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天傑
如夢似幻 泡沫經濟年代
日劇《半澤直樹》開頭的第一個場景,是主角的一個特寫。
1991年,剛剛大學畢業的應屆生半澤直樹,正在面試一家叫做產業中央銀行的金融機構。
這個初出茅廬的未來銀行職員,給出的理由是:
在產業中央銀行工作,是我兒時的夢想。我只考慮貴行。
我家經營着一家小小的公司,在我上初中時,由於客戶不幸倒閉,家族企業瀕臨破產。當時父親每天都在不停地跟人鞠躬,拼命強調自己會想辦法,那些往事我至今記憶猶新。
但是幾天之後,父親勞累過度,不幸去世。
(來源:B站)
父親去世後,業務往來最多的本地銀行立刻收回了貸款,讓母親和員工們苦不堪言,而救我們於水火之中的,正是當時和我家並無深交的貴行,也就是產業中央銀行。
貴行一眼就看出父親留下的工業零部件極具前景,發放貸款拯救了我們。在那之後,母親繼承了父親的工廠,雖不容易,但也一直堅持到了今天。
因此,我非常渴望進入貴行工作,以報相救之恩。
這部日劇在2013年的影響力無人能敵,在日本本土奪得最終回42.2%的收視率,引發了全社會巨大的共鳴。
第一集開頭的一整段話,不僅完整地交代了主角半澤的家庭背景,也順帶着點出了整個故事的時代背景。
可惜的是,劇中半澤實際的家庭情況,和自己的入職理由是完全相反的,父親的工廠生產一種又小、又輕、又結實的樹脂螺絲,卻因為巨頭銀行抽貸陷入困境。
最終反而是本地小型銀行,在半澤家族危難之際伸出援手,拯救了這個小微企業。
仇恨的種子在中學生半澤的心裡發芽生長,進入銀行的初心不是報恩,反而是向銀行復仇,這種底色差一點將半澤反噬。
對於大銀行這種晴天借傘、雨天收傘的行為,父親沒有怨恨,反而告誡半澤說:
一定要重視人和人的關係,不能像機器人一樣對待工作。
最終,半澤直樹在同期一起進公司的好友渡真利、近藤,以及一眾同事的幫助下,上演了一出「以牙還牙、為父報仇」的逆襲劇本,打破多個日本收視記錄。
實際上,在《半澤直樹》小說原作中,能夠入職大銀行的應屆生半澤,在1991年絕對是天之驕子。
一收到錄取內定通知,半澤立刻就被銀行軟禁在了各種娛樂場所里,收入豐厚、壓力不大,下班整個團隊會組織大規模團建。
具體來說就是小組長帶着同事們免費去東京迪士尼樂園、去箱根泡溫泉、游泳或者海濱浴場狂歡。
(東京迪士尼做了相當多本土化改良 來源:網絡)
注意,是從入職後的每一天都這麼做,並且吃喝玩樂到晚上十一點以後,日復一日地重複奢侈的日子。
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日本1992年就迎來了史無前例的泡沫破裂,銀行們的好日子突然到頭了。
到了1992年年底,東京證券交易所總市值縮水230萬億,同年大藏省出台地價稅,導致房地產價格大跌,東京房產總值縮水93萬億,經濟繁榮一去不復返。
1989年全球市值TOP20 有14家日企
來源:彭博周刊
日本自1989年1月7日開始採用平成年號,一直到2019年5月1日啟用新年號令和。
於是整個平成年代出生的人們,在長達30年的國家大周期中,經歷了股市樓市飆漲、經濟走向巔峰、瞬間泡沫破滅、老齡化和長期低迷,徹底進入低欲望社會。
有學者因此用失去的20年,來形容日本的現狀。
整個社會對年輕一代的評價,也從曾經熱血報國的昭和男兒,趨向於當代在家看動畫打遊戲、無法承受工作壓力的平成廢宅。
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麼?
