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生產基地區位較為分散及自身相對具有比較完整產業鏈的比亞迪是最有可能實現年度目標的,其次是特斯拉。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特斯拉(TSLA.0)或將在上海建第二工廠,也有消息稱特斯拉是要在上海原廠擴產,總之要擴大中國的產能。
在此之間,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剛剛經歷了長達21日的停工。原因是隨着疫情的擴散,上海進入全域靜態管理模式,眾多工廠也因此停工。
上海在中國汽車行業地位舉足輕重,有數據顯示,過去十年,上海對全國汽車產量的貢獻率一直維持在10%上下,聚集在上海及周邊區域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更是可以影響全國80%-90%的汽車品牌。尤其是新能源車,數據顯示,上海貢獻了全國新能源車銷量的近半壁江山,達到47%。
4月「蔚小理」重點新能源車企交付量發布,據各公司披露的數據,多數公司交付量環比下降。據各新能源車企公告,造成交付量下滑的原因是受疫情影響,供應鏈緊張。與之一致的是,新能源車企在資本市場表現也乏善可陳。
最近,上海的工廠逐步恢復生產,有分析師表示,5月份車廠有望逐步恢復生產。那麼在新一輪的重啟比賽中,誰有可能是贏家呢?
1
誰是停工的輸家
新能源車最近在資本市場的表現都乏善可陳。
據Wind,截至5月10日,Wind汽車指數(886033.WI)2022年以來跌幅為26.08%;Wind新能源汽車指數(884076.WI),2022年以來跌幅為29.75%;Wind汽車零配件指數(8841348.WI)2022年以來跌幅為33.91%。
截至5月10日,特斯拉的股價近30日跌幅為23.25%,2022年年初至今跌幅為25.52%;蔚來汽車(NIO.N)2022年年初至今跌幅52.90%;理想汽車(Li.0)2022年年初至今跌幅34.83%;小鵬汽車(XPEV.N)2022年年初至今跌幅55.73%;比亞迪(002594.SZ)2022年年初至今跌幅13.20%。
自3月28日至4月18日,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停工。
4月21日,特斯拉發布2022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特斯拉2022年一季度的汽車產量為30.54萬輛,與2021年同期的產量18.03萬輛相比增長了69%;2022年一季度汽車交付量為31萬輛,與2021年同期的18.49萬輛的交付量相比增長68%。目前,特斯拉2022年4月的產銷量數據還未披露,也就是停工的影響還沒有被反映出來了。
不過可以參考一下其他新能源車的表現。這一輪疫情同樣波及到其他上海的車企。4月1日,大眾汽車與上汽集團的合資工廠停產;4月9日,受上海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停產影響,供應鏈受損的蔚來宣布停產。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全年累計銷量298.9萬輛,同比增長169.1%,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為14.8%。2021年新能源汽車廠商零售銷量前十企業分別為比亞迪(002594.SZ)、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中國、長城汽車(601633.SH)、廣汽埃安、上汽乘用車、小鵬汽車(9868.HK/XPEV.N)、奇瑞汽車、蔚來汽車、理想汽車(2015.HK/Li.0)。
數據顯示,2022年4月,零跑汽車、小鵬汽車、哪吒汽車、蔚來汽車、理想汽車的交付量集體跌破萬輛,環比均呈現負增長狀態。
下滑最多的是理想汽車,4月交付新車4167輛,環比下滑62.23%;蔚來4月交付新車5074輛,環比下滑49.18%;小鵬汽車4月交付量9002輛,環比下滑42%;哪吒汽車共交付新車8813輛,環比下滑27%;2022年跑出來的「黑馬」零跑汽車4月交付量9087輛,環比也下滑10%。
甚至理想汽車和蔚來汽車的新車交付同比也出現下滑,蔚來同比下滑28.56%,理想汽車同比下滑24.77%。小鵬汽車、哪吒汽車和零跑汽車4月交付量同比上漲了75%、120%和228%。
