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商業要參(ID:xinshangyeyaocan)快訊:5月6日晚上,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多個小區的居民聚集在長沙比亞迪工廠2號門門前,高舉貼牌抗議,這些居民聲稱,「長沙比亞迪工廠污染疑致周邊百名兒童流鼻血」。面對質疑,比亞迪當晚通過微博回應稱:園區排放符合國家相關法規及標準,「排放超標引起流鼻血」屬於惡意捏造關聯。5月8日,長沙市委、市政府成立調查組,組織政府職能部門、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相關專家,進駐比亞迪雨花區工廠展開調查。在新能源汽車火熱銷售的當下,比亞迪再一次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今年四月,比亞迪賣出106042輛新能源汽車,再次實現月銷破十萬。2022年4月26日,網上爆出了長沙比亞迪員工跳樓的照片。網傳,長沙比亞迪僅一周內就發生了三起員工跳樓事件。轄區公安派出所的工作人員後來證實,4月25日、26日發生的兩起長沙比亞迪員工跳樓事故屬實,但26日跳樓的那位男性並沒有死亡,已經被醫院成功搶救。而網傳的第一起長沙比亞迪一男一女員工同時跳樓的事件,目前還沒得到派出所的正面回應。這並不是比亞迪公司第一次發生員工跳樓事件。早在去年11月5日,比亞迪公司就因為員工在出租屋猝死而備受關注。從後續的調查來看,猝死的員工年齡為35歲,10月份有26天的工作時長超過12小時。而這次的跳樓事件,有比亞迪的內部員工曬出截屏,內容是一名男性員工在自殺前在朋友圈發布的遺書。遺書的內容提到,這位員工向其他人借錢或騙錢,用於賭博。三年的賭博生涯,把自己從好人變成壞人、愧對家人好友,但仍然控制不了自己,選擇自殺。還有消息稱,另外一名員工跳樓的原因是感情遇到挫折,以及股市動盪導致員工所持股份的股價大跌。據悉,4月23日,比亞迪拋出了一份近乎於「白送」的18億元員工持股計劃方案。網上有人發出:「比亞迪廠一周3名員工跳樓,血汗工廠真的讓打工人有去無回嗎?」等激烈言論。員工跳樓事件的官方的正式通告還沒出,5月6日又爆出了長沙比亞迪工廠周邊小區百名女童流鼻血事件。5月6日晚上,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多個小區的居民聚集在長沙比亞迪工廠2號門門前,高舉貼牌抗議,這些居民聲稱,「比亞迪長沙工廠污染疑致周邊百名兒童流鼻血」。據現場民眾反映,近兩個月以來,比亞迪長沙工廠附近有濃烈的油漆味、燒塑料味、牛糞味等刺激性氣味,傍晚至第二天凌晨刺激性氣味最重,嚴重干擾了他們的生活。位於工廠附近的中建嘉和城,中建鳳凰台、聯盟佳苑、奧園、中航城、新興小區、長潭家園、恆大城、博長山水香頤、碧桂園南城首府小區的十幾個小區都受到了影響。與此同時,周邊小區上百個孩子出現不明原因鼻出血,大人也出現噁心嘔吐、久咳不愈等症狀。而一份周圍小區居民提供的調查顯示,從方位來看,嘉和小學,嘉和城小區靠南邊的27、28、29、30棟樓,距離比亞迪工廠更近的景環小區,出現不適症狀的居民最多。南風吹來的時候,這三個地方均處於比亞迪工廠的」下風向」。5月7日早晨,「比亞迪」登上熱搜,比亞迪A股股價下跌3.86%,據估計,市值蒸發超過200億元,長沙比亞迪一時間成為眾矢之的。事情回溯到5月5日晚上,長沙中建嘉和城小區的居民袁某第三次與長沙比亞迪工廠交涉。她向長沙比亞迪工廠反映的是長沙比亞迪工廠周圍嘉和小學2004班學生們的情況。據她所說,女兒班裡有44名學生,近兩個月內,就有21名學生出現多次不明原因流鼻血的症狀,數量幾乎占了總人數的一半。而她們的老師說,活了50多歲,教了30多年書,沒從見過在嘉和城這麼多孩子這樣「流血」。最嚴重的一次是4月9日早上,當時女兒在家裡睡覺,袁某無意中去看她時,發現女兒的鼻血已經流到了床上和衣服上。袁某同小區的劉某,5歲的女兒,3歲的兒子,也出了兩次鼻血。而袁某自己,近兩個月,也出現過近五次嘔吐和頭暈症狀,另外喉嚨長期干痛,咳嗽。最嚴重的一次是3月22日,袁某在家中暈倒,還打了120急診就醫,但未查出原因。另外,住在白田佳苑的宋某,也告訴記者:「我每天下班回到家,從七八點開始,這種大糞的惡臭味就開始出現,一直持續到後半夜。」另一位居民提供的4月22日的病歷寫着,小區出現刺激性異味,聞及噁心、咽喉不適,過敏性鼻炎。還有的居民反映,自己基本活動都在小區里,白天多次聞到油漆味、燒焦的塑料味,聞之噁心、想吐。