經濟學者們的總結只說對了一半。
90年代泡沫破滅之後,日本就一直處於惡性循環中,具體表現為:
1.經濟增長疲軟
2.國際經濟地位下降
3.財政狀況惡化
4.長期通縮
5.貧富差距拉大
在泡沫破滅之前,日本房價高漲,政府嘗試通過增加房地產開發難度抑制價格上漲,加強調控。
於是政府對拿地、造樓提出了更繁瑣複雜的規定,導致新建房屋數量下降。
問題是居民的居住改善需求沒有減少,於是需求增加,供給減少,各城市的房價反而越來越高。
等到後來房價破滅之後,業主、房企、銀行、中介同時受到損失,居民變得更窮了,房子也沒有因此變得更大更好。
其實完全可以等待一個周期,大約8-10年,普通居民終於能買到價格更低、品質更好的房子。
日本政府不允許這麼做,開發商、銀行、中介和房東,也不希望負債破產或者資產縮水,沒有任何人希望出現這種情況。
於是日本大量公司,不再擴張、不再持續招聘新員工,年輕人不再想到美國留學學習商業和技術,謹慎和悲觀成了主基調。
只有少數幸運兒,或者說堅持自身經營哲學的異類,逃過了這一劫。
比如豐田。
自1978年還清銀行貸款之後,它一直奉行無貸款經營模式,貸款和利息支出長期被豐田看做不必要的營業成本,它數十年如一日擁有及其充沛的現金流,被業界稱為豐田銀行。
豐田神奇地躲過了1990年代的經濟下行和資產負債表收縮。
不借錢是豐田的經營哲學,也成就了豐田。
在全球受到新冠疫情影響的2021財年(2021年4月到2022年3月),豐田汽車營收利潤雙增長。
營收達到31萬億,同比增長15%,淨利潤2.85萬億,同比增長27%。
尤其是營業利潤達到3萬億日元,同比增長36%,且超過2015財年的2.85萬億日元,創歷史新高。
日本《有價證券報告書》顯示,掌門人豐田章男總薪酬為6.85億日元(大約3400萬人民幣),同比增長55%,創下歷任社長最高記錄。
(來源:豐田財報)
一直到最近三年,中國新能源產業鏈終於崛起,寧德時代、比亞迪等新巨頭走上時代舞台,才勉強撼動了一下世界第一車企豐田的龐大帝國。
2021年,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和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薪酬分別為579.8萬和574.78萬,儘管不包含分紅和股權,但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換句話說,中國頂級新能源車企上下游的董事長、CEO們的薪資,距離豐田章男,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中國企業的追趕之路,還比較漫長。
重拾信心 需要一代人
無論企業還是個人,錢太多了,容易忘乎所以。
錢必須找一個出路,大量現金在手裡只會持續貶值,企業擴張和個人消費,始終也是有盡頭的。
於是1990年的日本企業和投資者們,開始大量購買美國資產,從土地、礦山、農場、工廠、企業、銀行、旅館、摩天大樓、商業中心到高爾夫球場,一個都不放過。
正如那一句永恆經典所說:
賣掉東京,買下美國。
1990年日本官方數據顯示,全國土地價格高達2500萬億日元,相當於整個美國地價的4倍。
以上的一幕幕「奇蹟」,已經在中國上演了一遍了。
自房改以來,中國樓市迅速擴張:
一、1990年,當年建造的房產總面積為1000萬平米
二、2000年,房產總建築面積達到1億平米
三、2010年,房產商建了10億平米的房子
四、2017年,當年建設總面積為17億平米
人均居住面積也從1980年的5平米,上升到2020年的50平米。
2022年7月,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重點監測的103個重點城市主流首套房貸利率為4.35%,二套利率為5.07%。
房貸利率創下2019年以來新低。
財政部發布2022年上半年財政收支情況,地方政府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2.3622萬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4%。
綜合來看,土地出讓金占地方政府收入的90.61%,然後賣地收入同比下降31.4%。
房貸沒人敢貸、土地沒人來買、房子沒人來造。
甚至少數城市已經開始推行房企「一對一」幫扶政策。
比如7月19日,咸陽市住建局組織召開部分房地產開發企業集體約談會。
會議建立了一對一幫扶政策,即一個科室幫扶一家企業,促進問題儘早解決。
樓市即將進入一個新階段,新常態下不再需要這麼多的房企和房子,人們需要更高質量的房子。
新常態正式落地前,慢慢化解中國對於房地產的迷戀和依賴,需要整整一代人。
消化樓市軟着陸帶來的蝴蝶效應,需要的時間,恐怕更長。
(免責聲明:本文為葉檀財經據公開資料做出的客觀分析,不構成投資建議,請勿以此作為投資依據。)
-- END --
▲掃碼關注「葉檀股市學院」,免費領取福利
葉檀財經微信矩陣號
聲明:由葉檀財經運營並管理的微信公眾號有且僅有葉檀財經、葉檀股市、葉檀樓市、葉檀股市學院、葉檀財富、葉檀放心保,上述六個賬號,請用戶認準上述微信賬號。但凡與上述微信賬號不一致的公眾號均非葉檀財經註冊,也並非由葉檀財經負責運營管理,葉檀財經對其任何行為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請檀香們小心識別,謝謝!
作者:顧天傑編輯:始末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葉檀財經作品| 盡情分享朋友圈
轉載合作、成為會員、課程諮詢等
請聯繫微信:yezikaib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