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美股周一大幅收跌,道指重挫逾650點,標普500指數跌破4000點,納指狂瀉4.29%。
美股拋售繼續,隨着經濟風險上升且債券收益率仍接近高位,《巴倫周刊》寫道,目前投資者對股市的所有信心似乎都已消退。
道指跌653.67點,跌幅為1.99%,報32245.70點;納指跌521.41點,跌幅為4.29%,報11623.25點;標普500指數跌132.10點,跌幅為3.20%,報3991.24點。
股市的動盪部分歸咎於美國國債的拋售,這導致收益率飆升。在上周觸及新冠大流行時期的高點後,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周一早上升到了3.2%的高位。此後該收益率下跌至3.04%,略低於大流行時期的高點。
10年期國債收益率飆升可能迫使美聯儲積極加息和減持債券。這減少了對債券的需求,降低了價格並提高了收益率。
這在美股市場上對科技股尤其不利。較高的債券收益率降低了科技公司未來利潤的價值,許多快速發展的科技公司的估值是基於它們將在未來多年裡產生大部分利潤。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處於熊市,即下跌20%或更多,目前交易價格處於2020年底以來的最低水平。
給股市造成損害的不僅僅是債券收益率。美股的風險還未完全出清。Instinet首席市場技術員弗蘭克·卡佩萊里 (Frank Cappelleri) 寫道,最近股市的下跌使標普500指數將進一步下跌13%。
很多投資人同意這一觀點。「我們絕對相信至少還會有另一次下跌,」Tuttle Capital Management首席投資官馬修·塔特爾(Matthew Tuttle)寫道。
Sevens Report Research的創始人湯姆·埃塞(Tom Essaye)寫道,當前的拋售是「技術性的,(這是)情緒(恐懼/貪婪)在盤中推動市場,我們都應該為未來(市場)更高的波動性做好準備。」
SPI資產管理公司執行合伙人斯蒂芬·英尼斯(Stephen Innes)表示:「美聯儲和美國通脹形勢正進行一場『看誰更激進』的競賽,但美聯儲似乎總是處於追趕模式。隨着投資者權衡近期政策確定性與中期通脹不確定性,對央行抑制通脹能力的懷疑,成了市場焦慮的源頭。這種情況持續的時間越長,投資者就會更焦慮,美股也會隨之下挫。」
美股的風險也不僅僅存在於美聯儲政策和美國經濟,地緣政治、全球新冠疫情等因素都給市場籠罩上更多陰影。
「投資者擔心增長放緩和經濟發展。」瑞銀美洲全球財富管理首席投資官索麗塔·馬切利(Solita Marcelli)寫道。
1
美股新能源普遍走低,科技股遭重創
特斯拉、Rivian、Lucid、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等美股新能源車股普遍走低。
Rivian股價重挫,有消息稱隨着Rivian的IPO後股票禁售期結束,福特汽車計劃出售其持有的800萬股Rivian股票。
科技股同樣普遍遭受重創,臉書母公司Meta Platforms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分別下跌3.7%和2.8%。亞馬遜、蘋果和奈飛分別下跌5.2%、3.3%和4.3%,而特斯拉和英偉達分別下跌超過9%。
大數據龍頭Palantir重挫21%,該公司第一財季營收同比增長31%,但第二財季的營收指引不及預期。
2
A股熱門賽道升溫拉漲股市,港股維持大跌行情
5月10日,滬深股指早盤大幅低開後反彈收漲,熱門賽道紛紛沖高,指數基本收於日內高位。大市成交0.85萬億元,上日為0.67萬億元。盤面上,半導體、風電、光伏、水電、鋰電池板塊強勢;房地產板塊午後發力,萬科A、保利發展攜手並進。煤炭、油氣板塊調整,中國神華、陝西煤業、中國石油、中國海油齊跌。
上證指數收盤報3035.84點,漲1.06%;創業板指報2276.35點,漲2.17%;深證成指報10912.74點,漲1.37%;滬深300報3919.87點,漲1.09%;科創50報972.14點,漲2.68%;上證50報2718.37點,漲0.86%;萬得全A報4622.09點,漲1.40%。
港股主要指數全天呈下跌走勢,儘管盤中跌幅均有收窄,但三大指數依舊維持大跌行情。截止收盤,恆指跌1.84%失守2萬點大關,國指跌2.22%,恒生科技指數跌3.22%,盤初一度跌近7%。
截至收盤,港股今日上漲541隻,下跌1400隻,收平927隻。
南向資金今日淨買入64.29億港元。騰訊控股、美團-W、安踏體育分別獲淨買入16億港元、14.66億港元、3.05億港元。值得注意的是,南下資金自3月28日以來已連續20個交易日淨買入美團,累計約132.18億港元。
文 | 《巴倫周刊》中國市場觀察組
編輯 | 梁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