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南京2022年「半年報」數據近期出爐,上半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879.40億元,同比增長1.7%。

GDP逼近8000億元,經濟總量連跨九個千億級台階。這份上半年耀眼成績單的背後,是南京十年不輟的最好見證。

借勢十年發展積澱的南京

已經步入了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引領性國家創新型城市、

社會主義現代化典範城市的

新十年征程當中

一、消費篇

解鎖商旅文融合,「創新南京」的新路徑

正值暑期,南京旅遊市場繼續升溫。一方面,出台了「寧文旅12條」,通過露營營地、旅遊演藝、主題遊樂、夜遊等新鮮經營業態的迸發,思考如何實力破圈;另一方面,南京市也在積極探索文旅與城市有機微更新結合。


「宇宙中心」新街口風光不再?

新街口商圈作為南京的商業高地,今年德基廣場引進了20餘家首店品牌。一個個新商業綜合體開業、一批批原有商圈提檔升級,品牌「群雄逐鹿」,正彰顯了南京這座城市的消費實力。

南京正在加快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步伐,新街口、老門東、元通等商圈提檔升級,河西、江北、江寧等新興消費中心新布局也被一一寫入規劃之中。

二、創新篇

拐點上的南京數字經濟

作為首批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刻入了南京的DNA。從產業增速上來看,今年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產值同比增長12.1%,高於全市規模以上工業6.5個百分點。其中,智能、綠色工業品生產快速,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鋰離子電池等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66.8%、48.4%、67.4%。

從南京發布的產業專項政策來看:到2024年底,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全面實施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重點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70%,經營管理數字化普及率超過85%,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90%。


南京如何留住人才?

南京高等教育資源豐富,南京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加速集聚。985、211高校數量占全市普通高校比率居全國之首,科教綜合實力僅次於北京、上海,居全國第三位。

依託本土科研院所資源,疊加「紫金山英才計劃」等一系列人才政策,南京正在不斷擴大創新人才「朋友圈」。最新數據顯示,南京市人才資源總量356萬人,在寧兩院院士96名、居全國第3位,在校大學生95.63萬人,每10萬人口中大學文化程度3.52萬人、居全國第2位。

展望未來,南京要想進一步擴大優勢,搶占創新高地,就要牢固樹立人才引領發展的理念,促進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


招商引資加碼,釋放哪些新信號?

根據南京各區上半年招商引資的具體情況,浦口區今年上半年簽約項目投資總額670億元位居南京市第一。浦口舉辦的數字經濟重大項目簽約暨「智改數轉」應用場景發布儀式是南京市首場數字經濟和「智改數轉」專題活動。這釋放出一重要信號,南京開始圍繞數字經濟等領域開展了精準招商活動。

今年六月,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韓立明親自帶隊赴深圳考察招商,重點考察華為等一批數字行業「龍頭」。華為的科研實力和產業輻射力無需多言,緊抓「數字化、智能化、低碳化」這未來發展的三大趨勢,這一點,恰恰與南京目前招商引資重點聚焦的數字經濟、新能源、智能製造等領域不謀而合。

內容來源 | 鳳凰網

封圖來源丨王軍寧

編輯|祁燦燦
校對| 吳一唯
責編|錢奕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