問題,估值確實已經比較接近底部了。經歷過年初以來的劇烈調整,股市估值大幅下降,相比債券的風險溢價指數大幅回升。風險溢價指數一般有三種算法:(1)PE倒數-10年期國債利率;(2)PE倒數-10年期AAA企業債利率;(3)股息率-10年期國債利率。如果以5年歷史平均±2倍標準差為歷史經驗的估值上下限,則用前兩種方法計算的全A極限下行風險還有7-8%,第三種方法測算的極限下行風險還有14.7%。而上證綜指用前兩種方法已經達到了估值下限,用第三種方法測算離估值下限還差11%。

(2)盈利的問題,需要至少1個季度去排除和驗證,甚至不排除二季度低預期。2022年大部分板塊的盈利是存在負面擔心的,這一擔心想要排除需要至少一個季度的時間。一方面,需要驗證穩增長的效果,能否扭轉去年地產鏈、消費鏈需求不斷下行的趨勢。另一方面,年初以來,上遊資源品價格持續上漲,從歷史經驗來看,上游ROE的獨立上行,首先會傷害中下游的ROE,之後會帶來需求的下滑,並導致上游ROE見頂回落。2008年初、2011年上半年、2018年上半年均出現過類似的情形。這一影響有多大還需要觀察,目前來看,影響還沒完全排除。

(3)政策加力,反彈大概率是月度的。歷史的經驗,政策底足以支撐市場出現月度的反彈。而反彈過後,需要再次驗證盈利是否會進一步惡化,才能確認是否是反轉。歷史上幾乎每一次熊市的時候,均會出現穩定股市的政策底。2008年和2018年的政策底後,股市大幅反彈,隨後二次探底,略創新低後市場完全見底,分別進入2009年和2019年的反轉。2015年6月底的政策底後,股市反彈了一個月,隨後又出現了2次風險,背後很重要的原因是,股市估值尚未達到較低水平。2011年底的政策底過後,股市也出現了不錯的反彈,但進入2012年Q2後,隨着盈利進一步下行,股市中樞再次下行。

8、步步為營,勝於易勝 | 民生策略

反彈還會持續,但應正視壓力,轉入步步為營

當下更值得關注的問題是,根據我們測算的數據來看,過去的下跌依然會對市場未來的反彈造成結構性的壓力:(1)從北上資金來看,雖然整體已經轉為流入,但主要以託管在外資券商的交易型資金為主。(2)隨着市場大幅反彈,3月17-18日我們的負債端代理變量—分組ETF申贖情況指示個人和機構開始了贖回。(3)國內固收+基金目前面臨的止損壓力較大,根據我們的測算顯示淨值收益處於贖回概率較高區間(-2%及以上)的規模一共14338億元,而2021Q4顯示15.71%為權益,主要重倉行業為食品飲料、電新、電子和銀行。(4)定開基金正面臨打開的高峰期,4月對應打開的規模為436億元,主要持倉集中在電子、電新和食品飲料。市場進入合理區間後,部分板塊在未來反彈中面對的交易壓力是顯而易見的,判斷何時結束需要「智慧」。

市場的反彈仍會繼續,但對於成長股而言,判斷交易壓力與情緒修復的角力無疑需要更多「智慧」。穩增長仍在推動中,但一味相信力度超預期,買入過往「順周期」經驗中依賴於經濟總量彈性的中下游板塊同樣需要勇氣。投資者應該勝於易勝:(1)通脹主線下的:銅、鋁、黃金、煤炭、油氣、油運。(2)需求恢復主線下也應該尋找供給在此前下行周期中有出清的行業:房地產,以及從結構性擴張的思路布局:銀行(地方性、縣鄉)、建築。

9、華西策略:降准降息預期下的本輪「超跌」反彈,有望走多遠?

一、海外市場:聯儲加息靴子落地,控通脹仍是主要任務。3月美聯儲加息25bp,幅度符合市場預期,預計在5月公布縮表計劃。鮑威爾進一步表示,持續加息是適宜的,如有必要美聯儲可能會加快收緊政策。當前美國通脹率仍遠高於2%的長期目標,烏克蘭以及能源價格飆升給通脹帶來更多上行壓力。美國勞工部公布數據顯示2月美國CPI同比上漲7.9%,PPI同比上漲10%,能源、住房、食品價格均大幅攀升。俄烏衝突後的能源價格上漲還未在數據上體現出來,3月美國通脹仍有超預期的可能,控通脹仍是當前美聯儲的主要任務。

