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隻素有「林中仙子」美稱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鷳(Bái Xián)不慎誤入廣州地鐵鎮龍車輛段調車場,「擋」住了出廠線上列車的去路,工作人員歷經14小時的「鬥智鬥勇」,成功解救白鷳,並將其移交給廣州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
「報告廠調,7B軌道中間有一隻大鳥侵入線路,長度大概50CM,請馬上協助處理。」4月26日下午16:03,電客車司機馬思傑在廣州地鐵鎮龍車輛段列車出廠線調車過程中,發現前方線路中竟然站立着一隻大鳥,他立即將列車拉停在距離其15米處,避免對其造成驚嚇或傷害。車廠調度黃翰超接報後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此時大鳥已飛到列車停車庫上方靠近天花板的消防水管處。黃翰超小心翼翼地走到大鳥下方,抬頭仔細觀察,發現其頭頂具冠,臉部裸露呈紅色,羽毛是棕色的,疑似某種在書上見過的珍稀動物。於是黃翰超隨即上報部門,並按部門指示聯繫林業局、公安局以及野生動物救助中心尋求幫助。在救護人員到達前,黃翰超一直在現場守着,持續留意大鳥的狀態。此時已是晚高峰起峰期,為避免傷及大鳥,黃翰超在不影響運營組織的情況下,當遇到出廠列車需要從大鳥所在的庫頂下方通行時便組織備用車上線替換出廠列車。

圖:梁有裕
「這是野生亞成年狀態的雄性白鷳,你們發現後能夠第一時間通知我們前來救助,值得表揚!」19:20,廣州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人員趕到鎮龍車輛段,確認這隻大鳥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廣東省「省鳥」白鷳。同時,救護人員告知黃翰超,白鷳生性機警,在陌生的外部環境中比較容易驚懼,現在看起來,它已經比較虛弱,如果沒有獲得及時救助,很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為了使這隻美麗的「林中仙子」儘早得到救助,車廠調度組織相關區域車輛停止調車、降弓,並做停電安全處理。隨後,調度人員對救護中心人員做好安全交底,而救護中人員也即場給調度人員進行了鳥類救助注意事項的培訓。在雙方都做好充分準備後,開始對白鷳實施救助。只見救護人員輕手輕腳地將專業長杆探向消防水管,嘗試捕獲白鷳,但是白鷳一直警惕地躲閃。因為庫頂管線較多,白鷳所處的位置又高,因為擔心傷及鳥兒,在場人員只好另想辦法。此時,黃翰超提出在地面上撒一些玉米吃食,然後關閉車庫照明,再使用手電筒光線引導鳥兒飛到地上覓食。眾人按照這個方法嘗試了一番,但白鷳始終不為所動。眼看夜漸深,救護人員便建議先讓鳥兒歇息一晚,看看它歇夠了會不會主動下來,天亮了再想辦法繼續救助。經商定,黃翰超通知保安加強巡視,並叮囑各專業人員及時關注,避免誤傷白鷳。當天夜裡值守的工作人員無一不知曉有一隻珍貴的鳥兒暫時「借宿」在車場,每個人在工作之餘都多留一份心。
第二天6:40,潘浩波、馮振聲、梁有裕三名住宿在車輛段的乘務人員一大早便來到白鷳夜裡停留的地方,驚喜地發現它已經從消防水管上飛下來了。三人循着白鷳行走的足跡,一路找尋到樓梯通道入口,發現白鷳正停留在入口的地面上。潘浩波、馮振聲兩人盯住白鷳,梁有裕則回去取來昨晚在救護人員指導下製作好的留有孔洞的紙箱。三人小心翼翼地靠近白鷳,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趁它不注意,合力將其「捕獲」,然後輕輕放進紙箱中。隨後,梁有裕聯繫廣州市野生動物救助中心,並在諮詢救助中心意見後,拿來饅頭、玉米、番薯等給這隻「留宿」的鳥兒進食。

7:58,救護中心人員趕到車輛段,順利接走白鷳。據悉,救護人員反映白鷳在進食後精神狀態良好,身體也無受傷,並對廣州地鐵工作人員注重保護生物多樣性、堅持人與自熱和諧共生的理念和行動表示讚賞。
END
來源|運營四中心
文|鍾明惠
圖|鍾明惠 梁有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