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書房有些問答,有記錄和分享價值,卻因散落在不同地點,部分朋友可能看不見,挺可惜的。
老唐嘗試順手將它們拾起來,做個保存和分享,命名為《書房拾遺》。
收錄過程中,在不改變原意的情況下,對問答原文或許會有少量補充和修訂。
大概每湊夠四五千字,就推送一期。今天是第80期。
唐朝:努力的人,運氣總是會特別好,因為運氣喜歡光顧有準備的心靈。整日牢騷滿腹的人,運氣來了也會被一身酸腐味趕走——截圖來自《朱江洪自傳:我執掌格力的24年》。
Samia:運氣是給有準備的人。
周明芃:「愛笑的人運氣總不是太差」。
唐朝:——古龍。
周明芃:搜了一下,還真是古龍。「笑得甜的女人,將來的運氣都不會太壞。」
Jerry黃彥彬:對給他人提供價值的人,運氣不會太差。
阿偉:運氣是成功者的謙詞,是失敗者的藉口。
2022年7月1日
李伯提:老唐說不關注成本。沒有成本怎麼計算收益率呢?
唐朝:當年收益率是實時市值和元旦那天的市值比(期間有資金出入的,需要剔除其影響),和買入成本完全沒有任何關係。
2022年7月2日
林:越跌越開心?買了樂視這種退市股呢,你也越跌越開心?
唐朝:買了樂視這種垃圾,你唯一的命運就是虧死。這還用問?
2022年7月3日
灰熊:請教一下,提升自己持有股份在整個上市公司的股份占比,目的是什麼?
唐朝:為了獲得該優質企業更多的未來現金分配權及高盈利資產的所有權。
2022年7月3日
🇨🇳:錢多的時候求穩,錢少的時候想暴富。
唐朝:所以彩票才被稱為窮人稅。
2022年7月3日
雪花:三大前提都符合了,似乎下跌的可能性也沒有了吧?
唐朝:不,下跌還是容易的,市場經常間歇性癲狂。但資本的逐利天性註定了持續下跌很難,這就是舒舒服服投資的安全繩。
2022年7月3日
洪古:唐師,我日常生活需要大量資金來消費,購房/換房/房貸、養車、雞娃、旅遊、日常消費等等;靠夫妻兩人的工資是根本不夠的,所以還是希望買滿之後能儘快上漲。
畢竟父母的衰老,夫人的青春,孩子的成長,都是不可逆的,還是希望能有更多資金可供消費,不負韶華,這個你怎麼看?
唐朝:我覺着吧,有三條路:①真的理解瞅地秘籍,輕鬆愉悅地賺到這些錢,或者②永遠期盼儘快上漲,永遠期盼自己下次上漲的時候能賺到錢,③多燒香,祈求運氣附體,祈求自己的希望和祈求能起到作用。
2022年7月3日
李久茂:希望買夠倉位能快漲,漲到預期後賣掉,參與下一個機會,實現更高的投資效率。這種貪婪的心理如何破?
唐朝:被市場多教訓幾次就破了。
2022年7月3日
反面教材:最難的核心,還是對優質企業的判斷。讀過老唐的套書,實踐起來,依然覺得這是整個環節中最難,也最重要的部分,即便是優秀如茅台,我自問也無法找到堅實的證據去定論未來一定增長,望老唐賜教,怎麼破呢?
唐朝:巴菲特和芒格都思考閱讀研究了七十多年,依然沒有一個神奇公式,依然會錯,但這一點兒也不耽誤他們賺大錢,成為巨富。你也沒有必要強求自己必須在幾年十年的時間裡,掌握一個神奇的秘籍。
另外,研究企業其實一點不難,向書房發送「差評」提取舊文《一個差評》。花半小時看懂裡面的姚明和德國同學的例子,你就掌握了研究企業的方法。
2022年7月3日
YongHua_Zhu:就算不漲甚至持續低估,對投資者也是有利的。但最理想的狀態依然是期望市場瘋狂擺動?
唐朝:最理想的狀態就是真的明白:股價不能預測,也不值得去期望,只是等它犯傻的時候,隨手利用一下。如果沒有條件利用,就當犯傻時刻不存在。
2022年7月3日
遊子心:對工薪階層來說,投資用余錢,用3年以上用不到的錢,其實是個偽命題。工薪階層的抗風險能力不足,隨便一個意外,可能就會動用大半的積蓄。
唐朝:的確存在你說的這種情況,但股市從來不因為你窮就特別網開一面,或特別照顧你。
如果真處於這種情況,我個人的觀點是應該珍惜生命、遠離股市,而不是奢望自己比那些用余錢的人更聰明、更能幹,能夠通過精準把握短期機會而賺到錢。
遊子心:但事實是大A股一億多個賬戶,有80%以下都是小散,也就是工薪階層。
唐朝:是的,這部分人里的絕大多數,是股市財富的主要奉獻者。正是他們用工作積攢的收入,供養了圈錢人、稅收、券商、律師、會計等中介機構,同時還給部分使用余錢心態的投資者,提供了超出企業增長的超額利潤。
2022年7月3日
糖換雞毛:早年巴神一直在說:要在熊市跑贏指數,牛市跟上指數,他的業績也確實如此。但看唐師這八年多的業績,卻有熊市跑贏指數,牛市也跑贏指數的特點。這是不是低估套利和陪伴優秀企業,本身就有不同的特點?
