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車主向時代財經表示,在4S店單獨安裝一套電動轉向柱需要3萬多元,現在賠償的2300元與其價值不符。

作者-楊德霖
編輯-李卓玲
保時捷近期因「取消免費補裝電動轉向柱」問題遭到了大量車主維權的事件仍在持續發酵。「發完道歉信之後,保時捷就沒有再和我們車主溝通過,我們主動去找他們,就讓我們等廠家回復,現在就是拖着。」5月5日,帕拉梅拉車主李強(化名)向時代財經表示,從保時捷4月30日向公眾發完致歉信後,不僅沒有給出有效的解決方案,甚至從未主動聯繫過相關車主。
據公開報道顯示,保時捷此前曾表示,因芯片短缺暫時將部分車輛的電動轉向柱更換為手動轉向柱,並承諾後續將免費升級為電動轉向柱。但後續保時捷方面卻將免費加裝電動轉向柱的措施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給予車主2300元代金券補償。據悉,在4S店單獨加裝電子裝轉向柱大約需要3萬元。對此,大量車主認為自己被騙了,正通過多渠道維權要求保時捷對「取消免費補裝電動轉向柱」的情況給出合理的賠償。
取消免費補裝電動轉向柱的通知 圖源/網絡 侵刪請聯繫刪除5月7日,時代財經就車主的質疑以及後續的補償措施等問題採訪了保時捷方面。保時捷(中國)公關代理公司方面人士回應稱,在過去的一周中,由保時捷總部和保時捷中國組成的特別工作組,針對保時捷車輛方向盤電動調節功能恢復的可能性進行了各種討論。「然而鑑於目前全球半導體供應極度緊缺的情況,我們懇請客戶給我們多一些時間,如有進一步信息,我們將會儘快告知。」
簽了免費補裝協議,還被單方面「違約」?
提車4個月的張磊,沒有等來免費補裝電動轉向柱的具體時間通知,反而等來了保時捷取消免費補裝的消息。「去年5月份我花了150萬定了一輛帶有『電動轉向柱』配置的卡宴,但去年12月中付完全款提車時,保時捷銷售卻告訴我,因為芯片短缺暫時將新車的電動轉向柱換成手動轉向柱。當時他們承諾後期會將手動轉向柱免費補裝成電動的。」卡宴車主張磊(化名)向時代財經表示。據公開資料顯示,整個轉向系統分為兩部分,機械部分和芯片部分,其中機械部分又分為手動轉向柱和自動轉向柱。轉向柱是轉向系統連接方向盤和轉向器的元件,通過轉向柱,駕駛員把扭矩傳遞給轉向器,帶動轉向器實現轉向。而電動轉向柱即為「電控調節方向盤」,駕駛員可以通過電動的方式調節方向盤的前後位置、高低角度,並且能夠實現舒適進入功能。換言之,如果車輛想要正常的使用電動轉向這一功能,芯片和電動轉向柱都不能少。
「當時提車的時候,4S店和我簽了兩份協議,一份是告知電動轉向柱缺失以及後期補裝的協議,另一份是因電動轉向柱延期安裝的問題,4S店給車主補償3500元代金券的一份協議。」但令他想不到的是,今年3月份,保時捷4S店卻通知要取消免費補裝電動轉向柱這一承諾,作為補償,可以給他提供一張2300元的代金券。對於保時捷這一做法張磊非常不滿,他認為,「在4S店單獨安裝一套電動轉向柱需要3萬多元,現在賠償的2300元與其價值不符。」

無獨有偶。與張磊有相同遭遇的李強向時代財經表示,自己花165萬元在2021年3月定了一輛標配帶有電動轉向柱的帕拉梅拉,去年10月提的車。但在等車的7個月時間裡,一直無人告知交付的新車會缺少電動轉向柱,直到付完款提車的時候才被告知這一配置暫時沒有,後期免費補裝。
杭州車主王芳(化名)也向時代財經透露,自己去年5月份花了近120萬元定了一輛帕拉梅拉,但今年1月份提車的時候,卻被銷售通知自己標配的電動轉向柱需要後期補裝。「因為我不太懂車,提車時候就稀里糊塗的簽了一份免費補裝電動轉向柱的協議,但今年4月銷售卻通知我不補裝了,換成賠償2300元代金券。」據車主們反映,除了付完全款要提車時才被銷售告知缺少電動轉向柱外,還有部分車主是在交完定金後就被銷售告知「暫時缺少電動轉向柱,需要後期免費補裝」。對於簽了免費補裝協議還被「違約」一事,車主深感不滿。據李強透露,今年4月初開始,陸續有車主稱自己在簽訂免費補裝電動轉向柱協議後又被告知取消該措施,之後大家開始在黑貓投訴平台、車質網等渠道開始進行維權。