比亞迪產銷則在4月同時大增。2022年4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產量10.75萬輛,同比增長296.38%;銷量10.6萬輛,同比增長313.23%。
至此,在4月的停工中,主要新能源車的贏家和輸家已經很明顯,理想和蔚來受影響更大,而比亞迪可以稱為贏家。
與「蔚小理」等新勢力造車品牌相比,比亞迪的優勢除了產品數量外,更重要的還是其在供應鏈層面的優勢。比亞迪是中國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產業鏈最完整的公司之一。1995年成立的比亞迪以鎘鎳電池業務起家,之後擴展至鋰離子電池。2003進軍汽車行業,如今比亞迪成為了一家橫跨汽車、電池、IT、半導體等多個領域的公司,擁有電池、電機、電控及整車等核心技術。比亞迪能夠自主完成從造電池到造車的幾乎全部生產鏈。同時,比亞迪在西安、上海、廣東、北京、杭州等地都有生產基地。這正是比亞迪此次沒有受到顯著影響的原因。
2
上海汽車行業重啟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此次上海疫情是否造成未來數月汽車產銷連續下滑關鍵在於上海疫情是否能儘快得到控制。他表示,如果上海4月恢復生產,產量5月就能追回來,但停工情況持續至5月,對汽車行業的產銷就影響較大。
所幸,4月上海的汽車工廠大部分已經重啟。
4月16日,上海市經信委公布《上海市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指引》以及首批666家重點企業「白名單」,這些企業擬於4月18日復工,其中與汽車相關的公司超過250家。
4月28日,上海市經信委對外公布了第二批上海復工復產企業「白名單」,越來越多的上海汽車產業鏈相關企業進入復產復工狀態。截至4月28日,上海汽車製造業整車及零部件配套企業復工率達到77%。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4月19日啟動復工。有媒體稱,特斯拉方面稱,5月中下旬就可以恢復至疫情之前的產銷量。
事實上,此次疫情造成的影響絕不僅限於汽車工廠和汽車行業,汽車在上海經濟中地位顯著,上海的汽車產業在全國汽車產業中也十分重要。
2021年上海汽車業總產值7586億元,占上海GDP總值的17.5%。數據顯示,過去十年,上海對全國汽車產量的貢獻率一直維持在10%上下。2021年,全國汽車產量為2652.8萬輛。其中,上海汽車產量為283.32萬輛,約占全國汽車總產量的10.7%。這意味着每生產十輛汽車,就有一輛來自上海。
尤其在新能源車方面,上海的地位更為重要。崔東樹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占世界新能源汽車的59%。乘聯會數據還顯示,上海市一季度新能源乘用車銷量5.8萬輛,在國內新能源車新車銷售市場占比為47%。
同時,上海周邊區域集中了馬瑞利、日本SL、安波福(國內最大的汽車線束供應商)、埃貝赫、奧托立夫、均勝電子等上千家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業務範圍涵蓋產業鏈上的汽車發動機、動力電池、芯片、車身內外飾等環節。有媒體報道稱,聚集在上海及周邊區域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可影響全國80%-90%的汽車品牌。例如蔚來不是生產工廠在上海,而是由於零部件供應商集中在上海,造成4月9日停產。
國金證券分析稱,5月因疫情導致的供應鏈阻斷和停產有望逐步恢復。由於存量訂單和提價時間因素,5-6月的銷量將逐步反映出原材料上漲之後的真實需求,一旦數據超預期,新能源汽車板塊將有機會迎來反彈。
3
誰能最先反彈?
兩年前,車企面臨着與今年春天同樣的處境,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數據,2020年因疫情車企停工,一季度汽車銷售下滑42.4%。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2019年10月拿到生產資質,開始生產。2020年1月新冠疫情從武漢蔓延至全國,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1月30日宣布暫時關閉,直至2月10日復工。2020年初,特斯拉的年度目標是向消費者交付50萬輛電動車,而年報顯示2020年度特斯拉全球產量為50.97萬輛,銷量為49.95萬輛。
兩年後再次因疫情反覆,汽車行業供應鏈、物流生產被打亂,部分新能源車企甚至出現減產、停產,受多重因素困擾的新能源汽車誰能儘快實現翻身呢?