唐朝:我只是一時的狗屎運而已。沾了期間第一重倉(茅台)股價漲了二十多倍的光,無需作為常態來分析原因。如果未來八年半還能如此,或許還能有一點點思考價值……
2022年7月3日
ZT:老唐,選的一個股票,還沒研究透,只買了點觀察倉,半個月不到居然漲了百分之四十。這種情況心裡有點虛,請問您研究一個公司需要花多長時間?
唐朝:這個沒有定數。有些企業看很多年也不敢下手,有些企業幾天就敢投錢了。
2022年7月5日
剛:唐老師為什麼不買A股的古井貢酒?
唐朝:有半價的B,幹嘛要去買全價的2B呢?
孫少岩:古井B股價格與A股差一半,資本永不眠,難道沒人發現?
唐朝:有外匯管制,出入不易,所以資本幹流口水。就好比我,如果不是外匯管制,從2017年到現在,我可能至少會多買幾百萬的古井B,然鵝……
馮剛:同一個公司,為啥港股就沒追平A股,會差一半?
唐朝:首先,古井B股不是港股,它是在深交所上市的、只是以港幣標價而已;其次,差一半的核心原因是市場參與者少。
2022年7月5日
稻草人:唐老師,分眾傳媒2021年報P76,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由2020年的1千萬增加到2021年的20億,請問為什麼變化這麼大?
唐朝:新租賃準則實施,把一年內應付租金歸入到這裡了。就是樓宇點位的租金。
2022年7月5日
Zhuxd:突然想到,巴菲特經營伯克希爾之後資產增長是不是都是他自己股票的價值增長,10萬年薪忽略不計的話,不相當於在做公益?
唐朝:對。
2022年7月5日
南飛燕:老唐,格雷厄姆的估值公式:企業價值=自由現金流X(8.5+2G)X4.4%/無風險收益率,你早期用過嗎?
唐朝:沒有。我基本沒有走過格雷厄姆的路線。
2022年7月5日
Tome:實際上老唐的分眾是虧錢的,目前股價與老唐的買入價相比差不多。
唐朝:很遺憾,我是賺錢的。我十一二塊賣掉了2/3持倉,跌下來從七八塊才又開始加的。
當然,我賺錢還是虧錢,不改變分眾的未來。而你能不能在分眾上賺到錢,要取決於分眾的未來,而不是老唐今天是浮盈還是浮虧。對不?
2022年7月5日
天逸:唐師您好,股票低於內在價值時回購對股東有利,那高送轉呢?對股東有利還是有弊啊?
唐朝:送股是不產生價值的事情。一塊餅切成八塊,並不比切成兩塊的時候更大。
2022年7月5日
慕:唐老師你記得你的書里說過,沒有信用的人不要相信。不知道騰訊大股東減持這個事,您是不是也是一樣的看法呢?
唐朝:對,是這個看法。我從不將投資決策建立在相信他們減持或不減持的承諾上。
2022年7月5日
Franz L:為什麼老唐忍耐不住拿現金,巴菲特不也經常屯一堆現金在手嗎?
唐朝:關於巴菲特為什麼會保留那麼多現金,我們為什麼不需要,我寫過很多次了。最近的一次是2021年3月4日文章《巴神2020年度致股東信精要及老唐解讀(上)》,翻回去看吧。
2022年7月5日
X.R:老唐啥時候開個私募,或者代課理財吧,我們認知比你差太遠了,願意交部分費用買你的認知。
唐朝:抱歉,我對私募和代客理財沒有興趣。我用自己的錢做投資,足夠了,不願意委屈自己,費心費力一輩子只為給遺產賬戶里加多幾個零。
2022年7月5日
唐朝:無風險利率6%左右的時代,市盈率拱到80倍,不要說漂亮50了,就是漂亮250也要跌啊……
笨鳥慢飛:難怪73到74年間芒神的基金淨值也連續大幅回撤。
糖換雞毛:無風險收益率6%,按照老唐估值法,合理估值16倍市盈率左右,應該會在30~40倍市盈率就下車了。但下車後又漲了一倍多,達到80倍市盈率。
如果真這麼遇到一次,雖然錢錢賺到手了,估計還是要被無知看客在很長一點時間裡罵死。
2022年7月7日
唐朝:一點小感觸,公開說給讀後感評審小組的成員,其實也是想順帶說給後院的全體朋友們。
評審小組成員請注意:讀後感投稿里若有明顯吹捧過頭的文章,請適度降低評分。如果文章恰好在入選和不選附近波動,請傾向於劃入不選。
關於什麼是「明顯吹捧過頭」,我也給不出尺度或者標準,但我相信就像我們看情色藝術片和倫理動作打樁片一樣,每個人看見了就能判斷出來。請相信你們的感覺。
老唐是俗人,是凡人,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捧飄,坑了我自己的賬戶的同時,也連帶可能坑了大家的賬戶!
