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8月17日,

中國—芬蘭能源合作示範項目——

廣州南沙「多位一體」微能源網示範工程

投產儀式在廣州舉辦。




廣州南沙「多位一體」微能源網示範項目正式投產。(洪林 攝)

這是中芬能源合作第一個成功投產的示範項目,致力於打造涵蓋冷熱電綜合能源一體化的粵港澳大灣區智慧低碳園區新標杆,推動能源利用效能提升,助力低碳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發展。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任京東通過線上方式出席儀式並致辭,他表示,廣州南沙「多位一體」微能源網項目集成了太陽能集熱、基岩儲能和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等多項先進技術,項目運行參數和效率得到了顯著提升,具有很強的示範意義。

芬蘭經濟事務與就業部國務秘書安-瑪麗·凱梅爾通過線上方式出席儀式並致辭,她對南沙項目的順利完成表示熱烈祝賀,認為此類合作有助於中國、芬蘭開發更可持續和低碳的能源系統。

南方電網公司副總經理張文峰出席儀式並致辭,他表示,廣州南沙「多位一體」微能源網示範工程,是南方電網公司和芬蘭有關企業落實中芬兩國政府關於建立和推進面向未來的新型合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以及國家能源局和芬蘭經濟事務與就業部簽署《關於中芬能源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的具體行動,期待項目投產後能夠發揮示範帶動作用,為中芬能源合作注入更多活力動力,進一步深化中芬兩國能源技術優勢互補。

國家能源局和廣東省、廣州市政府主管部門代表,芬蘭經濟事務與就業部、芬蘭駐華使館、芬蘭國家商務促進局有關人員,南方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有關人員通過線上線下等方式參加儀式。

創新技術探索
能源利用效率達國際先進水平
劃 重 點

廣州南沙「多位一體」微能源網示範項目致力於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智慧低碳園區新標杆。(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 供圖)


廣州南沙「多位一體」微能源網示範項目於2019年1月入選國家能源局首批中國—芬蘭能源合作示範項目。該項目由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與芬蘭企業圍繞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太陽能集熱系統及基岩儲能系統三大領域,深入開展關鍵技術研發和示範工程建設,目前已建成國內最大單組容量的60千瓦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實現了高效率太陽能集熱系統在分布式供能的應用及基岩儲能系統在跨季節儲能的應用。
1、
60千瓦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

廣州南沙「多位一體」微能源網示範項目投產國內最大單組容量的60千瓦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南網傳媒全媒體記者 賴增鵬 攝)

讓人眼前一亮的是,項目建設的60千瓦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僅電效率就比傳統燃煤發電機組提升30%以上。「該電池系統可以選擇氫氣、天然氣、沼氣等作為燃料,利用燃料選擇多樣性有效提升供能系統應對極端天氣和突發事件的供電可靠性。」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氫能源研究中心負責人楊波介紹,將燃料電池集成應用於分布式供能系統中能有效助力大灣區能源低碳轉型。

2、
高效太陽能集熱系統

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工作人員在開展南沙「多位一體」微能源網示範項目太陽能集熱系統巡檢工作。(南網傳媒全媒體記者 賴增鵬 攝)

項目還建成國際領先的高效太陽能集熱系統,最大化利用太陽能,熱轉換效率高達52%,相比國內同類產品效率高30%。這套系統占地面積小,同等面積減碳效果增加一倍以上,適用於用地相對緊張的區域低碳轉型。

3、
跨季節儲能的基岩儲能系統

如何實現跨季節儲能和熱能靈活應用,一直是新能源消納領域的熱點研究問題。項目結合南沙地質特點,首次利用地下淤泥層建成國內首套跨季節儲能的基岩儲能系統。「夏季的熱能可用於製冷,春、秋季多餘的熱能可以通過基岩儲能系統實現跨季節存儲並在冬季釋放,基岩儲能系統年儲熱量300兆瓦時。」楊波說。


創新豐富應用場景
智慧能源助力粵港澳大灣區低碳轉型
Q

廣州南沙「多位一體」微能源網示範項目如何實現對多種能源的高效協同利用?

A

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在項目集成、項目本地化方面開展深入研究,設計了智能、高效的系統集成方案,系統綜合效率達到80%以上。

01
構建多能互補的微能源網

項目一方面以清潔能源高效利用為基礎,有效降低園區化石能源的消耗;另一方面通過多能互補提升能源綜合利用效率,並利用智慧能源管理系統指導運行,使能源效率和經濟性達到最優。通過構建多能互補的微能源網,實現「源—網—荷—儲」有機互動,既可對分布式能源進行就地消納、就地平衡,也可和大電網進行能量交換,提升了園區的抗災保障能力和供電能力。


02
實現「集熱+製冷」

針對南方每年6-8個月太陽輻射強、氣溫高、光照時間長的特點,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設計並驗證了光熱創新應用場景模式,在國內首次將太陽能集熱系統拓展應用於供冷模式這種全新的應用場景中,收集好的熱能通過溴化鋰制冷機組產生冷氣,實現了「集熱+製冷」效果。如果按廣州10%空調負荷推廣應用「集熱+製冷」模式,每年可減少40萬噸碳排放。


03
滿足用戶多元能源需求

該項目配置了光伏發電系統、電池儲能系統、溴化鋰制冷機組、電動汽車雙向充電樁等,構建了冷、熱、電、氣、交通多能流網絡,可以實現多能源互聯互通、梯級利用,滿足了園區用戶多元能源需求。




廣州南沙「多位一體」微能源網示範項目可滿足園區用戶多元能源需求。(南網傳媒全媒體記者 賴增鵬 攝)
該模式市場前景廣闊

「通過多種能源的綜合利用,預計項目園區每年可減碳200噸,相當於植樹一萬棵。這種模式還適合在酒店、醫院、工業園區和海島等區域推廣和應用,市場前景非常廣闊。」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規劃發展部負責人王珂說,廣州南沙「多位一體」微能源網示範工程為智慧園區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及綜合能源優化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技術方案和商業應用模式。

南網傳媒全媒體記者丨宋超

南網傳媒全媒體通訊員丨洪林

南網傳媒全媒體編輯丨劉仰奇

鳴謝丨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

校對丨李潔

審核丨林丹丹 陳克遷

簽發丨覃羨


點擊下方名片

右上角關注@南網50Hz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