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都市圈是我國最早啟動建設的跨省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發展規劃》是全國首個國家層面批覆的都市圈規劃,肩負着探索「跨省級行政區區域治理新模式」等艱巨任務。
今年6月11日,2022南京都市圈黨政聯席會議舉行。近十年來,南京都市圈不斷探索跨行政區域治理新模式,努力實現同城化發展,為我國建設現代化都市圈積累經驗、提供示範。這一跨,「跨」出了新天地,「融」出了新精彩。
南京城。胡瀟 攝
近年來,南京都市圈「8+2」成員城市共建「軌道上的都市圈」、優化都市圈公路網絡、強化重大樞紐建設,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大幅提高。
南京都市圈環線高速公路以及寧鹽、寧廣等項目正在深化研究,寧合高速改擴建工程、商合杭高鐵蕪湖長江公鐵大橋、五峰山過江通道公路接線等建成通車,G312寧鎮段快速化改造等一批省際「斷頭路」「瓶頸路」工程加快推進。

寧馬高速(油坊橋互通至劉村互通段)擴建工程建成通車。通訊員 孫逸飛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徐琦 攝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三期工程前期工作正在持續推進,揚泰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正在報批。西壩、龍潭港區疏港鐵路相繼投入使用,龍潭、西壩、新生圩三大公鐵水聯運樞紐建成。
南京都市圈「大交通」格局正在形成,交通「先行軍」讓都市圈城市「跨」出了暢通新體驗。
「大市場」掃除壁壘,「跨」出融通新優勢
7月28日,新一批「寧淮智能製造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集中開工。作為全省南北共建高質量發展創新試點園區,南京與淮安「寧淮智能製造產業園」區位優勢明顯,是南京進入蘇北的「第一站」,更是淮安融入南京都市圈的「橋頭堡」。經過近十年發展,這裡正在成為加速崛起的投資高地、創業樂園。
寧淮智能製造產業園(效果圖)。圖源:江蘇發改
近十年來,南京都市圈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逐步打破地域分割和行業壟斷,清除市場壁壘,公平市場准入,營造規則統一開放、標準互認、要素自主有序流動的市場環境,都市圈統一市場正在逐漸形成。
《南京都市圈科技創新合作白皮書》發布現場。圖源:紫金山觀察
各成員城市市場主體強烈感覺到,近年來,都市圈創新鏈產業鏈更加健全、產業創新生態持續向好——2021年,成員城市舉辦「2021年南京都市圈創新合作大會」等活動,「都市圈創新生態圖譜」一批重大成果上線運行;南京與鎮江協同編制G312產業創新走廊發展規劃,與揚州積極推動G328科創走廊前期研究;南京與馬鞍山、滁州「寧博創智谷」「南浦合作產業園」等合作園區正在加快建設……
堅持「各揚所長、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協同共進」基本理念,南京都市圈統一市場建設還將不斷向縱深推進。
「大民生」連接彼此,「跨」出聯通新溫度
「跟着名著去旅遊」「跟着考古去旅遊」「跟着非遺去旅遊」「都市圈紅色專線」「都市圈奇妙夜」「都市圈不打烊」……7月22日,「共游極美都市圈共促文旅新消費」2022南京都市圈文旅消費推廣季正式啟動,將持續至8月31日。南京都市圈「8+2」成員城市聯動發布了優惠景點100處、優惠酒店100家,推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南京都市圈文旅融合產品,打造了一批具有示範性的精品文旅線路。
圖源:南京市發改委
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據介紹,近年來,南京都市圈各城市民生資源便利共享水平不斷提高,「大民生」連接彼此,「跨」出聯通新溫度。
各城市通過組建醫療集團、醫聯體、專科聯盟等形式,在都市圈內廣泛開展三甲醫院之間的技術合作與學術交流,南京都市圈預約掛號平台接入8個城市89家醫院;139項群眾急需的服務事項接入「跨省通辦」,61項高頻政務服務實現「南京都市圈通辦」。就業是民生之本。各城市還推動建立統一人力資源市場,建立都市圈就業創業、社會保險、人才交流合作、職業能力建設、職業培訓等多個工作聯繫群,成功舉辦都市圈人才網絡招聘會、都市圈青年大學生創業計劃書大賽等多項活動。
顧樹榮 攝
合作共贏建設都市圈,更高質量推動同城化。在2022南京都市圈黨政聯席會議上,與會領導共同為南京都市圈建設辦公室揭牌。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都市圈城市將合力應對疫情挑戰,打造穩定可靠的發展好環境;合力促進消費回升,培育開放共贏的區域大市場;合力推動集群強鏈,構建安全韌性的產業共同體;合力增進民生福祉,建設宜居宜業的幸福都市圈。
市相關部門表示,高質量建設南京都市圈,關鍵是強協同之舉、走融合之路、增共贏之效。南京將主動擔責、積極作為,帶頭髮揮南京都市圈建設辦公室作用,帶頭落實區域合作重點任務,帶頭健全完善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與兄弟城市一道,推進各項任務落地落實。
內容來源丨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王健通訊員 寧發軒
責編|錢奕羽