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疫情之下,大家宅在家裡的時間,也漸漸多了起來。

面對快遞的停發、菜價的浮動,心中沒有了一如既往的安定。為了吃上一口綠菜,都市人們開始了「田園夢」,爭相想着去開闢屬於自己的綠意。

陽台種的豌豆尖,網購套裝,連盆帶種子,四五塊錢。圖源:@草莓果醬

家的飄窗,現在韭意盎然。圖源:@年輕噴泉

上海網友的水培大蒜,圖片來自網絡

小通也是這類人群之一,為了能讓自己的生菜能被成功種出來,我在網上搜索各種攻略,卻意外發現一位日本網友,早已「超脫世俗」,開始種起了大米。

說實話,當時看到這個視頻的標題,還沒有點進去的時候,我還想他是不是要在家中挖出一塊地專門建立一個小型稻田。

但事實證明我好像想多了,種植大米的條件根本沒有那麼複雜,只需要幾個水桶就可以了。


這位日本網友名叫Noringo ,他在去年4月下旬有了種植大米的想法。

為此,他把自己手邊糙米挑選出來一些。挑選出來的糙米沒什麼特別要注意的,只要別有壞的。


將碗中的糙米注入清水,每天換一次,連續換上三天,表面光滑的糙米也開始發芽了。

用鑷子挑出發芽的種子,輕輕放在另一容器里。


因為Noringo本就是帶着試探好奇的心情,他並沒有將所有發芽的種子都取出來進行種植,只是大概取出來30顆左右。


Noringo根據以前種植其他作物的經驗,將所取出來的發芽種子芽(19顆)朝上種植,小心翼翼地將它們放進了蔬菜栽培土壤中,再用薄薄的一層土將種子覆蓋住,形成種植的基本條件。

還剩下發芽的種子,Noringo將它們如法炮製分別放入其他三個水桶中。


水稻之所以叫做水稻,必然離不開水的了。但作為一種作物,水稻也並不是水生植物,因此給的水也不能太多,大概至土壤高度即可。


6天後,一盆中有小小的綠芽長出來了,Noringo的種植取得了初步成功。


10天後,綠芽漸長開來,長出了葉子。


16天後,19顆種子中有11顆長勢良好,能有一半以上的存活率,這對於Noringo來說,是極大的鼓勵。


然而,就當Noringo以為其餘的三盆也在茁壯成長的時候,他卻發現,情況並不是像自己想象的那麼樂觀。

由於糙米不受稻殼保護,其他三盆種子長時間的浸泡在水裡,它們開始腐爛,更別提長了葉子了。


甚至有一次下雨,Noringo忘記將這三盆拿回來,可憐的它們就這樣一直淋着雨,多餘的雨水直直沒過小芽。至此,三盆徹底宣布結束生命。


等到23天的時候,只有最先種植的那一盆還在頑強地活着,並且還長得挺好。


為了讓目前看起來唯一有可能最終能種植出大米的幼苗,好好吸收營養,伸展開根系,Noringo打算將它換到更大的容器中種植。

於是,第30天的時候,Noringo將自己花園裡的土壤挖出來一部分,放在太陽底下曬乾。

翌日,他拿出了沙網,將干土壤進行過濾,分離出顆粒較大的石子。隨後開始少量多次的加上,確保大桶中的泥是適合水稻生長的。


一個月的時間,原來的小苗長高了不少,滿滿的根已經鋪滿了原來塑料花盆的底部。

Noringo把小苗取出,四個為一捆,挖個小洞,輕輕地將它們放在四個大桶中,再注入大概1cm的水。

「不要讓我失望啊,好好長大吧」,Noringo在心中暗暗期許。


第36日,藻類大量出現了,這對於水稻來說是很好的生長環境。
而在以後的一周,陰雨天連綿不斷,第44天的時候,藻類逐漸消失不見,伴隨而來的是蚊蟲爆發。


這可怎麼辦呢?,Noringo靈機一動,想了個好辦法,就是利用青鱂滅蚊。

青鱂[jiāng],又稱米鱂,俗名稻田魚。生活於平地之池沼及河川水流緩慢處,水草茂盛處尤多,因其有吞食孑孓之習性,對自然滅蚊有一定之效益。

為了防止青鱂亂蹦,跑出桶外,Noringo特意用紗網將桶蓋住。


第60天,桶中的水稻長得更好,它們看起來和田中生長出來的稻子一樣,已經有44cm~55cm了。


在此後的時間裡,Noringo嚴格控制水量,卻在第73天的時候,發現讓自己很擔心的一幕:

水稻的葉子有少許開始變黃了。


拯救水稻迫在眉睫,Noringo懷疑,變黃是缺乏氮肥導致的,於是他馬上對水稻施肥5克,用手將肥按進土壤中。


第86天,情況並沒有出現好轉,有葉子正在脫落。

雖然着急,但是無可奈何,Noringo只好用一個圓形籠子將水稻籠罩住,希望減緩葉子脫落的速度。


事與願違的是,葉子還在繼續枯萎。

第93天的時候,還出現了病蟲害。有的葉子直接變成了「白葉」,有的葉子直接自己折斷了,還有些葉子的頂端變成了令人憂心不已的枯黃色。


「這難道就是稻瘟病?」Noringo心想。

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在水稻全生育期可感此病,且苗期、分櫱盛期及抽穗初期感病概率更大,特別對於稻瘟病感病品種影響更為嚴重,會引起大幅度減產,嚴重時減產40%~50%,甚至顆粒無收。


「附近稻田中的水稻正在長穗呢!你們也要堅持下去,不要在這個時候枯萎。」
新手Noringo首次面對這種情況,默默祈禱着。

可能是聽到Noringo的心愿,在第105天,Noringo種植的水稻也終於長穗,這是個不錯的信號。


第109天,水稻已經有120cm了,更多穗子也跟着結出來了,露出了白色的稻花,讓人看了心情愉悅。


但是仔細觀察的話,還能看到一些褐色的部分,這是被昆蟲吃掉的證明。

自己辛辛苦苦種植水稻就這樣被可惡的傢伙吃了,Noringo心疼不已。


第114日的時候,Noringo又發現白色的穗尾也被蚱蜢啃掉了。

他只好給把壓箱底防蟲網找了出來,罩在水稻上,只求「行行好,你們別來了。」


隨着時間的推移,水稻穗子漸漸下垂了,顏色也發生變化,由原來的嫩綠色向棕色轉變。


從長第一個穗開始到現在,剛好是一個月的時間,水稻差不多也是該收穫的時候了。

在136天的時候,Noringo開始為最後的收割做準備,他將四個桶中的水全部倒出來,讓土壤自然風乾變得乾燥。


第145天,Noringo終於像所有耕種的農夫一樣,收穫着豐收的喜悅,緊張又激動地來到辛苦培育已久的水稻。

這時的水稻變成金黃色,隨風在空中搖擺。


不同於別人要拿着鐮刀收割,Noringo的收割輕輕鬆鬆,用剪子剪幾下就可以了。


隨後,Noringo用繩子把水稻捆起來,倒掛在陽光下,又花了一個九天將還殘留的葉莖水分完全曬乾。

整整齊齊地剪下稻穗有米的部分,再用筷子把所有的糙米都弄下來,Noringo得到了185克糧食。


接下來就是碾米了,Noringo使用的是軟球棒,只見他在糙米上畫圈碾動。輕輕一吹,稻穀皮就被吹走了,最終只留下128g。


最後一步是將大米拋光,Noringo使用研磨棒並從上方敲擊,這個過程大概需要24小時。

由於碾米機一次最少需要1公斤大米,Noringo只好被迫自己手工加工。至於加工後胳膊之後會怎麼酸爽,我想只有Noringo本人知道了。


就這樣,經過145天,歷經「千辛萬苦」,Noringo終於得到了能吃的精米。從外觀上看,這米,簡直是.....和超市賣得一樣一樣的....

至於煮出來的口感,可能是水放多了,有點粘,看起來不是特別好吃的樣子。

不過,這可不是買來的米,可謂是「粒粒皆辛苦」,就算再不好吃,也的吃下去啊。

隨着米飯一口口下肚,Noringo的這幾個月的努力成功都進了他的肚子。


其實,即使是在後疫情時代,大家對米飯的基本需求都是可以保障的,但每一個種植者來說,種植遠不止是一種生存需求,更是一種精神情結。

喜歡看別人認真生活,也不敷衍自己的生活,這也許就是Noringo種下水稻種子帶來的最大意義吧。

※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日本通立場。

- 完 -

🎞🎞🎞
疫情期間的小溫暖
看完真想家啊

點擊圖片閱讀



小通長期撩想兼職投稿的小夥伴
後台回復【投稿】即可見詳情


日本通丨517japan.com
轉載原創請聯繫我們,獲得授權

致力於做新鮮有趣的日本相關科普
給大家還原一個真實的日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