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誘人價格,衝動購買,艱難核銷,這樣的負反饋循環從當年的飛豬一直延續到今天的抖音。
疫情近兩年,旅行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正在成為越來越「陌生」存在。
在無法遠行的兩年裡,我們努力創造出了「附近的遠方」的概念。我們把露營當成旅遊,把騎摩托當成旅遊,把去民宿當成旅遊,唯獨漸漸開始遺忘真正的旅遊。
作為2022年第一個重要的假期,五一的旅遊數據往往具有代表意義。而從最新的統計來看,今年的旅遊業依舊讓人樂觀不起來。
據文旅部數據顯示,2022年五一假期,國內旅遊出遊1.6億人次,同比減少30%,恢復至疫情前的66.8%;國內旅遊收入646.8億元,同比減少42.9%,恢復至疫情前的44.0%。
面對糟糕的數據,除了近期大火的視頻雲旅遊、以及以露營為主的周邊游之外。一種新型的旅遊商業模式——旅遊期貨,在抖音等平台逐漸熱鬧起來。
旅遊期貨,顧名思義就是將未來的旅遊產品以比正常時期較低的價格售賣的一種旅遊產品。與平時的旅遊預售類產品不同,旅遊期貨具有更長的消費時間和更低的價格。目前,此類產品使用期限可長達5年之久,並可以隨時無條件退款、並附贈多種超值附加服務。
「四月在抖音賣了300萬的旅遊期貨,雖然利潤不一定高,但是有這樣的營收,對於現金流還是非常珍貴的。」一位旅遊從業人員在採訪中說道。
但也有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此類產品競爭門檻低,同時會面臨大量售後問題。
「一般這種產品都是常規機酒產品,沒啥特色,利潤很薄還得處理各種突發意外情況,比如國慶節等傳統旺季,這樣的產品就會發生預約困難、大量售後的問題。」一位資深從業者對「新熵」說道。
旅遊期貨,正在成為疫情期間旅遊業的續命稻草,會是一項雞肋的業務嗎?以抖音為主的短視頻平台,正在積極參與的旅遊服務又能助力行業多少?「新熵」找了幾位從事旅遊業十多年的專業人士聊了聊。


「家人們,夢幻廈門鼓浪嶼環島路五天四晚1500元雙人,2年有效期,過期退,全額退,還送海鮮大餐豪華帆船出海,千萬不要錯過。」在抖音直播間中,主播小愛喊麥式講解着這個性價比極高的套餐。
另一直播間,玩轉張家界的雙人旅行套餐更加誇張:1680元的價格,五年有效,隨時退換。2折、3折的價格,均成了旅行期貨強賣點。
除了景區之外,酒店也是旅行期貨的重要品類之一。三亞亞特蘭蒂斯、費爾蒙等多個豪華酒店,也在直播間中被帶貨主播爆出了「低於某程、某豬的最低價」。同時,為了增加消費者的安全感,在抖音的直播間中還專門註明了「五一、端午出行,不加價。」的承諾。
但是與誘人的價格、超強性價比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直播間並不旺盛的人氣。「新熵」觀察多個直播間發現,許多的直播間人數廖廖,大多數直播間不足10人。
同時,旅遊業相關業內人士也表達了一些擔憂。「這種直播間超低價售賣,泄露了行業底價,如果攜程發現會直接找酒店投訴。理論上攜程拿的價很多都是全網最優價。另外像一些知名景區,比如張家界、雲南、廈門等,小旅行社的低價產品水都很深,它們一般都會從購物、強制消費等環節撈回成本。」
另一方面,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這也並不是第一次體驗旅遊期貨式產品。2020年11月11日,飛豬平台數據顯示,平台共9家旅遊企業雙11銷售額突破億元,航司占兩席,其餘為高星酒店,主題公園領域則由長隆拔得頭籌。海航帶着下屬12家航司參與其中,隨心飛產品有效期覆蓋至2021年6月30日,售價4999元,不限制是否周末消費。
在飛豬旗艦店直播中,海航單場直播將隨心飛賣出8000萬元。高星酒店也不甘落後。11月1日雙11第一輪尾款結束時,雅高、萬豪、凱悅、希爾頓、洲際等國際五星酒店套餐累計銷售超過60萬件。
優惠的價格引爆了銷售,隨後由於疫情的反覆,讓第一輪的旅遊期貨式產品並未達到預期的效果。「囤了6個酒店的券,年假才5天,好不容易熬過了疫情,最後只去了2家,剩下的都浪費掉了。」曾購買過旅遊期貨產品的小萌向「新熵」吐露道。「而且體驗感也一般,因為需要預約,節假日幾乎沒戲,只能拼年假,那使用的機會就相當有限,實用性很差。」
誘人價格,衝動購買,艱難消費,這樣的負反饋循環從當年的飛豬一直延續到今天的抖音。「新熵」從抖音內部了解到,現在關於旅行團購業務,發展進度已經趨於放緩,究其原因主要在於較低的核銷率。
「旅遊預售的問題就在核銷,直播間的團購核銷率一直上不來,不核銷商家就拿不到錢,拿不到錢自然沒興趣繼續去做,現在用戶習慣更多的還是衝動消費。」某位字節內部人士透露道。