晚上睡着、凌晨都能聞到異味,早上起來乏力、喉嚨干癢 。據鳳凰網的統計,附近小區有上百個孩子陸續出現不明原因流鼻血,其中,最小的孩子只有1歲多。恐慌情緒進一步蔓延,一位居民說,她們小區出現了兩位白血病患者,都是只有一歲多的孩子,這讓大家更擔心了。「要是小孩真的得了什麼病,得了什麼癌症,誰來承擔家庭的的損害?」居民們多方尋找原因,最終將矛頭指向了附近的比亞迪工廠。她們認為,刺激性氣味與長沙比亞迪塗改車間排放的廢氣味道相似。對於新能源汽車,大家公認的一個標籤是——綠色環保,為什麼一向以環保著稱的新能源車企,現在會出現污染問題?長沙比亞迪工廠作為一個2012年投產使用的工廠,為什麼會在10年後被指排放污染氣體?如果確實存在污染問題,他們又是通過長沙市政府的審核成功入駐的呢?比亞迪作為橫跨汽車、軌道交通、新能源和電子四大產業的品牌,1995年成立於深圳,創始人是王傳福。2003年,比亞迪成長為全球第二大充電電池生產商,同年組建比亞迪汽車。後來,比亞迪逐漸走入電池和新能源汽車賽道,在國產汽車品牌中獨樹一幟。2009年8月,長沙比亞迪成立,註冊資本10億元,註冊地址正位於長沙市雨花區環保東路88號。天眼查信息顯示,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通過多重股權關係,合計持有長沙比亞迪17%股份,為最終受益人。長沙作為比亞迪集團布局中部地區的首個項目,2012年首次投產,到今天已經發展成員工17000人,累計投資超過107億的大型新能源汽車製造基地,是目前比亞迪產品線最齊全的新能源汽車生產戰略基地之一,可生產王朝網車型秦PLUS DM-i、宋MAX DM-i、元Pro,海洋網車型海豚、驅逐艦05、e2、e3等多款乘用車,以及K系列、C系列純電動大巴,和部分核心配套零部件。值得注意的是,長沙工廠是比亞迪DM-i動力核心電氣部件在全國的唯一生產基地,也就是說,比亞迪所有的DM-i訂單都要經由長沙工廠才能生產出來。自今年3月比亞迪停產燃油車以來,DM-i已經成為比亞迪增長最快的車型,對銷量的貢獻力度日益提升。來自比亞迪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4月,比亞迪DM-i車型銷量分別增長615.2%、313.22%,達到50674輛、48072輛,占當月總銷量比例分別為48.5%、45.5%。為了應對市場激增的需求,去年比亞迪就已投資37億元分兩期對長沙工廠進行擴建,用以生產比亞迪DM-i產品,其中第一期已於2021年7月建成投產,第二期預計將於2022年5月正式投產。湖南日報曾報道,雨花經開區工作人員「白+黑」「5+2」奮戰,兩個月內為這個一期項目騰地。目前,一期項目已形成月產6萬套電動總成的生產能力,全面配套比亞迪汽車所有DM-i車型,車間內5條生產線同步開工,每3分鐘便能下線一台電機。儘管如此,對於比亞迪火爆的銷量來說,產能還是跟不上。3月底,比亞迪投資者會議紀要透露,目前比亞迪累計未交付訂單量達到40萬輛,並且仍在逐月增加。在巨大的交付壓力下,一方面是一線生產員工的工作壓力增大,比如頻繁出現的跳樓、賭博事件;一方面是工廠加大產量後導致的一系列環境問題。劉某的學區房距離學校100米,正對着比亞迪長沙工廠,兩個孩子在離工廠更近的嘉和小學上學。2019年搬到這個小區後,劉某兩個孩子都曾流過鼻血,但從未像3月、4月這麼密集、嚴重。他的房間推開窗就能看到工廠,他觀察到,近兩個月,工廠經常直到凌晨4點半還是燈火通明,早晨7、8時又開工了。這與多位嘉和城業主的說法吻合,搬來後該小區會偶爾出現臭味,但此前還未嚴重到「讓人呼吸一分鐘都難以忍受」,今天3、4月刺激性味道加劇,嚴重到讓人「忍無可忍」。業主們一致認為,前幾年比亞迪產量沒那麼高,所以沒那麼大排量,隨着今年產量指數飆升,污染也在加劇。這就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比亞迪長沙投產已經長達十年,但是最近才陷入污染風波。因此,4月25日、4月27日、4月29日、5月4日、5月5日,居民與包括比亞迪在內的涉事各方曾因此事進行過多輪協商,但未達成一致。4月25日,雨花區生態環境執法大隊到嘉和城核查,稱可以聞到小區的刺鼻氣味。執法大隊羅隊長表示,「領導很重視,想幫忙解決,目前還在努力當中,下一步,會繼續把民生問題放第一位,該報告的報告,盡最大能力做好自己工作。」4月27日,比亞迪在嘉和城張貼三月份環境檢測報告,報告稱比亞迪的排放符合標準。他們認為,在檢測時間上,刺激性味道最重的時間集中在傍晚至第二天早上,但該報告可能「恰好」避開了這個時間段,將時間選在了「可控」的白天。