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可以從過去幾個月的數據窺見一斑。從4月的新能源產銷量做對比,4月零跑汽車、小鵬汽車、哪吒汽車交付量實現同比增長,但環比下滑,而蔚來、理想4月交付量則同比、環比均出現下滑,比亞迪是業績最好的一個。
進一步參考2022年1-4月主要新能源車企累計交付量具體情況如下:
特斯拉的2022年目標是生產超過150萬輛,交付超過140萬輛。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每周產能約為1.7萬輛,單日產能在2500輛左右。3月16日、3月17日特斯拉停產兩日,自3月28日,特斯拉上海工廠已經停產21天,共計23天,按日均生產量,已經減產5萬餘輛汽車。不過特斯拉仍然預計,第二季度的產量將與第一季度產量30.54萬輛相當。一般而言,一季度和四季度是銷售旺季,此處假設二三四季度也達到跟一季度相同的交付數字,去年而言特斯拉能夠完成目標的82.66%。《巴倫周刊》在5月9日的文章中,認為特斯拉將難以在2022年第二季度創造另一項新交付記錄。在2022年第一季度交付了31萬輛電動車是特斯拉有史以來最高的季度數量。
5月10日,市場有傳言稱特斯拉再次停產,後被特斯拉否認。
蔚來汽車2021年銷量為91429輛,2022年的目標是15萬-20萬輛。4月14日,蔚來合肥生產基地逐步恢復生產。蔚來合肥工廠目前年產能可達12萬台,按照合肥工廠目前產能粗略計算,4月9日至4月14日,停產的五日,蔚來損失產能大概接近2000台。1-4月蔚來交付了30842輛,相當15萬目標的20%,在剩餘三分之二的時間以同等交付量計算,僅能完成46.27-61.69%。
零跑汽車2021年銷量為4.3萬輛,2022年,零跑銷量目標或衝刺20萬輛。4月零跑首次成為新勢力車企銷量第一。零跑工廠位於浙江金華,其供應鏈也受到上海疫情影響,但卻實現連續13個月實現月交付量同比增速超200%。1-4月零跑累計交付30666輛,相當於目標的15%,照此數據,全年能完成目標的46%。
理想汽車2021全年銷量90491輛,2022年,理想的銷量期望是20萬輛。理想汽車的工廠同蔚來一樣也處於長三角地區的核心及周邊地帶的常州生產基地,並且其供應商80%都位於長三角地區,故受疫情影響,理想4月交付量也是下滑的,2022年1-4月理想累計交付35883輛,同樣假設未來8個月的交付量等同於前四個月,理想汽車能夠完成全年目標的53.82%。
哪吒汽車在2021年的銷量為69674輛,2022年的銷量目標是20萬輛。哪吒汽車總部位於上海,但生產基地在浙江桐鄉。2022年1-4月哪吒汽車累計交付量為38965台,同比增長240%,同樣假設未來8個月的交付量等同於前四個月,哪吒汽車能夠完成全年目標的58.45%。
小鵬的主要生產基地位於廣東省肇慶自建工廠及河南鄭州的海馬汽車代工廠,這兩地疫情較為平穩,因此4月小鵬交付雖然環比下滑,但仍然實現同比增長75%。小鵬2022年計劃銷售25萬輛汽車,2022年1-4月已累計銷售43563台,同上假設,小鵬汽車能夠完成全年目標的52.28%。
比亞迪2021年累計銷量為73萬輛,同比增長75.4%,2022年年度目標為120萬輛。2022年1-4月累計產量、銷量分別為39.5萬輛、39.24萬輛,產量及銷量為分別同比增長377.44%、387.94%。同上開設,比亞迪基本能夠完成其年度目標。
經以上總結,《巴倫周刊》中文版認為生產基地區位較為分散及自身相對具有完整產業鏈的比亞迪是最有可能實現年度目標的,其次是特斯拉。其中蔚來和理想在4月份受到的影響較大,但即便考慮進去單月因素,也幾乎不可能實現銷售目標。對於新能源車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來看,交付量是個極為重要的因素。鑑於此,《巴倫周刊》中文版認為,比亞迪和特斯拉最有可能表現會相對更好。
文|《巴倫周刊》中文版撰稿人黃穎芳
編輯|吳海珊
版權聲明:
《巴倫周刊》(barronschina)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並不構成提供或賴以作為投資、會計、法律或稅務建議。)

加星標🌟不迷路哦~
點點點,贊和在看都在這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