dachu:意思是可以適當吹捧。
唐朝:鼓勵和表揚,是可以的,它是人類前進的核動力之一。但吹捧和表揚是有區別的,就像情色和色情都是敞胸開懷,但卻有雲泥之別一樣。
寒玉:我覺得應該適度地引入一些專門喜歡挑老唐毛病的人來後院。哈哈。
唐朝:理性是一種珍貴的品質,刻意的左或刻意的右都是人生毒藥。
人類大腦天生具備的「保持一致性傾向」的弱點,會使這兩種刻意自我加強,落入「越陷越深(成都話發音:約翰約森)」的境地。
這也正是網絡噴子們一邊享受口舌之快、肆意妄為的同時,其實也在使勁懲罰和坑害自己的隱藏邏輯。他們一般都能讓自己保持仇視和貧窮狀態很多很多年,甚至可能是一生一世。
對於這種人,巴菲特在1995年春天的股東大會上曾這樣說過:
「垃圾人會以各種方式惹火你,你贏不了他們的,迴避他們才是聰明的作法。我們起初是這樣'認為'的,然後一些親身經歷讓我們'確信'了這一點,於是這就成了我們的行事風格。」
所以,我才不要「引入一些專門喜歡挑老唐毛病的人來後院」呢!我只會選擇"躲開他們"。
2022年7月8日
唐朝:世界就這麼邪門。這個1979年8月《股票已死》文掐的時間點,和1999年吹捧網絡、批判巴菲特的《沃倫,你怎麼了?》簡直有得一比。
《股票已死》發表後,接着就是美國股市sp500指數在後面20年裡漲了18年,好神奇。
不落的太陽:哈哈,一漲就是18年,行情總在最低迷你離場的時候開始。
唐朝:而且兩年下跌的,還都是-5%,-3%這樣的跌幅……
素菊:再一次說明市場先生不可預測。✌
越過山丘:人類從歷史中吸取的唯一的教訓,就是人類無法從歷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訓。
2022年7月9日
Xh:老唐,你好!前幾天您說如果股價一年暴漲翻倍賣出後,大概率後面會損失一些,這是有理論和事實支撐的。您能詳細說說嗎,謝謝!
唐朝:你拋棄你深入研究的企業,轉身去一家你不那麼熟悉的企業,而且還是在市場整體樂觀時(否則你的持股很難短期翻倍)。是不是被錘的概率大?
巴菲特投資80年,一生里無疑也遇到過很多短期暴漲的持股,然而最終年化收益率也就20%左右。那就說明冥冥中總有些什麼神秘因素,讓那些短期暴漲的利潤又消失了。對吧?
2022年7月9日
Samia:投資需要鈍感力,最大的優點是懶,是遲鈍。對於一切與企業經營無關的事情,要學會懶得關心懶得看。甚至和企業有關的事情里,也有大量純屬管理層應該操心的、不涉及企業核心競爭力變化的日常工作,投資人也要學會慢半拍,用人不疑,相信僱傭的管理團隊有思考、能應對。
唐朝:養兒養女也是如此,分分秒秒跟蹤和掌握他們的一切,除了讓他們煩死、讓自己累死之外,沒有其他價值。
2022年7月9日
Fighting:老唐,您信命嗎?最近遇到了人生中的最大打擊,原本以為自己跟隨您走上了投資的正確道路,憧憬着以後的生活越來越好。可突如其來的打擊把這一切的美好憧憬都打亂了,現在不知自己是否還能看到那一天的到來,難道這就是命嗎?
唐朝:人生的確有一些偶然因素,但不是什麼註定的「命」,命還是要靠自己把握。除了生死無大事,再難的困境,給自己鼓勁,一定能走出來的。走出來後,你就發現自己的強大超出想象。
2022年7月9日
Chris:老唐請教個問題,陝煤7月7日登記日收盤價21.93,分紅1股1.35,7月8日的開盤價理論上不是20.58(21.93-1.35)嗎?這個數和實際開盤價21.12的差距是怎麼產生的?
唐朝:不存在一個理論開盤價,開盤價都是買賣雙方博弈出來的。除權是除比較的基準,也就是將7月7日的收盤價改成21.93-1.35=20.58元。然後8日開盤價隨便是多少,就以20.58元為基準計算漲跌幅。
2022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