目前,部分車主的訴求包括:一是保時捷進行退車;二是對整個電動轉向柱照價賠償外,再進行補償;三是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進行退一賠三。在維權風波持續發酵下,4月30日,保時捷新聞中心發布了《保時捷中國致車主的一封信》,但內容中並沒有明確給出將會給相關車主提供何種補償。車主認為這是保時捷在敷衍他們,李強表示,「保時捷現在就是拖着,發完道歉信之後就沒有再和我們車主溝通過,而我們主動去找他們,則讓我們等廠家的回覆。」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車主加入到維權的行列,張磊向時代財經透露,現在維權大群已有500多人。5月6日,時代財經聯繫到了張磊購車的寧波興寧保時捷中心,該中心的工作人員表示,目前相關車型的賠償解決方案都是廠家給的,「其他的不太清楚」。此外,保時捷還被質疑區別對待國內外用戶。「北美市場的車子安裝的是電動轉向柱,只是缺少芯片,所以保時捷美國官方賠償給他們500美元的芯片錢,並且早早發送郵件通知了車主。但是中國市場的車子安裝的是手動轉向柱,如果想要正常使用電動轉向這一功能,就需要重新安裝一套包括電動轉向柱和芯片的轉向系統,現在只賠2300元的芯片錢是不合理的。」前述車主憤怒稱,「中國市場不要了?」對此,保時捷(中國)公關代理公司方面人士向時代財經表示,半導體短缺對保時捷供應鏈的影響是全球性的,由此導致的保時捷部分車型電子轉向柱調節功能缺失也是全球性的。當中,如北美市場Cayenne車型,因為當地監管要求的限制而無法換裝手動轉向柱,只能安裝電動轉向柱。因為相關芯片缺失,安裝了電動轉向柱的北美Cayenne車型暫時無法調節方向盤位置。「中國受影響車型已更換為手動調節的轉向柱,以確保車輛交付後仍可實現方向盤位置調節功能。」
維權無果,車主欲起訴
在維權後仍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措施的情況下,部分保時捷車主希望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權益。據張磊透露,「現在實名認證過的100多位車主可能都決定要對保時捷進行起訴。」他表示,根據汽車三包法,現在許多車主要求保時捷方面進行「退一賠三」的補償。另據李強提供的消息顯示,目前成都一保時捷車主已走完起訴流程,案件將在5月27日開庭。
5月7日,對於前述保時捷車主反映的情況,有法律界人士對時代財經表示,如果保時捷方面沒辦法拿出有力證據證明交付手動轉向柱是合理的,並且在明知採購芯片不會成功的情況下,仍向大眾宣傳並吸引消費者購買帶有電動轉向柱的車,可能會構成虛假宣傳,情節嚴重的話或構成欺詐,要面臨 「退一賠三」 的風險。但同時,該人士也指出,車主與4S店簽訂的免費補裝電動轉向柱的合同存在瑕疵。他表示,當初雙方簽訂的補裝協議是具備法律效應的,如果保時捷單方面不按照合同來執行,則會構成違約行為。「但相關協議內容上並未規定雙方的違約責任,從《民法典》的角度看,存在重要條款缺失的情況,保時捷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違約責任。」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市場對於保時捷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據官方數據顯示,2021年保時捷全球累計交付301915輛,其中,中國市場累計交付95671輛,同比增長8%,占全球總銷量的 31.69%,中國也連續7年成為其全球最大單一市場。今年年初,胡潤研究院發布的一份高淨值人群品牌傾向報告顯示,中國高端市場消費規模增長2%至1.73萬億元,而在高淨值人群最青睞汽車品牌上,保時捷同時位居轎車和跑車品牌榜首。「在中國市場對保時捷的重要性愈發凸顯的背景下,若此次電動轉向柱風波未能妥善處理,不排除對保時捷向好的銷量走勢帶來一定影響。」有業界人士對時代財經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