二、政策組合拳穩定資本市場,市場風險偏好明顯提振。3月16日,國務院金融委召開專題會議,所談到的問題正是當前困擾市場躊躇不前,甚至持續大跌的原因,並給出明確的定調,「對市場關注的熱點問題要及時回應」,會議提到「凡是對資本市場產生重大影響的政策,應事先與金融管理部門協調,保持政策預期的穩定和一致性、必要時進行問責」等,將有助於後續穩定資本市場穩定的政策落地。

三、經濟數據超預期,但寬貨幣、穩增長仍是當前政策主線。1-2月經濟數據超市場預期,加上3月15日MLF降息落空,加大了市場對未來政策不確定性的擔憂。考慮到近期國內本土疫情出現反彈對消費的制約,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或對工業生產產生抑制效應,後續政策仍需要主動應對。國務院金融委和央行會議的表述均表明寬貨幣、穩增長仍是當前國內政策的主線。當前國內通脹壓力不大,貨幣政策仍是「海外緊、國內松」的格局,預計後續國內降准、降息仍有空間。

四、投資策略:「政策底」探明後,A股有望延續「超跌」反彈行情。今年以來市場持續下跌,有外部地緣環境惡化帶來的干擾、國內宏觀政策預期的不穩定、還有中概股異常波動、互聯網平台和房地產領域問題在資本市場的反映等因素。近期國務院金融委、「一行兩會」、外匯局召開會議、到房地產稅的推遲,再到中美首腦視頻通話,市場悲觀預期得到修復,滬指在3000-3100點附近或是比較堅實的底部。在「外緊內松」的貨幣政策格局下,國內降准降息仍有空間,A股有望延續「超跌」反彈行情。本輪行情走多遠取決於多重因素:一方面是國內呵護政策出台的力度和持續性;另一方面要關注美聯儲縮表節奏、地緣關係等外圍因素。具體到行業配置上,關注三條投資主線:

一是受益政策邊際放鬆的,如「銀行、房地產」等;

二是受益通脹預期的「農業、黃金」等;

三是政策(扶持)推動的主題相關,「新能源(光伏,儲能)、半導體、東數西算」等。

■風險提示:地緣風險升級;政策力度不及預期;國內外疫情反覆;海外市場大幅波動等。

10、中銀策略:政策底與多頭思維

本周隨着「金融委」為股市吃下定心丸,市場迅速轉暖,A股、港股、中概股跨市場聯袂上漲。投資者情緒同步恢復,場外資金加速進場。交流下來,投資者比較關心當前是政策底,還是市場底?市場反彈後如何操作,以及如何進行行業配置?針對以上問題,我們的觀察與思考如下:

(1)「金融委」為股市定調,「一行兩會」紛紛表態後續跟進,當前股市仍處在政策的「蜜月期」,政策底信號明確。政策是股市非常重要的領先信號。從周期定位角度看,政策底一般出現在衰退後期,政策寬鬆階段,對應股市估值出現明顯的流動性支撐。1-2月經濟數據超出預期,顯示本輪經濟短周期衰退步入後期。經驗規律表明,當股市政策底出現,市場不再悲觀,2018Q4是距離當前周期最近的一次政策底,自此A股開啟了三年的結構性牛市行情。

(2)市場底滯後政策底,條件也比政策底更加苛刻。市場底需要基本面、技術面和情緒面的共振,且要求指數出現該周期的極小值。相對而言,政策底作用於基本面需要時間,更多對情緒面和技術面施加積極影響。因此,政策底對應指數底部區域,不必是絕對低點。考慮到中美經濟周期錯位,海外滯脹緊縮預期導致美債利率仍在脈衝階段,我們認為市場底仍需等待,但已為期不遠,需要保持多頭思維。

(3)政策底出現,雖然指數有可能繼續反覆,但一些行業板塊會走出不斷創新高行情。政策底出現的早期階段,市場會呈現普漲,價值、成長都會輪動反彈。隨着市場消化政策預期,行業板塊會出現分化。在風險和不確定緩和的背景下,業績高景氣的方向會進一步突圍;而業績低於預期或者不持續的方向會出現回落。因此當政策底出現,要把握基本面超預期的方向,業績高增長可持續的板塊。只有淨利潤增速超過ROE的行業,才會迎來業績和估值的雙擊。

(4)結論:政策底已現,市場底不遠。A股進入U型底部區域,保持多頭思維。繼續圍繞業績高增長的科技成長布局。建議關注半導體產業鏈、新能源光伏、風電,5G新基建、電動車智能化、元宇宙、數字經濟等方向。

對話投資大咖 把握市場脈動

《對話·基金經理面對面》第五期

西部利得基金盛豐衍

重磅解讀量化投資之道

👇點擊預約直播👇


叮咚雞來了!深圳人,出來打工搞錢了!深圳市、福田區剛剛宣布!

20萬股民要慌?壓力太大:25倍超級牛股和「化學茅」1600億巨額解禁來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