後來,居民自購了檢測設備,測量結果也證實了他們的擔心。根據國家相關標準,室內tvoc(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值等於或小於0.60mg/m3才算安全,而有居民自行檢測的該值為1.015mg/m3,幾乎是標準的一倍。那麼,之前的檢測報告到底是否真實?就算真實,那麼一份避重就輕的檢測報告,就可以讓比亞迪長沙安然無恙地繼續生產了嗎?2016年,比亞迪曾計劃斥資82億元,在深圳市龍崗區寶龍工業區興建一座新能源材料基地,號稱「世界最大的新能源電池廠」,周圍小區居民就曾多次反映過該工業園存在刺鼻氣味,後經中央第四環保督察組現場核實,最終確認來源為比亞迪寶龍工業園的電池加工車間。當年10月,該計劃被叫停,11月,該規劃被變更。變更規劃後,被移除的生產環節搬往了其他地區,其中,也包括長沙。比亞迪2016年深圳工廠故事似乎在2022年的長沙重新上演。一位來自車企的工程師說:「一般來說,汽車製造環節包括衝壓、焊裝、塗裝、總裝和動力總成等,其中塗裝是產生廢氣較為嚴重的環節。居民們聞到的刺鼻氣味,可能是塗裝環節排放的物質,主要是總烴、甲烷、苯、甲苯、二甲苯、非甲烷總烴等,統稱為揮發性有機物(VOCS)。換句話說,新能源車的確節約了能源,非常環保。但並不意味着,製造車輛的全部過程都非常環保。2022年初,長沙市生態環境局發布的《長沙市重點企業(單位)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公示表》也將問題指向了揮發性有機物。該公告數據顯示,整治前,長沙市比亞迪有限公司的揮發性有機物產生量(t/a)為1264.202;揮發性有機物有組織排放量(t/a)為708.355;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量(t/a)為87.381,均存在問題。按照該公告要求,比亞迪要在今年10月前完成對塗裝過程、回收及VOCS監控等環節的整改。這意味着,截至目前長沙比亞迪工廠的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還在整改期限之內。此外,長沙雨花經濟開發區官網於去年12月發布的《長沙市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衝壓、焊裝、塗裝技改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中也曾明確提到,比亞迪現存的環保問題——揮發性有機物(VOCS)未採取處理措施。對於網上的輿論,比亞迪官方微博5月7日回應稱,「排放超標引起流鼻血」屬於惡意捏造關聯,已報警,並將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網上流傳的一段視頻顯示,比亞迪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個項目(指長沙雨花工業園)前前後後投資100多個億,停產是不現實的。目前比亞迪正在做方案,爭取5月做出的整改方案儘量減輕排放氣體的異味,減輕到周圍居民感覺不出來。」到底要金山銀山?還是綠水青山?這可能是我們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必須要面對的問題。頻頻爆發的比亞迪熱搜或許是一場場警示。一方面,作為民族企業的比亞迪,為長沙乃至中國都帶來了超高的經濟價值,它推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帶動了就業、加大了我們國家汽車行業自主研發的進展;但是,如果一切效益是以孩子流鼻血、周遭居民生病為代價的,是不是代價又太過巨大?這些暴雷警示我們的民族企業們,在發展經濟、提高產能的同時,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更不能建立在損壞人健康的基礎上。這麼多孩子流鼻血,有關部分應該高度重視,出具調查結果和相應的整改補救措施,以保護民眾的健康和安全。截至發稿前,比亞迪承諾,一期項目將徹底整改,將整改周期壓縮到最短。二期4月30號已經完成了設備安裝,現在在調試,調試還要最後的三個月,需要有個過程,一步一步來改。最後到底能整改成什麼樣,讓我們一起等待三個月後的結果吧。評論有福利!留言區抽三名讀者分別送上8.88元、2.8元、1.6元現金紅包,周四開獎!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