預期就像是多米諾骨牌,當第一張開始被推倒,大趨勢的反轉就是一個極為艱難的過程。而見證這個趨勢的旅遊公司,對於抖音等短視頻平台的態度,也從一開始的積極擁抱,逐步轉向冷靜。
旅遊公司渴望更多的渠道,但身處經歷行業下行階段,這樣的渴望更多的時候,像是一場註定「有緣無份」的相遇。

抖音對於旅遊產業,一直有着不小野心。
據2022年《巨量引擎的旅行生態報告》顯示,2021 年抖音旅行達人直播的用戶觀看次數 達100 億 +,直播當天關注主播次數 1.3 億 +。2021 年,抖音旅行直播主播月均達到 4600 個,關注直播次數月均達到 1100 萬次。
目前,抖音旅行直播類型涵蓋旅行風景、環球旅行、旅行機構、旅行職人、自駕旅行、導遊等多細分領域的旅行主播們。旅行風景直播間超過 28 萬間,環球旅行、旅行機構直播間超過 10 萬間。
同時,在企業方面,截止 2021 年 12 月,旅遊企業在抖音開通企業號的賬號總數已達 10.47 萬個,同比增長達 121%。
某旅遊社負責人魏奇對「新熵」表示:「今年清明節以後,抖音找了咱們文旅廳聯繫了一些旅遊公司搞培訓。拉了一個700人的大群,培訓對象就是之前飛豬做本地旅遊資源的人。內容就是培訓如何從0到1成為網紅博主。」
但內容的豐富和流量的充裕,並不意味着商業模式的適配。
「因為在飛書上培訓,我還專門看了,抖音找了一個普陀山的網紅導遊來當講師,講得挺好。一開始大家學習熱情挺高漲,後來就堅持不住了。這種抖音網紅的路線得花時間去做內容,去出鏡,對於大家有一定的門檻。」
魏奇和同行的選擇,多少映襯出了抖音當下進入旅遊行業的「艱難」。
根據Fastdata極數發布的2022年1-4月中國旅遊行業洞察報告對部分中小微旅遊企業進行調研,結果顯示超九成負債旅遊企業在半年內有到期債務需要償還,近三成企業在一年內有計劃退出或正在退出經營。
「現在的第一要務是活下來,抖音這種平台,對中小公司來說,更多的功能就是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不足5%的利潤,頂多賺個流水錢。」魏奇繼續說道。
進入2022年以來,嚴峻的旅遊形勢,讓行業內企業進一步出清。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國內旅遊總人次8.30億,比上年同期減少1.94億,下降19.0%。其中城鎮居民旅遊人次6.21億,下降11.4%;農村居民旅遊人次2.09億,下降35.3%。
而在行業進入行業蕭條期時,許多業內人士認為越是旅遊行業里的中小企業越傾向於穩定的B端客戶,而非抖音的C端流量。
換句話說,抖音旅遊生態的熱鬧,也許能在未來給商家帶來不小的成長空間,但立足當下,穩定的B端客戶,才是決定眾多中小旅遊企業是否能生存下去的關鍵。
「一般旅遊企業的老闆都是原來國旅、康輝等集團老員工,工作資歷時間長,手中積累了很多銀行企事業單位等大客戶,就像我們公司去年只做醫藥圈的會務。現在這種穩定的大客戶,才是大家抓的重點。簡單說,現在能活下來的旅遊企業,幾乎都是手上有穩定B端客戶的公司」 某旅行社老闆張可向「新熵」解釋道。
無獨有偶,在受訪的多個旅遊企業負責人,幾乎都透露出了相同的觀點。
「對於旅行社來說,現在基本還是在靠大客戶,靠經驗和關係,像我們公司的銷售主力,他們兩三個人就可以拿下本地入境地接70%的業務,現在這是公司業務的重心。攜程這種平台就像是旅遊版的淘寶,你在上面看到的線路都是全國各個旅行社提供的,攜程自營產品很少,當行業不景氣時,攜程能帶來的訂單就不多了。」
旅遊從業人數的急劇下滑,也正顯露出整個旅遊業的信心不足。
在全聯旅遊業商會《疫情期間旅遊業失業專項調研報告》中顯示,旅遊從業者目前穩定就業的僅占13.8%,失業比重高達68.1%,近六成以上的從業人員失業時間已超過1年。而即使面對仍舊在崗的從業者來說,現下的日子依舊不好過。
「旅遊行業基本工資很低,主要靠提成,疫情反覆之下,業務量下降太大,所以工資幾乎是在等比例下降,現在比19年少了一多半。當然大家也想做抖音,但是,後來發現做了利潤也不高,大環境不好,也不想額外花錢做這些,據我所知,至少本省內沒有做得好的。」旅遊從業者小琪向「新熵」說道。
一面是抖音等短視頻的積極布局,一面旅遊行業的集體頹喪,它們像是兩個平行世界,互相觀望。
抖音針對旅遊從業者的培訓課依舊一期一期地在做,但魏奇表示身邊的從業者轉行的也越來越多。
當問到身邊同事轉行,一般選什麼崗位時,魏奇表示:「做銷售、培訓、電商比較多,這一點倒是很適配抖音生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